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科学大观园》2022,(2):76-77
2021年5月15日,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在火星成功着陆.如今,"祝融号"火星车已运行超过210个火星日,环绕器在轨510多个火星日……从发射、环绕到着陆、巡视,天问一号的一举一动,备受世界关注. 12月15日,英国《自然》杂志公布了影响2021年科学事件的十位人物评选结果,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工程总设计...  相似文献   

2.
2020年7月23日,在中国文吕航天发射场,伴随着震耳欲聋的轰鸣声,人们熟悉的“胖五”——长征五号运载火箭在天际划出一道金色曲线,经过2000多秒的飞行后,成功将我国首个火星探测器——“天问一号”送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4月7日,记者从国家航天局和中国航天科技集团获悉,目前“天问一号”探测器正在火星停泊轨道运行,绕火期间一次次从火星首选着陆点乌托邦平原上空掠过,观察着陆点,开展预着陆区成像探测,为5月到6月择机着陆火星做准备. “天问一号”任务,是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计划通过一次发射,实现“绕、着、巡”(火星环绕、着陆和巡视探测)三大目标,这在世界航天史上尚属首次.  相似文献   

3.
张晔 《科学大观园》2020,(16):48-51
正关于火星是否有生命存在、外星人是否到访、火星的气候、辐射等环境以及火星与地球关系等,真真假假的传闻始终是网络的热门话题之一。7月23日,中国首次实施火星探测任务(行星探测工程"天问一号"任务),长征五号运载火箭成功将探测器送入预定轨道,"天问一号"将实现火星环绕和着陆巡视,对火星开展全球性、综合性的环绕探测,并在火星表面开展区域巡视探测。  相似文献   

4.
张静  陈思 《科学大观园》2021,(11):32-37
给远在4.3亿公里外即将着陆火星的"天问一号"发号施令是一种怎样的体验?日前,记者专访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工程师、"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北京总调度鲍硕.28岁的她是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40年来的第一位女性总调度,经历过"嫦娥四号""嫦娥五号""天问一号"探测任务. "各号注意,我是北京."以"北京"为代号,声传"天地"、号令"八方".鲍硕说,调度指令千万条,总觉得自己学得不够多.经历了这么多国家重大航天工程,她说最难忘的还是深空中鲜艳的五星红旗.  相似文献   

5.
两千多年前,屈原一首《天问》抒发了古人对宇宙万物的好奇和追问.“天问一号”的升空,则为这份“问卷”标注了当代科学的一种回答. 2020年7月23 日,我国首个火星探测器“天问一号”由长征五号运载火箭在海南文吕航天发射场成功发射,于2021年2月左右抵达火星,进而变轨进入停泊轨道,4月择机登陆.此前的7月20口,阿联酋首个火星探测器“希望号”搭乘日本火箭发射升空.除了我国的“天问一号”之外,美国“毅力”号火星车也同月发射.  相似文献   

6.
《科学大观园》2021,(9):6-7
在太阳系八大行星之中,火星是除金星以外,距离地球最近的行星.到目前为止,火星也是除了地球以外,人类了解最多的行星.已经有超过30枚探测器到达过火星. 2020年7月23日12时41分,我国在文昌航天发射场用长征五号遥四运载火箭成功发射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火箭飞行约2167秒后,成功将探测器送入预定轨道,开启火星探测之旅,迈出我国行星探测第一步.按照计划,中国将在本次火星探测任务中完成“环绕、着陆、巡视”三大任务.  相似文献   

7.
去年7月23日,我国首次火星探测,迈出了我国行星探测第一步.2021年1月1日,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发射升空. 当人们为此欢欣鼓舞时,这项重大任务的“主帅”却已不在人世. 2020年5月20日,中科院院士、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首席科学家万卫星在京病逝,年仅62岁. 大弟子丁锋想起了4月底的那一天.当时万卫星刚刚拔掉呼吸机的管子,病情稍有稳定,气息还很微弱.丁锋去医院看他,他只轻轻说了句“7月份”,然后便是一声叹息.  相似文献   

8.
美国宇航局喷气推进实验室宣布,美国西部时间2008年5月25日16时53分(北京时间26日7时53分),"凤凰"号火星着陆探测器成功降落在火星北极附近区域. "凤凰"号有何与众不同之处?它肩负着什么样的使命?它在火星上又有哪些新发现?综合来自美国宇航局的各种报道和资料,让我们对"凤凰"号火星探测计划作一回顾.  相似文献   

9.
正美国电影《阿波罗13号》中有句经典台词,"休斯敦,我们有麻烦了。"而在当地时间2018年11月26日,这句台词可能会变成"休斯敦,我已着陆。"推迟了25个月的美国宇航局"洞察号"火星着陆探测器在经过"恐怖7分钟"之后已着陆火星,与它一起着陆的还有全球240多万航天爱好者获得的"火星船票"(其中包括26万中国内地网友的签名)。中国首位卡尔·萨根奖得主郑永春博士曾多次在科普报告中谈到未来100年人类将移民火星,同时人类在未来20年内或能登陆火星。  相似文献   

10.
火星,这颗人类孜孜以求探索了60年的红色星球,正一点点地被揭开神秘面纱.人类认识宇宙、认识生命的边界也在不断扩展. 2020年,中国也出发了.7月23日,长征五号踏焰而起,数亿公里的“天问”之旅开始了.这也是中国火箭飞得最快的一次. 2021年4月24日上午,在中国航天日主会场,国家航天局正式公布中国第一辆火星车命名:祝融号.  相似文献   

11.
2020年7月23日12时41分,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成功发射,开启了瑰丽壮美的火星之旅,迈出了我国行星探测的第一步. 成绩背后,是一代代中国航天人矢志不渝的执着追求,是一支支科研团队并肩携手的顽强奋战.在首次火星探测任务中,青年人是重要参与者.一批“80后”“90后”投身其中,怀凌云志、做务实事,在任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正无论从火星身上发掘出何种奥秘,人类都能从探测中获得对自身命运的启示。7月23日,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踏上征程,中国人离探索火星的梦想更近一步。早在2300多年前,诗人屈原就用一首长诗《天问》,发出了对宇宙洪荒、天地自然的疑问。"日月安属?列星安陈?"尽管现代天文学已经可以非常精确地回答这一问题——太阳系的引力维系着八大行星绕其公转,然而关于生命、人类、太阳系乃至宇宙的起源,还有太多的未解之谜。  相似文献   

13.
迄今已有7个探测器在火星成功着陆,除了1971年第一个“活着”踏上火星的苏联火星3号探测器,其他都来自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世界其他国家又有哪些火星之梦呢?  相似文献   

14.
正"虽然美、中、阿三国都在2020年夏执行火星探测任务,但由于技术水平、项目进度、科研侧重点等方面的不同,各国的探测任务执行上存在一定的差别。"耿言说。几乎是前后脚,7月20日凌晨,阿联酋"希望号"火星探测器成功发射,3天后,来自中国的"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在海南岛东北海岸成功飞天。而几天后,美国"毅力号"探测器也将奔向火星。  相似文献   

15.
邓琦 《科学大观园》2020,(16):56-57
正即使研究发现火星可能支撑人类居住,开展火星移民也还有漫长的路,代价非常高昂。火星探测的核心问题是什么?火星移民还有多远?火星探测哪一步最难?人类为什么要探测火星?近日,记者采访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副所长、"天问一号"首席科学家助理、鸿鹄专项首席科学家魏勇,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员、鸿鹄专项行星光学遥感首席科学家何飞,揭示我国首次火星探测的奥秘。  相似文献   

16.
欧洲航天局和英国国家航天中心在伦敦举行的联合新闻发布会上宣布,欧洲第一个火星登陆器“猎兔犬2”号计划失败的原因,是资金投入不足和项目管理不善。事件回放:“猎兔犬2”号一去不回2003年6月2日,“猎兔犬2”号搭乘欧洲火星探测器“火星快车”飞赴火星。2003年12月19日,“猎兔犬2”号从“火星快车”上脱离,独自向火星进发。但是,就在它按计划于2003年12月25日着陆火星时,地面控制中心与其失去了联系。欧洲和美国科学家通过火星探测器、射电望远镜等一系列手段搜寻“猎兔犬2”号,终未得到任何结果。事故调查:投入少“猎兔犬2”号先天不足欧…  相似文献   

17.
每个太空爱好者都知道,20年之内人类将登上火星.当然,过去半个世纪里,我们一直在这么说.1950年到2000年期间,NASA(美国宇航局)和各种独立团体设计了超过1000个详细的人类登陆,但没有一个接近成功.至少在理论上,火星依然是NASA最终的目标,2012年8月5日,好奇号成功在火星着陆后,NASA局长查尔斯·博尔登说,"今天,‘好奇号’的车轮开始为人类的脚印探索道路."可事实上,火星并不在NASA的雷达上.除了定于2013年发射的"火星大气与挥发物演化"探测器之外,近期NASA并没有为红色星球安排其他的探索计划.太空历史学家大卫·波特里说:"毫无疑问,现在没有人真的想把人类送上火星."但是,在民间却不乏各种火星探索构想,有野心勃勃的——比如技术大亨艾伦·马斯克希望在20年内派人登上火星;也的古怪至极,比如自杀式火星单程旅行.  相似文献   

18.
火星想象     
晨风 《科学大观园》2006,(22):72-74
2003年12月,“猎兔犬2号”火星探测器进入火星大气不久就音信全无。据说是坠毁了,但它发回的最后信号被列为绝密。在这段视频图像上,着陆后开始一切正常,突然,“猎兔犬2号”剧烈晃动起来,似乎被什么东西提了起来。它的摄像机只记录到一个巨大的黑影  相似文献   

19.
2012年8月6日,被塞进“火星科学实验室”飞船的美国宇航局的火星车“好奇号”,将以每小时2.12万公里的速度急速飞向火星表面,而且只有6分钟时间用来减速,之后进行软着陆。另外,它在下降过程中角度要大小合适,这样才能确保着陆成功,一位美国宇航局的科学家把这比喻成是需要从洛杉矶把一颗高尔夫球准确无误地击入到苏格兰圣安得烈高尔夫球场的球洞里,这将是一次最棘手的登陆尝试。  相似文献   

20.
《科学大观园》2020,(2):18-21
正中国2020年探测火星计划已就绪,在这一火星探测器的发射窗口,将有4个国家或组织的火星探测器升空。2019年被不少人称为"中国航天超级2019",而2020年,中国航天将进一步延续"超级模式"。2019年12月下旬,国家航天局首次公开了我国火星探测任务。今年是火星探测器的发射窗口,我国的火星探测将通过一次发射实现火星环绕、着陆和巡视,对火星开展全球性、综合性的环绕探测,并对局部地区开展巡视探测,这在世界火星探测史上是前所未有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