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为了探索氯的空间位置及不同的氨基酸对卟啉氨基酸化合物性能的影响,合成了氯代苯基酪氨酸卟啉化合物和氯代苯基组氨酸卟啉化合物等6种新型的尾式卟啉氨基酸化合物及其锌配合物,用元素分析、紫外可见光谱确证了其结构,并研究了氯代苯基在苯环上的不同位置时卟啉化合物光谱性质的变化.  相似文献   

2.
四(对甲氧基苯基)卟啉钴的合成及表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对甲氧基苯甲醛与吡咯为原料、丙酸为溶剂、氯乙酸为催化剂,合成四(对甲氧基苯基)卟啉及其钴配合物,用元素分析、紫外-可见光谱、红外光谱、1H核磁共振对化合物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所合成的四(对甲氧基苯基)卟啉及四(对甲氧基苯基)卟啉钴配合物的结构与设计的结构相符;该配体及配合物的荧光光谱数据表明,相对荧光强度是四(对甲氧基苯基)卟啉四(对甲氧基苯基)卟啉钴四苯基卟啉.  相似文献   

3.
合成了5,10,15,20-四(对-十六烷氧酰基)苯基卟啉配体(THPPH2)及其锌、铜、铁、锰金属配合物,用紫外可见光谱、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质谱、元素分析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4.
用混合溶剂方法,合成了5种对位取代的四苯基卟啉配体,收率范围为23%~52%,对卟啉配体进行轴向金属化反应得到含有中心金属离子(铁、钴、锰)及轴向氯配位的一系列金属卟啉化合物(金属化收率为90%~98%),并用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及核磁氢谱对所合成的卟啉化合物进行了结构表征.首次研究了金属卟啉催化分子氧在无溶剂绿色条件下氧化对甲基异丙苯.结果表明:对甲氧基四苯基卟啉和对氯四苯基卟啉的两价钴配合物的催化氧化活性较强.  相似文献   

5.
四苯基卟啉衍生物的合成、表征及光物理和电化学性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寻求更高效的发光材料,通过改进的Alder法合成了四苯基卟啉、含吸电子基团的四(对硝基苯基)卟啉和含推电子基团的四(对甲氧基苯基)卟啉,对这些化合物进行了红外、质谱、元素分析等表征,并测试了其紫外、荧光与电化学性质,探讨了取代基对卟啉化合物光物理性能及电化学性质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利用金属(锌、铜、镍和锰)盐与5,10,15,20-四-(3-甲氧基-4-羟基苯基)卟啉反应,合成了该金属的卟啉配合物.根据元素分析、紫外可见光谱、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对该化合物进行了结构表征.  相似文献   

7.
设计、 合成、 分离了5-(对羟基苯基)-10,15,20-三苯基卟啉化合物, 并合成其金属配合物. 通过元素分析, IR,UV-vis和1HNMR等方法确证了这些化合物的结构,给出了卟啉类配体与金属配合物的IR,UV-vis和1HNMR判据, 并对它们的热稳定性质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8.
合成了4种新型间氯苯基卟啉5氟尿嘧啶化合物及其锌配合物,通过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核磁共振谱及质谱表征了其结构,并对其红外光谱和紫外可见光谱的特征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
采用直接缩合法合成了新型含有肽键的不对称5-[4-(3,5-二-十二烷氧基苯甲酰亚胺基)苯基]-10,15,20-三苯基卟啉配体(DDTPP)及其锌配合物(DDTPPZn), 并通过元素分析、 紫外 可见光谱、 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氢谱等测试方法对化合物的结构进行确认, 利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其电化学性质.  相似文献   

10.
MP-C60(M=H2,Zn)光电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按文献方法合成了共价键连卟啉-富勒烯化合物,通过荧光光谱和光伏效应测得它们的光化学和光电转换性能,并对卟啉-富勒烯化合物的轴向配位进行了初步探究.结果表明,卟啉键合富勒烯后荧光强度明显减弱,出现荧光猝灭现象,邻位取代锌卟啉-富勒烯化合物的荧光猝灭强于相应的对位取代锌卟啉-富勒烯化合物;光伏效应结果表明化合物具有优良的光电转换性能,尤其在介质电对O2/H2O中,光生电压达到最大,镀层厚度在1 μm出现最大值.电子吸收光谱数据表明卟啉-富勒烯化合物轴向配位后谱带发生明显移动,这是吡啶上的氮与锌卟啉-富勒烯中的锌离子发生轴向配位的结果.  相似文献   

11.
以硫酸锰、硫酸锌和硫酸亚铁为原料,草酸铵为沉淀剂,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纳米级锰锌铁氧体粉体,研究了铁氧体的晶相及其磁性质,并分析了材料组成对其性质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锰锌铁氧体具有良好的铁磁性,并且随Zn摩尔分数的降低、Fe摩尔分数的增加,铁氧体的磁化率逐渐增大,居里温度逐渐变低.  相似文献   

12.
党参中铜、锰、铁、锌的形态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中草药党参中微量元素Cu,Mn,Fe,Zn的形态分析进行了研究.用0.45 μm滤膜将其水煎液分成可溶态和悬浮态.对于可溶态,用LSA-10吸附树脂分成无机态和有机态,并且对水煎渣依次用CCl4和HCl进行提取.火焰原子吸收法(FAAS)测定各形态微量元素含量.结果表明:党参水煎液中,Fe以有机形态为主,而Mn的有机态比例仅占2.9%,常规煎渣中仍留有大量有机态Zn.  相似文献   

13.
制备了羧甲基化壳聚糖(CMCTS)、琥珀酰化壳聚糖(SU—CTS)及羟丙基化壳聚糖(HP-CTS),通过FTIR表征了各化合物的化学结构,测试分析其分子量、取代度、吸湿保湿性能、增稠性等物理化学性质.以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受试菌种,比较了壳聚糖及各类衍生物的抑菌性能.结果表明,与CTS相比各衍生物的抑菌性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CMCTS和SU—CTS具有相对较高的抑菌性,HP-CTS具有较好的吸湿能力和保湿效果;而增稠能力与壳聚糖及其衍生物的化学组成和分子量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为探索芳基吡唑衍生物的合成及其光物理性能,以2,6-二氯-4-三氟甲基苯胺为原料,经重氮化、环化缩合制得了3种5-氨基-3-氰基-1-(2,6-二氯-4-三氟甲苯基)吡唑(NH2APC)衍生物,对这些化合物进行了FT-IR、NMR、MS和元素分析等表征,并测试了化合物的紫外、荧光光谱,探讨了其光物理性能.结果表明:通过改进NH2APC的合成方法,降低了合成各步反应成本且收率高,目标化合物光物理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15.
硫化锌精矿与软锰矿同时浸出及 Zn—MnO_2同时电解新工艺,由于将两种产品的生产巧妙地结合起来,从而克服了单独生产的一系列缺点,为强化电锌和电解二氧化锰的生产找到了一条有效的途径。本文在试验的基础上,对硫化锌精矿与软锰矿同时浸出的动力学因素进行了探计,为强化浸出过程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6.
在对淄博地区奶牛营养调查过程中,我们发现秸杆型日粮饲喂的奶牛可能存在矿物质缺乏问题,针对这一问题,我们测定了日粮中钙、磷、铜、锰、铁、锌和奶牛血液中铜、锰、铁、锌元素的浓度,用以评价秸杆型日粮奶牛矿物质营养水平。对测定结果分析表明:①秸杆型奶牛日粮存在矿物质营养不平衡问题,猛、锌元素不足,铁元素过剩。②秸杆型奶牛日粮矿物质营养具有互补作用。③评价秸杆型日粮矿物质营养水平的分析化学手段有待于改进。  相似文献   

17.
通过硫化锌精矿与软锰矿同槽浸出,制取活性氧化锌和重质碳酸锰.新工艺包括同槽浸出及除铁、深度净化、锌锰分离、酸溶制取活性氧化锌、重质碳酸锰的合成5个部分.通过试验着重分析了锌锰分离、重质碳酸锰的合成2个工序主要因素的影响,确定了时间、温度、氨水过量系数α(NH3)3个因素在锌锰分离中的控制条件,硫酸锰浓度、溶液pH值以及时间3个因素在重质碳酸锰的合成中的最佳技术参数,所得产品都达到了工业应用标准.  相似文献   

18.
用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了不同品种的辣椒及辣椒籽中的金属元素如铜、锌、锰、铁、镁、钠、镍、钾等的含量。测定结果表明,辣椒籽中的微量金属元素铜、锌、锰、铁、镁的含量明显高于辣椒皮,由此提出了对辣椒籽进行深加工,从而对其营养元素充分利用的商业前景。  相似文献   

19.
用王水溶解试样,在几个相同量的试液中,分别加入浓度依次递增的9种元素的标准溶液,用空气-乙炔火焰原子吸收法连续测定N i、Cu、Mn、Fe、Pb、Sb、Zn、Ca、Mg的含量.建立了优化的仪器测定条件,并对可能存在的元素进行了干扰实验.N i、Cu等9种元素的回收率为97.5%~103.0%,相对标准偏差为1.6%~2.9%.  相似文献   

20.
在水热条件下,以过硫酸盐和二价锰盐为反应物,用XRD和SEM技术研究了合成温度及Na+对二氧化锰晶体结构和形貌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反应温度低于100℃,在Na+存在下易生成γ-MnO2,形貌呈球形,结构致密,在其表面呈向外突出的丝状物.随温度升高,晶型均向β型转变,微球逐渐发生破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