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从古至今,中国人修建了数以万计或奇巧或壮丽的桥梁.本文根据桥梁结构的承载状况和杆件的受力性质,将中国古代桥梁分成五大类——索桥、梁桥、浮桥(浮动桥墩类)、拱桥和木拱廊桥(廊桥类). 索桥 我国古代索桥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泸定桥.泸定桥在四川省泸定县县城两,横跨大渡河,通称为大渡河铁索桥.此桥为铁索悬桥,净跨长度100米,宽2.8米,桥面距枯水位14.5米.泸定桥始建于1705年(清康熙四十四年).1935年5月29日,中国工农红军长征途中曾在此取得飞夺泸定桥的重大胜利,这一胜利让泸定桥驰名中外.  相似文献   

2.
正5月5日下午两点多,广东省虎门大桥发生明显振动,专家分析认为,振动由风引起,不会影响桥梁结构安全,只是影响行车体验感和舒适性。近日,虎门大桥异常振动的新闻引发了全国性的关注。在新闻报道画面中,这座大型悬索桥的晃动幅度相当大,根据专家组初步判断,这次振动是由风引起,"特定风环境,引发了桥梁涡振现象"。这让不少人联想起曾经发生过的几起大型桥梁坍塌事故,不禁担  相似文献   

3.
刷新纪录     
正桥梁,跨越道路、江河、山谷,甚至海洋。桥梁设计、建造技术,也是一个国家基础设施建造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从赵州桥到港珠澳大桥,中国的桥梁建设攻克了一项又一项建造难题,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世界奇迹。中国桥有怎样的前世今生?古代的桥有哪些创举?世界"桥都"花落谁家?答案让我们共同来寻找。  相似文献   

4.
1908年,宁沪铁路通车;1912年,津浦铁路全线贯通.然而,多年来,这两条铁路只能隔江相望,江北浦口与江南下关之间仍旧靠轮渡运输.到1958年,轮渡的渡运能力已趋饱和,"天堑"长江成为困扰京沪铁路运输的严重瓶颈.为此,国务院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末期,提出了修建南京长江大桥的计划.南京长江大桥是长江上第一座由中国自行设计和建造的双层式铁路、公路两用桥梁,有"争气桥"之称.它不仅是中国经济建设的重要成就,更是中国桥梁建设的重要里程碑.  相似文献   

5.
《科学大观园》2021,(15):56-59
在桥梁界,若提起哪位专家或院士,其名字往往会和某某著名大桥联系在一起.这其中却有一位老者,一生没有亲手设计过一座桥梁,但载人中国史册的几座名桥都深深地留下了他的烙印,他的意见或努力直接关乎这些桥的成败优劣;他培养了无数大家,默默无闻地做着他的教书人.年逾九旬却依然笔耕不辍,为中国的桥梁事业忙碌着.他就是中国现代桥梁工程开拓者之一、著名桥梁工程教育家——钱冬生.  相似文献   

6.
在钱塘江建桥过程中,茅以升给后人留下了富有中华文化特色的工程思想。他分身有术、配套成龙,组建了从建桥英才罗英到普通工人的优秀团队。他集思广益"取法乎上","勤于实践"勇于创新,以中国人的设计取代洋人的方案,主持我国第一座现代桥梁的施工。他"缓事急办",建桥育人,在钱塘江工地培育了一代桥梁精英;他"急事缓办",延缓炸桥,把大桥的使命发挥到极致。茅以升以哲人工程家的风范在我国桥梁史上谱写了新篇章。  相似文献   

7.
《科学大观园》2021,(13):76-77
彭士禄说自己一辈子只做了两件事,一是造核潜艇,二是建核电站.1985年,彭士禄作为第一完成人,主持完成的"我国第一代核潜艇研究设计"项目获得"国防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 彭士禄是革命先烈彭湃之子.留学苏联回国后,有近60年都在与核动力打交道.他身上有着很多"第一":我国第一任核潜艇总设计师,我国第一个核动力装置的主要设计者,第一座核电站的主要技术负责人.他说自己一辈子只做了两件事,一是造核潜艇,二是建核电站.  相似文献   

8.
当地时间2018年6月12日,美国华盛顿传来喜报.在第35届国际桥梁大会(International Bridge Conference,简称IBC)上,中国湖南张家界大峡谷玻璃桥项目荣获亚瑟海顿奖.该桥已创下了10项世界之最,其中包括世界上最长的人行玻璃桥,世界首座玻璃承重最重的桥梁,世界上最柔、舒适性最好的桥等等.CNN将其列入世界上11座最壮观的桥之一. 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二次在被誉为桥梁界"诺贝尔奖"的国际桥梁大会中摘得此项大奖.然而,令人惊叹不已的不仅仅是这座大桥奇巧的设计,更是它年轻的建设团队——一群平均才二十几岁的"小年轻".  相似文献   

9.
<正>厌世者的"圣地"美国旧金山的金门大桥是近代桥梁工程的一项奇迹——1957年之前它是全球最长的悬索桥,两个桥墩在1964年前拥有全球悬索桥中最长的跨度。历时4年、耗资3550万美元,总长2737米的金门大桥雄峙于加州金门海峡之上。每天有6000辆自行车、12万辆汽车和1万多名行人穿越这座大桥,当船只驶进旧金山,首先目睹的就是耸立在金门大桥南北两侧的巨型钢塔。钢塔高342米,高出水面部分相当于70层楼  相似文献   

10.
法国哲学家安德瑞·高兹在他的"政治生态学"理论中,以法国核技术发展为案例,分析了"技术法西斯主义"在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指出了"技术法西斯主义"的成因、表现和后果;探讨了"技术官僚主义"与"技术法西斯主义"的关系;研究了在资本主义社会条件下,科学技术的意识形态化问题和技术异化问题;提出了自己的技术发展模式和技术选择的生态学原则.他的这些见解丰富了技术社会学的内容.  相似文献   

11.
李浩在师徒协议书上签下自己的名字.一声令下,他与其他97名应届毕业生一道,双手捧起热茶,呈给初识的师傅,并深深鞠上一躬. 这些来自五湖四海的年轻人,齐聚位于台湾海峡西岸的福清核电站.此时正值"华龙一号"全球首堆示范工程处在攻坚期.他们的加入,为这个中国自主三代核电技术项目注入新生力量. 此情此景,或许会让"华龙一号"总设计师邢继回想起32年前.当年,大亚湾核电站正式开工建设,这是中国首次从国外引进核电技术.  相似文献   

12.
夏劲 《自然辩证法研究》2004,20(11):112-112
由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武汉理工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湖北省自然辩证法研究会联合主办的全国"科技文化与社会现代化"学术研讨会于2004年5月29日--30日在武汉理工大学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5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武汉理工大学领导同志,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秘书长王国政教授,湖北省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理事长高文武教授等领导同志出席了会议并讲话.与会人员围绕以下议题开展了广泛、深入的讨论:1.多学科视野中的科学文化与技术文化;2.科学文化、技术文化与人文文化的融合;3.科技文化与当代中国社会发展;4.科技文化视野中的新发展观;5.科技发展与文化的多样性;6.科学精神与"三个文明"建设.其中,关于"两种文化"之间关系的讨论引起了与会人员的普遍关注,讨论尤为热烈.  相似文献   

13.
最近几天,汪正红的脸上总是洋溢着灿烂的笑容. 在5月23日~27日举行的第八届北京科博会上,由他领军的北京中创新技术研究中心研发的表面处理新技术--"万能彩镀",刚一亮相,就受到市场的"追捧",事先准备好的几千份资料很快"告罄",而前来咨询的人更是络绎不绝,这让年轻的汪老板有些始料不及.  相似文献   

14.
你能想象远在青海的阳光能为中原"充电"吗? 我国风能、太阳能资源丰富,但它们却像草原上的"野马",性情不定,难以驯服. 有这样一个团队,短短几年时间,他们突破了一个个世界级难题,创造了一项项世界第一.在他们的努力下,特高压直流输电成为国家战略级技术,和高铁、北斗一样,成为享誉世界的"中国名片".他们是国家电网经研院直流技术攻关团队,他们被称作驯服风光野马的"追风人".  相似文献   

15.
<正>在"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的伟大诗篇激励下,徐恭义潜心钻研、开拓创新,为实现中国桥梁强国做出突出贡献!"建造一座留存永世的桥。"这是徐恭义一直以来追求的愿望,也是他从业34年的动力。他总说,做桥梁工程,就应该有"留存永世"的信念。  相似文献   

16.
试论科学哲学的"心理转向"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心理转向"是继"语言转向"之后,科学哲学在其理论发展和演变过程中呈现出的又一重要趋向性特征.这一人类哲学理性的又一次进步归根结底是由语言哲学发展过程中的内在压力、科学发展所产生的外在动力以及西方科学哲学发展在后现代景观下的客观要求所决定的.因此,它是科学与哲学自身逻辑发展自然而又必然的趋向.它的形成消解了科学及哲学研究中理性主义与非理性主义的极端对立,为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英美哲学及大陆哲学的合流提供了中介与桥梁,并进一步促成了哲学重心由语言哲学向心灵哲学的转移.  相似文献   

17.
沉睡千年的"地下长城" 众所周知,万里长城是中国古代的一项伟大的军事防御工程,它的巍峨雄伟、气势磅礴成为中华民族的象征.但至今却很少有人知道,在中国冀中平原顶端的燕南大地还筑有一条可与其相媲美的"地下长城"--宋辽地下古战道.2006年5月25日,永清县的地下古战道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日本已开始实施由以引进和消化欧美技术为主的模仿型"技术立国"到注重基础研究和独创性自主技术开发的"科学技术创新立国"的战略转变.本文就日本实施此一战略转变的社会原因作了深入的探讨,并在此基础上结合中国的科技创新问题谈了若干认识.  相似文献   

19.
柳青 《科学大观园》2021,(15):62-65
盂凡超,1959年12月生于四川遂宁,毕业于重庆建筑工程学院桥梁与隧道专业,是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他的名字与黄石长江公路大桥,南京长江二桥、三桥,杭州湾跨海大桥,西堠门大桥等国家重点工程项目紧紧镌刻在一起;从事公路特大型桥梁勘察设计30余年. 1982年,在湖北沙洋汉江公路大桥的工地上,一名23岁的实习工程师,带领工人们创造了38米(当时亚洲第一深度)沉井技术.这名工程师就是孟凡超.  相似文献   

20.
Emile Durkheim(1858~1917)是现代社会学的创始人,他的重要书籍被翻译成中文,他也频频"光顾"许多中文社科类书籍.不过他在中国却分身有术,善于变脸,简直可称得上是外国名人变脸之最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