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9 毫秒
1.
研究了以当归为底物、硫酸锰为催化剂、溴酸钾作氧化剂、硫酸为介质的振荡反应新体系,测定了不同浓度和不同温度下当归的振荡反应图谱,得到了当归体系的反应诱导期、振荡周期及振荡寿命,并由此计算出振荡反应诱导期活化能(57.30 kJ/mol)和振荡周期平均活化能(89.04 kJ/mol);考察了添加物如酒精、绿茶、葡萄糖等对振荡行为的影响;在恒温条件下通过改变某种反应物浓度得到了该振荡反应的反应级数,并初步研究了该反应的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2.
采用振荡技术,研究了黑茶-丙酮-溴酸钾-硫酸锰-硫酸的振荡反应新体系的振荡图谱.测定了不同浓度,不同温度下黑茶的振荡反应图谱,考察了添加物碘酸钾对振荡行为的影响,并探索了黑茶的最佳饮用条件.实验结果表明:黑茶振荡体系诱导期表观活化能为Ein=96.919 kJ/mol,振荡周期平均活化能为Ep=64.275kJ/mol,其最佳饮用条件为浸泡温度100℃、浸泡时间8 min、采用蒸煮茶叶或泡黑茶粉末的方式.这为黑茶制备黑茶饮料以及将黑茶入药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金属离子存在下虎杖(简称PCSZ)-KBrO3-MnSO4-H2SO4-丙酮体系的化学振荡图谱。方法采用振荡技术。结果考察了不同反应物浓度对振荡反应诱导期、周期和波形的影响,并对其反应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结论虎杖能够参与振荡反应,该体系振荡周期和振荡诱导期的表观活化能为72.9 kJ/mol和71.3 kJ/mol,其动力学公式为:1/tin=KC04(.1 H32SO4).C0-(4K.B3r6O3).C00(.4 M7n2 ).exp(-Ein/RT)1/tp=KC00(.3 H6SO).C40(.2K6BrO).C0-(P0C.2S8Z).C00(.4 M7n2 ).exp(-EP/RT)。  相似文献   

4.
KBrO_3-Na_2SO_3-K_4Fe(CN)_6体系pH振荡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影响KBrO3-Na2SO3-K4Fe(CN)6(BSF)体系pH振荡行为的各种因素。通过测试BSF体系在封闭条件下和在连续流动搅拌反应器(CSTR)中反应的pH-时间曲线,考察温度、流速、酸度、搅拌速率等因素对BSF体系pH振荡行为的影响。测得振荡反应的正反馈、负反馈及周期的表观活化能分别为57.21 kJ/mol、78.63 kJ/mol和32.08 kJ/mol。在CSTR条件下,温度、流速、酸度、搅拌速率等皆对振幅和周期有较明显的影响,且在一定范围内皆与周期和振幅的变化存在一定的线性关系。该研究建立了多因素与振荡行为之间的规律,对于研究其他振荡体系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同时为以pH振荡为刺激源的智能材料选择适当的振荡条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微量Fe^Ⅱ对铁酸锌生成反应的催化作用,测定了反应的活化能,探讨了催化剂种类、用量及反应物浓度对相转化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该反应的活化能为48.31kJ/mol,催化剂的用量对相转化速率影响较大,当n(Fe^Ⅱ)/n(Fe^Ⅲ)一定时,相转化速率与反应体系的初始浓度无关。  相似文献   

6.
以黑茶为底物,研究了黑茶-Br O3--Mn2+-H+-丙酮组成的振荡反应体系在恒温条件下进行的振荡反应.探讨了温度、黑茶浓度、碘酸钾干扰物对振荡反应的扰动,建立了利用此振荡体系检测加碘黑茶中碘酸根离子的方法.结果表明:反应体系有典型的振荡波形;诱导期的表观活化能为76.54 k J/mol;IO3-浓度与振荡诱导期tin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范围为(8.3×10-5-1.2×10-3)mol/L,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tin=4.2×102-2.5×105[IO3-],相关系数为0.995,检出限为2.8×10-5 mol/L.为加碘黑茶中碘含量的测定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7.
在以丙烯腈为原料,微生物转化生产丙烯酰胺的过程中,酶催化反应是过程的关键。为了了解酶催化的动力学,以自由细胞的酶为催化剂,进行了腈水合酶的反应动力学和失活动力学的研究。首先研究了菌体浓度、温度、pH值、丙烯腈浓度、丙烯酰胺浓度等对腈水合酶催化反应速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这些因素中,温度和丙烯酰胺浓度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经过对不同温度下的反应速度的研究,得到腈水合酶水合反应的活化能为昏60.87kJ/mol,酶失活反应的活化能为89.36kJ/mol。  相似文献   

8.
以偶氮二异丁腈为引发剂,在H2O/N,N’-二甲基甲酰胺(DMF)混合溶剂中成功实现了丙烯腈(AN)和2-乙烯基吡啶(EPD)的共聚反应,研究了共聚反应动力学规律和AN/EPD共聚物的热解反应动力学规律,得到了共聚反应动力学方程和AN/EPD共聚物热解反应表观活化能.当H2O/DMF(重量比)=100/0时,共聚反应动力学方程为R∝[AIBN]^0.695[AN]^1.89[EPD]^1.41,AN/EPD共聚物热解反应表观活化能为84.8kJ/mol;当H2O/DMF(重量比)=0/100时,共聚反应动力学方程为R∝[AIBN]^0.542[AN]^1.15[EPD]^1.02,AN/EPD共聚物热解反应表观活化能为138.6kJ/mol.在H2O含量较多的反应体系中,共聚反应机理倾向于悬浮聚合;而在含DMF较多的反应体系中,共聚反应机理倾向于溶液聚合.随着EPD含量的增加,AN/EPD共聚物热解反应表观活化能降低,但当EPD/AN(摩尔比)超过3/100后,共聚物热解反应表观活化能变化不明显,当聚合反应条件为CAN=5.0mol/L,CAIBN=0.006mol/L,CPVA=0.20g/L,H2O/DMF(重量比)=100/0,T=60℃,t=18min,EPD/AN(摩尔比)=5/100时,合成得到的AN/EPD共聚物热解反应表观活化能为72.9kJ/mol.  相似文献   

9.
微波对Fenton试剂降解苯酚反应活化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了在微波场条件下Fenton试剂降解含酚废水的反应.分别在常规和微波场条件下进行反应,测定了反应动力学曲线,发现在常规条件下和微波条件下,反应动力学曲线可分成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二级反应,第二阶段为一级反应;讨论了温度、微波功率对总有机碳(TOC)去除率的影响,估算了反应活化能.实验结果表明:微波辐射可提高Fenton试剂降解苯酚的反应速率和TOC去除率,降低反应活化能;当微波功率分别为100、200和600W时,在反应的第一阶段,苯酚降解反应活化能分别为9.833、9.139和8.579kJ/mol,在第二阶段分别为28.245、27.560和26.710kJ/mol,低于常规条件下相应阶段的苯酚降解反应的活化能(第一阶段为10.782kJ/mol,第二阶段为30.294kJ/mol),且反应活化能随着微波强度的增大而减小.  相似文献   

10.
酚醛环氧树脂固化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验先合成酚醛树脂,接着配制酚醛环氧树脂,并用热重分析法(TG)和差示扫描量法(DSC)对酚醛环氧树脂的固化过程进行了动力学研究,得出了该体系的动力学参数,其反应级数n=0.87、活化能E=49.18kJ/mol;同时分析验证了固化过程缩聚反应的存在,并给出了相关的工艺参数(固化工艺温度170℃,烘焙温度120℃).  相似文献   

11.
首次报道了BrO3--木糖-丙酮-Mn(2+)-H2SO4体系统的化学振荡反应,测定了振荡反应的条件和典型的振荡波形,研究了反应物浓度,Cl-,Br-,Ag+及丙烯腈等各种因素对振荡反应的影响,测定了温度对振荡诱导期,振荡周期的影响,并由此计算得到振荡反应的表观活化能.研究了各金属离子对振荡反应的影响以及Mn(2+)的催化作用.考察了N2流代替丙酮时的振荡现象,从而对丙酮在振荡反应中的作用作了说明.分析了振荡反应的产物,并测定了体系中BrO3-和木糖反应的化学计量关系,对振荡反应机理作了初步的探索.  相似文献   

12.
在CH_2(COCH_3)_2—Mn~(2+)—BrO_3—H~+化学振荡体系的基础上,讨论温度、H_2O_2等因素对化学振荡反应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反应条件。并将化学振荡反应动力学引入学生的实验进行设计,使人们更为广泛地认识化学反应中的自组织现象,更深入地探讨其反应的机理。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独立的Frn-KBrO3-MnSO4-H2SO4-Act体系及其在磷酸盐Na2HPO4·NaH2PO4中的振荡反应,考察了Na2HPO4-NaH2PO4对振荡反应的影响及反应过程的能量关系,发现[BrO-3]0=0.05mol/L时,磷酸盐起加速反应的作用,使振荡周期、振荡寿命变小,振荡频率增加,[BrO-3]0=0.035mol/L时,磷酸盐起延缓振荡反应的作用,使诱导期、振荡周期、振荡寿命增大.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利用核磁共振波谱仪研究了赖氨酸参与的化学振荡反应,结果表明,该振荡反应中有溴代赖氨酸的生成,从而证实氨基酸在振荡体系中的主要作用是与Br2发生溴代反应,它是振荡反应过程以及振荡寿命的控制者。  相似文献   

15.
利用龙胆酸对四氮杂大环铜催化的B-Z化学振荡体系(NaBrO3-H2SO4-苹果酸-[CuL](ClO4)2)的扰动建立测定龙胆酸的新方法.其分析结果表明龙胆酸的浓度在1.25×10-6~1×10-4mol.L-1之间时,振幅改变值与加入龙胆酸的浓度对数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其相关系数为0.99821.同时对各组分浓度的影响及其扰动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化学振荡在分析检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概述了化学振荡反应的原理,综述了封闭体系、敞开体系化学振荡在分析检测中应用的研究进展,瞻望了该领域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7.
采用微量量热法对中药活性成分葛根总黄酮振荡体系进行了研究,测定了葛根总黄酮在不同浓度、不同温度下的振荡体系的热功率-时间曲线,得到了它的诱导期、振荡周期,根据动力学理论计算了它的反应级数和表观活化能,并建立了诱导期、振荡周期与浓度和表观活化能之间的非线性关系式.  相似文献   

18.
采用核磁共振及电势法对10余种氨基酸振荡体系作了较为详尽的研究,获得了适应人体所有氨基酸的振荡器.提出了振荡反应具有活性中心的观点,归纳出经验公式,并得到了振荡能量的计算法.  相似文献   

19.
本文报道氨基酸的衍生物与丙酮作混合底物的BZ类振荡反应[KBrO3-(CH3O)3CCH(NH2)COOH-CH3COCH3-MnSO4-H2SO4]体系的振荡反应.给出了典型振荡波形及振荡浓度范围,分析了对振荡反应影响的因素、温度效应.解释了两种有机底物在振荡反应中的作用,并初步探讨了反应的机理。  相似文献   

20.
本文讨论了丙二酸对 B—Z 振荡反应的影响.由实验数据总结出丙二酸浓度变化所引起的感应期、振荡期、周期、振幅的变化规律;提出了与丙二酸浓度有关的计算感应期的经验公式,指出了丙二酸作为 B—Z 振荡反应的消耗物,其浓度的变更必导致化学反应速度的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