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审美经验是当今美学观念变异的核心问题。随着媒介条件的变化,审美经验呈现出复杂化、多元化的样态。对于这种当下的审美事实,如果仅以传统美学中的"审美无利害"、"审美静观"、"心理距离"等主体审美态度为经验尺度的话,势必会将当代大量活生生的审美事实遮蔽掉,而如果与此相反站在"日常生活审美化"的立场上将一切生活中的经验都与审美经验相混同,也会使美学发生前所未有的断裂。20世纪的美学家们多半都对审美经验予以深刻的关注,了解这个轨迹,对于美学理论的当代建构,是大有裨益的。  相似文献   

2.
新时期以来,出现一股持久不衰的“美学热”。关于美学的哲学基础、美的本质的哲学探讨、审美经验的心理学分析,以及部门艺术美学、技术美学方面,都提出不少新的见解,美学讨论大为深入。但从整体来看,美学基本原理的研究较之五六十年代还没有全局性的重大突破,最近几年似乎出现了徘徊不前的局面。西方当代美学早已转向重点解析审美、艺术经验,学派林立,新说纷出。然而这些解析终究还要回归到美学基本理论的再探讨,可望获得新的索解。  相似文献   

3.
美学神秘主义的主要命题是:审美超越的形而上性,审美经验的“不可言说性”,审美经验与宗教经验的同一性。实践美学需要对这些美学神秘主义观点进行祛魅。实践美学将美看成一种客观的社会现象,将美感视为可以理解的人的一种心理机制,反对过度夸大审美的功能,把审美当成拯救人类的新宗教而加以神秘化的倾向。  相似文献   

4.
潜意识审美感受是一种"有味无痕,性存体匿"的心理状态,不涉理路、不落言筌,具有复杂、丰富、玄妙、深邃等特点。在审美过程中以美学、哲学、美术心理学、生理心理学、文艺心理学、分析心理学等理论为基础,分析人类潜意识心理审美感受的状态、内容、动因及由文化传承、个人素养、基因遗传等客观条件造成的潜意识综合心理体验。  相似文献   

5.
一 近些年来,由于美学研究的展开,许多领域的美学问题引起人们的注意。劳动美学、生产美学、科学美学、工艺美学、建筑美学、生活美学、运动美学、人体美学、心理美学、审美教育(即美育)和文艺领域里的具体门类如电影美学、音乐美学等等都相继独立地发展起来。审美教育是研究人类自身美化的学科,理所当然地引起人们特别的关注。人们期待着审美教育的研究能够有比较大的开展。  相似文献   

6.
少数民族民歌研究的艺术人类学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少数民族民歌具有重要的艺术人类学意义。它有利于新兴的艺术人类学摆脱传统美学对精英艺术的过度关注和对民间艺术、群众性艺术漠视的狭窄思想束缚,拓宽美学研究的视野和领域,使美学得到民间审美经验和大众审美经验的启发、汲取边缘文化的活力和来自听觉艺术的审美经验,从而弥合美学与草根文化之间的裂痕,激活中国美学对本土艺术与现实文化的理性思考。  相似文献   

7.
审美人类学的重心是用人类学的方法和视野研究不同民族的“美学”现象 ,它的一个基本的方法论前提是在承认和尊重不同民族审美现象的差异性的基础上来研究人类美学的共同特征或本质。审美人类学以对传统美学研究的反思为出发点 ,是生活世界的美学 ,同时也是一种经验研究 ,它有助于把西方传统的美学研究从形而上学转变为一种确切的知识  相似文献   

8.
18世纪英国的经验派美学家最早从主体自身出发提出审美不涉及利害的思想。这一思想最早由夏夫兹博里提出,哈奇生、艾迪生、休谟、伯克等人继承了审美无关利害的思想。在英国经验派美学的影响下,康德将"审美无利害"确立为一种美学原则。英国经验派美学提出的"审美无利害",体现了审美现代性的分化性特征。英国经验派美学家以此改变了单纯以德国理性派来研究美学的现代起源的观点,其地位和作用由此得到突显。  相似文献   

9.
朱光潜自觉地借鉴现代西方心理学理论成果,用古今中外的大量文艺审美实践来阐释自己的理论,初步建立起以直觉说为基础的文艺心理学。他较为系统地介绍了美学,审美对象及形象的直觉等概念,并把美学看作为文艺心理学。  相似文献   

10.
李丕显同志是近几年涌现出来的一位美学家。他辛勤笔耕,发表论文数十篇,出版专著三种,凡一百余万字。在美的本质的哲学探讨、审美经验的心理学分析、艺术作品的社会学研究等领域,时有建树和突破,成就斐然。蒋孔阳先生高度评价他和其他几位年轻人的研究工作,说他们已在美学界“崭露头角,引人注目”,表明“我国美学研究的力量,正在后浪推前浪,不断发展和壮大。这是十分令人兴奋和鼓舞的。”(参见蒋孔阳《对近年来我国美学研究工作的一些想法》  相似文献   

11.
最近几年,审美心理学蓬勃发展,大有称雄于当代中国美学界之势.与此同时,过去曾经默默无闻的部门美学如音乐美学、舞蹈美学、绘画美学、建筑美学、书法美学等也生机盎然,著述如林,一些崭新的部门美学如电视美学、商品美学、环境美学、广告美学、技术美学等也精神抖擞地迈进了美学的大雅之堂.相形之下,曾有过光彩夺目历史的、“形而上”的审美哲学却暗然失色了.从表面上看,审美哲学的衰微似乎是不可逆转的,以致有人认为,  相似文献   

12.
河南民间美术的滑稽审美观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以河南民间美术为研究着眼点,从老子美学思想和美学角度,并结合民间审美心理,论述了河南民间美术造型中最具代表性的滑稽审美特点。  相似文献   

13.
文化视野中的审美心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诚如一位批评家所言 ,现在文化和审美越来越分离 ,孤立的审美成为当代主要的问题 ,作者反对这种不良的研究倾向 ,希冀着文化审美心理学的突显。因为审美心理并非栖居在理想的真空中 ,而是生长在人类文化这片沃土上 ,无论是群体审美心理还是个体审美心理 ,它们都是文化这棵巨树上的果实。  相似文献   

14.
浅析体育中的美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德平 《龙岩学院学报》2005,23(Z1):224-225
体育中蕴涵着丰富的美学因素.体育与美学共处于人类的生活当中,相互包容,相互促进.通过对体育与审美关系的分析,指出体育是审美创作的"生活源泉"和取材领域,同时,体育也要借助美来丰富和发展自己.美学渗入体育,给体育运动增添了无穷的魅力,使体育具有审美价值.审美心理是体育运动的重要因素,它包括审美心理素质、审美心理活动和审美思维.  相似文献   

15.
《乐记》是我国古代美学与审美教育思想的专著,它以邹鲁文化系统的儒家学派的哲学思想、教育思想为指导,从哲学、社会学、教育学、心理学等方面,探讨了审美教育的基本规律,为中华民族古代审美文化的创造与审美教育的实践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研究《乐记》的审美教育思想,确定它  相似文献   

16.
朱光潜先生的第一部学术论著《悲剧心理学》从审美经验和具体现象出发,以“心理距离”说为理论支点,立足于心理学和哲学,运用综合、批判和比较的方法,分别探讨了从康德一克罗齐到黑格尔、尼采的各派悲剧理论,并提出了自己的独立见解。  相似文献   

17.
体育审美活动不仅是一种社会现象和哲学问题,而且是一种复杂的心理过程,只有深入揭示审美心理活动的规律,才能深刻地理解审美活动的奥秘,本文通过对审美心理各要素的探讨,来揭示体育审美过程中审美主体的各种心理因素及它们之问的心理综合活动,这对体育审美和体育美学的研究都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体育审美活动不仅是一种社会现象和哲学问题,而且是一种复杂的心理过程.只有深入揭示审美心理活动的规律,才能深刻地理解审美活动的奥秘.本文通过对审美心理各要素的探讨,来揭示体育审美过程中审美主体的各种心理因素及它们之间的心理综合活动,这对体育审美和体育美学的研究都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性审美与其他心理现象一样,其发生发展都会受到审美心理结构及其内在动力的影响。研究大学生性审美心理结构及内其内在动力的特点,能使大学生性教育更具有针对性、实效性及超越性。性审美心理结构由性审美心理倾向、性审美认知、性审美情感构成,其中性审美需要是性审美活动的内在的动力,对人的性审美活动起着决定作用。在身体美学思想的影响下,大学生性审美动力表现出追求视觉快感、性别美塑造及追求审美自由等特点。  相似文献   

20.
作为现代性碎片之一,时尚是西美尔研究现代性的切入点之一。在他那里,时尚蕴涵着丰富的现代性质元素。他的《时尚的哲学》从社会学、心理学、美学的角度对时尚的现代性进行诠释,特别是时尚的审美现代性,对于现代和后现代社会的审美救赎(日常生活审美化)意义重大,值得我们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