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黑土是我国优良的耕作土壤,黑土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不合理的耕作制度与耕作措施对黑土的性质影响较大。本文在充分分析农业耕作对黑土性质影响的基础上,指出农业耕作与黑土区水土流失的影响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黑土农业利用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作为世界上三大黑土区之一的东北平原黑土区的水土流失仍在发展中,面积不断扩大,黑土层变薄,土壤养分下降,影响到东北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危及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恶化了生态环境,制约了当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对我国的粮食安全构成威胁。  相似文献   

3.
贵州省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划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划分是提高水土流失防治成效的重要途径。为进一步探究贵州省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的空间分布,参照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划分导则,结合贵州省水土流失类型及特点,建立贵州省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划分的指标体系,以乡镇为划分基本单元,利用Arc GIS空间叠加分析模型,进行贵州省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划分。研究结果显示:贵州省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包括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和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面积132 485.10km~2,占贵州省总面积75.20%。其中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面积37 718.90km~2,占贵州省总面积21.41%;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面积94 766.20km~2,占贵州省总面积53.79%。  相似文献   

4.
根据《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规范》,水土流失预测范围为工程永久占地和临时占地。根据艾里克湖引水工程建设过程中扰动和破损地面的方式、位置,造成水土流失特点,防治轻重缓急等进行水土流失防治分区。通过对工程现场调查,将项目区分为8个水土流失防治分区,分别为:取水构筑物区、管线区、调节设施区、建设附属区、弃渣场区、道路区、工程管理区和高压线路区。根据各水土流失防治区的水土流失特点、危害程度,防治措施采取治理与防护相结合、工程措施与植物措施相结合、治理水土流失与美化、绿化相结合。统筹布局各类水土保持措施,以形成完整的水土保持防治体系。  相似文献   

5.
铁西输油管道工程甘肃段穿越黄土丘陵沟壑区,地形地貌复杂,生态环境脆弱,建设施工过程中引起新的水土流失。水土流失防治区分为黄土残塬防治区、梁峁沟壑防治区、河谷阶地防治区,根据各自的特点,制定防治措施,实现管道工程建设与生态环境建设同步进行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随着电力项目的大力建设,山西省整个区域的生态环境也随之恶化,个别地区引发水土流失.通过对山西瑞光电厂项目建设过程中水土流失现状的了解,在全面勘察和分析的基础上,将该项目划分为四个水土流失防治分区:厂区建设防治区、线性设施防治区、贮灰场防治区和施工临时设施防治区,并就各防治分区做出典型的工程措施设计.  相似文献   

7.
该文阐述了南方红壤区水土流失现状,重点介绍了该区水土流失防控的主要技术,主要包括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和封育措施,并指出该区今后水土流失防治重点应加强深入研究的方向,旨在为该地区今后水土流失防治和土地开发、利用、保护与整治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堤防整治是平原区河道治理的常见工程形式,具有土方量大及扰动土地面积大的特点,易造成水土流失。分析了堤防工程施工期及自然恢复期产生水土流失的成因,并结合主体工程区、施工生产生活区、交通道路区、料场区和弃渣场区等不同项目区的划分,提出了水土流失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9.
为了计算降雨引起的坡面黑土层侵蚀厚度,建立了坡面变形(冲刷厚度)的数学模型.模型包括坡面水流连续方程、水流运动方程、侵蚀方程(水土流失方程)、坡面变形方程.实现了对降雨引起的坡面黑土层侵蚀厚度的数值计算,该成果可预测黑土层流失的年限,为防治水土流失、减轻地质灾害、合理使用耕地和保护生态环境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王守勤 《科技信息》2011,(6):350-350
淮北平原河道治理工程建设中堤防边坡水土流失防治和初期生态环境恢复存在一些需要探讨解决的问题。针对淮北平原区自然地理特性,本文就如何改进水土流失防治措施设计及有效实施等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嘉陵江是长江上游重要的支流,其日趋严重的水土流失,已成为该区生态环境恶化、农村经济落后的重要原因.从治理水土流失的角度出发,文章结合研究区治理模式,从分析其治理效益追寻导致该区水土流失的原因,从而探讨提出了嘉陵江南充地区水土流失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2.
青海河湟区水土资源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青海东部河湟区是青海省内水土流失的典型区。合理利用水土资源,保持水土,防治水土流失,不仅是当前水土资源利用、规划和管理中的基本要求,也是未来西部开发战略实施及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本文就河湟区水土资源的特点和问题作了分析,提出了水土流失治理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结合合肥市丰乐河航道整治工程水土保持方案编制实例,系统阐述航道整治项目水土流失特点及水土保持方案编制要点,对水土流失特别严重的疏浚抛泥区提出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4.
分析我国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划,认为省级及以下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划分在区划衔接、区划最小单元、指标与标准等方面尚存一些问题,需进行深入分析探讨。省级及以下区划应按照区划的等级性,在国家级重点防治区划控制下,逐渐缩小区划分类单元,以区、亚区、小区的层级关系区别各级区划并进行上下衔接;在指标方面,总体延续上级规划指标体系和构建思路,但可根据地方特色,增加地方性指标;划分标准则采用逐级缩小的原则,按等差方式确定。  相似文献   

15.
公路建设中的水土流失防治措施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由于公路工程建设造成的水土流失以及公路主体工程建设本身具有的水保措施功能进行了简要分析,从公路工程建设中比较容易忽视的防治区域(施工便道、取料场、弃渣场、桥梁立交、拆迁安置区、边沟外的征地范围)、表层土的剥离与返还、施工临时防护等方面讨论了水土流失防治措施,并提出了一些管理措施,旨在为公路工程建设中水土流失的防治提供一些有益的经验。  相似文献   

16.
西南喀斯特石漠化区水土保持与生态文明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2008年6月10-12日在重庆西南大学举办的"西南喀斯特石漠化区水土保持与生态文明学术研讨会"为背景,对西南岩溶石漠化区近年来水土流失动态评价及发展成果进行了总结,体现了我国当前岩溶石漠化区水土保持研究的最新进展和最高水平,并对岩溶石漠化区水土流失基础研究及综合防治对策提出了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广西岩溶地区水土流失遥感数据和典型地区监测资料显示,广西岩溶地区水土流失有3个显著的特点:土壤侵蚀模数低,以水土漏失为主要过程,坡耕地是重要水土流失区。水土流失的突出危害是导致严重的岩溶内涝灾害和大面积耕地丧失。21世纪以来,国家和广西区政府对于广西岩溶地区水土流失防治工作高度重视,组织实施了一大批水土保持工程,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4 000km~2,遏制了石漠化,降低了土壤侵蚀模数,形成了高效生态产业,创建了弄拉、龙何等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水土保持模式。但广西岩溶地区水土漏失和内涝灾害防治力度不够,建议进一步加大力度实施广西岩溶地区水土漏失、内涝防治以及耕地资源丧失的水土保持工程。  相似文献   

18.
顾豪 《广东科技》2012,(9):87-88
以广西融水县融水二桥及连接线工程为例,根据项目布局及工程建设施工特点,将项目划分为路基工程区、桥梁区、取土场区、弃渣场区、临时堆土场区、施工生产生活区及施工便道区7个防治区。在对主体工程中具有水土保持功能的防护措施进行分析评价的基础上,结合水土流失防治分区、工程建设的特点和已有的防治措施,以路基工程区、取土场、弃渣场、临时堆土场为重点治理单元,合理、全面、系统的规划,提出新增的一些水土保持措施,使之形成一个完整的以工程措施、植物措施与临时措施相结合的水土流失防治体系。  相似文献   

19.
梁永玖 《科技资讯》2010,(13):155-156
综合调查分析了水土流失现状特征,水土流失危害,提出水土流失防治的指导思想和原则,分区做出防治措施,有效控制本区的水土流失。  相似文献   

20.
任正华 《科技咨询导报》2012,(24):151-151,153
林小流域属于辽宁省农业综合开发东北黑土区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工程宽甸县大西岔项目区的工程区之一。杨林小流域粗放的农业生产方式和薄弱农业基础设施,导致农作物质量和数量的下降,加之不合理的土地利用结构,人民生活水平徘徊不前,自然资源面临匮竭。林草覆盖度降低,使原本相对稳定的庞大的生物基因库生态开始脆弱起来,抗御自然灾害的功能较差,如不尽快采取措施,后果甚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