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封丘县獐鹿市乡邢庄农民刘奎梅,全家5口人,1981年从集体承包了12亩沙碱薄地。1983年,种棉花6.5亩,收皮棉10,50斤,平均亩产161.5斤。仅棉花一项,净收入2,205元,人均441元。其中有2.07亩棉花试验田,1981年亩产皮棉87.0斤,82年亩产154.5斤。1983年,种植了新品种豫棉一号,经地区农科所和县,社  相似文献   

2.
<正> 一、生产概况小麦是我省一大优势作物。种植面积和总产均居全国首位。五十年代平均夏粮面积8460万亩,其中大麦、豌豆等夏杂粮1500万亩。平均总产95亿斤,单产112斤。六十年代平均面积6900万亩,其中夏杂粮1060万亩。平均总产76亿斤,单产110斤。七十年代平均面积6200万亩,其中夏杂粮570万亩。平均总产150亿斤,单产241斤。八十年代三年平均面积6200万亩,其中夏杂粮300万亩。平均总产211亿斤,单产  相似文献   

3.
在“以粮为纲,全面发展”的方针指引下,我队于一九六九年冬栽植苹果树十八点二亩,共四百六十三株,其中以红香蕉为主栽品种.几年来,认真落实农业“八字宪法”,加强果树的综合管理,夺取了三年结果,六年丰产,八年亩产四千八百四十斤的好收成.七七年总产八万六千三百斤,交售七万一千五百斤,一级果占百分之九十以上,实现了高产优质低成本.七七年果园收入一点五万元(每户平均三百六十五元),占农副业总收入的百分之四十.  相似文献   

4.
郑颍红     
一、来源;1970年由河南省农林科学院作物所以护国为母本,河北351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原系号为“040”1972年引入临颍县巨陵公社试验鉴定,后经省院与临颍共同选育而成.二、产量表现:72年引入临颖鉴定后群众认为较胜利百号高产、优质、食味好。78年全省32处夏薯示范试验,鲜薯平均亩产3866斤,比宁薯一号增产1.6%;晒干率32.4%,折薯干亩产1253斤比宁薯一号增产8.6%。78年三处春薯试验,鲜薯平均亩产4951斤,较宁薯一号增产4.7%,晒干率38.1%,高3.1%,亩产薯干1787斤,较宁薯一号增产14.5%.  相似文献   

5.
<正> 在党的三中全会精神和中央关于发展农业的两个文件指引下,我县各级党组织带领全县人民,认真贯彻执行党在农村的各项经济政策、建立健全生产责任制,战胜了严重自然灾害,获得了一九八○年的小麦丰收,单产和总产都超过历史最高水平。全县小麦面积一百○三万八千亩,平均单产二百五十七斤,总产两亿六千六百多万斤。单产比去年增长百分之十,总产增长百分之七点六。1980年小麦丰收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大面积丰收。全县二十二个社镇,二十个社镇都程度不同的比去年增产,其中增产二成左右的七个公社。全县六百○五个大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马庄大队大棚黄瓜产量逐年提高,一九七七年春栽大棚黄瓜全大队平均亩产20316.7斤,高产棚亩产达25606.9斤;一九七八年春季大棚黄瓜全大队平均亩产21606.5斤,其中第四生产队的高产棚平均亩产32934.3斤(面积1.04亩),比去年增产28.5%。第四生产队的大棚黄瓜所以能突破亩产三万斤,是因为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比如,提早育苗,提前定植,延长黄瓜的生育期;对种籽进行低温处理和药剂浸种,增强幼苗的抗逆能力;增施磷、钾肥和微  相似文献   

7.
1971年河南农林科学院作物所用24-4作母本,郑州红为父本杂交,系号1228-1.经四年试验,三年示范,表现高产、稳产、抗根腐病,78年重点繁殖推广,79年定名。一、产量表现:省院四年夏薯试验,平均鲜薯亩产4577斤,较胜利百号增产55.3%,薯干亩产1256斤,增产42.4%,晒干率26.6%,高0.5%。1977年全省14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鲜薯4920斤,  相似文献   

8.
<正> 豫谷一号是濮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用日本60日×土龙杂交选育而成的。该品种在1980至1983年省试区中,28处平均亩产658.5斤,比新农761每亩高132.3斤,增产25.1%。在1980至1983年华北区域试验中,35处平均亩产605.2斤,比新农761亩产高106.2斤,增产21.03%。在上述两次区试中,豫谷一号的产量均居首位。  相似文献   

9.
<正> 我县于一九七九年四月十七至十九日,在竖岗公社进行了飞机喷洒磷酸二氢钾防御小麦干热风试验,共喷洒麦田一万五千亩(实际二万二千亩)。通过12个点的调查结果表明,亩产300斤至700斤生产水平上,每亩增产20至66斤,增产率2.7~12%。12个点平均亩产572.5斤。每亩增产48.6斤,增产率为8.46%。(见表1) 飞机喷洒磷酸二氢钾防御干热风,增产效果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0.
<正> 新棉二九一是我所于1971年以抗病品种陕棉四号为母本,丰产优质耐病品种刘庄一号为父本进行杂交选育而成。新棉二九一在我所五年八次试验,平均亩产皮棉178.2斤,比徐州142增产36.5%。在新乡地区棉花品种区试中,1978年十一点次平均亩产皮棉177.9斤,比徐州142增产20.7%。1979年十点次平均亩产皮棉  相似文献   

11.
1978年全市秋薯八百二十亩获得了平均亩产2000——2200斤的好收成。关林大队春秋二季土豆大面积丰收,春薯高产田亩产4856斤,秋薯高产田亩产4158斤.取得土豆高产的措施:首先在全市建立八个土豆种薯基地队,生产优良种薯.其二,一年内先后召开了七次大型土豆技术培训会议,培养技术人员一千余人次,促进科学种薯活动蓬勃开展,科学种薯的  相似文献   

12.
<正> 我社位于郑州北郊,紧靠黄河大堤,是1969年由郑州郊区的老鸦陈、祭城、柳林三个公社的边沿队组成的新公社。农业产量低而不稳,社员口粮不能自给。公社农技站建立后,在各级党委和技术部门的领导下,充分利用公社水利、泥沙资源丰富的特点,发挥自然优势,开展科学种田使花园口面貌巨变,1979年粮食总产3060万斤,比成立公社时的874万斤增长三倍多;比解放初期增长近15倍;平均亩产1233斤,人产1394斤,社员生活富裕,向国家上交粮增加。1979年向国家售粮400多万斤。我们农技站主要作了以下工作:  相似文献   

13.
<正> 麦茬水稻旱种是近年来在我省逐步发展形成的一种水稻栽培新技术。1983年我市示范种植1706.3亩,其中郑州早粳稻1233.2亩,一般亩产500~600斤,有9.6亩丰产田亩产在710~734.7斤之间。我局在荥阳县广武乡蹲点,种植示范1.03亩丰产田,平均亩产734.7斤。为了积累高产栽培经验,对该田的全生育过程和栽培  相似文献   

14.
在英明领袖华主席抓纲治国战略决策指引下,全国劳模、莆田地区农科所付主任陈孝钦同志更加意气风发,同云路大队农科队和贫下中农一起,经过艰苦努力,1978年7.66亩三熟高产试验田获得好收成。经过验收,三熟平均亩产达到3514.2斤,二号田1.11亩,三熟亩产达3925.5斤,其中小麦亩产1101.3斤,早稻杂优亩产1472.4斤,晚稻杂优亩产1351.8斤,即麦  相似文献   

15.
<正> 我省中低产面积占全省耕地的60—70%,生产比较落后。近几年来,农村实行联产责任制,农业生产发生了很大变化。1983年河南粮食总产量达2904万吨,比1970年增长0.87倍,平均每年增加104万吨;粮食亩产达340公斤,增长0.97倍,平均每年增加12.9公斤,每亩增收50.4元。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河南省农业生产大幅度增长,究其原因,化肥施用水平不断提高是重要因素之一。本文就我省化肥增产效益及合理施用谈点粗浅看法,供参考。一、化肥的增产效益我省施用化肥水平很低,1970年平均每亩耕地15.3斤(折合标肥,下同),1983年每亩耕地110.11斤,比70年增加6.2倍。十几年来,全省每亩耕地施用化肥增加量与粮食产量和每亩粮食产值增加数相比,每增加一斤  相似文献   

16.
<正> 据省农牧厅最近统计,今年我省春茶生产形势好于历史最高水平。截至五月底,全省共生产春茶216.5万斤,比去年同期增长8.3%。另据七个茶叶主要产区的信阳市、信阳县、罗山县、光山县、新县、固始县和商城县的二十四个专业茶场调查,今年生产春茶18.4万斤,比去年同  相似文献   

17.
<正> 我省木本稂油树种资源丰富,种类繁多且分布广,据统计,年产量40428万斤,产值约7827万元,可见搞好木本粮油生产,在国民经济中具有重要意义。为了尽快把我省的木本粮油生产搞上去,现将其生产现状、问题和增产措施分述如下: 一、我省主要木本粮油生产的现状据调查,1980年我省木本粮油总产40428万斤,其中木本油料为4709万斤,木本粮食为35719万斤。在木本油料中,主要食用油料有油茶、核桃、花椒、黄楝、  相似文献   

18.
在党的十一大路线指引下,在五届人大和全国科学大会精神鼓舞下,我们岳滩大队以揭批“四人帮”为纲,在比去年更严重的长期干旱情况下,靠大寨精神,靠“八字宪法”,科学种田,今年夏粮生产再创“高稳低”,总产量一百一十九万四千斤,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其中小麦面积一千零二十点六亩,总产九十九万一千七百多斤,平均单产达到九百七十一斤.全大队包括夏杂在内的一千零八十亩的生产投资,按种子、化肥、农  相似文献   

19.
<正> 为了迅速改变我县小麦的低产状况,实现小麦大面积均衡增产,一九七七年以来我县狠抓“三大”地区(大坡地、大大队,困难大队),三年来大见成效、小麦年年增产。1979年单产509斤,总产38200万斤,全年给国家贡献粮食一亿一千多万斤,其中夏粮八千多万斤。1980年的小麦长势好于去年。予计全县小麦亩产可达550斤,总产超过四亿。但是,夏收以来,连降大雨,小麦打不及发生了霉烂,生芽生蛾,千粒重下降,估计全县损失小麦3500万斤。但县委与各公社党委同志认为,1980年虽然遭受一定的损失,但实产还可稍高于去年,  相似文献   

20.
光山县城郊公社前楼大队,1974年从广东省引进晚籼稻良种“科字六号”(简称“科六”).通过种植,获得了490亩平均单产1200斤,其中400亩高产田,平均单产1456斤.去年广大贫下中农以阶级斗争为纲,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学理论,抓路线,层层搞试验田和高产田,开展群众性的科学实验活动,1700亩“科六”水稻,又获得平均亩产1159斤的好收成.其中840亩早稻,平均亩产1250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