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杨立斌  王国瑞 《汉中科技》2012,(5):59-60,30
蚂蝗沟大理石矿区矿渣型泥石流,堆积于沟谷的弃渣和上游洪水是该地质灾害的两个主要治理对象。通过论证,该地质灾害不能用单纯的拦渣墙或拦渣坝形式来进行治理,而是借鉴尾矿库的设计经验,采用拦渣坝结合排洪明渠双管齐下的方式对弃渣和洪水两个治理对象同时进行了治理,经过实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丁慧峰 《山西科技》2008,(2):129-130
文章根据洪水的定义及形成分类,并针对我国江河洪水的形成特点,对暴雨形成的洪水灾害提出了相应的防控和治理措施,以减少洪水造成的危害.  相似文献   

3.
分析洞庭湖特大洪水的主要原因及特征:(1)来水量大,泥沙淤积与围湖垦殖是洪水的主要原因;(2)洞庭湖洪水日趋频繁、灾害不断加剧。进一步探讨洞庭湖治理、减灾的主要对策:即洞庭湖流域内治理、减灾对策和江湖协调治理。  相似文献   

4.
为新疆北坡小流域暴雨洪水找出一条可靠的计算途径,针对新疆天山北坡小流域暴雨洪水的特点和规律,提出了应用解三元联立方程组法和推理公式法两种方法,由设计暴雨推求洪沟设计洪水.实例应用结果表明,解三元联立方程组法和推理公式法两种方法切实可行,能够解决无资料地区的暴雨洪水计算问题.  相似文献   

5.
洞庭湖治理及减灾对策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洞庭湖特大洪水的主要原因及特征。(1)来水量大,泥沙淤积与围湖垦殖是洪水的主要原因;(2)洞庭湖洪水日趋频繁,灾害不断加剧,进一步探讨洞庭湖治理,减灾的主要对策,即洞庭湖流域内治理,减灾对策和江湖协调治理。  相似文献   

6.
以申村水库除险加固中洪水计算为例,通过对洪水计算两种方法的介绍,指出目前中小型水库洪水计算中存在的两个主要问题,阐述了解决问题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7.
杨秀禄 《广东科技》2013,(16):137+73
重庆渝东南山区境内洪水发生频繁,给人们的生命以及财产带来了严重的损害,对洪水进行治理已经迫在眉睫。2003年初,水利部与国家防办已经明确提出,我国的"防洪要从控制洪水向洪水管理转变"。主要阐述了重庆渝东南山区暴雨、洪水特性,洪水控制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进行洪水资源的管理。  相似文献   

8.
综合考虑人体生物力学及洪水对人体的作用力,将人体静止失稳分成倾覆失稳和滑移失稳两种形式,推导出人在洪水中两种临界失稳满足的方程,对人体失稳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应用Lagrange方法在仅考虑一个广义坐标下推导了人在洪水中正常行走满足的微分方程,应用高阶RungeKutta法求解其数值解,并对人在洪水中正常行走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将人体静止临界失稳及洪水中正常行走的水深和流速值与试验结果比较,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法能较好地确定人在洪水中失稳和正常行走满足的条件.  相似文献   

9.
王春阳 《甘肃科技》2016,(19):55-58
水文行业主要负责收集降水量、流量测量,以满足水利工程设施和水资源规划的需要。其中暴雨调查包括历史、近期或当年产生洪水的暴雨量、暴雨的中心位置、一次降水的总量、历史、大致过程及其分布范围,并尽可能查考有关天气资料,分析暴雨的成因。洪水调查包括考察洪水痕迹和收集有关资料,推算一次洪水的总量、洪峰流量、洪水过程以及重现期的全部技术工作。在国家大力治理中小河流,其中甘肃两当县是暴雨洪水频发县,中小河流众多,广香河流域植被较好,对该河段历史洪水调查,对中小河流治理和两当县城防洪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王雅姝 《科技信息》2007,(28):104-104
1.河道防洪治理现状和存在问题1.1历次河道治理及规划情况洋河为永定河上游的一条支流,属于山区河道,由于历史原因,洋河受洪水的冲刷而未得到治理。自1965年开始按照20年一遇标准,依据"全面规划,综合治理,上下游、左右岸统筹兼顾,团结治水,堤、渠、林、田、路合理安排;科学确定治导线,在设计洪水正常下泄的情况下,大弯不变,小弯取直,缩窄河道,固定河槽,兼顾两岸利益;因地制宜守点顾线,突出重点"的原则,对洋河进行了统一规划。截至1982年底已修筑堤防工程153km,对解除洪水对沿岸村镇的威胁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洋河初步治理后,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分析和完善现行计算洪峰流量的经验公式入手、建立了合理的雨洪理论,即洪水的形成主要是与流域下垫面的特征及不同频率的暴雨有关,且暴雨与洪水之间成为非线性关系,在此基础上建立起理论物理模型的结构形式,最后提出了计算小流域洪水的经验公式,结果表明,该公式是可行、合理的。  相似文献   

12.
从流域降雨径流物理机制出发,选取不同水文气象分区的4个缺资料小流域,基于暴雨衰减公式进行设计降雨过程计算,结合流域下垫面特征推求模型参数,构建流域水文模型实现设计洪水计算,并将水文模型法计算结果与推理公式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水文模型法得到的设计洪水与推理公式法相似(洪峰、洪量相对误差均不超过30%);水文模型法考虑了土壤下渗能力随着降雨过程的变化情况和流域内各点汇流过程的不确定性;水文模型参数的时空分布不均匀性更加符合流域实际的产汇流规律,提升了复杂情况下设计洪水计算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水库洪水调度情况下的超蓄淹没风险,以韩江高陂水利枢纽为研究对象,基于二维浅水波方程和Villemonte堰流公式构建了库区超蓄淹没模型,模型合理可靠。考虑实际来水和调度方案的不确定性,模型中引入来水、调度方案等动态因子,实现了高陂水利枢纽超蓄淹没风险动态分析模型,并基于三维实景建模技术,实现了任意来水、调度方案下的超蓄淹没三维可视化模拟展示。研究成果可为高陂库区超蓄淹没风险预警预报、水库调度运行、避洪转移、防洪措施制定完善等工作提供决策支撑,也可为其它水库提供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4.
在梯级尾矿库、截河尾矿库中,存在独立防洪和联合合并防洪两种情况。联合合并排洪系统水力计算目前主要采用无压流,有压流状态下的水力计算尚未形成理论公式。针对这种现状,对独立排洪与联合合并排洪系统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对于隧洞及覆盖层较薄的排水管,联合合并排洪系统投资低。根据实际液体的恒定总流能量方程与水流的连续性条件,推导了联合合并排洪有压流状态下的水力计算公式,提出合并点位置的选择要求,给出了截河尾矿库联合合并排洪系统有压流状态下的调洪演算算例。成果可以应用于现有梯级尾矿库、截河尾矿库联合合并防洪安全分析与复核,也可以用于新建梯级尾矿库、截河尾矿库联合合并排洪系统的设计与优化。  相似文献   

15.
采用蓄满产流模型,根据流域形状不同,导出了相应的小流域设计洪水计算公式。公式的应用中考虑了雨量时间分布,不仅可直接计算出设计洪水的洪峰流量,而且还可以计算出设计洪水过程,使小流域设计洪水计算更加合理。文中结合江西良田流域实例,采用本文研究成果,推求出的设计洪水过程,成果合理,计算方法简单易行。  相似文献   

16.
为了加强对中小河流的洪水管理,分别构建中小河流域水文学模型、Mike11模型以及Mike21FM模型,运用Mike Flood对一、二维模型进行耦合计算,对中小河流进行洪涝风险分析。以徐州市丰县复新河左岸地区为例,建立洪水演进数值模型,分析复新河的防洪能力以及不同暴雨情况下研究区内涝情况。结果表明:研究区域基本满足20年一遇防洪能力,部分中小河流排涝能力不足,导致部分地区内涝较严重。  相似文献   

17.
面向防汛主题的信息集成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防洪系统实际决策支持的需要,分析了面向防洪目标的决策主题类型与信息集成方式,应用树和图的思想表示数据结构,研究了描述各类防洪工程以及不同类防洪工程之间的拓扑关系的模型与方法;采用数据库技术、面向决策主题集成和用户界面与应用程序分离方法,建立了基于防洪工程拓扑关系的、面向防洪主题的、启发式的防汛信息服务模型.该模型融入了防洪减灾领域专家的经验与知识;在此基础上,通过应用程序的开发,实现了系统信息的快速获取与高度集成,在总体上和任一局部防洪区域内都能对防洪调度决策提供有效支持.  相似文献   

18.
三峡河道洪水演算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研究了非线性洪水运动特性,提出了广义示储流量和示储水位概念,得出了河段水位与流量转换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河道洪水流量及水位模拟的统一模型,并研究了求解的有效算法.本模型除能反映洪水运动的非线性特性外,还能模拟出水位-流量绳套曲线.该模型成功地应用于长江三峡河道的洪水演算之中.  相似文献   

19.
以东莞低涌变电站为例,讨论100 a一遇洪水时上游发生溃坝的洪水波演进的特性。针对电站所处挂影洲围四周河道环绕的特点,将整个溃坝过程分三阶段模拟。首先利用二维溃坝模型模拟得出溃口流量、洪水流场、溃坝波高及其传播时间等特征;再讨论溃坝波传播并淹没整个挂影洲围的过程;最后应用堰流公式等计算洪水逐渐抬高水位,直至与河道水位齐平过程的水位流量过程线。以此来探讨从堤坝溃决到结束的整个过程中不同阶段的水位、流速和流量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