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编读互动     
特别"剧透"也许你才被网上疯传的伊犁鼠兔萌翻,却想不到下一秒它们可能面临的是灭顶之灾;也许你曾惊叹于辽宁盘锦红海滩的美丽,却不知过度开发带来的是满目疮痍……中国现代鸟类学研究奠基人郑作新院士年轻时在国外学习,看到外国人采集的中国"金鸡"标本,这是他从未见过的艳丽羽色。"金鸡"(红腹锦鸡)是中国特有种,然而却是由外国人介绍给全世界,这个契机,使他回到国内开始了现代鸟类学的开拓性研究。  相似文献   

2.
新书林     
《知识就是力量》2005,(4):F003-F003
《教育子女百宝箱》丛书,松竹梅画谱18.00,与鸟儿齐鸣——郑作新院士鸟类科普文集16.00,现代足球教学与训练游戏35.00。  相似文献   

3.
近日,我读了何院士的新出《我不信邪》,得益匪浅。对于何院士,我一向是推崇备至的,这不仅因为他是我国反对伪科学的旗帜,而且又是一位杰出的科学家。 作为一位科学家,何院士的贡献主要有层子模型、复合粒子场论,并因此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他的复合粒子场论是在继承前人成就的基础上有创造性的工作。值得一提的是,他近年来又转入宇宙论的研究,成为我国在这一研究领域中不多的科学家之一。所以,他涉及的领域从粒子之小到宇宙之大,在最大和最小之间寻找和谐与统一。对于何祚庥院士来说,人们崇拜他对科学的追求和探索精神,在…  相似文献   

4.
<正>赵忠贤院士获得2016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以表彰他对我国高温超导研究做出的杰出贡献.赵忠贤院士不仅在高温超导研究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而且对我国的高温超导研究从起步、到追赶、到跻身国际前列均做出了重要贡献.他的获奖,既是实至名归,更是众望所归.1超导是一种神奇的宏观量子现象  相似文献   

5.
《科学通报》1956,1(7):88-88
著名的苏联地质学家、社会主义劳动英雄、功勋科学家 B.A.奥勃鲁契夫院士于1956年6月19日在莫斯科因病逝世,享年93岁。奥勃鲁契夫院士的名字是我国科学界所熟知的,他从1924年起就是中国地质学会的通讯会员。70年来,他始终不倦地从事中亚细亚、西伯利亚地质的研究,并作出了卓越的贡献。50年前,奥勃鲁契夫院士曾来我国旅行,到过许多  相似文献   

6.
他是我国有色金属冶金、化工冶金专家,“矿浆电解新技术”的开拓者;他长期从事有色金属冶金、化工冶金的研究与开发,始终奋战在矿冶科研一线,始终心系矿冶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他就是中国工程院院士邱定蕃。  相似文献   

7.
刘东生院士的一篇业务小传中,是这样叙述他的科研成就的:他早年师承于杨钟健进行鱼化石研究。1954年他开始从事黄土研究,提出了关于黄土-古土壤序列250万年来古气候多旋回学说,这一点在古地磁磁化率与深海沉积中氧同位素结果的比较研究得到证实。他开辟了地球上大陆与海洋沉积环境的对比,为全球环境研究提供了依据。从1964年起,他参加领导了希夏邦马峰、珠穆朗玛峰、托木尔峰、南迦巴瓦峰的登山科学考察。20世纪60年代,他开创了我国的环境地质研究。可见,刘东生院士相当一部分科学考察工作是在被称为世界第三极的青藏高原完成的。的确,每当…  相似文献   

8.
周光召绝不在平凡之列。他是继郭沫若、方毅、卢嘉锡之后的中国科学院第四任院长,是中国首位既是中国科学院院士,同时又是中央委员的院长,他是继李四光、周培源、钱学森、朱光亚之后的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五任主席,他还是目前我国担当国外院士最多的科学家。他被国外同行视为中国理论物理学界的代表人物。  相似文献   

9.
《科学通报》1957,2(2):58-58
著名的苏联数学家、地理学家、地球物理学家、北極研究者施密特院士已于1956年9月7日逝世,享年65岁。施密特院士的科学活动是多方面的。在其整个生活中,他以極大的热情从事解决科学中“空白点”的最艰巨的任务。在数学方面,他研究了“群論”問題,并創立了莫斯科代数学派;在地理学方面,他領导了关于开辟北極的理論和实际的研究,同时他也是北極考察  相似文献   

10.
提起马大猷,许多人会觉得陌生。但是在声学界和物理学界则是赫赫有名的人物。他的个人履历充满了“第一”:他是哈佛大学历史上第一个仅用两年时间就拿到博士学位的人:27岁时,他成为20世纪40年代中国最年轻的教授;1955年,40岁的他成为最年轻的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之一。他的学术生涯更充满了诸多“第一”:这位以“科学救国”为己任:于20世纪40年代回国的老科学家,不仅在基础研究上取得许多世界水平的成果.而且开创了我国的声学研究——在他和其他科学家的带领下。建造了我国第一个声学实验室、  相似文献   

11.
正去年上海入选中国工程院院士的李兆申是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也是国家和全军消化系统疾病临床研究的领军者。李院士的贡献不仅在临床医疗,而且他这些年来还培养了一批后起之秀,胡良就是其中一位。巧合的是,这师徒俩都是启明星,李兆申院士是1993年的启明星,而胡良是2017年的启明星。更加令人称奇的是,长海医院在胰腺疾病研究领域与胡良师出同门  相似文献   

12.
正2017年8月1日,著名有机化学家,2002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获得者蒋锡夔院士在上海逝世,享年91岁.蒋锡夔院士是我国物理有机化学和有机氟化学的奠基人之一,为我国化学事业,特别是有机氟化学和物理有机化学的开创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作为他的学生和共事多年的同事,我们特撰此文,向读者介绍他的生平和主要科学成就、贡献与思想,希望读者从中了解这位科学大家,以此聊表纪念.  相似文献   

13.
报载:一位在美国波士顿攻读哈佛大学医学院博士学位的杨姓医师,神采奕奕地走进一位院士的办公室。院士一见他,就有似曾相识的感觉。他走来,迫不及待从包包里拿出几篇他发表在几份重要物理学期刊上的论文复印本,还附上波士顿当地报纸(Boston G lobe)的一篇报道,报上对他的论文大为称赞,因为他所写的一个有关侦测心脏疾病的心电图的程序,居然对当代文学产生了意想不到的影响,解开了几百年来有关莎士比亚作品真伪的一些争论。院士读了真是兴趣盎然,遂抬头说,“愿闻其详!”杨医师随即在院士的桌上打开他的计算机,以缤纷绚丽的图表向这位院士做…  相似文献   

14.
罗伯特·斯温侯(RobertSwinhoe)是英国一名出色的外交官,然而,他流芳后世的却是在博物学上的贡献。当我们审视着中国鸟类长长的名录时,发现有两个人的姓氏频繁地出现在我们的眼中,一位自然是林耐,而另一位就是在中国近代鸟类学史上大名鼎鼎的人物罗伯特·斯温侯。斯温侯一生出版了120本动物学、地理学、人类学方面的专著,发现了93个鸟类和17个哺乳动物的新种,这些物种有的直至今天仍然是鸟类学家和动物学家们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的对象。同时他还搜集了大量的鱼类、爬行动物、昆虫和无脊椎动物的标本,并将它们运回国内,送给那些做室内研究的…  相似文献   

15.
他的名字响彻我国化学界。他研制的多种新型耐高温树脂及固化剂,是我国航天事业及战略武器中的防热材料,中国的航天飞船上有他的心血。他研究合成出的700多个杂环及杂环并环新化合物,被广泛应用于各种药物及农用药物。他的研究成果多次获国家发明奖、科学大会奖、中国科学院成果奖和科技进步奖。他叫黄志镗,中科院院士,中科院化学研究所研究员,我国著名的有机化学和高分子化学家。(一)黄志镗出生于1928年。4岁时就失去了父亲的他一直在浙江黄岩外婆家长大,就读于黄岩寺后巷小学和黄岩中学。他读高中时,正值抗日战争,日寇狂轰滥炸…  相似文献   

16.
新华社高级记者张继民,长期从事科学报道。工作中,他结识了很多科学家和中国科学院院士,以至同吃同住同探险,因此对院士们严谨的科学作风,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献身于科学的忘我精神,有着真切的体会和理解。在他的“感受院士”中,让我们看到院士们与记者间也有着不朽的友谊,并让我们对院士们的追求、才情、个性和生活有了新的了解。  相似文献   

17.
张维 《自然杂志》2007,29(4):244-248
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系统科学研究所名誉所长、前中国数学学会理事长吴文俊院士是我国著名数学家及数学史家,他对中国古代数学史研究有独到的见解与成果,在拓扑学研究和数学机械化方面做出了卓越贡献,是我国数学机械化研究方向的主要开拓者,两次获得国家最高科技奖,2006年获邵逸夫科学奖。勤奋求学的少年时代1919年5月12日,吴文俊出生于上海,他是家中的长子,4岁时就被送进弄堂里的文蔚小学读书,学一些很简单的课程。他下面有两个妹妹和一个弟弟。一次,活泼好动的幼弟文杰不小心从楼梯上摔下来,当时表面看好象伤得并不重,没想到几…  相似文献   

18.
藏马鸡(Crossoptilon hannani)又称哈曼马鸡.隶属于鸡形目GALLIFORMS雉科Phasianidae马鸡届Crossoptilon.是我国特产的濒危鸟类。它的名字也充满了神秘色彩,因国外的学者最早命名而得。以前我国老一辈的鸟类学家郑作新先生认为是白马鸡的一个亚种,白20世纪90年代以后新一代的鸟类学家郑光美、  相似文献   

19.
去年 1 1月上海科技论坛期间 ,著名物理学家、中科院物理所的杨国桢院士曾对笔者谈起 ,他认为互联网以后 ,全球在信息方面的最大的产业之一就是光子产业。用光方式进行互联 ,速度更快 ,容量更大。受“胜者全得”理论的影响 ,国内不少地方纷纷提出创建“光谷”的计划 ,以求在即将到来的光子产业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杨院士并不为这种群雄纷争的局面担忧 ,相反他认为这种惟恐落后的意识对一个尚在萌芽中的产业来说是可取的 ,但他比较乐观地指出 ,上海更有可能在这一种新机遇面前有较大作为 ,他特别提到了中科院上海光机所的研究实力。几个月后…  相似文献   

20.
中国科学院院士何祚庥有句名言:“我有时开玩笑:‘院士院士,在院子里是院士,出了院子就不是院士。’这个‘院子’指的就是物理学。”他这段话可以给我们一个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