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科学大观园》2010,(5):30-31
<正>据国外媒体报道,地球变暖已经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热门话题,而最能体现地球变暖的冰也因此成为人们关心的焦点。自然界有很多冰冻奇观,如果全球变暖的趋势得不到有效遏制,这些冰还能剩下多少?还能保持多长时间?这些问题的答案都不乐观。以下是自然界十大冰冻奇观。  相似文献   

2.
全球变暖的危害已给世人敲响了警钟。2009年12月7日起,192个国家的环保官员们在哥本哈根召开联合国气候会议,它被喻为“拯救人类的最后一次机会”的会议。消灭全球变暖之灾人人有责,势在必行,王予意就是其中的一位,他心系人类未来安危,出谋划策,为全球健康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相似文献   

3.
科学家在2007年发现了数千种植物和动物新物种,其中十种最奇特的跻身年度十大新物种排行榜.这份名单由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的国际物种探索中心(IISE)每年公布一次.  相似文献   

4.
《科学大观园》2011,(15):29-31
国外博客网站最近公布了自然界中的十大令人不可思议的平衡岩。在惯性稳定性和无情的地心引力之间,它们实现了一种微妙的平衡,彰显着大自然的神奇与魔力。1.美国科罗拉多州的平衡岩这块巨大的平衡岩座落于众神花园。众神花园位于科罗拉多州斯普林  相似文献   

5.
全球变暖问题已经成了各国政府和世界科学家们最为关注的环境问题之一,一些人相信地球拥有从“全球变暖”伤害中“自愈”的能力,另一人则相信全球变暖将给人类带来一系列难以想象的自然灾难。英国伦敦大学学院环境科学家比尔·麦克古尔更是耸人听闻地宣称,如果人类不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采取措施拯救地球,那么地球将进入不可逆转的恶性循环中,人类将面临6500万年前小行星撞地导致恐龙灭绝以来最大的“末日式劫难”。为了拯救行星地球和人类自己.世界各国的科学家们设想出了10大解决全球变暖问题的“怪招”。  相似文献   

6.
在过去的一年中,科学界又为我们带来许许多多可以改变命运的发明成果,同时还有一些人类无法想象的研究发现。克罗地亚“网络”网站日前就评选出了年度十大雷人发现。  相似文献   

7.
据美国宇航局网站报道,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航天服也经历了一次又一次"进化".通过本文的介绍,读者可以一览美国宇航局航天服的演变史.猜测一下中国宇航员太空行走时穿什么样的宇航服.  相似文献   

8.
正美国罗格斯大学科学家近日发表研究成果声称,在始新世时期曾经出现过一次与哺乳动物物种群落大繁荣密切相关的全球性气候迅速变暖事件。他们发现了关于始新世时期全球性气候迅速变暖的新证据:一些球形的玻璃碎片,并认为这些玻璃碎片应该是彗星撞击地球后熔化的残骸飞溅到半空中凝固而形成的,但一些相关专家对此观点和解释持不同看法。美国罗格斯大学科学家丹尼斯,肯特教授介绍说,这些球形玻璃碎片发现于新泽西海岸的  相似文献   

9.
奇异的动物     
《科学大观园》2012,(1):30-31
在墨西哥发现的一个罕见的鲨鱼胎儿,身长56厘米,只有一只眼睛长在头部前部。独眼鲨鱼被美国“国家地理新闻”网站编辑评为2011年十大诡异动物之一。实际上,这条鲨鱼患有一种名为“独眼畸形”的先天性疾病。  相似文献   

10.
美国加州理工学院行星天文学家迈克·布朗等人宣布,他们在冥王星外发现了太阳系的第十大行星,大小相当于冥王星的1.5倍,距太阳的距离是冥王星的3倍,暂命名为2003UB313。此后,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也在其网站上发布了消息,称“第十颗行星被发现”。新发现的这一星体究竟有多大意义?在国内中小学教科书和各类科普读物中沿袭了数十年之久的“太阳系有九大行星”的说法,有没有可能被重写?“第十大行星”之说是否属实?谁才是确定该新星是否属于太阳系行星大家族的权威?带着这些问题,记者请教了中科院上海天文台的林清博士。第十大行星预言…  相似文献   

11.
不久前《时代》杂志网站发布了2011年的十大医学突破评选结果。这些研究涵盖了从干细胞克隆研究到对抗疟疾和艾滋病的广泛医学分支领域,纪录着在过去的这一年中人类在了解自身奥秘和对抗可怕疾病的道路上取得的丰硕成果。  相似文献   

12.
2005年1月13日,由路甬祥、徐匡迪等584名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投票评选的"振邦杯"2004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和世界十大科技进展新闻在京揭晓.2004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是:一、10万亿次高性能计算机启用并跻身世界十强;二、我国首座国产化商用核电站建成投产;三、西气东输工程全线实现商业运营;四、我国第一个下一代互联网主干网开通;五、"探测二号"发射成功,"双星探测"计划实现;六、纳米"超级开关"材料研制成功;七、高精度水下定位导航系统研制成功;八、我国科学家破解膜蛋白晶体结构难题;九、我国量子信息实验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十、我国海域油气资源战略调查获重大突破.  相似文献   

13.
正在给人们带来酷暑、干旱和暴雨的同时,全球变暖似乎会给植物带来更多的好日子。不用忍受漫长的寒冬,可以更早地迎接春天的到来,还可以享受更多的阳光,一时间地球成了植物的天堂。但,事情究竟是不是我们想象的这样,可爱的绿色植物是否消受得起如此好日子呢?——全球变暖加剧——在漫漫寒冬之时,或许人们都希望春天早点到来,希望百花早日盛开,希望蝴蝶早点在花丛翩翩起  相似文献   

14.
在上一次全球变暖中,北欧居民的尸骸似乎都不翼而飞了。是他们真的没有留下尸骸,还是考古学家找错了地方?  相似文献   

15.
《科学大观园》2021,(12):52-55
中国科学院第二十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五次院士大会和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5月28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坚持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把握大势、抢占先机,直面问题、迎难而上,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相似文献   

16.
中国是一个洪涝灾害频繁发生的国家,并且以发生频率高、分布范围广、灾害程度重、经济损失大而成为最严重的灾害种类之一.据民政部资料统计,中国每年各地的洪涝灾情有数十次至上百次.这些洪涝灾害的发生已严重影响了人民的生存环境和社会的公共安全.  相似文献   

17.
晓东 《科学大观园》2010,(20):58-59
<正>在上一次全球变暖中,人类的适应能力无疑经受了极大的考验。这次变暖发生在中石器时代(约15000年前~5000年前),当时居住在欧洲的人类在可怕的环境剧变中,究竟遭遇了什么?这是考古学上最恒久的奥秘之一。为了破解这个奥秘,考古学家希望能找到当时人类的遗存来了解当时的人们吃什么,他们的饮食如何随着气候变暖而改变,有哪些疾病困扰着他们,绝望是否引发了暴力,他们具有怎样的文化习俗和宗教信仰等等。  相似文献   

18.
全球变暖是一个越来越受关注的问题.下面介绍科学家在遏制全球变暖趋势方面的一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9.
《科学大观园》2015,(4):30-32
据美国科学网站报道,刚刚过去的2014年12月11日是人类最后一次登陆月球42周年纪念日.1972年12月11日,美国阿波罗17号在月球表面着陆.这不仅是人类最后一次载人登月,也是人类最后一次离开低地球轨道.直到2014年的猎户座飞船发射,美国宇航局在时隔40多年后,终于再次摆出了飞往更遥远空间的姿态.此刻回顾40多年前是如何登月以及又为何放弃登月,就显得格外有意义.  相似文献   

20.
<正>近半个世纪以来,加拿大北极岛屿班克斯岛滑坡频率增加了59倍,滑坡已成为全球变暖最危险的后果之一。该研究结果发表在最新的《自然·通讯》杂志上。气候学家近些年非常担心,北极变暖会导致最后一次冰期在西伯利亚、阿拉斯加和加拿大极地地区出现的所有永久冻土迅速消失。据当前预测,西伯利亚和阿拉斯加南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