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长江中游暴雨定量预报技术研究针对暴雨定量预报难题,采用专家系统思想,从形成暴雨最本质的要素出发,重点研究了地形强迫和对流触发对暴雨的贡献、暴雨灾害定量预估等关键技术,建立基于数值模式、动力释用及配料法模型的综合暴雨定量预报技术,以及基于暴雨灾害风险评估的暴雨灾害定量预估技术,在实际工作中取得明显应用效果,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
《中国科技成果》2013,(23):24-25,27
该课题是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油菜丰产关键技术研究与集成示范”的课题之一,课题自2009年启动以来,针对我国油菜单产偏低、适宜长江流域油菜生产的早熟品种极度缺乏、机械化程度低、种植效益较差、加工技术落后等制约我国油菜生产发展的关键技术问题,集成“十五”以来油菜科技成果,在长江中游选择油菜面积20万亩以上主产县开展早熟高产高抗油菜新品种、配套轻简化栽培、机械化生产、高效病虫草害防治和配方施肥等技术集成与应用示范。  相似文献   

3.
长江中游湘、鄂、赣、皖四个省是我国中部地区传统农业区.该区域不仅是我国水稻主产区和双季稻主产区,还是我国优质棉集中产区,我国冬种油菜集中产区和油菜籽的重要生产基地,也是我国柑桔、茶叶、麻类和烤烟等主要经济作物的主产区之一.该区域是我国猪肉的集中产区、畜禽产地、淡水鱼集中产区和商品生产基地.总之,该区域地处华中腹地,温、光、水等自然条件较好,土壤肥沃,农业资源极为丰富,社会经济条件优越,是我国第一流的农业生产基地,对发展区域优势农业十分有利,处于重要的战略地位.  相似文献   

4.
《中国科技成果》2014,(5):F0002-F0002
1主要技术内容 双季稻是长江中下游地区重要的种植方式之一。但本地区双季稻生长的有效积温相对较少、高低温灾害多等气候生态特点,易造成双季稻前期早发难、中期成穗率低、后期易早衰,影响产量潜力充分发挥等问题。为此,  相似文献   

5.
<正>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极地环境与全球变化安徽省重点实验室孙立广——谢周清研究小组对广东省南澳岛的海岸沉积剖面进行研究,揭示了该岛1000年前遭受南海海啸袭击的历史,证实了中国历史上曾发生过海啸冲击大陆海岸带的事件。袭击西沙东岛的海啸的年代约为公元1024年,历史文献中记录的广东潮阳遭受破坏性海浪袭击的时间为1076年,南澳海啸层陆地动物骨骼的定年  相似文献   

6.
本项目系2006年度两部交通建设科技项目,依托长江中游严重碍航河段——监利河段,通过实地调研与实测资料分析、理论研究、一:维水流数学模型计算、水槽概化模型试验、河工模型试验等多途径、多技术手段相结合,对长江中游监利河段航道治理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7.
基于无穷维动力系统理论,耗散理论,数学思想史,本文力图分析在中世纪时期,欧洲大学的诞生及希腊科学的传播如何对欧洲的学术独立性及科学的发展产生影响。这种影响是欧洲有效率地经济组织,新的制度安排产生的原因,从而深化了诺斯的理论:大学的诞生,学术独立性,竞争机制的运作导致希腊科学在欧洲的传播并促进科学的发展,这是西方兴起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长江中下游铜矿带的早期开发和中国青铜文明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世纪30年代以来,商周时期巨大数量的铜料来源,一直成为众多学者关注的学术悬案。该文从古文献所载早期铜产地、现代地质勘探揭示的铜矿资源分布和早期采铜冶铜遗址的发掘研究,辅以铅同位素法等现代检测手段,论证长江中下游铜矿带和中条山区及其迤于带为商周铜料的主产地。中国青铜时代各文化区的形成与发展和各地区采铜冶铜生产与铜料供应的状况是密切相关的。商周时期的三大铜都(荆州、扬州和中条山),长江中下游据其中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