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中试研究是润滑油添加剂产品的研制过程中的中间环节,不同的添加剂产品合成需要不同的化工设备,反应釜是中试研究的最主要设备;蒸馏、沉降、酸碱洗涤、离心过滤等是重要的粗产物后处理设备;先进的中试装置自动控制系统和计量系统可以提供能量平衡及物料平衡,为润滑油添加剂的工业放大提供设计依据。  相似文献   

2.
对研制的无铅基的“ZY-1”添加剂汽车润滑油与美国名牌壳牌润滑油进行了一系列的摩擦性能对比测试,结果表明含“ZY-1”添加剂的润滑油具有在摩擦面上形成自保护层的作用,在减摩方面的性能优于壳牌润滑油,具有广阔的使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基于均匀设计的润滑油15W/40SH配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国内外汽车机油的现状及发展趋势,指出中国研发高级别润滑油的紧迫性。为了达到高级别润滑油的性能要求,合理选择基础油和添加剂,在均匀设计的基础上安排多因素试验,对试验结果用逐步回归技术进行处理,分析了基础油对添加剂的感受性和添加剂之间的配伍性,得出了15W/40SH级润滑油的优化配方,最后与同类进口成品汽油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用该配方调制出的汽油机油的极压性、抗磨性及抗氧性均达到国外同类产品的质量水平。  相似文献   

4.
微波消解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润滑油添加剂中的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微波消解对添加剂样品进行消解预处理,用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润滑油添加剂中的锌,此法不受添加剂组分的影响,方法简便,具有较高的精密度和准确度。  相似文献   

5.
用超声波对石墨(EG)进行处理得到蠕虫石墨和纳米石墨薄片混合体的膨胀石墨润滑油添加剂.采用自由基乳液聚合方法合成了膨胀石墨/聚合物复合添加剂,并用四球摩擦磨损试验机考察了添加剂在基础油(液体石惜)中的摩擦磨损性能.结果表明,一定浓度的膨胀石墨/聚合物复合添加剂可有效提高基础油的承载能力,降低磨损量,其最佳用量约为0.5%.  相似文献   

6.
研制润滑油的关键问题之一是研究其中多种添加剂间的相互作用和添加剂间的最佳复配比.以正交试验设计为基础的直现分析和回归分析可以探讨添加剂间的相互作用,而基于上述方法的最佳复配比的计算往往误差较大.采用BP神经网络计算最佳复配比,并与前两种方法作比较,发现BP神经网络在计算最优复配比时,结论可靠,精度高,是研制最佳润滑油配方的优秀数学工具.  相似文献   

7.
探讨了专家系统及神经网络技术在润滑油研制中的应用。以各种添加剂及其特性和有关的配比与润滑油的特性建立知识库,运用专家系统为研制油选择合适的添加剂,并向神经网络输入初始数据。运用初始数据,按照研制油的要求,从神经网络推导出合适的配比,并将推算的结果添加到知识库。  相似文献   

8.
以硼酸和氧化钙为原料,采用水热法合成了粒径分布均匀的球型纳米硼酸钙润滑油添加剂.通过改变反应温度、硼钙物质的量比及反应时间研究了生成硼酸钙的影响因素.利用XRD和TEM对其结构组成和形貌进行了表征,结果发现:制得产品是CaB6O10·5H2O,粒径为10~20 nm,分布均匀.将添加剂样品与润滑油按照一定比例混合,超声搅拌下使添加剂均匀分散在润滑油中,制得成品油.静止考察了润滑油的稳定性和分散性,并且测试了润滑油的抗磨减摩性能.结果表明:纳米CaB6O10·5H2O添加剂具有良好的分散性、稳定性和抗磨减摩性能.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分形理论及其求和法,并利用分形求和法对工业生产中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分形研究.应用湖南省近20年的工业废气排放量数据和工业"三废"综合利用产品产值数据,利用该方法得到的分维数大小准确的反映了这二组数据在20年间的变化趋势大小,该研究方法摆脱了传统的定性和一维研究方式,研究的结果更具有动态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10.
BP神经网络在润滑油摩擦改进剂复配性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制润滑油的关键问题之一是研究其中多种添加剂间的相互作用和添加剂间的最佳复配比。以正交试验设计为基础的直现分析和回归分析可以探讨添加剂间的相互作用,而基于上述方法的最佳复配比的计算往往误差较大。采用BP神经网络计算最佳复配比,并与前两种方法作比较,发现BP神经网络在计算最优复配比时,结论可靠,精度高,是研制最佳润滑油配方的优秀数学工具。  相似文献   

11.
采用中和沉淀法合成了球型、粒径分布均匀的纳米硼酸钙润滑油添加剂,利用XRD、SEM对其结构组成和表面形貌进行了表征。将添加剂样品均匀分散在润滑油中得到成品油,静置观察考查了润滑油的分散性和稳定性。利用重负荷车辆与工业齿轮油中试验检验了润滑油的的润滑性能。结果表明,纳米硼酸钙添加剂具有良好的分散性、稳定性和抗磨减摩性能。  相似文献   

12.
在自行研制的润滑油弹流拖动力试验装置上 ,对 4 10 6国产航空润滑油进行了不同条件下的弹流拖动力试验 ;并通过对试验数据的分析和处理 ,提出了可供工程实际应用的 4 10 6航空润滑油弹流拖动系数的计算公式 ,利用该计算公式可对试验范围内的弹流拖动系数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13.
用溶剂萃取和柱层析方法从一种进口金属塑性加工润滑油中分离出粘度添加剂,并结合红外光谱、核磁共振、凝胶色谱等多种分析手段,对该粘度添加剂进行了定性定量分析,为我国粘度添加剂的研制与应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4.
借鉴现在焦化厂对三废的相关处理办法,提出我公司新建焦化厂三废的处理措施。通过排查公司各生产车间废气、废水以及固体废弃物存在的污染源,分析污染源的性质和排放特点,采取针对性的处理措施,有效降低了三废的排放量,使之达到国家相关限制的排放指标,满足企业节能减排和循环经济的双重要求,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5.
张磊  李冠峰  连瑞瑞 《科技资讯》2011,(10):217-218
本文对环境友好润滑油的基础油、添加剂进行了论述,分析了基础油、添加剂对环境友好润滑油的性能和生物降解性方面的影响,概述了环境友好润滑油在生物降解性实验方法的研究及进展,并介绍了土壤实验法,对环境友好润滑油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
为了研制内燃机润滑油,采用计算机知识推理的方法来选择基础油和添加剂。知识的表示以传统的基于规则的知识表示为基础,结合面向对象的以及模糊的知识表示方法,为每种添加剂建立规则库。以添加剂类型规则库中的规则头以及研制油的性能要求分别得到两个证据集合,以两集合的贴近库作为其匹配度,从而选择出符合要求的添加剂类型。以该类型添加剂中的每种添加剂性能指标形成的评判标准论域集合与选择该添加剂的模糊评判论域集合为基础,应用麦德姆尼方法推出模糊关系矩阵,用研制油的评判集合及模糊假言推理得到结论,在多个结论的情况下,对结论冲突进行消解,最终选择出最优的添加剂。实践表明,这种推理方法得到的添加剂与大量人工分析得到的结论完全相同。  相似文献   

17.
针对公交车用天然气(CNG)/汽油两用燃料发动机使用汽油发动机润滑油出现的积炭多、早期磨损、换油周期缩短等问题,结合公交车用CNG/汽油两用燃料发动机的工作特点,通过大量的试验,研究了基础油对清净分散剂、抗氧抗腐剂、降凝剂等功能添加剂的感受性及添加剂之间的配伍性;运用正交试验进行方案设计,通过对试验数据处理和分析,得出了各因素的影响程度,并确定出了公交车用15W/40 CNG/汽油两用燃料发动机润滑油的优化配方。结果表明:新研制的15W/40 CNG公交车用CNG/汽油两用燃料发动机润滑油具有良好的高低温清净性、抗氧抗腐性和抗磨性能。  相似文献   

18.
针对青海省丰富的土碱资源,对用苛化法制取液体、固体烧碱进行了实验研究,并对相关的三废处理作了有益的探讨。该法可充分利用当地资源,具转化率和产品收率高、资源利用合理等特点,该工艺在技术上具可行性。  相似文献   

19.
1 燃煤添加剂 我国平均燃煤热效率仅为29%,与世界发达国家平均热效率51%相比,每年直接浪费煤炭2.8亿吨,而煤炭素有“乌金”之称,是国家工业化生产及人们日常生活主要能源之一。 该公司科研人员经过多年反复研制及供用户试用,成功地研制出一种燃煤添加剂。用这种属“三废”材料制成的添加剂掺入煤中,混合燃烧可节约原煤30.35%,发热量等于或高于原煤发热量,燃烧时间等于或超过原煤燃烧时间,既能掺入烟煤用于工业,也能加入无烟煤供民用,且在使用过程中能减少出炉灰量,大大降低硫、磷等有害气体排放,意义十分重大。该项技术荣获’95中国科技精品博览会“科技项目创新奖”。 燃煤添加剂为煤矸石、废炉渣灰、石灰石、白云石等废料加入适量添加剂混合而成。其综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废油性能指标及相容性的研究对经初步处理的废润滑油进行再生基础油筛选,调整切削液的原液稳定性,使切削液满足运输和储存要求.并对pH稳定剂、镁铝缓蚀剂、抗菌剂等添加剂进行筛选,利用正交试验通过对其防锈性能以及原液稳定性进行评价确定并优化了以废润滑油为基础油的再生切削液配方.所研制的再生切削液具有优良的防锈性、润滑性和极压性,对铝合金的防腐蚀性能良好,能够满足不同材料设备加工要求,具有普遍性和通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