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人患癌症几率为 什么与年龄有关? 所有的癌细胞都有两个主要特征:一是可以连续不断地以几何级数的形式增加;二是扩散能力强,能够进攻和占领人体其它组织的空间。 导致癌症的恶性肿瘤细胞中有90%左右来源于上皮组织。皮肤、口腔、消化道、膀胱、肺等都属于上皮组织。这些组织呈暴露状态,在人类的生活环境中它们是人体最容易受到物理、化学和生物等外界因素刺激和伤害的部分。  相似文献   

2.
宋昕  林娜 《科学》2014,(3):30-34
"雾霾",由于是明显可见的影响人体健康的环境污染问题,已成为2013年最受关注的词语之一。其实,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有同样甚至更严重影响的还有污染场地。  相似文献   

3.
漫画欣赏     
驱蚊产品购买家用驱蚊、灭蚊产品,如家用杀虫喷雾剂、电热蚊香片或蚊香液以及避蚊胺。不要在家庭中使用剧毒农药用于灭蚊,那些农药尽管可能对蚊子有很好的杀灭作用,对人体也常常有较大的伤害。在灭蚊产品中最常用的是丙烯菊酯,对人体毒性低,在正常使用情况下不用担心中毒问题。而且它易分解,进入环境中也  相似文献   

4.
在夏秋雨季,人们会感到空气很闷很压抑;而冬季长时间呆在室温较高的房间里,又会觉得口干舌燥。这两种不同的感觉都是因为空气潮湿的程度差异所致。气象上常用的相对湿度表示空气潮湿或干燥的程度,空气湿度与人体健康关系十分密切。中医有"六淫"说,其中的"湿"和"燥"主要就是分析湿度与健康的因果联系的。空气湿度过大或过小,都对人体健康不利。试验表明,50—60%的相对湿度对人体最为舒适。湿度过大时,人体中一种叫松果腺体分泌出的松果激素量也较大,使得体内甲状腺素及肾上腺素的浓度就相对降低,细胞就会"偷懒",人就会感到无精打采,萎靡不振。长时间在湿度较大的地方工作、生活,还容易患湿痹症。湿度过小时,蒸发加快,干燥的空气易夺走人  相似文献   

5.
一提到空气中的粉尘污染,我们首先想到的是"黑肺".的确,污浊的空气最先伤害到的就是呼吸系统,尤其是肺部.然而,越来越多的科学研究表明,人体的多个器官正因空气污染变得越来越不健康.导致人体非呼吸道器官受损的元凶是空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粉尘,也就是我们已经熟知的PM2.5.  相似文献   

6.
正科学家早就知道人体是各种微生物的"家园",但直到十多年前,他们才意识到人体微生物群有多么庞大和复杂。在人体微生物群的研究中,肠道细菌是目前最受关注的热点。肠道菌群在人体营养代谢、免疫调节等多个生理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大量研究发现,肠道菌群和肥胖之间存在极强的关联。最初,美国科学家戈登注意到肥胖的人和苗条的人肠道的菌群有较大差异,肥胖者的  相似文献   

7.
正几乎每个人在生活中都免不了生各种气:怨气、怒气、闷气、赌气……有很多词也用来形容生气,如"肺都气炸了""气饱了"。俗话说"气大伤身",生气给身体带来的伤害是全方位的。有心理学家通过病例分析发现,生气一小时造成的体力与精神消耗,相当于熬夜加班6小时。如果不能及时排解,各种疾病就会找上你。看了下面这些内容,你可能就不会那么频繁地生气了。  相似文献   

8.
手机的普及给人与人之间信息的交流带来极大的便利,但手机间传递信息的使者——电磁波却对人体具有不小的杀伤力。早在1998年,世界卫生组织调查显示,电磁辐射对人体有5大影响:1.电磁辐射是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癌突变的主要诱因;2.会对人体生殖系统、神经系统和免疫系统造成直接伤害;  相似文献   

9.
乙肝疫苗的接种是控制乙型肝炎最有效的措施.疫苗接种后,可刺激免疫系统产生保护性抗体,这种抗体存在于人的体液之中,乙肝病毒一旦出现,抗体会立即作用,将其清除,阻止感染,并不会伤害肝脏,从而使人体具有预防乙肝的免疫力.因此,接种乙肝疫苗是预防乙肝病毒感染的最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青衣 《科学之友》2009,(11):50-50
乙肝疫苗的接种是控制乙型肝炎最有效的措施。疫苗接种后,可刺激免疫系统产生保护性抗体,这种抗体存在于人的体液之中,乙肝病毒一旦出现,抗体会立即作用,将其清除,阻止感染,并不会伤害肝脏,从而使人体具有预防乙肝的免疫力。因此,接种乙  相似文献   

11.
正通过揭示动物可对自身组织产生免疫应答这一现象,这位医生兼科学家开辟了一个全新的科学领域。科学总是充满那些后来被证明是错误的想法。直到20世纪50年代,科学家都普遍持有"人体无法针对自身产生抗体"这一观点。这个被称为"恐怖的自体毒性",又被称为"自体毒性威胁"的假说(机体出于对自我毁灭的恐惧,会运用多种特定的方式清理掉免疫系统针对自身产生的、会伤害自身细胞的抗体,从而防止免疫系统伤害生物体本身)是由德国医生、科学家保罗·埃尔利希  相似文献   

12.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是一种血液与骨髓的癌病,影响着人体的白血球,是血癌中最普遍的一种。据美国梅奥诊所的研究发现,绿茶中的儿茶素EGCG成分有助于改善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人的病情,临床试验已有4名病人的病况得到改善。据BBC报道,梅奥诊所的4名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病人,在服用从  相似文献   

13.
武夫 《科学之友》2005,(13):77-78
疾病控制的因素 人类整个进化发展的历史实际上就是一个与疾病战斗的历史.长期以来,人们一直以为病治愈了就好,其实,很多病毒会对人体产生伤害.由于目前世界上还没有能彻底消灭它们的灵药,因此病毒已成为吞噬人体健康的头号杀手.一个人每患一次病毒性疾病,就可能在体内埋下一次"折寿"的慢性毒药.  相似文献   

14.
在太空中被"冻成冰棍" 在一些科幻小说中,太空船毁坏破裂导致宇航员在冰冷的太空中被冻成"冰棍",一直是个颇为流行的艺术想象.然而事实上,人体在太空中被"冻成冰棍",并没有多少科学依据.虽然太空的温度相当低,但在太空中被"活活冻死",仍是宇航员最不需要担心的死法. 因为太空是缺乏气体粒子的真空状态,一旦宇航员的身体暴露在太空环境中,由于人体周围没有任何物质传导热量,也没有冷风对流,所以人体只能通过"热辐射"缓慢地散失热量.  相似文献   

15.
白云 《科学之友》2000,(12):9-9
中国"酱油铁强化计划",即"铁酱油工程"于今年9月开始实行。铁是人体需要量最大的微量元素,对人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是制造红血球最主要的元素。成人体内约含4克~5克铁。人体缺铁,会导致多种疾病,其中危害最大最广的是缺铁性贫血。近20年来,尽管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迅速提高,可是缺铁性贫血患者却居高不下,特别是已经成为中小学生,尤其是女中学生的最常见疾病之一。自从19世纪末现代营养学建立以来,营养学家们就发现人体缺铁现象非常普遍。到20世纪末,虽然这种状况得到了改善,但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结果仍然表明,当今世界人体缺铁现象依然十分严重。缺铁当然可以采用"药物补铁",即服用各种"补铁剂"。以前,有不少学者以为,只要世界各地的医院与药店里存有大量价廉物美的补铁剂,那么人体的缺铁现象就能彻底改善。然而事实并非如此。近年来,联合国的有关部门甚至还在亚非一些贫困国家免费发放补铁剂,并且指导人们如何服  相似文献   

16.
艾滋病毒的即时攻击 艾滋病是由艾滋病毒(即"人体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后所引起的疾病.长期以来医学界一直认为,艾滋病毒具有潜伏期,需要经过几年甚至十几年时间才会对身体造成实质伤害.形成这一观念的部分原因是,很多病人可能十多年之内都没有出现任何症状.然而,最新的两项研究结果却表明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相似文献   

17.
月亮和人体     
高挂在天上的明月,和人体健康有密切的联系.它不仅控制着地球潮水的涨落,而且直接影响着人体的生理变化。美国精神病学者李鄂伯尔认为,人体和地球表面一样,80%是水,20%是固体,月亮对人体内的水分就像对地球上的海洋一样产生影响。因此,月圆时月亮对人的意识行为影响最强。此时发生酗  相似文献   

18.
五颜六色、芳香扑鼻的花朵不但能令人身心愉快、增强健康,而且有些花本身就具有防病治病的作用.例如美人蕉能够吸收毒性很强的氟;丁香分泌出来的挥发油有杀菌作用等,但并非所有的花卉对人体有益.根据有关专家研究发现,在我们常见的花卉中,有100多种含有有毒物质,会对人体产生伤害,这些是酷爱花卉的朋友应格外注意的.  相似文献   

19.
春夏秋冬,寒来暑往.我国幅员辽阔,是典型的大陆性季风气候,也是全世界春夏秋冬最鲜明的国家之一.从远古时期,祖国医学就认识到四季气候的变化与人体健康有着密切的关系,总结出:"五脏应四时,各有收受",并提出:"智者之养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  相似文献   

20.
<正>心海波澜离家出走,一定是亲子关系中最伤人的一种举动。谁都知道这样会伤害父母、亲人,更伤害自己,可是有些同学却依然有这种冲动,甚至付诸实际行动。这不,正在读高一的小明因与父母大吵了一架,就悄然出走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