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基于对皮带输送线散状物料流的运动和力学特性分析,建立了皮带输送线物料流动态计量的数学模型,论述了此模型的应用和意义。实际应用表明此模型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2.
串联盘管道连续输送机中直线段力学分析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串联盘式管道连续输送机主要运输散状物料。这些散状物料可以被看成散粒体,利用散粒体的力学性质,我们主要对串联盘式管道连续输送机中间承载段的散状货载在动态条件下的力学进行分析,推倒出了计算应力数学模型,并得到了牵引力的计算方法,随着物料高度的增加,物料作用在容器底部的应力呈指数规律快速增加,因此利用圆柱形容器运输散状物料时,应把物料分成合适的段运输。  相似文献   

3.
连续输送物料计量称重系统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工农业生产、仓储和产品流通等环节需要对连续输送物料(尤其是颗粒状散装物料)进行快速准确地计量称重。传统连续输送物料计量称重系统,要么计量精度差,要么运行速度慢,不能满足精确计量和快速称重的要求。连续输送物料计量称重系统是基于动态称重方法,采用物料流的动态切换和双称量斗互备缓冲计量方式,解决了连续输送物料的精确计量和快速称重的难题,计量精度高于0.5%,可作为贸易结算或企业散装物料入库、出库及上下工序间工艺控制用计量称重,可替代传统皮带秤或核子秤等,同时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和更快的响应速度。  相似文献   

4.
电子皮带秤是安装在皮带机上对散状物料或成包物料进行连续动态计量的称量装置,已广泛用于冶金、电力、煤炭、建材、化工、港口等工业部门。但目前所用的电子皮带秤一般都为分散式,即1台仪表仅控制1台皮带秤,且投资  相似文献   

5.
串联盘式管道连续输送机直线段力学静态分析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串联盘式管道连续输送机主要运输散状物料,这些散状物料可以被看成散粒体,在静态下,管道,串联盘及散状物料相互作用的状态,相当于圆柱形容器中装着散状物料;利用柱坐标及散粒体的力学性质,主要对串联盘式管道连续输送机中间承载段的散状货载静态条件下的力学进行分析;得知,随着装载物料深度的增加,物料的径向及轴向压应力呈指数增加,当物料深度达到一定值时,两应力趋于稳定值。  相似文献   

6.
电动双翻板五通卸料装置是一种新型的卸料装置,能够解决散料输送过程中卸料装置受转运站楼层高度限制的问题,实现了两点来料两点受料的工艺流程。它是物料输送系统中实现物料快速换向的理想设备,广泛应用于建材、冶金、矿山、电力等行业散状物料的输送。  相似文献   

7.
佟姝艳 《科技信息》2010,(26):138-138,140
本文根据固体松散物料输送流量控制的特点,对比现有测量固态散状物料的设备研究并设计出一种基于物料体积进行控制的定量给料装置,使其具有体积流量控制和重量流量控制功能,而且所设计的滚筒式给料装置能使散状物料落料均匀,在连续性的流程生产中对散状物料进行定量控制。  相似文献   

8.
WGY300型粉状物料动态电子计量装置的测试及精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水泥为例,针对粉状物料动态计量过程中单次计量精度误差不易达到国家标准的问题,设计了一种WGY300型粉状物料动态电子计量装置。该装置是在已有的动态计量装置上增设了控制粉状物料残余量的设备,用以清除粘附在装料容器上的残余粉料,从而达到精确计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设计了一种粒状散料均匀定量运送系统,包括螺旋送料器的几何建模,以及基于应变传感器和可编程控制器PLC的送料装置计量模块.采用离散单元EDEM软件对粒状散料的送料均匀性进行仿真;并通过Matlab程序对同工况下的物料进行均匀性计算.结果表明,所设计系统的散料运送均匀满足要求,适合对同类物料的定量运送.  相似文献   

10.
介绍一种可以对连续、质轻的蓬松状物料进行准静态计量和棉籽榨油工艺的自动控制系统.详细论述了如何采用最优控制方法和软件编程技巧,将动态信号变为准静态进行在线计量、高精度采集棉籽加工量和配水量、并能自动调节给水量和蒸炒温度这两个重要参数,使棉籽饼内的残油率有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1.
针对高带速、大运量带式输送机物料瞬时流量难以实时精准测量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激光扫描的带式输送机物料瞬时流量高精度实时测量方法.利用二维激光测距仪和测速传感器获取带式输送机高速运行下物料流三维激光点云数据,经滤波、异常值剔除、数据平滑等预处理后,通过分析扫描线上激光点云空间形态特征提出一种物料流轮廓自动提取方法,并建立基于面元积分的带式输送机物料瞬时流量计算数学模型.开发的带式输送机物料瞬时流量测量系统用于测量带宽为200mm槽型带式输送机在带速0.5~1.5m/s下物料流瞬时流量时,数据重复性和相关性都达到98%以上.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采样间距小、测量精度高、实时性强,具有较强适用性和可靠性,有助于为港口带式输送机自适应节能控制技术提供实时、精确的数据来源.  相似文献   

12.
随着相似材料逐渐用在动力学模型试验中,其动态力学参数的测试和研究显得尤为重要.相似材料是软弱材料,其强度较低,波阻抗也无法与Kolsky杆常用的钢杆或铝杆相匹配,因而无法利用传统的应变测量系统进行动态力学测试.本文基于一维应力波理论,推得被测试件端面应力与应变、应变率之间的关系表达式,进而利用PVDF压电薄膜传感器改进SHPB装置的压力量测方法和系统;采集到相似材料的动态压力信号,得到了相似材料在不同应变率下的全应力应变曲线、动态弹性模量、动态峰值强度以及随速率变化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针对目前国内外橡胶生产企业的实际生产状况,提出工控机与可编程控制器构成的分布式上下递阶结构的控制系统方案来改进生产工艺,并在可靠和稳定的前提下,提出了动态预测分段称量算法,对其中系统的落差补偿、粗流给料设定值的修正算法部分进行了详细的研究。通过实际运行表明,系统提高了称量的精度与速度,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4.
为了更精确地描述固体颗粒在随动式动态混合器中的分布,在研究管内颗粒分布情况时引入电荷耦合元件(CCD)图像测量系统。采用内置低流阻螺旋转子探讨有无内置低流阻螺旋转子、不同固体颗粒密度、不同连续相流体流速对管路固液混合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管内加入低流阻螺旋转子后,密度与水接近的固态颗粒的混合效果较光管得到了明显的改善;连续相流体速度为1 m/s时,管内加入低流阻螺旋转子后,密度与水接近的固态颗粒混合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5.
利用传统电导法测量气液两相流持液率时,测量精度和测量范围往往要受到流型和矿化度的影响。为此,提出一种在强制环状流状态下,利用往复式动态电导探针测量持液率的方法。测量装置由旋流器、电导探针、探针自动往复移动装置和数据采集处理系统等组成。该测量方法一方面将流型调整为强制环状流,使测量结果不受复杂多变的气液流型的影响;另一方面,仅仅根据电路的通断来确定液膜厚度,而不依赖具体的电导率大小,因此可以克服矿 化度对测量结果的影响。通过数值模拟研究,标定了动态电导传感器对液膜进行测量的位置位于旋流器下游约6D处;通过室内实验验证了装置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在气相表观流速5~20m·s-1,液相表观流速0.079~0.48m·s-1的实验参数范围内,持液率最大偏差为10.45%。  相似文献   

16.
物质、能量和信息是构成当代制造企业的三大要素,能量系统是整个企业的一个子系统.由企业能物流分析得到企业能量系统静态投入产出方程,将其改造成带一步延迟的W. Leontief型能量系统动态投入产出模型.作者用线性二次型最优控制方法,以确定生产过程中各生产部门生产能力和资源的合理规划与配置,优化企业能量系统结构.给出了一个计算示例.  相似文献   

17.
基于湍流整体流动理论和摄动分析,建立了Jeffcott转子-环流耦合系统的动力学模型,并以大型屏蔽电机泵转子系统为例,采用复模态分析方法分析了转速、转子偏心和定、转子壁面摩擦效应对转子-环流耦合系统动力学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环流将导致转子的固有频率大幅下降,并产生模态分叉和跳变;转子偏心将导致转子失稳并使其失稳转速下降;定、转子壁面的摩擦效应能够显著提高转子的失稳转速.
  相似文献   

18.
为实现液压阀开口位置的精准测量,针对两线圈和三线圈的差动螺线管式电感位移传感器设计了两种不同传感器测量电路,实验比较其静、动态性能的优劣;并且对基于AD698的外围测量电路进行改进,从而提高位移检测的灵敏度。比较两种传感器的静态输出特性;在Valvistor型液压插装阀系统中采用AD698测量电路实时检测。当系统压力相同时,阀开口大小对传感器测量电路响应速度的影响;且系统压力越大阀动态响应速度越快,同时检测了主阀位移量与流量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筒仓-散体结构体系动力特性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确保筒仓-散体结构体系的长期安全储备和运行,从散体参与地震响应的有效质量、散体与仓体的相互作用、地震作用下筒仓结构的力学特性三个方面系统地归纳总结了筒仓-散体结构体系的抗震研究发展历程和现状。并结合隔震减振技术在筒仓-散体结构体系的研究现状,指出进一步精确并系统确定地震作用下筒仓内部散体参与振动的有效质量应是今后研究的重点,建议加快推进筒仓-散体结构体系抗震减振研究,建立适用于筒仓-散体结构体系的隔震减振理论体系,并对其发展趋势和方向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