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 神舟七号即将发射的消息甫一传出.便受到了广泛关注.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神舟"号飞船系统原总设计师戚发轫说,载人航天是一项庞大精密的工程.1992年1月,中央确定了921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在前期准备时,确定了三步走的方案.  相似文献   

2.
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院士曾经指出,航天器在太阳系以内的航行活动称航天,在太阳系以外的航行活动称为航宇(或称宇航).这一点已经在航天科技界达到了广泛共识.而太空的定义是:地球大气层以外的宇宙空间.基于以上两点,我们会发现目前在社会上对航天、太空、空间和宇航这几个术语以及由它们组成的复合词术语使用比较混乱,特别是空间这个术语容易引起歧义.  相似文献   

3.
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院士曾经指出,航天器在太阳系以内的航行活动称航天,在太阳系以外的航行活动称为航宇(或称宇航)。这一点已经在航天科技界达到了广泛共识。而太空的定义是:地球大气层以外的宇宙空间。基于以上两点,我们会发现目前在社会上对航天、太空、空间和宇航这几  相似文献   

4.
《中国基础科学》2004,6(2):12-14
20 0 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 2 0 0 4年 2月 2 0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经国务院批准并报请国家主席胡锦涛签署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刘东生和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王永志荣获 2 0 0 3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经国务院批准 ,“澄江动物群与寒武纪大爆发”项目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18项成果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表 1) ;有 19项成果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表2 )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项目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 ,16项成果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199项成果…  相似文献   

5.
4月23日,是全世界读书人共同的节日。就在这一天,2005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叶笃正院士、著名加速器物理学家谢家麟院士和著名药理学家秦伯益院士与读书爱好者相聚,面对面交流读书心得和体会,一起分享阅读的乐趣,围绕科研生活与阅读的关系、读书对个人成长的重要作用、怎样读书、如何看待读专业书和休闲书的关系等问题侃侃而谈。“尽信书则不如无书”这是叶笃正院士通过读书、写书悟出的道理,也是他倡导的读书时要坚持的一个原则。谈到科研与读书的关系,叶老认为,读书是一切脑力劳动者的基本生活状态,什么时候都离不开书。中国工程院院…  相似文献   

6.
我国有关航天技术的汉文名词一直没有一个统一的说法,有空间、太空、宇宙、航天、宇航等,是从西文space、cosmos、astronautics、cosmonautics等意译而来。我认为空间和太空是通俗应用的名词,而作为学科名词应为航天,是从航海(navigation)、航空(aeronautics)发展而来的。但从我国现已习惯的用法,空间飞行器是指大气层外的飞行器,而航天飞行器是指从地面飞向空间的所有飞行器,这样,航天技术也就包含了空间技术。宇航这个名词应继续保留,因为有些单位如“中国宇航学会”已用了这个名词。* 杨嘉墀院士是自动化名词审定委员会顾问;航天名词审定委员会委员。  相似文献   

7.
《科学大观园》2021,(2):30-31
2020年11月24日4时30分,我国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用长征五号遥五运载火箭成功发射探月工程嫦娥五号探测器.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超声电机、着陆缓冲技术等技术团队助力"嫦五"飞天. "发射的场景很壮观,我们团队在现场见证了嫦娥五号成功飞天,大家都很激动." 11月24日中午,记者拨通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赵淳生电话时,他还沉浸在发射成功的喜悦中.  相似文献   

8.
《科学大观园》2021,(2):56-59
为褒扬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吴伟仁院士在月球与深空探测领域的突出贡献,国际天文学联合会(IAU)小行星命名委员会批准将编号为281880号的小行星正式命名为"吴伟仁星". 2020年9月8日,"吴伟仁星"命名仪式在京举行.中国航天六十余年来,已有以钱学森、孙家栋、栾恩杰等老一辈科学家为代表的多位功勋航天人荣获小行星命名.如今,浩瀚太空又多了一颗弘扬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的科学家精神,见证中国航天事业蓬勃发展、行稳致远的"吴伟仁星".  相似文献   

9.
《科学大观园》2021,(2):56-59
为褒扬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吴伟仁院士在月球与深空探测领域的突出贡献,国际天文学联合会(IAU)小行星命名委员会批准将编号为281880号的小行星正式命名为"吴伟仁星". 2020年9月8日,"吴伟仁星"命名仪式在京举行.中国航天六十余年来,已有以钱学森、孙家栋、栾恩杰等老一辈科学家为代表的多位功勋航天人荣获小行星命名.如今,浩瀚太空又多了一颗弘扬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的科学家精神,见证中国航天事业蓬勃发展、行稳致远的"吴伟仁星".  相似文献   

10.
2020年12月17日1时59分,内蒙古四子王旗,经历了 23天惊心动魄的太空之旅,嫦娥五号怀揣取自月球的土壤安全着陆.这是人类时隔40多年后再次完成从月球采样返回的壮举,创造了5项"中国首次". 壮举的背后,是无数航天人的拼搏与坚守.嫦娥五号任务历时10年,汇聚了全国数千家单位、数万名科技工作者.他们中有白发苍苍的院士专家,有与嫦娥五号共成长的新一代科技领军人物,也有初出茅庐的"95后"……岗位不同,年龄不同,相同的是都属于"追月亮的人".他们日夜奋战,成就了中国的探月之旅.  相似文献   

11.
在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的委员名单里,有很多德高望重的院士,他们治学严谨、博识敏思,为名词审定工作作出了突出贡献.李德仁院士即是其中一位,他是当年中国很年轻的双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1991年),中国工程院院士(1994年)],也是全国科技名词委第四届、第五届委员会委员,测绘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副主任.在与李院士联系时,适逢他即将来北京开会,于是采访得以成行.  相似文献   

12.
《科学大观园》2006,(5):10-11
由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中国工程院院长徐匡迪领衔参加,共570位两院院士投票评选的2005年中国和世界十大科技进展新闻揭晓“,‘神6’飞天成功”“、‘惠更斯’登陆土卫6”分居榜首。2005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1.神舟”6号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10月17日凌晨4时33分,在经过115小时32分钟的太空飞行,完成中国真正意义上有人参与的空间科学实验后,神舟6号载人飞船返回舱顺利着陆,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自主出舱。神舟6号载人航天飞行的成功,标志着中国在发展载人航天技术、进行有人参与的空间实验活动方面取得了又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胜利,…  相似文献   

13.
"人生路必曲,仍须立我志.竭诚为国兴,努力不为私."是陈芳允写的一首小诗,也是他人格和精神的真实写照. 一生埋头研究的陈芳允,成就极其丰富.他先后参与制定了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1号"测控方案,解决了"远望号"航天远洋测量船多设备电磁兼容问题,提出了发射同步定点通信卫星计划;他在花甲之年从军入党,联名其他三位科学家建议发展中国的高技术,这就是中国后来的"863计划"……这位可"上天入海"的院士对待工作一直保持着一份本真和热爱.  相似文献   

14.
《科学大观园》2021,(2):42-47
在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探月工程首任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看来,嫦娥五号23天的奔月之旅堪称完美,其中采样返回是我国探月工程三步走中的最后一步,也是最困难、最复杂的一步.伴随这关键一步的成功,中国人的航天梦也将翻开新篇章. "深空探测,探月只是一个起点,我们的目光已朝向更广阔的太阳系空间."欧阳自远说,嫦娥五号成功"挖土"归来,让中国未来更有底气去火星、小行星等地外天体探测与采样返回,更有信心去探索太阳系的星辰大海.  相似文献   

15.
空间环境是航天活动的特有条件,空间辐射环境及其效应的研究是航天器和航天员在轨安全的保障.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王坤及其研究团队结合我国航天重大工程、重大装备和空间科学研究的紧迫需求,组织实施了"航天空间关键计量标准及溯源技术研究"项目.项目针对航天空间辐射领域中关键计量问题,研究服务于载人航天、月球探测、空间科学研究等航天...  相似文献   

16.
《科学大观园》2021,(14):50-51
他生于旧中国风雨如磐的岁月,在战乱中辗转求学,远渡重洋出国深造;他冲破阻力回到祖国怀抱,为我国自动化研究与发展起到了开拓性作用;他在年近花甲重返科研一线,为中国航天事业发展殚精竭虑. 他就是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我国著名的惯性导航及空间飞行器控制专家、我国自动化科学技术开拓者之一陆元九.  相似文献   

17.
为介绍2016年以来中国航天活动主要进展、未来5年主要任务,进一步增进国际社会对中国航天事业的了解,日前,国新办发布《2021中国的航天》白皮书.作为我国第五部航天白皮书,它以建设航天强国为主线,系统介绍了开启全面建设航天强国新征程的宗旨原则、政策措施和国际合作思路,共话美好前景.  相似文献   

18.
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化学部与中国科学院化学部主办、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协办的"21世纪中国有机化学发展战略"研讨会于2001年4月20-21日在上海青浦举行.科技部副部长程津培教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副主任朱道本院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化学部主任张礼和院士出席研讨会并作了发言.来自中国科学院、教育部等系统的8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其中包括11位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6位来自香港、台湾地区的教授,一位来自美国的大学教授.  相似文献   

19.
美国科学院2006年4月25日在其官方网站(http://www.nas.edu)上公布了新当选的72位院士以及18位外籍院士名单。中国科学院常务副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白春礼和著名杂交水稻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当选为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目前共有5位中国大陆科学家担任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另3位是谈家桢(1985年)、周光召(1987年)和陈竺(2003年)。白春礼、袁隆平当选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相似文献   

20.
一 直为中国铁路建设和高铁代言的王梦恕院士走了. 中国工程院院士,隧道与地下工程专家,第九、十、十一、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九、十届全国政协委员王梦恕,2018年9月20日12时50分在北京逝世,享年81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