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几年来,我地区“五四○六”抗生菌肥土法生产方法,有所改进,有所创新。目前采用的主要有“五四○六”孢子粉、菌种粉和灭菌品生产法。它们各有特色,各有利弊,这里试作一大概的分析,以供各单位参考。一、“五曲○六”孢子粉“五四○六”孢子粉,大致有砂土孢子粉、泥土孢子粉、砻糠孢子粉、木屑孢子粉等几种,可通称为吸附孢子粉。它们的共同特点是,通过一级斜面培养,接种到二级培养液里培  相似文献   

2.
“五四○六”菌种的保藏,一般是用沙土管保藏。但在生产单位中,沙土保存法存在操作繁杂,制作麻烦,移接周期长的一些缺点,在技术条件,设备差的基层单位,又往往没条件制作沙土管,或制作不好沙土管,而影响了“五四○六”的应用推广效果。我们经过三年的实践,向各地介绍一种简易的“五四○六”菌种保存法——橡皮塞斜面保存法,我们采用此法保存的“五四○六”斜面菌种,经三年后测定其活力,与砂土管比较达到95%。所以我们认为这是一种制作方便,操作简单,不需设备,保存容易,效果好,移植快,易推广的好方法。现介绍如下:一、菌种:经提纯复壮后的优良“五四○六”斜面菌种;或外地引进的优良砂土管菌种经移植后的第一代,第二代斜面菌种。二、培养基:高氏一号为好。  相似文献   

3.
随着“五四○六”菌肥应用面积不断扩大,菌种粉的生产和供应远跟不上当前农业发展的需要。为了切实做好支农工作,各地创造了多种适合当地生产菌种粉的方法,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几年来,我厂先后多次对生产工艺进行了改革,曾应用瓶培养、液体培养固体吸附、通风制曲法培养、木匣培养、竹匾培养、布袋培养、大床培养等方法。我们感到布袋培养和大床培养法是当前生产菌种粉较理想的方法,它具有产量高、质量好,节约燃料和劳力,损耗少,培养物烘干时间短,降低成本和节约水电等优点。这里仅将布袋培养法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4.
菌种的优良种性,能直接提高它的生产价值,要想获得优良的种性,必须注意防止菌种的退化,不断进行菌种的复壮。近几年来,我们通过“五四○六”菌种的复壮和制种实践,对这个问题有进一步认识,现在谈谈这方面看法。  相似文献   

5.
生产五四○六抗生菌肥,一般采取四级生产流程,即斜面菌种→母剂→再生母剂→堆肥。这个生产方法的主要缺点是级数多,流程长(20多天),耗工大,耗燃料多,更重要的是由于母剂、再生母剂不能久藏,又很难在短时间内大量生产,有误用肥季节。广东省梅县石扇公社建新大队的贫下中农,在毛主席光辉哲学思想指引下,“破除迷信,解放思想”,进行了  相似文献   

6.
在毛主席无产阶级革命路线的光辉指引下,我县广大商业职工坚决执行毛主席“发展经济,保障供给”的伟大方针,破除迷信,解放思想,以毛主席光辉哲学思想为武器,用我县资源丰富的油茶饼试制成功“五四○六”固氮抗生菌肥。这一新式菌肥在我县试制应用后,受到了各级党委的大力支持和贫下中农的热情欢迎。许多党委负责同志,遵照毛主席关于  相似文献   

7.
常山县农资公司在进行生产、推广应用“5406”菌肥工作中,学习外地的先进经验,结合生产实践,在“5406”菌种粉瓶子法生产的基础上,经过多次试验,采用“浅盘发酵法”生产菌种粉成功。用这种方法生产菌种粉的优点是工艺简便、成本较低、周期短、质量高,一般1斤菌种粉可堆制1万斤菌肥,为大面积推广应用“5406”菌肥提供了有利条件。现将这种方法介绍如下: 浅盘生产法的工艺流程是:  相似文献   

8.
随着“五四○六”抗生菌肥广泛应用后,各生产单位常常碰到各种各样的菌种退化、衰变现象,而影响推广应用效果。近年来,虽做了大量的稀释提纯工作,但仍不能持久,也难以开展群众性的提纯运动。为此,我们在毛主席“艰苦奋斗”的光辉思想指引下,试验了用紫外线诱变育种——固体平皿法。它比过去的磁力震荡孢子悬液法节省了很多诱变材料与工具,减少了不少繁琐的手续。现简介于下:  相似文献   

9.
“5406”是近几年来推广的新型肥料,为了改革菌肥生产繁复的旧工艺,遵照毛主席关于“一切经过试验”的教导,我们进行了“5406”沙土孢子粉棉田直接发酵及其应用效果的试验。供试品种为64438试验结果:从田间发酵情况来看,采用沙土孢子粉棉田直接发酵情况良好。(1)施用24小时后(日平均气温30℃,日平均发酵层地温31℃)开始长白色菌落,以后逐渐增多,到第四天  相似文献   

10.
为了让“5406”在农业上发挥更大的作用,不少单位已迈出了利用“5406”刺激作用的大步。但在试验中,出现了一些难题:①用“5406”菌种粉浸出液喷雾,手续麻烦,成本较高。②由于“5406”菌种粉激素含量每批均不一致,所以使用时,激素浓度难于控制,浓度过高时易出现抑制作用。因此,“5406”菌种粉浸出液的使用效果不够稳定。  相似文献   

11.
支农简讯     
校一条山“五·七”农场在学大寨运动中争取取得更大成绩。校农场从建场四年多来,在毛主席“五·七”指示的光辉道路上,在农业学大寨运动中,从培养锻炼干部到农业生产取得了初步成绩。截止目前为止,共有两千多名工农兵学员到场参加劳动,近四百名教职工参加了轮训。四年来共修建房屋(包括住房、仓库等)1500多平方米,收粮食50多万斤,养猪  相似文献   

12.
虫草头孢菌是从野生的新鲜冬虫夏草中分离出来的一个新菌种。开发虫草头孢菌粉是国家“星火计划”内的项目。我省湖州市长兴药用微生物厂在有关科研单位的支持下生产了这种头孢菌粉,并于今年二月初获得了国家医药总局颁发的医药生产合格证。目  相似文献   

13.
(一)用野生植物的枝条作菌种斜面培养的试验为了解决大量培养“920”菌种缺少马铃薯和琼脂的矛盾,我们采用了多种常见的野生植物培养“920”斜面菌种。方法是先把植物的枝条或地下根茎削成斜面,放入试管中(试管底部先放入一小团吸水棉花,以保证树枝维持一定湿度),管口塞上棉花塞,经高压灭菌  相似文献   

14.
酶是一种生物催化剂,经科学试验证实,某些酶可作为添加剂应用于禽、畜饲料,加速动物对饲料的吸收及消化,降低饲料成本,提高饲料的报酬和利用率。筛选多株菌种,与蛋白、纤维、淀粉等原料混合发酵,生产的DJ饲料复合酶,作为饲料添加剂,适合于猪、鸡等单胃动物使用,能提高出栏率和产蛋率,经济效益非常显著。一、生产工艺:多菌种培养──混合发酵──烘干粉碎──包装。二、生产原料(按日产3t计,单位t):培养基0.032,麦麸0.3,玉米0.2,豆饼0.4,秸秆粉0.01,氮0.01,生长剂0.05及其它。三、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5.
《广东科技》2004,(8):85-85
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由于“仙草”灵芝能有效抵抗肿瘤,针对灵芝开发的研究就一直没有停止。从最先的灵芝精粉、口服液一灵芝孢子粉一破壁灵芝孢子粉,随着科技的发展,每一次新产品的飞跃,灵芝产品的功效就大大提升几十倍。  相似文献   

16.
杭州市郊区工农“五·七”学校微生物组的革命师生,遵循毛主席光辉的“五·七”指示和“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走出校门,和贫下中农一起积极参加三大革命运动。他们继试制成简易砂管孢子(防止菌种退化和便于长期保存)以后,又针对目前冻粉(琼脂)供不应求的情况,根据牛毛草具有丰富的蛋白质、糊精等特点,进行用牛毛草代用冻粉试验,经反复实验,终于用稀醋酸中和其碱性,解决了牛毛草碱性重,遇高温蛋白质、糊精等物质易遭破坏的问题,成功地制成马铃薯——牛毛草培养基,培养成“701”(白地霉)、“920”和“5406”抗生菌的斜面孢子。试验表明,牛毛草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酿造工业使用的产葡萄糖淀粉酶的几种野生和诱变根霉及黑曲霉菌种的保藏方法进行了探讨。研究表明:经7年保存的麦麸曲室温和低温(4℃)、马铃薯葡萄糖琼脂斜面石腊油封存低温保藏方法保藏菌种全部存活,室温保藏菌种糖化酶活力显著降低,而低温保藏菌种糖化酶活力虽也降低,但仍不失为工业上菌种保藏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8.
我们从1971年开始先后在农科所、景宁林场水果队、县良种场、沙溪公社贵溪大队等将低产的老品种梨树采用“多头高接”,一般高接后第二年开始结果,也有的当年就结果。如贵溪大队去年二月高接了四株,今年平均株产29斤,未接的平均株产仅4斤;又如县农科所果园,十年生的大梨树原来总产仅100~200斤,1972年嫁接后,今年就收到4000多斤,高的单株70斤,估计明年能超过万斤,单株可达100斤。高接换种方法:我县近年都采用枝接,在一月下旬至三月五日前(以二月下旬为最适期)除刮西北风、  相似文献   

19.
2003-2006年,在市科技局的精心部署和大力支持下,我县连续4年承担了“二代超级稻”试验、示范项目,该项目的实施,全面提升了我县水稻品质和产量总体水平,成为提高粮食产量和质量的增长点和创新点、有力地促进了农村种植结构的调整和粮食生产向优质化、产业化方向的转变、是我县农业科技工作的一个重大突破。现将该项工作的开展情况综合汇报如下:一、基本情况望江县位于安徽省西南边缘、长江北岸、全县耕地面积53.4万亩,其中水田面积30万亩,是国家商品粮生产基地县,是杂交水稻种植大县。随着国家对粮食生产的进一步重视。水稻种植面积迅速扩大,选择适合我县粮食生产的新品种(组合)、有利于我县粮食生产的稳步健康发展。“二代超级稻”试验、示范项目聚高产、优质为一体,对我县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和粮食妥全具有重要的观实意义。为充分发挥我县的丰富资源和传统种粮优势、提高农业科技含量,促进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相结合。全面推广“良种良法”,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子,四年来,我局共引进、试验、示范、推广优质杂交水稻新品种(组合)50余种(个),累计推广面积150余万亩。——2003年,我县首次引进“二代超级稻”新组合“P88s/0293”在...  相似文献   

20.
在饲养黄粉虫时,饲料的成本占据了总饲养成本的 80%左右。 为了有效降低大规模饲养黄粉虫的成本,拟将玉米秸秆(CS)经过发酵处理后充当黄粉虫的常规饲料。 研究了不同菌种组合发酵的玉米秸秆对黄粉虫生长的影响,先采用发酵处理的玉米秸秆养殖黄粉虫,再以黄粉虫的生长率为指标,筛选出最有利于黄粉虫生长的秸秆处理条件。 最终结果表明,采用绿色木霉 (Trichoderma viride, TV)、黑曲霉 ( Aspergillus niger,AN)、嗜热侧孢霉 (Sporotrichum thermophile,ST)、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BS)、米曲霉(Aspergillus oryzae,AO)和产朊假丝酵母(Candida utilis,CU)多种菌种组合的发酵处理的玉米秸秆饲料利用率显著增高(P<0. 05),使用此饲料饲喂黄粉虫后生长效果好,生长率还高于使用纯麦麸喂养的黄粉虫的生长率,同时死亡率与纯麦麸喂养的黄粉虫持平。 因此使用此种方法发酵处理后的玉米秸秆可作为黄粉虫的部分或完全替代饲料,为日后能生产新型黄粉虫的饲料从而有效降低黄粉虫相关养殖成本提供了实质性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