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结合雪峰寺北侧路堑高边坡工程实例,采用边坡稳定分析软件对典型路段路堑高边坡的稳定性进行详细分析,并对该高边坡工程进行设计,提出了高边坡防护的设计原则以及设计流程;针对路堑高边坡的稳定性评价与设计,总结一些成功经验,以为同类工程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刘仕顺  吕建兵 《广东科技》2010,19(22):100-102
本文对2008年南岭地区遭受到雨雪冰冻灾害影响而导致的山区路堑高边坡表层溜坍的主要原因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对雨雪冰冻灾害诱发的高路堑边坡表层溜坍处治设计时的稳定性验算的必要性,并对验算方法作了简要的介绍,以便对雨雪冰冻区路堑高边坡预防性养护处治设计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公路行业的快速发展,路堑高边坡的数量越来越多.工程中经常由于对路堑高边坡的处理不当而造成重大损失和事故,该文基于这一现状,对路堑高边坡的变形、破坏和稳定性进行研究分析,提出了路堑高边坡的处理范围,重点探讨了各种路堑高边坡的处理方法,并结合实例说明各种处理方法的应用,为设计施工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在高速公路建设过程中,路堑岩质高边坡稳定性问题日益凸现了出来。采用离散化的数值模拟技术来模拟分析该类高边坡的稳定性并据此提出合理、经济的防护治理措施是目前解决这一难题的有效途径之一。本论文结合京珠高速公路莱路堑边坡,利用FLAC3D三维动态仿真模拟分析了该边坡第二次滑塌过程及形态,并用以指导其治理变更设计,取得了较好的工程治理效果。  相似文献   

5.
中外学者对于路堑高边坡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其失稳机制及数值模拟方面,而对于路堑高边坡破坏特征方面的试验研究较少,对新型玄武岩纤维增强复合材料(basalt fiber reinforced polymer, BFRP)锚固结构下路堑高边坡动力学方面的研究就更加稀缺。鉴于此,以云南省功东高速公路的大营盘(K39-K41)碎石土边坡为典型工点,开展BFRP锚索+框架结构加固边坡及无支护边坡的振动台对比试验,旨在为BFRP锚索加固高边坡的动力合理性设计提供科学依据。通过试验现象分析可得:相较于无支护侧边坡而言,BFRP锚索在高边坡的加固过程中可以有效地提高边坡的整体稳定性;无支护侧坡面加速度的峰值随着高程的增大呈现"锯齿形"形状,且在四级坡和五级坡之间可能出现潜在的滑面;有支护侧坡面加速度的峰值随着高程的增大整体上呈现逐步增大的趋势,加速度随着高程放大的效应明显存在。  相似文献   

6.
做好黄土路堑高边坡排水系统的设计是保证边坡安全稳定的前提。综合考虑设计降雨重现期、汇流历时、汇水面积等水文参数,根据黄土路堑高边坡的地质、土质及产流特点,应用坡面流理论,推导出流量计算公式。应用该理论公式,讨论了坡度、坡长对设计径流的影响规律。结合水文、水力计算,对黄土路堑高边坡坡体排水设施断面进行优化。该优化法在计算时考虑了当地的地形条件,弥补了公路排水规范法的不足,使结果更准确。本文的研究对完善现有规范,以便适应我国黄土地区飞速发展的公路建设事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马尚福 《广东科技》2007,(10X):231-233
本文以实例介绍了汕汾(汕头——汾水关)高速公路典型路段深路堑高边坡防护的设计方法及施工注意事项,根据此处深路堑的土质类型采用台阶形多层边坡防护设计,从而保证了路基的整体稳定,同时也是对公路景观设计的一大改善。  相似文献   

8.
对于坡面高陡、岩体破碎、地下水丰富、土体松散的高边坡采用复合式锚索框架结构进行高边坡整治,达到安全可靠和经济合理的目的,并为治理此类路堑边坡病害探索一种新的防护加固模式和治理思路。本文针对漳龙高速公路漳州段A8标段路堑高边坡工程实,浅析病害原因,并介绍综合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9.
廖萍花 《广东科技》2010,19(8):155-156
<正>1前言京珠高速公路粤境北段某高边坡,属路堑高边坡挖方路段,路线中心挖高4~34.5m,最大边坡高度大于60m。由于岩层顺倾,毗邻老滑坡(老滑坡局部复活),且边坡以泥岩和泥岩夹劣质煤层为主,岩体软弱破碎,地下水丰富,为复杂的破碎岩石高边坡。在施工期间产生了多次变形,经过多次的变更设计,成为京珠高速公路粤境北段建设过程中的著名工点之一。  相似文献   

10.
结合高速公路路堑高边坡工程实例,利用施工监测联合边坡稳定有限元数值模拟进行边坡动态设计。研究结果表明:通过监测边坡施工现场深部位移可以及早发现边坡滑动趋势,准确推测边坡潜在滑动面位置;粉砂岩路堑高边坡开挖后在自然状态下基本稳定,但是在降雨饱水条件下边坡塑性变形区范围增大,边坡安全系数显著降低,边坡由局部破坏发展为整体滑动破坏,模拟分析结果与施工监测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利用边坡稳定分析有限元强度折减法计算得到的边坡变形拟合实测变形和滑动面,可以确定坡体当前状态的等效力学参数;采用有限元数值模拟方法优化设计边坡加固方案,可以确定边坡最终形态以及锚索加固位置、加固长度、加固密度和设计预应力;边坡优化设计后,在自然与降雨饱水2种工况下边坡塑性应变区域及位移形变量均较小,边坡安全系数满足设计规范的安全要求;施工完成后,边坡处于稳定状态,说明基于现场监测联合有限元分析方法确定的边坡加固方案是可靠的。  相似文献   

11.
针对黑岱沟露天矿排土场西部变形区无法在该区继续进行后续排弃工作的问题,通过对影响变形区边坡稳定的基底、水、排弃物等主要因素进行分析,得出积水入渗是导致变形区排土场边坡稳定性下降的主要因素。进一步分析了变形区边坡变形破坏的主要模式,结果表明:坡角置换与压脚的设计是边坡控制的关键,结合数值模拟计算结果,提出了对排土场西部变形区坡脚进行土岩置换及填方压脚的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桩基础荷载作用下边坡稳定性变化的一般规律,提出相应的稳定性系数计算方法. 首先,概述有限元极限分析方法,并引入某陡坡段桩基础工程实例,验证了该数值分析方法的合理性;其次,通过对桩顶水平荷载、黏聚力、桩坡相对位置等因素进行归一化处理,给出了不同工况时桩基础荷载下边坡稳定性系数计算方法,并将其以表格形式表示;然后,在探究桩基础荷载下边坡破坏模式的同时,引入荷载影响因子表征桩顶水平荷载对边坡稳定性系数的影响,并提出了桩基础荷载下边坡稳定性系数半理论半经验方法;最后,探讨了桩顶水平荷载、边坡坡比、内摩擦角、黏聚力及桩坡相对位置对边坡稳定性系数的影响. 结果表明边坡稳定性系数与内摩擦角及黏聚力正相关,与桩顶水平荷载负相关.以上分析可为陡坡段桥梁工程设计提供参考,具有一定的理论及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为了进一步促进边坡生态恢复,引导设计和解决人工植被恢复技术难题,分析边坡植被恢复的特点与难点,论述了边坡植被恢复限制因子选择的原则,在此基础上,构建了边坡植被恢复立地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AHP)进行综合评价,对限制性因子进行了赋权和排序.结果表明:土壤是边坡植被恢复的主要限制因子.立地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能够为确定边坡植被恢复的难易程度以及优先顺序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4.
戴俊辉  郭海庆  朱有奇 《河南科学》2013,(10):1680-1685
抗滑桩加固边坡是工程中常用的方法,其中桩位、桩间距、桩径、桩长等桩要素是抗滑桩设计的重要问题,它直接关系到边坡工程的造价与安全.通过典型的边坡实例,利用考虑桩一土相互作用的有限元折减程序,探讨计算模型尺寸、桩要素对边坡安全系数的影响.分析可知,计算模型尺寸对边坡安全系数影响很小,模型尺寸为O.5s时计算效率最高;边坡安全系数随桩位近似呈二次抛物线分布,抗滑桩布置于边坡中部既能获得最大的安全系数又能充分发挥材料的抗滑作用,为最佳桩位布置点.边坡的安全系数随桩间距的增大而减小,随桩径、桩长增大近似呈线性增加,桩间距增大桩间土拱作用逐渐减弱,最后趋近于无桩状态.桩长设计中,桩的锚固深度宜为桩长的1/3—1,2.  相似文献   

15.
超高型岩质边坡安全性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针对一工程实例,采用平面分析法研究了影响高大边坡安全的影响因素。分别考虑了常遇状态、降雨影响、地震作用及最不利组合情况下,高大边坡的稳定性系数的变化趋势,并与规范进行对比,计算结果表明,降雨和地震作用将显著降低超高型边坡的安全性。最后,根据计算结果对此类边坡的防护给出了设计建议。  相似文献   

16.
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及当地气象资料,采用饱和-非饱和渗流理论,对广西六河高速公路某路堤边坡安全系数变化规律进行数值模拟,研究边坡在连续降雨条件下的稳定性,以此来指导路堤边坡坡比设计。研究结果表明,降雨入渗引起路堤边坡坡面以下水位线大幅上升,而对路堤中部地下水位线影响较小;边坡安全系数受边坡坡比、初始地下水位线等因素的影响,在连续降雨条件下,路堤边坡安全系数随边坡坡比的增大而减小,随初始水位线的下降而增大。在进行不同地区的路堤边坡坡比设计时,应结合当地初始地下水位线及实际降雨情况,选择合适的边坡坡比。  相似文献   

17.
通过详实的野外地质调查,从岩体结构条件及岩性组合研究入手,对岷江上游一个水电站枢纽区边坡结构特征和典型失稳破坏模式作了精细阐述.从影响边坡稳定性的主要因素和加固处理目的出发,对工程区边坡岩体结构和地质结构类型分别进行4大类9亚类与6大类11亚类的详细划分.在此基础上,提出和建立了4大类9亚类工程区边坡主要变形破坏的模式机理,从而为施工期的边坡安全反馈分析及边坡加固防治对策的采取和支护设计优化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边坡稳定性评价是一个涉及多因素、多层次的高度非线性系统。针对影响边坡稳定性因素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以及敏感因素区分度的不显著性,结合G316抚州资溪花山界至南城黄狮渡段公路改扩建工程,以岩质边坡内部参数、几何形状以及外部荷载所包含的7个因素作为稳定性敏感分析对象。通过有限元强度折减法和单因素分析法确定评价指标因素的敏感度,得出两两因素间的相对重要程度关系,利用层次分析法将定性、定量分析相结合,合理确定各因素的权重。通过岩质边坡原始数据间的关系,运用熵值法来确定各因素的变异性和权重,最后借助主客观组合赋权法对各因素权重进行赋权,确定对边坡稳定性最为敏感的因素,以期为边坡治理和优化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提出了一种边坡稳定可靠度分析的新型四阶矩计算方法.该方法将均匀设计法、径向基神经网络技术和最大熵原理相结合对边坡进行可靠性分析.采用均匀设计法确定粘聚力和内摩擦角的网络训练样本空间,并采用基于有限元的强度折减法计算样本空间中样本所对应的边坡安全系数.利用这些样本及对应的安全系数训练径向基神经网络.利用训练好的神经网络获得满足统计数量要求的边坡安全系数,并计算边坡安全系数前四阶矩.利用最大熵原理得到边坡安全系数的概率密度函数近似表达式、边坡失效概率以及相应的可靠指标.该方法的计算结果与蒙特卡罗法的计算结果对比表明该方法具有较高的精度.  相似文献   

20.
基于正交试验设计的内燃机气缸套预紧工况变形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利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考察设计因素对气缸套变形的影响趋势和相互关系.选取凸缘锥角、预紧力和接触面上的摩擦系数作为考察因素,建立了气缸套和机体的组合有限元模型,基于正交试验设计方法设计了16组计算方案,计算出气缸套的位移和应力结果.根据计算结果分析了以上3个因素对气缸套预紧变形的影响,给出了各因素间精确的量化关系.结果表明:以降低气缸套最大拉、压应力为优化目标时,降低预紧力是最重要的优化目标,其次是适当增加缸套凸缘锥角,降低表面摩擦系数效果最不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