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爱我中华",这是李德仁的曾祖父留下的家训首句.作为我国高精度高分辨率对地观测技术体系的开创者,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德仁将这种爱国精神根植于心,力践于行. 对于入选2021年"最美科技工作者",李德仁感到非常光荣,也倍感责任重大."我们只是一个代表,代表了为国家建设、为国家过去100年和未来100年任务作出贡献的中国知识分子."  相似文献   

2.
他指导中医药全程介入新冠肺炎救治,主持研究制定的中西医结合疗法成为中国方案的亮点,为推动中医药事业传承创新发展作出重大贡献.他是"人民英雄"荣誉获得者张伯礼院士. "今天是方舱医院的最后一天,完成了历史阶段的任务.今天应该是值得纪念的一天."2020年3月10日,中央指导组专家组成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  相似文献   

3.
2021年5月22日13时07分,"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袁隆平,因多器官功能衰竭在长沙逝世,享年91岁. 袁隆平院士逝世的消息传来,人们特地摘来青翠的禾苗,放在中南大学湘雅医院门前的空地上,寄托无尽的哀思. "人就像种子,要做一粒好种子."这是袁隆平院士生前常说的一句话.他也用一生,为这句话写下了注脚.他是我国研究与发展杂交水稻的开创者,也是世界上第一个成功地利用水稻杂种优势的科学家,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相似文献   

4.
他开创了中国数千年来以科学方法研究古建筑的先河,在建筑教育、城市规划等方面作出了不朽贡献. 中国工程院院士傅熹年至今保存着当年自己作为梁思成助手,在参与北京近代建筑研究时给先生拍的照片."在东交民巷圣米歇尔教堂考察时,正巧梁先生一回头,嘿!我就按下快门给他照了一张相.当时先生立刻就指着我说,'以后再不准许你用公家的胶卷...  相似文献   

5.
2021年5月22日,99岁的吴孟超院士走了,走得悄无声息. 人们的哀思,穿过淅淅沥沥的细雨,同荡在黄浦江畔. 人们记得,那一年,"感动中国"颁奖词这样形容吴孟超:手中一把刀,心中一团火,他是一匹不知疲倦的老马,把病人一个一个驮过河. 吴孟超自己这样说:"我足一名医生,更是一名战士,只要我活着一天,就要和肝癌战斗—天.即使有一天倒在手术台上,也是我最大的幸福."  相似文献   

6.
<正>他在全国首创"院士培训班",近1500名贫困户在这里掌握了一技之长,不仅自己脱贫,还帮助其他村民一起走上致富之路。他花甲之年远赴边疆贫困山区,教授当地村民栽培种植技术,帮助他们运用先进的营销手段销售农产品;他在全国首创"院士培训班",近1500名贫困户在这里掌握了一技之长,不仅自己脱贫,还帮助其他村民一起走上致富之路。他就是"农民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朱有勇。  相似文献   

7.
在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的委员名单里,有很多德高望重的院士,他们治学严谨、博识敏思,为名词审定工作作出了突出贡献.李德仁院士即是其中一位,他是当年中国很年轻的双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1991年),中国工程院院士(1994年)],也是全国科技名词委第四届、第五届委员会委员,测绘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副主任.在与李院士联系时,适逢他即将来北京开会,于是采访得以成行.  相似文献   

8.
一种新的电子系统的发明者声称,农夫们将会有更多的自由时间可供支配了,因为羊群的管理可以用高科技来完成. 在澳大利亚,发明的一种新型电子羊群管理系统,通过个人电脑就可以让绵羊们自己决定什么时候吃食,什么时候饮水,什么时候称重,以及何时变成明天的烤羊肉等.澳大利亚绵羊业官员比尔·默里说,这种系统会让羊群更快乐,也让农夫们有更多的时间,因为他们可以用个人电脑遥控管理自己的牲畜.他说:"这是一种未来的管理法,那就是动物都甚至意识不到它们被管理着,它们自己管理自己的日常生活."  相似文献   

9.
《科学大观园》2021,(15):52-53
"千慧入桥成钢霸,万情融桥写华章."这首诗说的不是别人,正是我国著名桥梁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中铁特级专家、原中铁大桥局集团暨中铁大桥院集团副总工程师方秦汉. 75岁时,他在一次茶话会上说:"建筑的意义就在于能体现一个时代.我参与设计的武汉长江大桥主跨为128米,南京长江大桥主跨为160米,九江长江大桥主跨为216米,芜湖长江大桥主跨为312米.从128米到312米,我一辈子的努力都在这里了."  相似文献   

10.
《科学大观园》2021,(15):54-55
在宇宙中,有一颗被冠以中国科学家姓名的小行星——"林元培星",获此项殊荣的林元培,是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以下简称"市政总院")资深总工程师,他曾主持设计南浦、杨浦、徐浦、卢浦和东海大桥等项目,是中国著名的桥梁专家. 改革开放以后,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开发开放上海浦东,黄浦江上造大桥的重任,落在了当时市政总院总工程师林元培的肩上."在黄浦江上造大桥是市政总院三代总工程师的梦想.之前没有规划,前两代总工程师都没有这个机会,而我作为第三代总工程师是福气好,赶上了好时代."林元培说.  相似文献   

11.
"人生路必曲,仍须立我志.竭诚为国兴,努力不为私."是陈芳允写的一首小诗,也是他人格和精神的真实写照. 一生埋头研究的陈芳允,成就极其丰富.他先后参与制定了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1号"测控方案,解决了"远望号"航天远洋测量船多设备电磁兼容问题,提出了发射同步定点通信卫星计划;他在花甲之年从军入党,联名其他三位科学家建议发展中国的高技术,这就是中国后来的"863计划"……这位可"上天入海"的院士对待工作一直保持着一份本真和热爱.  相似文献   

12.
《科学大观园》2021,(2):52-55
从探月工程到逐梦火星,他见证了中国航天的脚步不断迈向深空.76岁的叶培建,从事航天已经50多年. 2019年9月17日,他从电视里听到了自己的名字,紧跟着接到祝贺电话,才确定自己被授予"人民科学家"国家荣誉称号. 叶培建很激动.随后,他感到一阵惭愧. "中国航天界有多少优秀人才,但这个荣誉给了我,我受之有愧."他说,"...  相似文献   

13.
《科学大观园》2021,(2):30-31
2020年11月24日4时30分,我国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用长征五号遥五运载火箭成功发射探月工程嫦娥五号探测器.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超声电机、着陆缓冲技术等技术团队助力"嫦五"飞天. "发射的场景很壮观,我们团队在现场见证了嫦娥五号成功飞天,大家都很激动." 11月24日中午,记者拨通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赵淳生电话时,他还沉浸在发射成功的喜悦中.  相似文献   

14.
《科学大观园》2021,(14):50-51
他生于旧中国风雨如磐的岁月,在战乱中辗转求学,远渡重洋出国深造;他冲破阻力回到祖国怀抱,为我国自动化研究与发展起到了开拓性作用;他在年近花甲重返科研一线,为中国航天事业发展殚精竭虑. 他就是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我国著名的惯性导航及空间飞行器控制专家、我国自动化科学技术开拓者之一陆元九.  相似文献   

15.
和许多年轻女孩子一样,因为家境贫困,娄晓颖不得不辍学打工.第一次出远门,坐在家乡赤峰到北京的火车上,她没有想过自己的未来,只是对自己说:"无论做什么,都要好好干."到北京后,娄晓颖加入了一家家政服务公司.经过培训,成为一名正式的家政工.幸运的是,她的第一份工作就是到著名主持人倪萍家做保姆.  相似文献   

16.
自从过完34岁生日,在北京一家文化创意公司工作的许瑶就开始担心,自己会不会在一年内失去现有的职位,"公司基本没有35岁以上的人." 许瑶的担心,也是不少企业职工的担心,因为公司对外的招聘公告往往是"35岁以下",公司内又鲜见35岁以上非管理层员工.一旦迈进35岁门槛,就不禁担心自己的未来职场生涯,"35岁焦虑症"也随之...  相似文献   

17.
水的智慧     
一位年轻的商人在外出经商时被搭档出卖,人财两空,痛不欲生.为此,他几欲想要轻生.经过多番崽量,他始终找不到问题出现的根源.无奈之下,再度决定跳湖自尽. 不过这次,他在湖边碰上了一位观禅静坐的智者.商人喜出望外,急忙上前将自己的悲惨境遇逐一细述,而后诚心叩问:"弟子愚钝,望大师给予点化,好从此再无大过."  相似文献   

18.
《科学大观园》2021,(2):42-47
在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探月工程首任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看来,嫦娥五号23天的奔月之旅堪称完美,其中采样返回是我国探月工程三步走中的最后一步,也是最困难、最复杂的一步.伴随这关键一步的成功,中国人的航天梦也将翻开新篇章. "深空探测,探月只是一个起点,我们的目光已朝向更广阔的太阳系空间."欧阳自远说,嫦娥五号成功"挖土"归来,让中国未来更有底气去火星、小行星等地外天体探测与采样返回,更有信心去探索太阳系的星辰大海.  相似文献   

19.
1927年出生的欧阳予就像是裂变的中子、原子,直至耄耋之年依然不断释放出令人惊异的能量. 在年逾古稀之时,欧阳予还在全面主持连云港田湾核电站的设计和建造技术工作,欧阳予深情地说:"中国核电事业前景广阔,现在,我最想干的是,抓紧时间培养出一批中青年核电设计和经营管理专家."他还曾由衷地感慨:"虽然我的一生可以说是'跑步人生',眼下我觉得时间越来越不够了." 论及中国核电未来发展的路径究竟在哪里,这位中国核电先驱表示:"在坚持核安全第一的前提下,还是应该发展核电,它的优点比较多."  相似文献   

20.
中国科学院院士,我国著名药物化学家和有机化学家,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研究员、原所长谢毓元因病医治无效,于3月27日11时05分在上海逝世,享年97岁. 出生在书香门第的谢毓元,年少时或许从未想过,自己人生的大部分时间会和瓶瓶罐罐的药物打交道.从一个化学的门外汉,到钻研化学并研发出治病救人的药物,他感慨,人最大的快乐不在于物质享受,而在于以自己的辛勤工作造福社会,为社会所承认.在他的科学生涯中,虽有多次科研方向的转变,但医用螯合剂的研究和天然产物研究是两条永恒的主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