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热心于科技名词工作的科学家 马大猷院士是国际著名的物理学声学家,是我国声学事业的开创者. 20世纪50年代末,马先生亲自设计了我国第一个声学实验室,成为发展我国声学科学的重要基地;他还是世界上最大的厅堂--人民大会堂音质的主要设计者;他组建科研队伍,在我国率先(在国际上也是比较早的)开展了语言声学研究,为我们的汉语语言信息处理研究达到国际水平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2021年5月22日13时07分,"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袁隆平,因多器官功能衰竭在长沙逝世,享年91岁. 袁隆平院士逝世的消息传来,人们特地摘来青翠的禾苗,放在中南大学湘雅医院门前的空地上,寄托无尽的哀思. "人就像种子,要做一粒好种子."这是袁隆平院士生前常说的一句话.他也用一生,为这句话写下了注脚.他是我国研究与发展杂交水稻的开创者,也是世界上第一个成功地利用水稻杂种优势的科学家,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相似文献   

3.
在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的委员名单里,有很多德高望重的院士,他们治学严谨、博识敏思,为名词审定工作作出了突出贡献.李德仁院士即是其中一位,他是当年中国很年轻的双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1991年),中国工程院院士(1994年)],也是全国科技名词委第四届、第五届委员会委员,测绘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副主任.在与李院士联系时,适逢他即将来北京开会,于是采访得以成行.  相似文献   

4.
赵书馨 《中国科技成果》2011,12(4):F0003-F0003
我国是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发展中农业大国.农业在中国历来被认为是安天下、稳民心的战略产业.只有提高作物生产技术,大力发展农业,确保粮、棉、油、肉、蛋、奶等农产品的充足供应,才能确保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使我国尽快成为经济强国. 自上世纪袁隆平研制杂交水稻成功后,我国的农业经济得到了迅猛的发展,产生了质的飞跃.在袁隆平的指引下,2010年9月,湖南邵阳隆回县羊古坳乡农技站站长、农艺师肖利民获得第六届袁隆平农业科技奖,成为全国6个获此殊荣的一名基层农技工作者. 肖利民,39载倾情农技推广工作,用辛勤和智慧先后为袁隆平院士实现了第一期、第二期杂交水稻亩产700公斤、800公斤攻关目标.2010年,他在该乡雷锋村为袁隆平院士实现了超级水稻亩产872公斤高产目标,创全国历史记录,创造了超级稻示范种植的奇迹.  相似文献   

5.
提及欧阳自远院士,大家都知道他是我国天体化学学科的开拓者、我国绕月探测工程首席科学家。多少年来,他孜孜矻矻地做着科学研究,为我国地外物质、比较行星学、月球科学和天体化学的研究做出了重大贡献。但作为我国科学技术名词的审定专家,却少有人知。其实,在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成立地质学名词分委员会伊始,欧阳院士就一直参与其中。感谢全国科技名词委委员、中国辞书学会顾问周明钅监先生的引荐,使我们有幸能与欧阳院士这样  相似文献   

6.
徐光宪院士是我国著名化学家,是2008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他不仅在理论化学领域成就卓著,在应用化学领域也成绩斐然,他提出的稀土串级萃取理论使我国稀土分离技术达到世界领先水平,他编写的《物质结构》教材风靡全国数十年,将众多学子领进理论化学的殿堂,1988年荣获了国家教委颁发的"高等学校优秀教材"特等奖。徐光宪在其60余年的科学研究和教学生涯中,取得一批重要科研成果的同时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他和我国著名化学家唐敖庆院士一道为发展我国理论化学做出了重要贡献,他俩之间的深沉真挚的友谊在中国学术界传为永远的佳话。  相似文献   

7.
提及欧阳自远院士,大家都知道他是我国天体化学学科的开拓者、我国绕月探测工程首席科学家。多少年来,他孜孜矻矻地做着科学研究,为我国地外物质、比较行星学、月球科学和天体化学的研究做出了重大贡献。但作为我国科学技术名词的审定专家,却少有人知。其实,在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成立地质学名词分委员会伊始,欧阳院士就一直参与其中。  相似文献   

8.
他指导中医药全程介入新冠肺炎救治,主持研究制定的中西医结合疗法成为中国方案的亮点,为推动中医药事业传承创新发展作出重大贡献.他是"人民英雄"荣誉获得者张伯礼院士. "今天是方舱医院的最后一天,完成了历史阶段的任务.今天应该是值得纪念的一天."2020年3月10日,中央指导组专家组成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  相似文献   

9.
他是中国铁路运输工程领域唯一的一位双院士,他参与、推动和见证了中国高铁技术从无到有的全部发展历程,他是我国高铁领域的先驱科学家之一两院院士沈志云. 1929年,沈志云出生于湖南长沙.其父小学教师,其母家庭妇女.沈家并不富裕,兄长沈立芸是沈志云人生领路人.自幼父兄教育他,只有好好读书才能有出息.抱着这样的信念,沈志云读书非常用功.高中毕业时,湖南临近解放,沈志云一心想参加革命工作.兄长沈立芸派人去国师附中将沈志云"押"回家,让他复习备考大学,沈志云报考了唐山工学院、清华大学和武汉大学,皆被录取.最后按兄长的建议选择了唐山工学院,从此与铁路结下了一世之缘.  相似文献   

10.
5月22日13时02分,中国科学院院士、我国肝胆外科的开拓者和主要创始人之一、原第二军医大学副校长吴孟超同志,因病医治无效在上海逝世,享年99岁. 听闻噩耗,大家悲痛万分.5年前也是在5月份,上海阴雨绵绵,经吴孟超院士允许,记者穿上医学防护服与他一同走进原第二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外科医院6号手术室.  相似文献   

11.
乌克兰科学发展进程与杰出的科学家——巴顿.鲍利斯.叶甫盖尼耶维奇(ПатонБорисЕвгеньевич)是分不开的。他是乌克兰巴顿焊接研究所所长,在焊接、金属冶炼、材料学方面成绩卓著。他又是乌克兰科学院院长,苏联科学院院士,为乌克兰以至于苏联的科学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相似文献   

12.
他是数学界泰斗、是院士、是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是我国最具国际影响的数学家之一.他在拓扑学领域作出了奠基性贡献,他在机器证明数学定理领域作出先驱性工作.他的研究成果被国际数学界称为"吴公式"、"吴示性类"、"吴示嵌类",至今仍被国际同行广泛引用,影响深远、享誉世界.  相似文献   

13.
树兰院士人才基金(以下简称“树兰基金”)成立于2012年,由郑树森院士和李兰娟院士发起捐赠,旨在推动我国医学学科的发展和人才培育。树兰基金的发起者郑树森院士是我国著名的肝胆胰外科专家、肝脏移植及多器官联合移植的开拓者和学术带头人;李兰娟院士是我国著名的感染病学专家、人工肝技术的开拓者。  相似文献   

14.
程国栋院士是我国冻土学科的学术带头人之一,也是国际著名的冻土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为世界冻土学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程国栋的名字多与冻土联系在一起,他在被誉为“世界屋脊”和地球“第三极”的青藏高原,解决了威胁青藏铁路建设的最大难题——青藏铁路冻土路基。他长期从事青藏高原冻土研究,系统地解决了地下冰的成因、分布规律、制图方法和在其上进行工程建筑的原则和方法问题,为冻土地段工程建设施工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和施工方法。  相似文献   

15.
他是一位测绘工程与技术的教育工作者;他将计算机技术引人中国地图学之中,为地图学在数字化时代的发展提供了思路和动力;他创办了中国第一个计算机制图专业,以及第一个战场环境仿真实验室;他将虚拟现实技术与数字地图技术相结合,实现了从阅读地图到“走进”地图的飞跃。他就是中国现代地图学的开拓者——高俊院士。  相似文献   

16.
《科学大观园》2021,(23):36-37
他是我国第一个研究电动式激振器的科学家,也是我国超声电机的奠基人、开拓者. 他带领团队研制的超声电机已应用于"嫦娥三号"、"嫦娥四号"、"嫦娥五号"、"墨子号"量子卫星、智能炮弹、医疗仪器、光学系统等高端装备,打破了国外在该领域的技术垄断,填补了国内空白.他就是2021年"最美科技工作者"、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赵淳生.  相似文献   

17.
正多年来,孙九林院士始终在科研创新领域矢志不渝,尤其是在信息技术领域,为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贡献着自己的力量。上世纪80年代,他主持了西南、洛阳、黄土及全国国土资源信息系统的攻关项目,首次提出我国资源信息系统体系结构、资源信息分类编码、区域开发模型体系、统计型空间信息系统模式等,率先在国内建成多层次适合国土规划和宏观管理的信息系统,被国家  相似文献   

18.
布哈林是卓越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杰出的科学管理者.作为政治活动家,他一生命运曲折多舛;作为苏联科学院的第一批共产党人院士,人们对他的了解则很少.他曾经担任苏联科学院自然科学和技术史研究所第一任所长,在科学史研究领域是一位具有重要影响的人,引领苏联学者开创了科学外部史研究的新路向,为独具特色的苏联科学动力学派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正吴良镛说,一个真正的建筑大师,不是看他是否设计出了像埃菲尔铁塔一样流传百世的经典建筑,而是看他是否能让自己国家的老百姓居有定所。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宣读了获得改革先锋称号人员名单,吴良镛在列。吴良镛, 1922年5月出生,清华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针对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建设规模大、速度快、涉及面广等特点,他创立人居环境科学,建立了一套以人居环境建设为核心的空间规划  相似文献   

20.
热心于科技名词工作的科学家马大猷院士是国际著名的物理学声学家 ,是我国声学事业的开创者。2 0世纪 50年代末 ,马先生亲自设计了我国第一个声学实验室 ,成为发展我国声学科学的重要基地 ;他还是世界上最大的厅堂———人民大会堂音质的主要设计者 ;他组建科研队伍 ,在我国率先 (在国际上也是比较早的 )开展了语言声学研究 ,为我们的汉语语言信息处理研究达到国际水平奠定了基础。 70年代 ,马先生在非常困难的条件下 ,坚持开展了气流声学的研究 ,不但探明了具有很大学术价值的气流噪声强度与压力关系 ,还设计了非常实用的小孔消声器 ,解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