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利用包括电子-声子相互作用在内的单能带Hubbard模型,我们研究高温超导体中的强反铁磁自旋涨落对声子的影响。使用近反铁磁费米液体模型的磁化率,我们计算了由反铁磁子所产生的声子自能,发现声子与反铁磁子杂化而形成新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利用包括电子—声子相互作用在内的单能带Hubbard模型,我们研究高温超导体中的强反铁磁自旋涨落(反铁磁子)对声子的影响。使用近反铁磁费米液体模型的磁化率,我们计算了由反铁磁子所产生的声子自能,发现声子与反铁磁子杂化而形成新的激发模。  相似文献   

3.
本文给出了铁磁金属的Hubbard—Hirsch模型在无双占据态子空间中的哈密顿量,并讨论了海森伯绘景中格林函数的运动方程近似解以及有关磁化问题.  相似文献   

4.
用Slave-Fermion方案研究低温小掺杂下强关联Hubbard模型的磁性和反铁磁序的问题。比较Slave-Boson方案与Slave-Fermion方案,表明二种方案的结果大致相同,但用Slave-Fermion方案能更好地解释低温出现的反铁磁长程序。  相似文献   

5.
在线性近似下导出二维各向异性四套子格子简立方 Heisenberg 铁磁—反铁磁双层系统模型的哈密顿量,采用矩阵格林函数运动方程技术,得到自旋波的色散关系.数值计算结果表明,层间和层内耦合强度对铁磁—反铁磁双层系统的磁性质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6.
应用线性自旋波的理论导出铁磁-反铁磁双层系统的Heisenberg模型哈密顿量,采用矩阵格林函数运动方程技术得到自旋波的色散关系,利用数值计算的方法得到铁磁-反铁磁双层的低温内能。  相似文献   

7.
本文推广Hirsch对耦合Hubbard—Hirsch模型的工作到强耦合区域.在δ>t/U条件下,用Stoner平均场理论,得到了系统的零温相图.本文所用的耦合常效的大小接近窄能带金属的实际情况.此外在一定参数下求得一部分磁化铁磁相区域,有助于解释弱铁磁现象.  相似文献   

8.
本文推广Hirsch对弱耦合Hubbard-Hirsch模型的工作强耦合区域,在δ>t/U条件下,用Stoner平均场理论,得到了系统的零温相图。  相似文献   

9.
应用尖点突变模型讨论了铁磁相变的性质,研究了范氏气体的五种突变特征与铁磁相变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10.
铁电磁系统具有在低温下铁电有序和(反)铁磁有序自发共存的特征,存在内禀的磁电耦合效应.利用了铁电软模理论和基于海森堡模型的平均场近似理论,分别研究了磁电耦合对铁电、铁磁有序共存系统和铁电、反铁磁有序共存系统的磁性质的影响.结果发现在一定的外磁场条件下,无论是铁电、铁磁有序共存的系统还是铁电、反铁磁有序共存的系统,磁电耦合都相当于一个虚拟的外磁场,且系统的铁磁性关联会随着耦合常数的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11.
在一些材料中不但铁磁态与超导态共存,而且磁有序性和超导在同一临界参数下会同时出现,为解释以上现象而建立了一个模型,即:局域自旋与导电电子对相互作用模型.利用此模型,通过平均场理论散射矩阵方法得到了弱耦合极限下BCS理论形式Cooper对能量的关系式,及BCS理论中有S波对称序参量的相互作用形式.  相似文献   

12.
基于Peierls-extended Hubbard模型,采用Hartree-Fock近似,研究了最近邻Coulomb相互作用V对纳米石墨带铁磁基态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V增大到某一临界值时,铁磁基态变得不稳定,同时系统从自旋密度波态过渡到电荷密度波态.  相似文献   

13.
应用Peierls-Hubbard模型研究了一种结构类似于poly-BIPO的准一维有机铁磁体。采用Hartree-Fock近似和周期性边界条件,探讨了最近邻相互作用和次近邻相互作用对系统的铁磁基态的影响。由于最近邻与次近邻相互作用之间的竞争,导致主链上相邻格点的自旋发生反铁磁耦合→铁磁耦合的变化,形成反铁磁自旋波或铁磁自旋波作为传递媒介,使自由基自旋得以平行排列,得到高自旋的铁磁基态。  相似文献   

14.
在连续化极限情况下把量子一维格点扩展Hubbard模型变换为连续的费米场.进而采用玻色化方法得到模型的玻色场形式.比较玻色化扩展Hubbard模型和玻色化XXZ链,导出了两者的等价性.利用XXI链模型的严格解和玻色化解的关系,计算了格点扩展Hubbard模型的关联函数,给出了格点扩展Hubbard模型的相图.当模型的相互作用发生变化时,扩展Hubbard模型会历经四个不同的相,并在相区分界线处存在不同类型的相变.最后,提出了扩展Hubbard模型相图中电荷密度波和自旋密度波相边界漂移的合理解释.  相似文献   

15.
考虑电子-电子相互作用,对具有链间耦合的准-维有机聚合物铁磁体的电子结构和自旋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对于维持系统的铁磁态的稳定性而言,系统内的在位电子-电子Hubbard排斥相互作用与最近邻格点间的电子-电子Coulomb排斥相互作用所起的作用相反,彼此间存在着竞争;最近邻格点间的电子-电子Coulomb排斥相互作用的加强将导致主链反铁磁性自旋密度波(SDW)之振幅的减小,使得主链反铁磁性SDW的耦合传递作用减弱,进而影响到侧自由基自旋间的铁磁耦合强度,这将削弱系统铁磁态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6.
考虑到铁磁层中的磁交换作用,以及绝缘层中的粗糙散射、自旋反转和磁散射效应,通过求解Bogoliubov-de-Gennes(BdG)方程,计算铁磁-绝缘层-d波超导结中的自旋电流.研究表明:粗糙界面散射可使自旋流增强,而自旋反转和磁散射效应能抑制自旋流.  相似文献   

17.
采用界面重参数化方法,在周期性边界条件下严格求解了界面铁磁耦合的体心立方异质型双层铁磁性薄膜自旋波本征值问题,研究了两层薄膜中自旋波能带结构.在此基础上重点讨论了垂直于膜面的外加磁场对自旋波能带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磁场对自旋波的能带结构有很大的影响,足够大的磁场可以使体模消失.  相似文献   

18.
只考虑到第三近邻自旋相互作用情况下,利用自旋动力学求解了三维面心立方体铁磁晶体磁振子谱(自旋波谱)的解析解.次近邻交换积分J2与最近邻交换积分J1的比η=J2/J1值越大,第三近邻交换积分J3与最近邻交换积分J1的比γ=J3/J1值越大,面心立方铁磁系统中磁振子能量越大,并且磁振子能谱主要被最近邻交换积分J1所决定.磁振子能量随波矢k的增加而增大,但是在BZ区的X点处的磁振子能量与η无关,这说明在X点处磁振子能量与次近邻交换积分J2无关,与最近邻交换积分J1相关和第三近邻交换积分J3相关.因此,对于三维面心立方铁磁晶体的磁激发而言,为了能够更加真实地反映其磁激发,至少得考虑到第三近邻交换积分J3.  相似文献   

19.
求出了铁磁颗粒膜的自旋波激发谱和自旋极化激发谱随颗粒粒径和温度的变化规律,以及膜的磁化强度、磁化率、热容量.以(α-C:H)1-xCox颗粒膜为例作具体计算.结果表明:颗粒膜的自旋波激发谱的频率随颗粒粒径增大而减小,与温度无关;而颗粒膜的自旋极化激发谱与温度有关,表现出与铁磁块状晶体自旋波谱不同的变化特征.在零级近似下,由颗粒膜自旋波激发谱引起的磁化强度、热容量随温度变化规律与块状晶体相同,而一级近似下表现出颗粒膜与块状晶体的偏离.  相似文献   

20.
本文探讨了具有反平行磁化矢量的铁磁层状结构的磁畴振动谱,给出了普遍的色散方程.当外加磁场为零,整个分布成180°畴层状态时,给出了一般的色散曲钱.理论预言可能同时存在一种具有二维铁磁性和一维反铁磁性的新型磁有序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