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供需、运输、灾变、经济和环境等因素,建立了5大类12项指标构成的煤炭安全预警指标体系;综合运用主成分分析、自回归和K均值聚类等方法,建立了煤炭安全预警模型,给出煤炭安全度,并归结为危险、值得关注或安全三类;运用所建模型对我国煤炭安全进行预警,结果表明2007年我国煤炭运行安全.  相似文献   

2.
我国农户生活消费指标分析及政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居民生活消费主要是从食品、衣着、居住等8个指标来反映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本文选取了1978~2002年的数据,运用主成分分析的方法对这8个指标进行量化分析得到第一主成分,根据这一主成分可以得到居住和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这两项指标的系数最大(达到了0.997),提示我国农村居民生活消费更倾向于这两方面.在此基础上,对完善几项服务性消费提出了措施及建议,为促进农民消费及完善其结构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李新卫 《科技信息》2012,(27):206-207
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上海市高校教师体育消费动机的主成分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上海市高校教师体育消费动机主成分有身心健康因子、时尚娱乐因子、情感因子、亲情因子、审美因子五个主成分构成;用方差分析进一步对不同性别、职称的高校教师体育消费动机分析中发现,不同指标水平的体育消费动机总体上存在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4.
主成分分析在居民消费价格分类指数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进行消费结构变动的分析时,由于指标多且指标体系中各指标之间存在着多重共线性,这是影响模型稳定的重要因素,使所得的模型中出现了不符合经济学原理的现象。为此采用主成分分析来消除这种多重共线性,建立主成分回归模型。运用主成分回归分析方法,建立了关于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变动的主成分回归模型,消除了多重共线性,使模型达到了很高的拟合优度,体现了主成分分析在消除回归模型中的多重共线性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5.
欠定盲信道估计是欠定盲源分离的关键组成部分,其估计精度直接影响到源信号的估计精度.基于充分稀疏假设,在K均值聚类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新的欠定盲信道估计算法——K均值与主成分分析方法(KM-PCA算法).该算法首先对观测数据进行K均值聚类,然后对聚类分析结果分别进行主成分分析,修正其聚类中心,从而提高混叠矩阵的估计精度.采...  相似文献   

6.
三叶木通种质资源形态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收集全国三叶木通种质资源73份,测量各种质16个生物学性状,运用SPSS软件对各形态指标进行方差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并对各种质进行聚类分析.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描述果实的各指标变异幅度最大,各种质间果实差异较大.主成分分析把16种形态学指标归结为果实因子、叶片因子、种子因子、果肉因子4个主成分.聚类分析把73份种质资源分为5大类.为三叶木通种质资源的收集整理以及优良种质的选育提供了重要的形态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基于2006--2012年山东省农村居民的消费面板数据,通过建立综合评价函数序列矩阵并聚类,构建了基于主成分分析的聚类模型,以此对山东省17城市的农村居民的消费能力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山东省农村居民消费水平分为5个层次,并且区域消费水平很不均衡,有10个的城市的农村居民消费水平处于平均水平之下。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统计分析的角度研究我国各省地区农村居民家庭纯收入的来源,并利用主成分分析筛选出具有代表性的综合指标(主成分),然后计算31个样本的各个综合指标(即主成分)的得分,并根据得分排序,以便对各个地方农村收入水平进行比较。最后再借助聚类分析方法对这31个样本进行分类,找出每个类所包含的样本。  相似文献   

9.
中国是马铃薯生产和消费大国,区域在种植马铃薯品种繁多,不同原料品质会直接影响加工制品品质及产品得率。为探讨国内常见的44个马铃薯品种差异,指导马铃薯产业原料选择与品种繁育,实验测定了8个主要品质指标,统计分析显示,不同品种的各个指标差异明显,且指标间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为消除冗余,实验对8个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并转化成3个主成分因子,第一主成分主要代表水分因子,第二主成分主要代表糖分因子,第三主成分主要代表蛋白质因子,这3个因子的累计方差贡献率达到75.77%,能有效反映初始指标的信息。综合各主成分因子的得分图可直观反映马铃薯原料指标间的关系,进而得出不同品种的加工或鲜食建议。采用Ward聚类方法进行系统聚类分析,将44个划分为4个类别,分析各类别间的指标差异,并与主成分分析结果进行比较,二者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可为马铃薯原料加工用途划分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随着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云南省农村居民的消费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利用扩展线性支出系统模型可以对云南省农村居民消费结构进行消费边际倾向和总量、增量结构对比分析、基本需求分析以及弹性分析,从而具体窥探和显现了云南省农村居民的消费心理和倾向。基于扩展线性支出模型的云南省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分析为准确预测云南省消费品市场变化,实现云南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提供了重要的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1.
均值化主成分分析是在传统主成分分析法的基础上,采用均值化方法对数据进行预处理的一种改进方法。利用均值化主成分分析法对全国各地区城镇居民的人均消费支出情况进行分析,并使用Matlab平台进行仿真,最终提取出反映消费支出的主成分,为下一步的研究工作提供必要的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2.
基于因子-主成分回归分析的股价技术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回归分析中多元线性回归的理论及应用方法,并以股价技术指标为研究对象,利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建立了短期股价变动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同时讨论了被选为自变量的参数之间存在的多重共线性问题,并分析该问题对线性回归分析结果造成的影响。因子-主成分分析的核心是用较少的相互独立的因子反映原有变量的绝大部分信息。主成分分析的主要思想是:从自变量中提取出新的变量,这些变量是原变量的适当线性组合,并且互不相关,因此应用SPSS软件进行数据缩减、提取主成分,并以主成分因子为新的自变量建立主成分回归方程,消除了多重共线性对回归模型的影响。最后对不同模型的测试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验证了因子-主成分分析在解决实际经济问题中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云南农村居民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回归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居民消费对经济增长具有推动作用,针对云南省农村居民消费需求不足问题,从农村居民收入偏低、消费观念落后、国家对农业补贴有限分析的基础上,积极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增加农村居民收入、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加大对三农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健全社会保障制度等措施,提高农村居民消费需求。  相似文献   

14.
针对暴雨和冰雹2种强对流天气的区分问题,研究了主成分分析联合线性鉴别分析对雷达图像中提取的冰雹及暴雨特征降维和去相关的作用,设计了基于聚类评分的暴雨/冰雹分类模型,采用K均值聚类评分的办法确定具有高分类性的主成分,并以此主成分设计分类器对暴雨和冰雹进行区分.结果表明:主成分分析联合线性鉴别分析进行特征处理能够在降维的同时保留大部分分类性信息,基于聚类评分的分类模型有利于提高冰雹识别的命中率并降低其误警率,且对一般类型公共数据分类问题有效.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湖北省城镇居民的消费水平在逐步提高,消费结构在不断升级。农村居民的人均消费支出年均增长速度快于城镇居民,但消费的绝对额仍远低于城镇居民,湖北省城乡居民消费结构的差异仍然较大。造成湖北省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差异的主要原因有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大,城乡居民文化素质、消费观念差异明显,农村居民购买力分流严重,农村居民消费环境较差,农村居民社会保障不健全等。为改善湖北省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应制定城镇居民家电通讯产品消费优惠政策,促进城镇家庭家电通讯产品升级换代;调整相关税费政策,促进汽车等高档产品和住房消费;扩大高层次教育招生规模,促进城镇居民教育消费;引导个性化、时尚化、品牌化消费,满足消费者多样化消费需求;大力发展服务业,进一步拉动消费增长。为改善湖北省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应切实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村居民购买能力;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改善农村居民消费观念;积极创造消费条件,挖掘农村市场消费潜力;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投入,改善农村消费环境;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强化消费信心。  相似文献   

16.
上海地区青中老年女子体型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对上海地区21-29岁的青年女子,41-49岁的中年女子和61-69岁老年女子随机抽样,进行静态人体测量,对所得数据进行均值分析,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等统计分析,多方位地部析出青中老年女子的体型特征及3个年龄层女子体型差异。  相似文献   

17.
运用聚类分析方法对河南省2000,2005,2010—2013年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及2013年家庭消费支出情况进行分析,将全省各市县按照居民生活水平划分为较高、中等、较低三类区域,为进一步研究河南省居民收入和消费区域间差异提供依据.结果显示,河南省各市县城镇居民的收入和支出普遍高于本地的农村;省会郑州市无论是城镇居民还是农村居民,收入及消费水平均是最高;省会周边的农村和自然环境较好的农村,如巩义市、济源市、鹤壁市等,居民生活水平较高;工业、旅游业发达的地区,如洛阳市、济源市、三门峡市等,城镇居民的收入及消费水平也较高.  相似文献   

18.
分析广西农村居民体育消费结构现状,探讨体育消费结构存在的问题.研究发现,广西农村居民体育消费结构构成比存在显著性差异,具有明显的年龄、教育、收入等特征,呈现出以“实物型”体育消费为主,“娱乐型”“参与型”体育消费为辅,以及体育消费结构分配不合理现象.提出优化广西农村居民体育消费结构的优化建议:完善体育基础设施建设营造浓厚的体育消费氛围,巩固农村经济发展引导农村居民进行体育消费,强化体育消费质量监管提升农村居民体育消费满意度,创新体育产品供给促进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合理化,弘扬民族体育文化推进农村居民体育消费特色化.  相似文献   

19.
目的综合分析、比较、评价皖产半夏和全国主产区半夏质量。方法比色法、电位滴定法测定安徽及全国主产区半夏氨基酸、有机酸、多糖、蛋白质及生物碱含量,并通过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对半夏质量进行评价。结果不同产地半夏药材5类成分含量差异较大。结论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适用于半夏药材内在质量特征评价。  相似文献   

20.
运用主成分分析和因子分析两种综合评价方法,对青海省各州市的经济发展情况进行了排序,对决策部门衡量本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