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观察一种治疗中风后遗症肢体偏瘫中药组方的临床疗效。入选472例中风后遗症期肢体偏瘫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常规康复治疗(针灸及肢体康复锻炼),治疗组在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加中药组方治疗。治疗组在肢体运动功能改善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本研究的中药组方治疗中风后遗症肢体偏瘫有较好的疗效,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探讨应用自制肢体康复装置包括上肢康复装置、下肢康复装置(实用新型发明专利:上肢康复装置,发明专利号:ZL201520279231.0;下肢康复装置,发明专利号:ZL201510040238.1)治疗7 d、14 d,治疗前后NIHSS评分变化、治疗14d后ADL量表评分变化、总有效率等。选择武威医学科学院神经内科2018年6月—2020年6月诊断为脑卒中后偏瘫患者84例,均有程度不同肢体功能障碍,肌力0~5级,其中脑梗死68例,脑出血16例。采用简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2例,治疗组患者采用自制肢体康复装置康复治疗+常规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总有效率进行比较。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日常生活能力改善、总有效率均有显著差异变化,治疗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自制肢体康复装置在脑卒中后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中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并研究社区护理干预在老年脑卒中患者恢复期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某院1年内收治的68例老年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患者及其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后,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各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接受社区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肢体运动功能、高血压控制达标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经过社区护理干预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肢体运动功能均明显优于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高血压控制达标率为94.12%,对照组为73.53%,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各项指标存在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床对老年脑卒中患者恢复期采用社区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肢体运动功能,并且良好的控制患者高血压,值得临床应用并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心理干预对脑卒中后肢体功能障碍伴抑郁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对脑卒中后肢体功能障碍患者进行汉米尔顿抑郁量表(HAMD)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对存在抑郁状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及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治疗护理的基础上采用综合性心理干预:行为干预、生物反馈、放松训练、支持性心理治疗、认知行为治疗、预防干预等。2月后复测患者HAMD抑郁量表和SDS抑郁自评量表,评价患者抑郁状态改善情况。结果入院治疗2月后,干预组脑卒中后肢体功能障碍患者抑郁状态改善,HAMD评分及SDS评分与对照组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采取心理干预可以改善患者的抑郁状态,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张弘 《甘肃科技》2022,(11):87-89
分析早期康复治疗对急性脑卒中患者的影响。选取2019年1月—2020年8月期间收治的64例急性脑卒中患者开展相关研究,并依托于随机单盲法将其划分2组,各32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措施康复治疗,观察组则在常规基础上采用早期康复治疗措施,观察不同方案对患者的影响。康复治疗后,观察组日常生活能力、肢体运动功能、巴氏指数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急性脑卒中患者来说,需要在早期开展康复治疗,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方式,提升康复的效率,加速患者的康复速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水针配合电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水针配合电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IDP)的临床疗效。方法:以三焦前,肾俞,气海俞,大肠俞和关元俞为主穴,采用当归注射液穴注及电针治疗患者30例,并与26例单纯电针组对照,观察其对LIDP患者临床症状改善的作用,结果:两者的显效率分别为90%和73.1%,水针配合电针的显效率显著高于单纯电针组*P<0.05)。在临床治愈者平均所用的时间上也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不针配合电针可以有效改善LIDP的临床症状和缩短治疗时间。  相似文献   

7.
韩锡茜  东红 《甘肃科技》2016,(21):93-94
观察补阳还五汤联合高压氧舱治疗脑卒中后肢体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选择甘肃省中医院脑病科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脑卒中患者5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6例,治疗组于患者病情稳定后1~2周给予补阳还五汤加减联合高压氧舱治疗;对照组为常规内科治疗。观察治疗后第15天治疗组和对照组的神经功能缺损(NISHH)和日常生活能力(BI)改善程度。结果:治疗组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SHH)和日常生活能力(BI)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补阳还五汤加减联合高压氧舱治疗脑梗死后肢体障碍的患者,可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并有效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经临床应用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项针配合常规针刺治疗缺血性中风的疗效.方法:162例缺血性中风患者,随机分为项针组和对照组.项针组取风池、完骨穴配合常规针刺取穴:肩髃、曲池、外关、合谷、伏兔、足三里、解溪及太冲等.对照组仅常规针刺取穴.每天针刺1次,连续治疗15次为一个疗程.以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为观察指标.结果:两组治疗后对缺血性中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有改善(P<0.05),项针组对面瘫、言语、上肢肌力、手肌力及步行能力的改善比对照组更为明显,项针组和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88.9%和79.0%(P>0.05);显效率分别为59.3%和30.9%(P<0.01).结论:项针疗法治疗中风疗效确切,能显著地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相似文献   

9.
我们自从应用电针治疗畜病以来,迅速降低了治疗成本,1977年12月1日至30日,共治疗病猪123只,平均每只病猪只花治疗药品费0.07元,1978年1月1日至31日,共治疗病猪107头,平均每只病猪只花治疗药品费0.06元,与前几年同期对比降低药品费百分之九十以上。下面将电针疗法临床实践初步体会汇报如下:根据病情选用2穴或3穴、4穴,按常规消毒后,将元利针刺入所需的深度后,将电机的两极装以导线,再把导线顶端的金属夹分别接于针柄上,如同时使用两组输出,而只用三穴时,其中刺在主穴的针柄上可同时接上两根负极导线。然后把电沅打开疏密波(疏密波是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脑卒中后肢体偏瘫患者进行针刺结合有氧训练的临床效果。方法:共120例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分别进行针刺后有氧训练和单纯针刺疗法。治疗周期为4周,每周5次,针刺时间相同,有氧训练时间为30分钟。分别评定其生理耗能指数(physiological cost index,PCI)、10m最大步行速度测试(10m maximum walking speed,10m MWS)及Barthel指数(BI),并记录实验组结束后所测最大心率和患者耐受时间。结果:治疗前实验组PCI、10m MWS、BI指数与对照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与组内治疗前比较,PCI、10m MWS、BI指数各评定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实验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结束后所测最大心率和患者耐受时间较治疗前明显延长(p〈0.05)。结论:针刺结合有氧训练对脑卒中肢体偏瘫功能的恢复有积极作用,有助于患者心肺功能的提高,明显改善患者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并增强生存信心。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决等速肌力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影响的研究,选择2017年5月~2018年5月在某医院住院的脑卒中偏瘫患者共50例;随机将其划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对照组通过常规康复训练和临床药物治疗,康复训练主要有运动治疗、作业治疗、物理因子治疗等,共治疗8周,每周治疗5 d,每天训练2次。观察组除采用对照组治疗方法外,还进行等速肌力训练。通过、FMA评分表、ARAT上肢运动测量评分表、上肢肩关节外展和腕关节背伸主动关节活动度、肌电积分值对上肢功能进行评价。通过BI指数和DASH量表对生活方面进行评价。通过、峰力矩、峰值力矩体重比、平均功率、总功四个力学指标对肌力进行评价。对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的上肢运动功能恢复指标、生活方面评分指标和力学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观察组治疗后较对照组和治疗前各指标均有很大的改善。可见等速肌力训练能够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关节屈伸肌力,促进脑卒中偏瘫患者上式运动功能改善,帮助患者加强自理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功能位低温支具配合作业治疗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疗效。方法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2组均给予常规作业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佩戴功能位低温支具。结果治疗8周后,2组FM A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提高更明显(P<0.05);2组肿胀程度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0.05);2组ADL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P<0.05)。结论功能位低温支具配合作业治疗可更好的促进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康复。  相似文献   

13.
通过采集的静息态脑功能磁共振成像数据和并对其进行分析,分别探索传统手针和电针足三里穴的人脑持续性效应的中枢神经系统活动.选择12例(6男,6女,23~27岁)无针刺经历的、右利手健康成年志愿者,分成手针组(12例)和电针组(12例).手针刺激(2 Hz)和电针刺激(2 Hz,连续方波,电流强度0.5~1.4 mA)实验中,针刺刺激分别以2 Hz的频率对足三里进行2 min的双向捻转,采集针刺刺激前后静息态的数据进行预处理并对其进行统计分析.统计结果显示手针和电针针刺足三里后引起了不同的持续性效应,包括中脑和基底神经节在内的参与与镇痛有关的神经递质释放的脑区结构,在针刺刺激后阶段呈现出了持续性的活动.两种针刺模态下不同的脑区响应模式表明两者可能在经络传输通道和神经递质系统的活动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脑卒中肢体瘫痪的早期康复护理方法。方法 :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 ,系统化地早期实施心理护理,保持肢体功能位置,关节活动度维持训练和日常生活能力训练等康复护理措施。结果 :22例患者肢体功能和生活能力均显著改善。结论 :早期系统规范的康复护理可明显降低脑卒中肢瘫残疾率 ,可明显提高脑卒中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探讨应用康复治疗对于脑卒中患者的临床效果。选取兰州市残疾人托养就业康复中心从2013年1月到2014年12月入院治疗的89例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44例与对照组45例。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药物支持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常规药物支持治疗基础上,给予康复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患者Barthel指标变化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Barthel评分的变化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对脑卒中患者应用常规药物联合康复治疗方法,有助于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预后及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明察针刺结合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治疗作用。方法:将106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针刺康复护理组和对照组。结果,针刺康复护理组吞咽功能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吞咽障碍疗效评价,针刺护理组总有效率为94.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6%;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针刺结合康复护理较常规治疗方法能更好地改善患者吞咽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动态脑电图联合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在脑卒中患者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脑卒中患者15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76例.观察组患者选用动态脑电图结合脑干听觉诱发电位进行监测,对照组患者选用常规脑电图进行监测,对比两组患者预后评估结果和预后评估中价值.结果观察组患者中真阴性和真阳性的例数均明显多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中假阴性和假阳性的人数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检测的敏感性、特异性、错误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准确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态脑电图联合脑干听觉诱发电位能够有效增加脑卒中患者预后评估的特异性和敏感性,提高评估的准确率,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8.
探究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卒中患者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选取2017年10月-2018年10月白银市中心医院收治的脑卒中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护理,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康复护理。对比2组患者认知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康复相关知识掌握程度、护理满意度、住院时间与住院费用。护理后观察组MMSE评分ADL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康复相关知识掌握优良率92.50%显著高于对照组75.00%(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住院费用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脑卒中患者康复护理中能够提高其认知功能与日常生活能力,促进其疾病康复相关知识掌握,缩短住院时间,且护理满意度较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早期综合康复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将75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分为对照组(43例)和观察组(32例)。对照组按照常规治疗原则进行治疗及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于患者在病情平稳后24-48h实施肢体功能康复锻炼、促醒等综合康复护理措施。结果观察组治疗1月后GC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后6月CO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早期综合康复护理可有效提高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疗效并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治疗方案将114例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分为两组,57例患者实施常规治疗为对照组,57例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治疗为观察组,疗程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改变情况、治疗效果、药物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左室射血分数、心输出量、左室短轴缩短率、6 min步行距离、每搏输出量均显著增加,两组患者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收缩末期内径、血浆B型钠尿肽均显著减小;观察组患者左室射血分数、心输出量、左室短轴缩短率、6 min步行距离、每搏输出量均明显大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收缩末期内径、血浆B型钠尿肽均明显小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曲美他嗪是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的有效药物,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指标,提高治愈率,药物不良反应少,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