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封面说明     
正研究行星地球系统的形成和演化是地球科学的核心使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地球科学部在2020年制定"十四五"和中长期发展战略规划的关键年,围绕"地球宜居性"主题,以国家深地、深海和深空探测计划为支撑,以地球系统科学理念为指导,全面加强地球科学发展战略顶层设计,积极贯彻科学基金改革要求.  相似文献   

2.
2003年8月和2005年8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地球科学部结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实施10周年纪念活动和"十一五"地球科学发展战略规划的研讨,在北京举办了第一届和第二届青年地球科学家学术沙龙,主题分别为"国际地球科学前沿与中国地球科学"、"地球系统科学:中国的机遇和挑战".与会者均为活跃在科研和教学一线的  相似文献   

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简称NSFC)自1986年成立以来,秉承引导科学发展,服务学科管理的宗旨,在吸收借鉴多国科学基金学科布局和申请导向方式的基础上,形成了现有学科布局和申请代码体系.科学基金的申请导向方式主要是以学科申请代码引...  相似文献   

4.
郑永飞  郭正堂  柴育成 《科学通报》2010,55(16):1638-1638
<正>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地球科学部、《科学通报》编辑部、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共同主办的第四届地球科学家学术沙龙于2010年5月15~16日在广州召开.此项系列活动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地球科学部结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实施10周年纪念活动和  相似文献   

5.
<正>近年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简称“基金委”)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基础研究的决策部署,以“构建理念先进、制度规范、公正高效的新时代科学基金体系”为目标,将优化学科布局作为科学基金深化改革的三大核心任务之一.学科布局是促进科技发展的“软基础设施”,承担着重要的使命.  相似文献   

6.
陈发虎  刘建宝 《科学通报》2020,65(8):649-650
正由Science Bulletin编委会和编辑部主办、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地球科学卓越创新中心协办的首届地球科学前沿学术沙龙于2020年1月11日在北京召开.此项活动前身是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地球科学部结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实施10周年纪念活动和"十一五"地球科学发展战略规划的研讨发起的"地球科学家学术沙龙",此前分别于2003年(北京)、2005年(北京)、2008年(南京)、2010年(广州)和2012年(厦门)举办了5届.参会者一直以《科学通报》地球科学编委会成员为主.地球科学家学术沙龙一直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地球科学部的学科发展战略研讨活动相结合,旨在促进地球科学各分支学科科研一线的中青年学者交流和合作.沙龙研讨的内容涉及地球深部和表层科学各个领域,有效地促进了不同领域和方向的学术交流.根据此次学术沙龙的决议,地球科学前沿学术沙龙将继承之前"地球科学家学术沙龙"的传统,作为系列学术活动继续举办下去,每两年一次,以促进地球科学各分支学科的交流和学科交叉.  相似文献   

7.
李薇  张海东 《科学通报》2021,66(2):169-175
2019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简称自然科学基金委)启动基金改革试点工作[1,2].2020年,自然科学基金委各学部全面开展优化学科布局的工作,促进构建"源于知识体系逻辑结构、促进知识与应用融通的学科布局"[3].地球化学学科积极落实自然科学基金委战略布局,以新时代科学基金资助导向为指导,依托地球科学部"宜居地球"...  相似文献   

8.
正几十年来,美国一直是最具有科技创新力的国家。支撑了美国当今实力的许多基本政策原则可以追溯到75年前,即首位美国总统科学顾问、工程师范尼瓦尔·布什(Vannevar Bush)在1945年广岛原子弹爆炸前两周所发布的一份名为"科学:无尽的前沿"的报告,这份文件将成为战后科学的蓝图。"无尽的前沿"促使科学家们成功地倡导了联邦科学基金的建立,以及科学政策与政治的分离。他们认为,如果科学  相似文献   

9.
刘哲  丁爱军  张人禾 《科学通报》2020,65(12):1068-1075
根据新时代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导向,大气学科对申请代码进行了系统性调整,设置了"分支学科"、"支撑技术"和"发展领域"三个相辅相成的板块,鼓励学科交叉,优化资助布局,推动学科与"地球系统科学"衔接.  相似文献   

10.
3月16日,由中国工程院、何梁何利基金、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共同主办的"宋健星"命名仪式暨学术报告会在北京举行。宋健生于1931年12月29日,是一位享有崇高声誉、德高望重的科学家。他在控制论研究、航天技术和人口控制论等方面做出了系统性、创造性的成就和贡献。2014年10月8日,国际编号为210210号的小行星,荣获国际小行星命名委员会批准和正式命名为"宋健星"。  相似文献   

11.
2010年1月13日,2009年度中国基础研究十大新闻揭晓.评选活动由科学技术部基础研究管理中心主办.本次评选活动的新闻来源由《科技导报》、《中国科学基金》、  相似文献   

12.
武长白  莫京 《科学通报》2004,49(8):754-754
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科学基金杂志部主办,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信息中心协办的“第二期科技论文写作高级研修班”定于2004年7月12~17日在北京和上海举行.  相似文献   

13.
正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81525023)的资助下,中国疾病预防控制控中心余宏杰课题组在全球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H5N1流行特征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研究结果以"Global epidemiology of avian influenza A H5N1 virus infection in humans,1997–2015:a systematic review of individual case data"为题于2016年5月17日在线发表在Lancet Infectious Diseases.自1997年香港发现了全球首例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H5N1病例以来,近10年来H5N1禽流感病毒在全球蔓延,  相似文献   

14.
程惠红  孙长青  王聪 《科学通报》2021,66(2):176-186
2020年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全面推进实施科学基金升级版改革之年.面向新时代自然科学基金深化改革新局面,地球物理学和空间物理学学科按照改革方案和地球科学部对优化学科申请代码的统一部署,对学科现有申请代码进行了重新梳理、整合和拓展,以五大分支学科为基础,构建多层次和多维度的二级申请代码新体系,优化了学科布局.新代码体...  相似文献   

15.
正自2015年举办"自然论坛"科普讲座以来,至今《自然杂志》已举办了18场讲座。"自然论坛"旨在邀请热心科普的知名学者,向大学师生普及最新科学进展,促进社会对高级科普的关注、理解与支持。邀请的专家不仅为广大师生奉上精彩的报告,而且还将相关内容整理成文,刊载于《自然杂志》。上海科技大学副校长,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鲁雄刚教授,高屋建瓴,从对世界科技发展特征的认识、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的科技创新与上海新使命,以及一些科研实践与思考等三个方面展开了此次报告;上海大学无人艇工程研究院执行院长彭艳,向大家介绍了能征善战的"精海"系列无人艇,令人惊叹的成就背后,是强大的研究团队的通力合作与艰苦攻关;美国德克萨斯州农机大学金斯维尔分校的终身教授刘静波博士,以其特有的风格,通过启发式的提问、生动的讲解以及惟妙惟肖的肢体语言,给大家带  相似文献   

1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是于1986年2月经国务院批准正式建立的。实际上,我国的自然科学基金工作在此之前就已经开始了。1981年,国务院根据80多位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的建议,批准设立面向全国的科学基金,由财政部每年拨出专款用于资助基础研究与部分应用研究,并为此建立了中  相似文献   

17.
正相约岳鹏做采访是年初时到上海建筑科学研究院与该院启明星团队交流时,那次交流因为岳鹏还要赶到工地去处理事情所以未及细谈,但她提到前不久因为遮阳技术方面系统性科研工作获得国家住建部"华夏建设科学技术"一等奖时,我是记住的,于是当时就和她约定赶在大热天前对她做一次  相似文献   

18.
正赵阳升,山西阳曲人,太原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和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教育部长江学者。2019年11月,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赵阳升长期从事煤层气、盐矿、油页岩和干热岩地热等能源开采研究,是原位改性流体化采矿理论与实践的开拓者。30多年来,他孜孜不倦地谋求科学创新,为能源工程技术的进步和变革作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19.
冷疏影  苏天赟  张亮 《科学通报》2023,(17):2239-2249
科学数据是重要战略资源.为充分发挥科学基金投入的效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共享航次计划自2022年起试点对大洋区域调查资料进行开放共享.在梳理和分析国内外现状趋势以及问题挑战的基础上,本文总结了共享航次计划数据开放共享的实践成果,并对今后工作提出建议,为我国海洋科学数据管理与开放共享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20.
郑永飞  郭正堂 《科学通报》2003,48(18):2003-2003
<正> 第一届青年地球科学家学术沙龙于2003年8月30~31日在北京召开。这次会议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地球科学部主办,同时作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实施10周年系列纪念活动的卫星会议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