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利用系统动力学原理构筑了小水电地区农村电气化的系统动力学模型,从而为计算机仿真模拟,定性定量地分析农村电气化的发展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孙坚  王强 《科技信息》2013,(26):33-33,35
为充分挖掘数字仿真软件Matlab在"计算机控制技术"教学中的优势,利用Simulink仿真工具箱和友好的GUI界面,设计和开发了"计算机控制技术"教学仿真演示系统。该系统基本上包含了计算机控制系统的主要典型教学内容,给出了仿真模型和仿真实例结果,可直观的观察数学模型和技术指标的变化,实现互动式教学。有助于学生更直观地理解计算机控制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解决了课程中概念抽象,数学理论强,难于理解的问题,激发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3.
小卫星轨道姿态控制系统仿真软件平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提出了微小卫星轨道姿态控制系统仿真平台的设计思想,并将卫星轨道、姿态动力学与计算机图形学相结合,设计了基于三维实时动态显示技术的轨道姿态控制系统仿真软件平台,其中包括数据管理与分析、动力学计算、星上姿控程序接口和仿真结果的三维输出。平台用于卫星编队飞行的轨道设计和星上姿态控制程序的地面测试,可以动态仿真演示卫星在发射、测控和应用中的轨道和姿态运动。  相似文献   

4.
为降低汽车液压动力转向系统中系统转向泵的能量损失,提出一种含有浮动块的新型平衡式变量叶片泵.采用复平面矢量数学分析法研究平衡式变量叶片泵的动力学特性,建立了平衡式变量叶片泵变量机构的动力学模型,并用ADAMS软件对平衡式变量叶片泵变量机构进行动力学仿真.结果表明,浮动块体位移等变量能够较精确地反映变量机构运动规律,验证了该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基于虚拟环境下步进链传动的建模及动力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多体动力学理论,建立了步进链传动系统在计算机虚拟环境下的样机模型,经仿真计算与实验结果比较,验证了该模型可全面地反映该类系统的多种复杂影响因素,能够精确地揭示其运动学和动力学特性。在此基础上,结合虚拟模型对步进链传动系统的动力学影响因素进行了仿真分析。结果表明:从动链轮撑紧弹簧以及链条松边是影响该类系统动力特性的重要因素之一,在该类系统的动力学分析中不容忽略;对于该类系统采用非对称曲线进行步进运动规律设计,能够有效抑制减速段的惯性冲击,降低残余振动,提高定位精度。  相似文献   

6.
模块化虚拟液压仿真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液压系统的仿真,一直滞后于机械和电气系统。计算机和虚拟仪器技术的快速发展,给模块化构建虚拟液压系统提供了技术支撑。用虚拟仪器图形化编程软件,可以构建各液压元件的仿真模型,建立元件耦合模块,用液压元件仿真模型就可以建立虚拟液压系统仿真模型。虚拟仪器能够将真实的设备与虚拟仿真模型连接起来,将设备运行时的参数实时输入仿真模型,实现对系统运行监测和故障预报。采用该技术提高了液压技术水平,拓展了虚拟仪器的概念,真正实现了虚实结合,将虚拟仪器拓展为虚拟仪器仿真系统。  相似文献   

7.
采用动力学和运动学分析方法对汽车所受的力进行研究,得出其动力学方程,从而对汽车驾驶进行仿真,并对车辆动力学仿真运动模型实验建模,将实验的数据发送给视景计算机,由其驱动视景变化,视景计算机对车辆运动进行碰撞检测,将碰撞结果反馈给主机进行所受外力的计算,由此仿真模拟驾驶系统的运动.通过实验所建立的模型基本满足模拟驾驶系统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汽车钢板弹簧多体动力学建模及动特性仿真研究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汽车悬架系统常用的弹性元件钢板弹簧,既是弹性元件,又是传递纵向、侧向地面作用力的传力元件,进行动力学建模时存在一定难度。文章从多体系统动力学的角度出发,建立了钢板弹簧的多体动力学模型,并应用机械系统动力学仿真软件ADAMS对其动特性进行了计算机仿真,仿真分析的结果与试验数据基本吻合,说明该仿真是成功的  相似文献   

9.
简要介绍了系统仿真的概念,结合利用软件FLUENT对簿膜工艺喷雾气流场进行流人本力学仿真的实例,介绍了建模、仿真的步骤.给出了详细的数学建模和几何建模的方法,最后给出了利用模型进行仿真的结果,并对仿真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系统仿真技术可以大大提高设计效率,降低设计成本,加深对工艺过程的理解,不失为一种新的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10.
针对压电悬臂梁结构能量俘获系统进行建模,利用电路系统和机械系统的相似关系,将压电俘能结构模型等效为电路系统模型;为建立压电能量俘获系统完整模型,基于LTC3588-1为核心的能量转换电路等效为降压及整流电路,并利用LTspice软件仿真验证该等效电路的正确性.在Matlab/Simulink系统中搭建压电能量俘获系统整体模型并进行仿真,根据仿真结果对模型参数进行优化.通过对实验数据对比、分析,验证系统模型的合理性,结果表明系统可以稳定输出3.3 V直流电压,最佳阻抗匹配条件下,输出功率为2.6 mW.   相似文献   

11.
提出了一种新的滚刀加工渐开线型圆柱齿轮的计算机仿真方法,首次将加工误差引入仿真方程,并用TurboC开发了仿真软件,可以逼真、清晰地模拟出齿轮加工的详细过程.该方法能为齿轮的TCA、接触应力分析和振动分析等自动生成科学的有限元网格计算模型.  相似文献   

12.
在几何因子理论的基础上,运用感应测井仪线图系和反褶积滤波器理论结果研制了感应测井过程的模拟仿真实验装置,其结果与计算机数字仿真相比更接近于实际测井情况,该装置还可用于学生测井仪器课的实验,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感应测井理论,达到了理论和实验相结合的目的.本文进一步介绍了它的线圈系和反褶积滤波器的数学模型、硬件电路和仿真过程,如果对该装置的仿真过程稍加改进,它还可满足其它类型的感应测井仪的模拟仿真的需要.  相似文献   

13.
本文利用参照系理论推导出三相异步电动机在同步速参照系dc-qc-0中的数学模型,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了基于MATLAB/SIMULINK的异步电动机的动态仿真模型。通过对异步电动机不同暂态过程的仿真分析,结果表明此仿真模型能够真实地反映异步电动机在各种暂态过程中的特点,可以使我们更为直观地观察和研究异步电动机的暂态行为。  相似文献   

14.
借助机器人仿真研究机器人,可以节省研究经费、提高研究效率。该文介绍可在微机上运行的机器人图形仿真系统,该系统可供研究机器人CAD和机器人离线编程。文章讨论了系统的总体结构,介绍了系统三维几何造型及图形显示的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15.
针对某型线扫雷达提出了一种干扰模拟系统方案。该方案利用计算机根据不同的战术背景产生干扰序列,经过D/A交换来模拟复杂的干扰环境。文中详细介绍了各种干扰序列产生的方法。该方案充分利用了计算机软件模拟技术,具有实现简单,可扩充性强等特点。  相似文献   

16.
Matlab是一种运算效率很高的数学工具软件,在计算机飞速发展的今天,Matlab仿真模拟受到很多物理科研工作者和教学者的广泛关注。实践证明,借助于Matlab的强大图形功能,我们可以将很多理论物理知识模拟出来,从而提高科研效率、促进教学。  相似文献   

17.
对采用X射线衍射测量微球覆层厚度的方法进行研究,首先在建立微球X射线衍射数学模型的基础上,利用1组已知厚度和X射线衍射线积分强度的标样,用计算机模拟求解的方法,得到微球衍射线积分强度和覆层厚度的关系.然后,在相同条件下进行待测试样的X射线衍射实验,将其衍射线积分强度代入求解模型得到的结果中就能得到待测试样的覆层厚度.实验结果表明,X射线衍射法是可行的,具有快速、方便、非破坏、不接触等特点.  相似文献   

18.
本文提出一种简单的线性系统频域数学模型的计算机实现.算法中包括把传递函数、输入和输出所组成的频域算式经过整理之后映射到时域中.然后把所得的微分和偏微分方程组变为递归公式,最后根据假设系统得出计算机仿真曲线.通过仿真比较,证实提出的算法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9.
《微生物制药》是一门注重实践的课程.计算机模拟技术在该课程的应用可增强教学的趣味性,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但至今尚无计算机模拟技术应用于《微生物制药》的报道.我们依据《微生物制药》课程的特点对课程内容进行了设计,探索课程中引入计算机模拟技术的教学方法.教学效果评价显示,学生赞成在课程中使用计算机模拟技术,认为计算机模拟可明显提高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并且对掌握《微生物制药》理论和实践知识都有很大的帮助.研究还将为制药工程专业其他课程中应用计算机模拟技术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0.
轧机主传动机电耦合系统瞬态响应计算机仿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轧机主传动机电耦合系统扭振的瞬态响应求解提出了一种计算机仿真方法。首先建立轧机机电耦合系统的物理模型,在此模型的基础上建立数学模型;然后将此数学模型用状态方程表达,确定系统各种模型参数广义质量矩阵[M],广义刚度矩阵[K],广义阻尼矩阵[C]和初始条件;最后应用四阶龙格-库塔法,计算出瞬态响应的仿真结果,将各种仿真曲线显示在屏幕上或打印出来。使用True-Basic语言编制实现四阶龙格-库塔法的计算机仿真软件,并对此方法的步长的确定进行了详细的讨论,得出确定合理步长的计算公式。通过对1150初轧机主传动系统上轴系机电耦合系统瞬态响应的仿真计算,证实了计算机程序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