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对矿用5G通信基站使用的同轴电缆参数进行理论分析,提出了一种射频能量损耗模型和优化方法.定量分析矿用5G通信同轴电缆的固有衰减值和阻抗失配引起的损耗表达式,并结合矿井巷道特点以及基站与天线摆放位置对5G信号传输损耗的影响,建立了同轴电缆夹角的几何关系,推导出矿用5G通信系统射频能量损耗优化模型.根据上述射频能量损耗...  相似文献   

2.
微波法测量土壤湿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是利用微波通过不同介质的物质能量损耗不同这个特性,对几种不同土质湿度进行了测量.得到了比较满意的结果.测量原理微波是指频率在3×10~8——3×10~(11)Hz 的电磁波.当微波在媒质中传播时,其能量将有所损耗.其能量损耗的多少可由下式来表示。  相似文献   

3.
主要检验了自我控制能量损耗的敏感性是否在消极完美主义倾向和学业拖延之间扮演中介作用.招募重点高校和普通高校各210名被试,以问卷调查法对上述假设进行了检验.结果发现,重点高校学生在学业拖延、消极完美主义倾向以及损耗敏感性上的得分均显著低于普通高校学生;损耗敏感性在消极完美主义和学业拖延之间扮演着部分中介的作用.这意味着,消极完美主义者的自我控制更可能出现能量的过早损耗,从而过早放弃任务出现学业拖延.  相似文献   

4.
<正> 处于工作状态的电容器,由于电容器中电介质绝缘性能不完善出现的泄漏电流,以及电介质的反复极化,都会要消耗能量.这部分能量耗散称为介质损耗.理论和实验表明,它与介质材料有关,与工作频率f、工作电压最大值的平方U~2(?)场强最大值的平方E~2m成正比.电容器的介质损耗在电路里可用一个等效电阻(称损耗电阻)表示.  相似文献   

5.
电动机的节能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介绍了异步电动机能量损耗的组成,并分析了异步电动机能量损耗的形成原因,提出了降低异步电动机能量损耗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针对LEACH算法固有的能量损耗问题,对其数据融合率以及簇头的选举进行重新规划.在数据融合阶段,采用模糊理论定义各节点的信任度,实现最优形式进行数据融合.利用最优簇头率求解最佳簇头数目,引入主副簇头概念,有效保证了数据安全性,且以特有双簇头轮换模式减少了能量的损耗.研究结果表明,该算法可以有效减少簇头竞选次数,避免不必...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对液压系统压力管路能量损耗的分析和研究,找出估算、合理确定管路尺寸以及减少压力管路能量损耗的措施和方法,以达到减少液压系统的发热、振动和噪声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电磁力可有效对流体流动进行控制,增升减阻,抑制流动分离,制约其推广应用的瓶颈为控制效率问题。为提高其控制效率,需要深入研究电磁与流场的相互作用及其能量传递过程。对电磁力增升减阻的控制效率问题进行了数值研究。根据能量守恒定律,推导电磁力控制能耗,基于升力和阻力计算节省能量。定义电磁力的控制效率为η=能量节省/电磁力控制所需能耗,研究电磁力控制过程,分析其能量损耗,为电磁力控制效率的提升提供理论基础。研究结果显示在控制开始阶段,电磁力控制能量的损耗主要体现流体动能损耗,其最高损耗率可达95%,其次体现在焦耳热上,最高可达28%;随着时间推移,流体动能损耗η2下降,电磁力控制效率η及焦耳热损耗η1增加,控制效率η在控制结束时增加到了33%。其机理为流动动能损耗与边界层速度的改变程度紧密相关,电磁力作用一段时间后,边界层速度剖面图再无明显变化,因此流体动能损耗下降,在控制开始阶段流体动能损耗为主,流体动能损耗为主其损耗的下降会提升电磁力的控制效率。  相似文献   

9.
在设计小型电子设备(如微型电子计算机、晶体管电视机和收音机)时,都需要设计一个元件少而简单可靠,具有过载和短路保护,以及尽量减少调整管功率损耗的稳压电源。同时还要满足质量指标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针对无线电能传输微网无外部能量注入的能量自治情况,提出一种不均匀簇群机制及其相关算法.节点群周期性进行簇群选举,簇首由节点轮流担当,并考虑候选节点能量特性,以保证网络能量负荷均衡,同时通过簇群的不均匀结构在负载节点附近建立能量缓冲带以提升能量供应的稳定性,引入簇间节点减少簇群间能量传输损耗.具体分析了簇群机制的能量损耗并建立了相关网络能量损耗模型.仿真结果表明:相对普通簇群机制,提出的无线电能传输微网簇群机制有效地改善了能量负荷均衡特性,从而提升了网络最大稳态期.  相似文献   

11.
能量阻抗和心理阻抗,是乘客在交通系统换乘过程中的能量消耗和心理负担的量化值.通过乘客在不同换乘径路以及换乘设施条件下的能量损耗,可以计算出乘客的能量阻抗.在能量阻抗的基础上,利用集计型模型价格敏感度测试法,分析乘客换乘时心理负担,求得乘客心理阻抗的评价指标.通过换乘能量阻抗及心理阻抗指标,评价轨道交通的换乘便利性,为轨道交通换乘站的换乘设施的设计标准的制定以及对现有设施的改良提供依据,更精确地表现换乘成本.  相似文献   

12.
基于能量分析原理提出了一个建筑结构的塑性损耗指标,即结构的塑性损耗能在总输入能中的比例,用来衡量建筑结构在地震载荷作用下的实际损伤程度.通过有限元软件ABAQUS运用非线性动力弹塑性分析方法分析了一个典型框架—核心筒超高层结构.计算了该结构在同一地震波不同地震强度下的塑性损耗指标、构件和层的塑性损耗能分配,以及在不同地震波同一地震强度下的塑性损耗指标、层塑性损耗能分配;模拟了该结构相应的损伤破坏分布情况.两种方法表征的结果趋势一致,表明结构的塑性损耗指标和塑性损耗能分配可用来衡量结构整体和局部塑性损伤破坏情况.  相似文献   

13.
在超临界CO_2布雷顿循环系统设计中,为提高系统能量转换效率,需要准确预测风摩损耗.风摩损耗与转子转速、转子几何结构、工质状态密切相关.该文针对2MPa CO_2工质中,高转速(23kr/min)转子的风摩损耗特性进行数值计算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转子-定子壁面粗糙度对超临界CO_2布雷顿循环系统中高转速以及可能出现的较高压强工况下的风摩损耗具有显著影响.已有风摩损耗经验关系式未考虑壁面粗糙度的影响,直接使用可能带来较大误差.风摩损耗随壁面粗糙度和转子转速的增加而增加,气腔宽度的变化对风摩损耗不会造成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4.
为了降低黏弹性减震器的整体硫化成本以及防止其胶黏层提前开裂,对黏弹性减震器进行了改进设计,通过在钢板上增设凹槽和采用螺栓增加侧压力两种方法制作出适用于冷胶黏接的新型黏弹性装配式减震器.然后,对新型装配式减震器在不同工况下进行了力学性能试验,研究其耗能特点与破坏模式,并通过力-位移滞回曲线计算出黏弹性阻尼材料的储能模量以及损耗因子,进而得出装置构造、侧压力、加载频率与位移幅值对减震器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在钢板增设凹槽以及采用螺栓增加侧压力均能提高减震器耗散振动能量的能力,而且位移幅值和加载频率越大,耗散的能量越多;与无凹槽试件相比,凹槽的存在使减震器在不同侧压力下储能模量增大12.2%~27.4%,损耗因子增大8.2%~9.5%;当侧压力从0 MPa增加至0.833 MPa时,对于新型黏弹性装配式减震器,储能模量增大16.0%,损耗因子增大15.2%.因此,采用适当的外部条件以及合理的内部构造,可以充分发挥阻尼材料的耗能性能,大大提升减震器的减震效果.  相似文献   

15.
针对LEACH协议在进行簇头选举时,会造成网络能量消耗极快的问题,提出I-LEACH路由算法.I-LEACH算法增加剩余能量和WSN平均能量的概念,保证簇头选举更合理,减少节点能量小于WSN平均能量的节点当选簇头的几率.入簇能量包当中包含节点入簇的能量信息,簇头在接受信息后开始对本簇平均能量进行计算,同时向基站转发计算结果,基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网络能量损耗.实验结果验证显示,I-LEACH算法能够提升整个WSN的使用寿命、吞吐量以及能量转化效率.  相似文献   

16.
选择不同的光学衬底,采用纳米光纤锥直接耦合的方法,测量微光纤传输损耗与光学衬底之间的关系,分析损耗机制,探索降低损耗的有效方法.结果表明:放置于MgF2及CaF2光学衬底上的微光纤传输损耗明显高于悬置于空气中的损耗值;衬底的折射率越接近光纤的折射率,置于其上的微光纤传输损耗越大;在同一种光学衬底上,微光纤直径越大,其传输损耗越小;光学衬底的存在,使微光纤中光场能量中心向衬底方向偏移,增加了传输损耗;采用将微光纤部分悬空的方法可有效降低传输损耗.  相似文献   

17.
针对固态盘闪存阵列中没有盘间损耗均衡策略,导致阵列中某些固态盘被更快损耗的问题,研究了存储盘间负载均衡的主要实现技术,分析了不同技术中具有代表性实现算法的优缺点,提出利用副本放置方法达到闪存阵列中盘间损耗均衡的策略,以及磁盘能量、数据负载能量和副本能量概念,分析得出磁盘能量与所要分配的副本之间属于NP(Non-deterministic Polynomial)-hard关系,利用马尔科夫链对人工蜂群算法(Artificial Bee Colony algorithm,ABC)进行改进并用以实现磁盘间的负载均衡.通过在Matlab上进行模拟仿真实验,比较了加权轮寻算法和改进ABC算法对副本在物理磁盘上的自动分配结果,并比较了改进ABC算法在不同运行次数和不同物理磁盘数量对结果运算精度也就是副本配置情况的影响.改进ABC算法可以较迅速地完成磁盘间副本分配并达到较好的分配效果.  相似文献   

18.
针对SiC功率场效应晶体管在太空、核工业等高能粒子辐照环境下应用时的老化失效问题,以1 200 V SiC MOSFET器件为对象,研究了电子辐照对SiC MOSFET器件动态特性影响及机理。在10 MeV电子束下对SiC MOSFET器件进行200 kGy剂量的辐照;然后,采用双脉冲测试电路对SiC MOSFET器件进行开关测试,并提取开关速度以及开关瞬态能量损耗等参数;接着对器件进行静态特性测试得到器件的阈值电压、栅极电阻、寄生电容等参数;最后,对比辐照与未辐照器件动态和静态特性参数变化分析电子辐照对SiC MOSFET器件动态特性影响机理。分析结果表明:在漏极电压800 V、漏极电流15 A、栅极外接电阻200Ω的测试条件下,辐照后器件开启延迟时间减小11.6 ns,开启瞬态能量损耗减小0.18μJ,关断延迟时间增大48.4 ns,关断瞬态能量损耗增大0.11μJ。结合器件静态特性参数分析发现:辐照后氧化层中正固定电荷增加7.14×1011 cm-2,器件阈值电压减小1.5 V;电子辐照在氧化层中电离产生电子空穴对,氧化层陷阱捕获空穴形...  相似文献   

19.
为探索眼睛背景和自然背景这两种背景性线索对自我损耗效应的影响.本研究采用3×2的实验设计对120名被试进行实验研究.结果发现,眼睛背景使得自我效能感较低的个体在能量损耗时执行Stroop任务的成绩更差;而风景背景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能量损耗个体在随后Stroop任务中的成绩.最后,研究指出对那些高负荷工作的人来说,本研究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硅基互补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omplementary 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CMOS)场效应晶体管工艺已经发展到了14 nm技术节点,预计将很快到达其极限,需要寻找新的信息器件来延续摩尔定律.由于具备超小尺寸、高迁移率等显著优点,碳纳米管被认为是后摩尔时代最有潜力替代硅作为晶体管沟道的纳米材料之一.经过近20年的研究,基于碳纳米管场效应晶体管的技术已经取得了巨大的进步.本文将回顾碳纳米管场效应晶体管领域的关键性技术,包括N型欧姆接触实现、"无掺杂"CMOS技术、自对准顶栅结构以及尺寸缩减技术等.而且我们将分析碳纳米管晶体管在大规模材料制备以及碳管和电极接触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可能的解决方案.在此基础上,通过分析实验数据和模拟结果,对碳纳米管电子学的未来发展做出预测和展望,结果表明碳纳米管晶体管的潜力巨大,通过对材料和器件结构进行合理优化,碳纳米管晶体管在性能上可能远远超过硅基半导体对应技术节点的晶体管,成为后摩尔时代极其具有竞争力的信息器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