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时光斗转,连史纸制作工艺已成为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连城姑田人邓金坤成为这项技艺的传承人,他所经营的"美玉堂"是当地唯一一家使用连史纸传统工艺手工造纸的纸号。在机械化冲击和市场萎缩的困境之下,邓金坤和儿子邓君华一边保护文物遗址,一边延伸连史纸产业链、拓展销售渠道,只为这一张百年薄纸不会就此消失于历史长河之中。  相似文献   

2.
正客家造纸多因地制宜、就地取材,过去造纸一般在山涧或溪边,比较远的地方造纸的纸焙用竹子当骨架,表面粉上"三合土",如果在集镇的纸槽一般选用砖焙。制作砖焙的准备过程需要半年时间,特别是制作"三合土"需要用老石灰反复沤制,还要加红糖、糯米、麻丝、沙子、茶油等。如今,在姑田会制作砖焙的只有上堡村的李元康一人,他年轻时跟随爷爷和叔叔制作砖焙,后来又做过泥水师傅,所以还能将面临失传的砖焙制作技艺掌握在手。"三合土"砖焙墙面,看似简单,做工却极为复杂。传统砖焙的墙面有成百上千个细孔,对于连史纸的保存起到呼吸的作用,手感滑中带滞。"美玉堂"连史纸作坊的砖焙恢复就是请李元康制作的,邓金坤把非常难得的制作过程拍照记录了下来。砌砖的时间为2018年7月,粉壁的时间为2019年6月。  相似文献   

3.
正明清时期,连城是连史纸最为重要的产区,连城也因造纸业的兴盛而富甲一方。连史纸虽薄但韧性极高,洁白却不易褪色,是最适宜作为古籍修复及拓印的纸张,有着"寿纸千年"的美誉。如今,连史纸成为档案保存和史料修复的主要用纸,也是篆刻拓印的上乘用纸。  相似文献   

4.
正从最早的蚕茧漂絮造纸,到东汉蔡伦造"蔡侯纸",作为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造纸术,从来就不只一种。一方水土,产一方风物,造一方纸张,蜀人用麻,北人用桑皮,浙人用麦秸,吴人用茧……而闽西客家人尤擅以嫩竹造纸,这里出产的手工纸是我国五大手工纸之一。"百年不褪色,千年不变黄",连城手工纸曾作为朝廷奏本纸、科举考试用纸、官府榜文用纸,有着"纸中丝绸""民间国宝"的美称。"薄如蝉翼,白净如玉",被誉为"纸寿千年"的连城连史纸是闽西竹纸当中的一种,因用于史料方面,所以叫作"连史纸",曾远销日本及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  相似文献   

5.
正经测算,连史纸每平方米的重量只有19克,耐久性变化值达到2.8%,高于国家标准。连史纸如此上好的品质,究竟如何造就?邓金坤说:"秘诀来源于优质的纸浆工艺和捞纸方法。连史纸采用竹丝天然漂白工艺,每年5月砍下嫩竹,用石灰泡两次,用高温蒸一次,之后在山上自然漂白4个月,然后捞纸、焙纸,从原材料的生长到制作要花一年时间。在捞纸方法上,别的地方是捞一下,连史纸要捞三下,这样做出的纸品质更加细腻均匀。"手工制作一张薄纸,需要经历10个步骤72道工序,民间有"片纸非容易,措手七十二"的说法,我们将这一繁复的造纸过程概括为青丝生产、蒸煮黄坯、天然漂白、造纸四大流程。  相似文献   

6.
正宋末元初,邓氏族人从永安安砂迁徙至连城姑田牛栏桥丰头开基,至今700多年,是老姑田七姓共用本土方言之一的纯姓村落,其生活习俗传承了典型的中原文化。明末清初时期,姑田丰头邓氏有800多人,丰头又地处姑田溪上游,水量大、水质好,纸寮有23座,纸槽有36个,坯炊有13座,水碓寮23座,另有18个年轻人"走广东"做贩纸生意。  相似文献   

7.
强迫性神经症是一种治疗起来比较棘手的心理病。近几年,我们应用"森田心理疗法"治疗此症,却取得较好效果。森田心理疗法是日本的森田  相似文献   

8.
@@ 春秋时期,自由民和农奴可以开垦荒田,当时社会称其为"私田"."私田"可以自己耕种,民间家庭制醋便具备了原料来源.  相似文献   

9.
二次大战以后,我们的近邻日本在经济上的崛起、强盛是一个引人注目的现实。在当今世界,日本作为世界经济大国的地位恐怕是不争的事实。伴随这一事实,探讨日本经济发展的成功秘决在相当一段时间里是经济学界的热门课题。笔者没有去过日本,于经济学更是外行,本无半点资本在这里谈日本,但日前经友人介绍,采访了日商独资杭州大和热磁电子有限公司总经理贺贤汉先生后,很有一番感慨,这里不揣浅薄,姑妄道来。  相似文献   

10.
蝴蝶杯在我国宋代就有记载,《陶录》记载:"邑绅刘吏部藏古瓷器,内绘彩蝶,贮以水,蝶即浮水面,栩栩如生,来观者众,遂秘不示。"当时的蝴蝶杯在民间流传盛广,古代男女将它作为美好爱情的象征。蝴蝶杯因制作工艺奇特,大多为祖传作坊,旧时多被官吏们当做稀世珍品收藏。随着朝代更替,蝴蝶杯越来越罕见。明代末期,战乱频繁,蝴蝶杯的制作工艺也渐渐消失,后来只能从戏剧中、史料中听到它的名字。"蝴蝶杯传家宝千金难买,将美酒斟杯内彩蝶飞来",这是山西古典蒲剧《蝴蝶杯》中的一句唱词。它说的是太原公子田玉川,与渔家姑娘胡凤莲难中相遇、一见钟情,田玉川以传家之宝蝴蝶杯与胡凤莲相订终身、锄奸报仇的故事。这里所说的"酒满蝶飞"的蝴蝶杯,就产自春秋晋国都城新田,也就是今天山西省的侯马市。  相似文献   

11.
三日入厨下,洗手做羹汤。未谙姑食性,先遣小姑尝。这是唐代诗人王建的《新嫁娘词》。写的是嫁过来的新媳妇,在第三天要下厨房做饭的习俗。这实际上是婆婆(即诗中的姑)对新媳妇的一次  相似文献   

12.
《科学之友》2013,(6):31
相传在唐朝贞观年间,八百里秦川大旱三年,颗粒不收。皇上李世民下旨向绵山求雨,果然大雨倾盆而下,救活了庄稼。为此李世民特带领满朝文武赴绵山朝圣,随同前往的还有他的堂妹八姑。岂料八姑到达绵山后即拜五龙圣母为师,不愿再返长安。一日,八姑为一老婆婆做饭。她原本是金枝玉叶,哪会做什么饭呢?和面时,面多了加水,水多了再加面,结果和成了面糊。眼看实在无法下锅,她突然急中生智地拿起一只筷子,一下一下把面糊拨向锅里。没想到煮熟后的面糊条,浇上酸  相似文献   

13.
"此情有景道不得,羌姑刺绣在前头",你在羌寨听到这样的话一点都不夸张。在羌寨,羌族刺绣总是一道美丽的风景。羌绣是活着的具有灵性的景观,作为骁勇善战的羌族,在刀光剑影中开放出的温柔之花,一直鲜艳在羌族人的生活中。羌绣无疑是羌族民间工艺艺术的一朵奇葩,  相似文献   

14.
正这里,一半是海水一半是沙漠;这里,诞生了奇妙的《一千零一夜》;这里,B612星球上的小王子遇上了他的好朋友飞行员;这里,弥漫着三毛充满乡愁的爱情故事。这里是摩洛哥,是清新的"非洲后花园",也是《孤独星球》十佳旅游目的地之一。提到摩洛哥,有人可能会联想到著名的格蕾丝王妃,其实,格蕾丝王妃是摩纳哥的王妃。摩洛哥和摩纳哥,名称仅有一字之差,实际上却千差万别。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漫游"北非花园"摩洛哥。  相似文献   

15.
悠悠桂河桥     
一大清早从曼谷出发,坐了将近两小时的车,来到距离曼谷约120公里的北碧府,泰文叫作"干乍那布里"。如今这里之所以成为举世闻名的观光胜地,是因为这里的"桂河大桥"以及"死亡铁路"。"桂河大桥"的出名虽然是拜皮尔·鲍罗的小说以及好莱坞的一部同名电影之赐,却仍然很值得去探访。因为这里记录了历史。车子开到大桥边,心情激动不已。1942年冬天,太平洋战争开仗一年后,日军南进攻打印度。为了方便运输军用物资,也因为日本的海路运输频  相似文献   

16.
正一个有资本、有颜值的小镇,正欲打造中国版"格林尼治"……"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正是放飞心情、感受春之气息的好时节。杭州西湖往南,沿玉皇山路即可行至八卦田风景区。一座基金小镇与八卦田毗邻,自然地依玉皇山而建,踏入其中,像走进一座江南园林。下午2时,小镇内一家基金公司的大门敞开着。这是一处精致的独立院落,中式回廊下有露天的茶台,旁边一方迷你草坪,供高尔夫球练习之用。办公的小楼粉墙黛瓦,窗户上竹帘低垂。院里  相似文献   

17.
21世纪的曙光隐约闪现,信息社会雏形已就,电子信息、电脑网络开姑遍布南北、横贯东西,大量涌入普通家庭,面对百姓的日常生活。于是,电脑的安全成了公众关注的焦点。的确,  相似文献   

18.
植物的传说     
向日葵的传说,"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顷。"向日葵,向往光明之花。对向日葵历史上有个美妙的传说。古代一山村有个姑娘,名唤明姑,她憨厚老实,可却被后娘视为眼中钉,肉中刺,被百般凌辱虐待。一次因一件小事,明姑据理顶了后娘,这可惹恼了后娘,便用皮鞭抽打她,可一失手打到了前来劝解的亲生女儿身上,这时后娘又气又恨,夜里趁明姑熟睡之际挖掉了她的眼睛。明姑悲愤万分,破门出逃,在痛苦中死去。经掩埋后次年却在她的坟头长出了一种植物,它终日面向阳光,人们说这是明姑向往光明,厌恶黑暗之意,大家叫它向日葵。向日葵是一种中药材,能治小儿蛲虫病、牙痛;花盘能治胃病、疝气、乳腺炎等多种疾患,金银花的传说。很久以前的一个夏天,天气炎  相似文献   

19.
正借助深潜技术,中国海洋科学家渐渐看清了南海深海的海底世界。这里不仅具有壮观的海底地貌形态,更存在着活跃的深海生命系统。2018年5月,"深海勇士"号的深潜给我们带来了惊喜,这里就是来自"深海勇士"号的发现。  相似文献   

20.
<正>如果来到唐朝的长安,你会为这里的繁华富庶感到惊讶,更会为这里的"国际范儿"而惊呆:在这里,你会看到很多西域胡人,吃到许多外来美食,也会欣赏到胡地的音乐和舞蹈。这股"胡风"的刮入,要归功于丝绸之路。长安作为唐代的政治、文化中心,同时也是丝绸之路的起点,与西域各国交往频繁,而衣食住行各方面也受到"胡风"的巨大影响。他乡来客会聚忙每天,当承天门的鼓声响起,明德门就会缓缓打开,城外的唐朝百姓、西域胡商、各国使节开始陆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