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于2020年5月27日11时登顶成功,五星红旗再一次飘扬在世界之巅,白豪之情在国人心中油然而生.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曾对珠峰进行过6次测绘和科考.如今为什么“再量”珠峰?意义何在?“再量”珠峰,可以为地壳形变、板块运动、地震活动、气候变化等科学研究,提供第一手的观测资料,对相关理论假设进行直接验证,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人类对于自然充满好奇,也在不懈探索.对于珠峰的多次测量,就是人类了解和认识地球的一个重要标志.著名大地测量学家陈俊勇院士曾颇为形象地描述了测量珠峰意义, “父母要定期给自己不断成长的子女量身高,是理所应当的.人类要不断深入地认识自然,中国人要不断深入地认识自己的国土”.精确量取珠峰海拔高度,对维护国家主权、展现科技实力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科学大观园》2005,(11):4-6
珠峰身高测量全解密珠峰———地球之巅。2005年5月18日,我国科考队员将再次站在峰顶,重新给这位“巨人”定身高。珠峰的测量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海拔5600米之前———水准测量法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高级工程师陈现军告诉记者:“总体来说,此次测量珠峰行动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是从拉孜出发行进500公里到达珠峰5600米处;另一部分从5600米起使用觇标、G PS、雪深雷达综合测量峰顶高度。”据介绍,所谓水准测量法是指从最初的基准点———青岛海拔基本面开始,每35米设立一个标杆,用水准测量仪计算两边标杆尺度的变化,在水平视线内测出两根标…  相似文献   

3.
《科学大观园》2020,(11):52-55
正5月27日,2020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成功登顶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开展各项峰顶测量工作。45年前的今天,中国人首次将觇标带至珠峰峰顶。5月的珠穆朗玛峰北坡依然白雪皑皑,寒冷刺骨,此刻,35名中国测量登山队队员却正负重奋力向上攀爬。5月6日下午,由我国国测一大队和中国登山队共同组成的测量登山队正式开启2020珠峰高程测  相似文献   

4.
刘峣 《科学大观园》2020,(11):56-57
正此次测量珠峰运用了许多国产科技手段与成果,北斗卫星、5G、华为等技术均发挥重要作用,相比15年前,珠峰测高有了更高的技术标准。珠峰是国际测量技术的竞技场。在测量世界最高峰"身高"的艰苦探索中,科技的力量总是与人类的脚步同行。此次珠峰高程测量首次运用了我国自主建设、独立运行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提供的数据。这也是北斗卫星继在抗疫中显露威力之后,再度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科学大观园》2021,(7):62-67
珠峰有多高? 你可能会脱口而出:8844!或者8848 ! 但这两个我国测量得到的数据,一直都没有得到全世界的广泛承认.你可能会疑惑,目前国际上通用的珠峰高度不是8848米吗? 确实是这个数字没错.但是这个数据是1954年印度测量得到的,包括峰顶积雪厚度,是8847.6米.为了方便统计,四舍五入,就成了8848米.  相似文献   

6.
正珠穆朗玛峰是全球海拔最高峰,对珠峰高程和相关知识的探求,以及相关技术的不断进步,代表了人类对自然的求知探索精神,已成为人类了解和认识地球的一个重要标志。历史上,人类从300多年前便已迈出了探求世界最高峰高度的步伐,多个国家的探险者和测绘工作者都曾为准确测量珠峰高程贡献过力量。今天,我国测绘工作者将再攀珠峰,用更为先进的综合现代大地测量技术,测定珠峰高度,刷新人类认识世界的高度。西方国家称珠峰为"埃佛勒斯  相似文献   

7.
《科学大观园》2005,(23):36
8844.43米!珠峰高程(高度在测量学中叫高程)新数据正式发布.与1975年公布的8848.13米相比,此次公布的新数据降低了3.7米."过去不是说珠峰一直在长高吗?怎么一下‘矮’了这么多?"  相似文献   

8.
文化打工族     
当一些人身背行李茫然无助地四处打工之时,他们却拿着手机走进影视剧组:有600多人常年奔波在各剧组打工,近千部影视剧留下了他们的青春和激情,8位灯光师、摄影师脱颖而出。这一切,都来自于河南省鄢陵县张桥乡的一个村庄。2002年7月10日,河南省鄢陵县张桥乡张北村书古洞组。中午的阳光正毒照着大地,邢建伟坐在他高大气派的门楼下逗着一岁多的儿子玩,穿着随便的他正沉浸在父子亲情之中。邢建伟目前的身份是灯光师。前几天,北京一家电视剧组的导演还给他打电话,过几天,邢建伟又要到一个新剧组打工去了。1991年,初中毕业后的邢建伟和众多打工青…  相似文献   

9.
195天后,在珠峰深一脚浅一脚踩过的冰川、积雪,终于具象成一个数字:8848.86. 珠峰测高的荣耀,一波三折的磨砺,时时刻刻的生死考验,在他们眼里,最后都是来自珠峰的礼物. 登顶前一晚,海拔5200米的珠峰大本营下了一场大雪. “那是我们到西藏三个月以来,最大的一场雪.从26号早上一直下到27号早上,积雪有三四十厘米...  相似文献   

10.
定日县城至海拔5200米的加吾拉山口,沿途白茫茫一片,部分路段飘起了雪花,路面结了冰碴.2020年4月30日上午10时许,彤云密布的喜马拉雅山脉间的珠峰绒布冰川河谷里,唯独大本营上空透出了一片蓝天,珠峰峰顶也若隐若现.  相似文献   

11.
《圣经》对环境问题的态度首先是探讨这样一个基本问题 :地球属于谁 ?第一种回答是直截了当的。《诗篇》2 4:1说 :“地和其中所充满的 ,世界和居住其间的 ,都属耶和华。”上帝是大地的创造者 ,通过创造 ,上帝成为地球的拥有者。但这仅仅是片面的答案。《诗篇》1 1 5:1 6说 :“天 ,是耶和华的天 ,地 ,他却给了世人。”因而 ,正确的《圣经》答案是 :地球既属于上帝 ,也属于人———属于上帝 ,是因为他创造了地球 ;属于我们 ,是因为上帝把地球交给我们。当然 ,这并非说上帝完全彻底地把大地交给我们 ,以至不保留丝毫的权利 ,也不再控制它 ,而是…  相似文献   

12.
九服晷影算法从一行《大衍历》(公元724元)起,成为唐宋金元历法计算的组成部分。通过对这一时期九服晷影算法的系统解读,说明该算法的造术方法及特征。一行《大衍历》中采用数表算法,边冈《崇玄历》(公元892年)及其后历法均采用公式算法。王朴在《钦天历》(公元956年)中利用一行开元年间大地子午线测量结果,构造了独特的九服晷影函数,由此可推导出中国数理天文学史上第一个正切函数表达式。  相似文献   

13.
求知无限     
正世界无边,科学无限。在求知的路上,永远没有尽头。亦如科学家们对未知的探寻,永远没有终点。为什么要测量珠峰﹃身高﹄?为什么要去极地科考?为什么要下潜到海底最深处?每一个问题的答案背后,都记录着科学家们一次又一次历经脑力和体力双重考验的不易与艰辛,也记录下我们在科技强国之路上的努力与奋进。  相似文献   

14.
年过三十,我发觉自己一天比一天沉默,一天比一天安详.一句话,我正在向父亲靠拢.这一点令我欣慰.我愿意自己像沉默的大地,像雪压的芦苇,像列维坦笔下荒凉的平原上孤独的白杨树,像爹.  相似文献   

15.
处处充满惊奇的宁静小国 凌晨两点,尼泊尔喧闹一天的气氛安静下来,游客们也渐渐进入了梦乡.可是不久便雷声大作,惊天霹雳般的春雷伴随着倾盆大雨整整闹腾了两个多小时,直到清晨5点雨才慢慢停下来.我早早走出宾馆,淡淡的泛红的薄云挂在天际,看来今天的飞行不会取消,有运气的话还可以再次看到珠峰的雄姿.  相似文献   

16.
<正>1985年,王军挤上绿皮火车,从湖南衡阳北上山东青岛,他的工作单位在四方机车车辆厂。在拥挤的车厢里熬了两天两夜,终于走完了1500公里的路程。有一个名字,总是让人心生自豪——广袤大地纵横驰骋,“流动的中国”以最直观的方式,将“中国速度”呈现给世界;有一个人,参与、见证了这个奇迹诞生的全部历程——从落后西方40年,到引领世界踏上新高地,一路闯关,一路超越,复兴路上,饱含求索的艰辛与执着;  相似文献   

17.
2005年珠穆朗玛峰地区科学考察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珠峰北坡地区人类活动一直较少,其环境被认为相对接近地球的“本底状态”。但近年来,这种“本底状态”越来越多地受到全球变化的影响和人类活动的干扰。由于这里多样而独特的自然条件、脆弱而敏感的环境,使其成为研究全球变化条件下生态、大气、冰川等及其变化的理想场所。珠峰  相似文献   

18.
李增富  李洋 《中国科技成果》2014,(15):F0003-F0003
大地之子 潜修农学 在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有一位致力于设施蔬菜优质高产高效栽培和日光温室结构优化设计研究领域长达30年的农业科学家。30年来,他始终秉承着一位科技工作者的神圣使命,深入农村,把新理念、新知识、新成果播种在农民的心田,使之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他就是2009年,作为人才被引进并任命为栽培与采后技术研究室主任、蔬菜栽培与生理创新团队首席科学家于贤昌。  相似文献   

19.
试评“张衡地圆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浑天说的天和地,张衡(78~139)在《浑天仪注》中说:“天如鸡子,地如鸡中黄。”据此,许多人认为张衡已发现大地为球形。为了讨论的方便,我们把这种观点称为“张衡地圆说”。1962年,唐如川全面分析了有关文献后指出,这种“地圆说”只是一种徒具外表的“赝鼎”,而浑天说实际上是一种天圆地平说。郑文光则提出,浑天说的宇宙模型是一个中空的圆形天球,其中一半贮了水,圆形的地球浮在水上。他把明代的黄润玉的以“盛半泡水”的“猪尿泡”和其中的“大干泥丸”作比的“天地之形状”,看成“地圆说”。值得注意的是,郑文光的观点已经成为科学史界的流行观点。针对这种情况,本文从更加广泛的角度,论证张衡心目中的地面,是球面还是平面。  相似文献   

20.
2020年1月5日,“2020年科技焦点名词”由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平面媒体中心、北京语言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中国新闻技术工作者联合会、中国中文信息学会、商务印书馆、《中国科技术语》杂志社联合发布。嫦娥五号、珠峰高程测量、天问一号、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奋斗者”号、鲲龙、沪苏通长江公铁大桥、亚太6D通信卫星、流花16-2油田群、国和一号、九章号、海斗一号、海洋一号D卫星、银河系结构图、载人龙、海燕-X、藏木雅鲁藏布江双线特大桥、跨界量子纠缠等18个科技名词入选“2020年科技焦点名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