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7 毫秒
1.
在黄土高原六道沟小流域选择7条代表性切沟,以激光扫描法(laser scanning, LS)和实时动态差分(real-time kinematic, RTK)GPS的测量结果为基准,评估运动恢复结构(structure from motion, SfM)摄影测量法对切沟及切沟侵蚀的测量精度。与LS和RTK GPS相比,SfM摄影测量法所测各切沟DEM总体差异不大,平均高程差值为-0.162~0.436 m; SfM摄影测量法对切沟长度、表面宽度、周长和面积的测量精度较高,相对误差基本不超过±7%;所测深度和体积的相对误差较大,介于-37.4%~18.0%。与RTK GPS所测切沟侵蚀相比,SfM摄影测量法测得的切沟侵蚀空间分布和形态参数变化均十分接近。研究结果证实,SfM摄影测量法可作为一种高精度测量方法应用于黄土高原的切沟和切沟侵蚀监测。  相似文献   

2.
黄土高原沟区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关键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慧芳 《山西科技》2007,(2):139-140
文章分析了黄土高原沟区生态环境脆弱、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以因害设防、因地制宜为原则,根据不同地形、地貌,总结了许多关键技术和基本治理模式,用来提高黄土高原生态建设的整体效益。  相似文献   

3.
刘柱 《科技资讯》2024,(2):67-69
维护农民合法权益,是“三农”工作的重要保障,而不动产地籍测量工作的质量高低将直接影响农村经济发展,切实关系农民的自身利益。近年来,无人机技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随之而来的是倾斜摄影测量凭借着无人机作业也在测绘行业内广泛应用,人们越来越熟练和频繁地使用该技术创建真实场景的三维模型。通过无人机倾斜摄影对农村不动产进行测量,探讨了航摄的实施、像控点布设与测量、数据处理与模型构建以及制作数字线划图,为无人机倾斜测量技术的完善提供了经验和参考。  相似文献   

4.
杨坤 《甘肃科技》2020,(11):35-37
农村房屋测量是不动产确权发证至关重要的工作环节,工作量大、精度要求高。本文介绍了通过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技术解决农村房屋测量的解决方案,并选取张掖市民乐县高新村进行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不仅能满足精度要求,而且可以大大减少人力物力,是一种高效可行的农村房屋测绘方法[1]。  相似文献   

5.
通过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与BIM(建筑信息模型)技术结合构建校园三维实景模型,并对模型中建筑物内部进行精修、外部周围进行绿化。最后,对测区所设置的控制点和特征点进行了检测,计算了各点位置误差和标高误差,所建立的模型符合地形测绘的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6.
为提高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成果点位的精度,提出了一种在相同的工作量下精度最优的刺点方案。针对空中三角测量解算时对控制点所在影像的选取,分别进行了三种不同实验(全部刺于下视影像、全部刺于侧视影像、刺于5个方向影像)。通过对3种刺点方案的实验结果对比分析,得出在刺点数相同的条件下刺点方式对实验结果有影响,当像控点刺于5个方向影像时,空间坐标精度最高。研究可为无人机倾斜摄影技术应用于工程实践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7.
8.
论黄土高原沟壑区沟坡土地资源的开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土高原沟壑区沟坡面积广大,水土流失严重,土地的生产力很低.随着人、地、粮予盾的不断尖锐,开发沟坡土地资源的生产潜力已势在必行.黄土高原沟壑区沟被土地资源只要因地制宜,综合开发,有可能获得较塬面土地更高的经济效益.本文通过分析黄土高原沟壑区沟坡土地资源的有利条件及开发意义,提出了黄土高原沟壑区沟坡土地资源的开发模式及开发的具体途径与措施.  相似文献   

9.
裴建隆 《江西科学》2021,39(6):1060-1064
利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以及倾斜摄影测量技术进行实景三维建模是常用的技术手段,通过2种手段获取的点云数据对空间方面的展示效果及精度存在差异,尤其在测量目标是结构复杂、材质特殊的异形建筑物时,2种技术所获取的点云数据各有优劣势,保留2种点云数据表现较好的部分,再通过多个空间同名公共点进行转换、匹配,将2种点云数据融合.以较具代表性的异形建筑物——厦门"鸟巢"建筑为例,分别利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以及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技术对其进行数据采集以及内业处理,并对2种技术的优缺性及融合后生成的三维模型精度进行分析、探讨,为应对复杂测量环境下对目标建筑物进行实景三维建模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
黄土高原坡沟系统径流泥沙过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概化的坡沟系统模型,采用室内放水冲刷试验,对黄土高原坡沟系统径流侵蚀产沙过程进行模拟研究。结果表明:坡沟系统的产流产沙速率随流量的增大而增大;产流量随放水量的增大呈明显的指数函数变化趋势,且增长率有增大趋势;产沙量随冲刷流量的增大呈幂函数增大趋势,增长率却逐渐减小;冲刷流量相同时,产沙速率随冲刷历时呈现出波动式的双峰增长趋势;在实验流量和时间范围内,坡沟系统的累积产沙量随累积径流量呈现出非常显著的二次函数关系.  相似文献   

11.
陕北黄土丘陵区土壤碳氮库对人工植被恢复的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揭示陕北黄土丘陵区深层土壤碳氮含量及储量对不同人工植被恢复的响应特征,在典型退耕还林区,选择恢复30年的人工刺槐、柠条林地、撂荒地及坡耕地,分析0~200 cm土层有机碳和全氮剖面分布和数量的变化状况.结果表明:不同植被类型有机碳和全氮含量均在0~100 cm土层随土层加深呈下降趋势,而100~ 200 cm趋于平缓.较坡耕地,3种植被下100~200 cm深层土壤有机碳密度平均增加7.93 Mg/hm2,全氮密度平均增加0.65 Mg/hm2.且3种植被下100~200 cm深层土壤有机碳和氮密度平均分别占到0~200 cm深土壤的24.4%和26.7%,分别是坡耕地的1.52倍和1.85倍.因此,长期人工植被恢复下能够增加土壤深层(0~ 200 cm)有机碳和全氮储量,并且以刺槐林提升土壤碳氮储量潜力较高.  相似文献   

12.
以广西区内两处露天矿区作为研究区域进行矿产资源储量监测,探讨低空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技术在矿产储量监测方面的应用,为矿产资源有效地保护与开发利用提供科学的数据支撑。基于ArcGIS和Context Capture两款软件,详细阐述了利用ArcGIS提取高程点进行数字地面模型(digital terrain model, DTM)法矿区动用储量计算和基于Context Capture软件进行矿产储量计算的两种方法,并运用新兴技术与传统成熟技术结合的方法,实现对露天矿区的储量监测,最后在检验产品精度符合规范要求的情况下,完成两种方法的精度比较。实验结果表明:采用两种不同方法对两处矿区进行矿产资源储量监测,其误差百分比分别为6.17%、0.05%,相对误差均满足规范要求;无人机倾斜摄影技术可用于矿产资源储量的动态监测,该技术在简化作业流程的基础上,可以低成本、快速、动态地实现矿区动用储量的监测,为有关部门的管理和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科学的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13.
用重量分析法对长武剖面第四纪黄土和古土壤样品的碳酸盐含量进行测量,并与中和滴定法进行了对比,发现所测样品的碳酸盐含量样本标准差(S)均在0.8以内,平均值为0.48;与中和滴定法测量的结果具有很高的相关性(R2=0.926),但相比较而言前者测量迅速,精度较高.结果表明,用该方法测定西峰黄土-古土壤序列碳酸盐含量与磁化率指标具有很好的一致性,能够很好的反应S5以来的古气候旋回,是一种较好的测定黄土沉积中碳酸盐含量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黄土高原环境恶化的自然背景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根据黄土高原自然环境的演变规律 ,认为从千年尺度的季风气候变化趋势来看 ,目前仍然处在一个延续 31 0 0多年的相对干旱低温时期 .黄土高原属于环境敏感带 ,当前显著的气候干暖化发展趋势 ,以及与之相关的各种灾害性变化 ,是当地资源环境对于全球变暖的响应造成的 .数十年来对于水、土和生物资源的过度开发 ,是造成黄土高原及其毗邻荒漠草原地区广泛的沙漠化、土壤侵蚀、河水断流、湖泊干涸的直接原因  相似文献   

15.
论黄土高原地区淤地坝建设的重要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淤地坝是黄土高原地区人民群众在长期的水土保持实践中独创的防治水土流失的重要工程措施,它具有拦泥、蓄水、缓洪、淤地等综合功能。对有效减少入黄泥沙,确保黄河安澜,巩固退耕还林成果,改善生态环境,解决"三农"问题,以坝代桥,改善交通条件及促进农村科技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等方面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采取有效措施,加快黄土高原地区的淤地坝建设已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6.
黄土高原地区降水的空间分布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采用8种空间捕值方法对黄土高原地区降水量的空间分布进行模拟.经验证发现:年均降水量用全局多项式插值方法最佳,7月的降水量和6-9月降水量占年降水量的百分比则用局部多项式插值方法最好.由空间插值结果得出:黄土高原地区年均降水量的区域分布不均匀,由东南部的700 mm左右向两北逐渐减少至120 mm左右,多年降水量等值线呈东北-西南走向;6-9月降水量占年降水量的百分比基本上由南向北逐渐增大;7月的降水最也南东南向两北逐渐减少,由东南部的150 mm左右向西北逐渐减少至不到40 mm.  相似文献   

17.
黄土高原的生态修复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土高原的生环境态建设一直是国家重点关注的问题,在日益严峻的生态环境之下,生态修复措施的提出迫不及待,如何在了解黄土高原的具体情况之后制定出应对措施以治理、预测和监督相应地区的生态问题,是我们需要研究的重要问题。介绍了黄土高原的特征,分析了黄土高原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阐述了黄土高原生态修复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探讨了黄土高原生态修复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飞前布控和飞后布控两种控制点布设方法对无人机航测的影响。分析了两种方法的优缺点,依据两种方法中控制点的布设要求,在数据以及其他各种条件均基本一致的条件下,采用两种不同的布控方案进行实验并对结果精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在适宜人工野外标定控制点的情况下,采用飞前布控进行空中三角测量的精度是比较高的;当测区地貌复杂但在影像上刺控制点较容易时,采用飞后布控的方案进行空中三角测量结果较好。  相似文献   

19.
生态环境脆弱,极端气候频发,黄土高原淤地坝溃决形成的泥石流灾害事件增多,对当地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带来巨大危害,有效地开展淤地坝溃决型泥石流灾害易发性评价对国土规划、防灾减灾具有重要意义。以黄土高原淤地坝溃决型泥石流为研究对象,从工程地质条件和降水量入手,基于产流模型、产沙模型,建立了淤地坝溃决型泥石流易发性评价模型及其计算方法,定义了库水位坝高比概念,并开展了考虑坝系结构的淤地坝溃决型泥石流易发性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当降雨频率为5%、降雨时长4.5 h时,大型淤地坝溃决形成泥石流易发性等级达到了高易发,一般降水情况下均为不易发和低易发;当降雨频率为20%、降雨时长4.5 h时,中型淤地坝溃决形成泥石流易发性等级达到了高易发,一般降水情况下均为不易发和低易发;而当降雨时长1 h时,小型淤地坝溃决形成泥石流易发性等级均达到高易发以上。此外,坝系的结构对淤地坝溃决型泥石流易发性也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黄土高原生态农业建设与环境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明了黄土高原的重要战略地位,并指出了存在的主要生态问题─—地形破碎,水土流失严重;人口急剧增长,文盲多素质差;旱冻雹灾频繁,生产低而不稳;单产低收入少,植被恢复维艰。明确了黄土高原今后的建设目标─—大力进行水土保持型生态农业的建设;详细介绍了保护措施─—恢复植被;建设基本农田;发展经济林和加强养殖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