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美学在鲍姆嘉通那里第一次得到命名,但它真正的独立之路却开始于康德。鲍氏的美学(感性学)旨在研究“感性认识的完善”;康德的第三批判论证了“无目的的合目的性”乃是感性判断力的先天规律,从而在知识学体系内完成了美学的本体论证明。但美学的真正本体论地位的确立是在马克思主义以“人的感性的实践活动”为基础的美学体系之内。  相似文献   

2.
孔子美学研究有三种影响较大的观点。实践美学是建立在传统美学的对象性思维方式基础上的,不能适应当代美学本体论的需要;而徐复观由音乐探索孔子的艺术精神实质,未深入到个体生存的本真层面;以叶朗为代表的学者强调道家美学在中国美学思想史上的主流地位,忽略了孔子美学本体论的探索。孔子美学的未来走向,应建立新的本体论和方法论,并将其研究对象放在艺术的生活世界,从而确立孔子美学的最高境界是真善美合一的境界。  相似文献   

3.
冯友兰新理学美学对美的认识有一个逐步深化并且不断接近审美实际的转变过程。冯友兰早期的“美之理”说并不符合审美活动的实际,他对美的这种本体言说是无力的,及至意识到这种本体言说的机械性和不恰切性转而关注人的审美活动的实际,重视审美对象的独特之处,强调“美是使人有某种感觉底形象”时才真正突显出新理学美学本体论的价值所在。“美是使人有某种感觉底形象”可看作是冯友兰立足于审美活动实际,最终得出的美学本体论见解。  相似文献   

4.
在推进我国"实践论美学"研究方面,刘纲纪始终坚守住马克思主义美学的科学方向,围绕着实践、创造、自由等范畴对其所倡导的"实践本体论美学"思想,作了深入地开掘和系统地阐述。从而不仅强化了我们对于"实践论美学"的信心,而且深化了我们对于"实践论美学"的理解。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当代美学本体论研究的各种混乱表述的学理分析,试图提出一种讨论美学问题的本体论语境.认为"美的本质"在其原始发生过程中从属于"人的本质",因而可以把美的起源问题放到哲学中去研究;另一方面则应把美的"本质论"问题与它划分开采,这也就是美学本体论所要做的工作.  相似文献   

6.
郭象对《庄子》的创造性解读对后世的美学思想有着重要的影响。郭象的“独化”思想促进了我国古代美学的形上讨论由外在的道(无)本体论到内在的心本体论演变;郭象的“独化”思想是后世封建士大夫美学的哲学滥觞。对郭象美学思想的发掘,有助于更好地梳理中国古典美学发展、变化的一些脉络。  相似文献   

7.
在对中国马克思主义实践论美学的发展中,实践本体论美学是刘纲纪的独特贡献。这一思想体系的建立.是他综采众长,融会超越的结果。其理论来源,除了中国传统文化和包括马克思主义在内的西方哲学美学,仅就现代以来的中国美学而论,毛泽东、王朝闻、朱光潜、李泽厚等人对他的影响较大。正是在这些关学思想继承和总结的基础上,刘纲纪创造性地发展了当代实践论美学思想,建构了独具特色的实践本体论美学思想体系。  相似文献   

8.
老子美学通过探讨自由与审美心境、审美人生等的关系,率先实现了审美与自由的统一,从而开创了道家美学中审美的超越来探求生命的自由的基本精神和独特传统。对中国古典美学思想及古代的文学艺术实践有着巨大的影响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对王向峰先生的《老庄美学新论》一书在研究老庄美学中的创新之处,给予了概括性的评述,并肯定了其在中国古典美学研究中的开拓性价值.老庄美学是中国古典美学的精华部分,《老庄美学新论》在继承和发扬老庄美学的基础上创新了老庄美学,提出了许多新的见解.  相似文献   

10.
实践美学的出路探索,是当下实践美学能否走出内外困境的根本所在。依据实践美学所谓的致命缺陷和理论难题,从作为实践美学哲学基础的实践范畴的、备受争议的原因出发,对实践作出了本体论层面的理解,以实践的二重性沟通了实践与审美。另外,从理论上论证了实践是解决主客二元对立问题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1.
实践美学从实践本体出发研究审美发生、审美本质等问题,克服了主客观论美学的某些局限,推动了中国当代美学的发展.实践美学混淆了哲学本体与美学本体的区别,说不清实践到审美之间的发展行程,实践创造不出"美本身"和全部审美对象."实践自由"说是一种新的形而上学的美学理论模式,无法说明审美的本质.实践美学缺失"形而下美学理论品格"和"形而下美学理论形态",并不是功能齐全和形态完整的美学理论.  相似文献   

12.
实践美学是在争论中诞生和发展的。作为20世纪在中国影响最大的美学学说,实践美学曾对中国的现代性启蒙起过巨大的作用,但由此引起的争论与批评也从来没有停止过。特别是80年代末以来,随着社会文化思潮的转型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指导思想的确立,一部分学者认为实践美学只是适应中国特定时代和特定社会的需要,而当这种社会需要不再存在的时候,实践美学也就过时了,  相似文献   

13.
实践美学从实践本体出发研究审美发生、审美本质等问题,克服了主客观论美学的某些局限,推动了中国当代美学的发展。实践美学混淆了哲学本体与美学本体的区别,说不清实践到审美之间的发展行程,实践创造不出“美本身”和全部审美对象。“实践自由”说是一种新的形而上学的美学理论模式,无法说明审美的本质。实践美学缺失“形而下美学理论品格”和“形而下美学理论形态”,并不是功能齐全和形态完整的美学理论。  相似文献   

14.
生命美学与实践美学论争的焦点集中在本体论问题上。实践美学本体论固有其缺陷,但其功绩亦难以全盘否定;生命美学抓住实践美学难以自圆其说的漏洞后,试图作一次美学理论的全面革新。但将立论基点从实践移到生命这一更具宽泛性和不确定性的范畴上,却只能视其为一次迂回。本认为,这次论争应尽快从对抗走向对话。  相似文献   

15.
《实践本体论美学思想研究》作为国内第一部研究实践本体论美学思想的专著,在旁征博引第一手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完整而系统地分析了这一美学思想,准确评价了刘纲纪美学思想的理论品格与学术贡献,同时指出了其理论局限性,体现了学术研究的实事求是精神。这部专著对刘纲纪美学思想的研究是当前国内外最全面、最系统、最完整的研究成果,它也是研究实践美学的创新成果,具有不可忽视的学术价值,它也给当代中国美学的发展提供了一系列深刻、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相似文献   

16.
系统地阐述了商品美学定量化研究的意义及其方法,为商品美学定量化研究建立了理论框架.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有些学者通过对“Ontology”的翻译及含义的新阐释,提出中国传统哲学没有本体论的论点,但这种论点有把西方哲学史上某种特殊形态的本体论与作为哲学核心问题之一的本体论等同的倾向。本体论是关于终极存在的学说,在这个意义上,中国传统哲学中有丰富的本体论,并且呈现出独具一格的特色。本体论作为哲学的核心问题,是研究中国哲学吏越不可少的内容,更是进一步发展中国传统哲学的根本生长点之一。  相似文献   

18.
意境理论虽然不是王国维首先提出的,但毕竟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比较系统地论述了境界理论。王国维的“境界论”包含三层不同含义:一是作为对艺术审美本体的概括,用来说明艺术作品的美学价值;二是用来指示诗词中描绘的景物、景象;三是用来描绘人的心理体验。作为审美本体的“境界”又可分为三对范畴:常人之境界与诗人之境界;造境与写境;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一般认为同属于艺术本体论的“隔”与“不隔”,实际上是从风格的角度入手来判断诗词优劣的标准,而不是艺术审美本体论。  相似文献   

19.
实践美学的价值论维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主义实践唯物主义是一个完整的整体,其中实践价值论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它构成了实践美学的价值论维度。从实践价值论研究美学,不仅是世界哲学和美学的发展趋势的必然结果,而且使实践美学研究可以克服自然本体论美学和认识论美学的客体主义、主客二分思维模式、理性主义、人类中心主义等偏颇,还可以在实践基点上统一利、真、善、美,使实践美学成为培养和造就全面自由发展的人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20.
中国美学一直被学人认为是不成体系,称不上“学”的一个领域。然而它与其它领域水乳交融,“形散而神不散”的自在存在方式,恰恰是更高的更具生命力的存在方式,是更具开放性,古老而又充满现代性的活的体系。西方美学自始而有的体系化存在方式,到了20世纪却逐渐系统化,它即使中国美学与西方美学有了对话的可能,又使中国美学保持着其独具的风姿。中西美学存在方式暗合的背后,依然显示总理性思维与神话思维方式的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