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晋中地区在山西省所占位置的分析,认为晋中地区资源赋存与经济配置没有严重的“错位”现象,产业发展均衡,经济发育程度较高,其高速发展将对山西省超重型产业结构起一定的制衡作用。  相似文献   

2.
以国家四部委联合评审认定的山西省129处中国传统村落及239处省级传统村落为研究对象,应用Arcgis10.0技术平台,对山西省传统村落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山西省传统村落在空间分布上呈现出较强的聚集性,在各地区分布不均衡,晋东南地区是聚集度最高地区,其次为晋中地区以及吕梁地区沿黄河渡口一线。进一步得出山西传统村落的分布与山西特殊的地形地貌、河流分布、明清驿道、长城边防以及各县市经济发展水平高低等因素有较高的关联度。  相似文献   

3.
高速铁路网建设可以产生"时空压缩"效应,为了探究山西高铁网建设对省内各地市可达性及城镇空间格局的影响,借助ArcGIS10.3平台,基于可达性视角选取平均旅行时间、经济潜力、日常可达性方法,综合测度高铁网开通前后对山西省沿线城市可达性、经济潜力的变化及城镇空间格局的影响.结果表明:1)高铁网的构建极大提升了沿线城市的可达性,有利于太原对省内经济集聚效应的增强,形成以太原为中心的南北轴、东西轴、东北西南轴、西北东南轴组成的"大"字形高铁交通轴线;2)高铁网建成后提升了沿线城市的经济潜力,位于网络中心的太原及其附近城市的省内区位优势显著,位于省际边界区的城市对外省联系的区位优越,将成为山西省跨省交流的战略支点;3)高铁网建成后,以太原为中心的省内0.5h核心圈、1h紧密圈、2h交流圈基本形成,以太原为中心的省际3h交流合作圈正在形成,山西省"一核一圈三群"城镇空间格局日益成型.高铁网建设将为山西经济空间格局演变及城镇体系框架构建提供基础支撑条件.  相似文献   

4.
在利用Arc GIS10. 2和EXECL软件对山西省传统戏剧类国家级、省级、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时空分布进行统计和分析之后,得知其呈现出两个特点.一是山西省传统戏剧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时间分布上不平衡,秦汉、隋唐五代有两个小高峰期,至明清出现大高峰期;二是空间分布不均衡,即存在明显的空间集聚性,主要表现为四个大核密度圈,三个小核密度圈.这种时空分布特征与自然、人文环境密切相关,同时又受到经济水平、宗教信仰等多方面的综合影响.通过分析研究山西省传统戏剧类“非遗”的时空分布及其成因,可以为传承、保护山西省传统戏剧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5.
由日本防卫厅战史室编写、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华北治安战》一书,援引了不少当年日本侵略者为“剿共”而搜集的有关我党在华北地区从事地下活动的资料.《山西省和顺县中共势力渗透及扶植状况》和《打入山西省祁县县公署内的中共地下组织工作概况》就是其中的两则.这两则资料,虽有某些观点错误,但所提供的若干史实,对晋中地区的党史研究工作,仍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故辑录于此,以供研究者参考.一、《山西省和顺县中共势力渗透及持植状况》(摘要)  相似文献   

6.
以山西省96个县域为基本研究单元,通过选取12个基础社会经济指标来构建综合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山西省区域经济差异的格局进行综合定量分析.并借助软件IBM SPSS 19.0对山西省2000年、2006年、2012年三年的数据分别进行主成分分析,同时运用ARCGIS软件对全省各县域得分进行分类可视化表达,结合各等级质心点即各等级经济重心的空间位移轨迹,揭示全省区域经济发展的演变状况.结果表明:(1)山西省整体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2)全省整体发展较好的县域布局呈现略微倾斜的"十"字形结构;(3)全省县域经济差异显著且有继续扩大的趋势;(4)晋北地区逐渐成为全省经济发展水平的塌陷区;(5)晋中地区发展势头较好,逐渐成为全省的经济高地.接着针对全省区域经济发展格局演变的成因进行了进一步分析,并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开发面向用户的基于WebGIS的山西省旅游信息系统,其目的是让用户能够借助网络,享受到可视化的、以地理信息为基础的旅游地空间信息服务.在设计与开发山西省4A级以上旅游景区信息系统时,首先选取一幅能较为全面地反映山西省旅游地理信息的山西省交通图,利用ArcMap对其进行矢量化处理以及拓扑查错,然后利用Visual Studio进行.NET ADF开发,实现ArcGISServer ADF for.NET空间地理信息查询等基础功能以及空间道路网络分析等高级功能,最后,将完成的地图服务与地图处理服务发布到网络,以便分布式网络上的用户能够浏览和体验.  相似文献   

8.
山西省古村落遗存数量多,空间分布地域特色显著,对古村落旅游开发与保护提出了不同的要求.本文通过对山西省古村落空间分布及其形成背景要素的分析,阐明古村落空间分布特征,揭示不同区域古村落的地域特色和文化内涵,从而为充分开发利用古村落遗产资源,因地制宜地实施古村落旅游开发与保护提供依据,促进古村落旅游地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运用城市引力模型,以山西省11个城市作为研究对象,测算了各城市之间的吸引力.采用层次聚类的方法将山西省的城市圈划分为晋中、晋南、晋北、晋东南、晋西、晋东6个圈层,根据所划分的城市圈提出了“稳抓内圈,环扣外圈,圈圈相连”的城市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0.
旅游资源是旅游区域空间竞争的物质依托,其空间结构影响旅游区域的空间竞争.山西省沿黄县市旅游资源的开发潜力巨大,但由于重视不够,宣传力度小等原因,没有产生其应有的效益.本文结合国内外的旅游开发实践和学术研究成果,积极探索适合山西省沿黄县市旅游资源整合的思路.  相似文献   

11.
晋中有着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们体现着晋中社会发展历史,有着多重社会价值。随着社会的发展,它们正渐趋消亡。晋中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仍存在着不足,需要地方民众及地方政府、地方学者、精英人士共同参与,把晋中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继续向前推进一步。  相似文献   

12.
根据晋中某矿透水事故及这几年实际工作经验,指出目前山西矿井水的防治重点在于加强井下探放水工作。  相似文献   

13.
山楂叶螨抗药性机制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玻片浸渍法测定了山西省忻州、晋中和运城地区山楂叶螨(Tetranychus viennensisZacher)种群对水胺硫磷和甲氰菊酯的抗药性,并通过增效剂增效作用和生化测定,初步探索了山楂叶螨对水胺硫磷和甲氰菊酯的抗性机制.研究表明忻州、晋中和运城地区山楂叶螨种群对水胺硫磷分别表现为低、中和高水平抗性,忻州和晋中地区种群对甲氰菊酯表现中水平抗性,运城地区种群对甲氰菊酯产生了高水平抗性;山楂叶螨对水胺硫磷抗性的形成与乙酰胆碱酯酶敏感度降低有关,对甲氰菊酯抗性的形成与表皮穿透能力降低有关,另外,谷胱甘肽  相似文献   

14.
根据晋中某矿透水事故及这几年实际工作经验,指出目前山西矿井水的防治重点在于加强井下探放水工作。  相似文献   

15.
 立足于山西省暴雨洪涝气象数据融合的实证视角,通过对山西省109个气象站点,1957-2008年的暴雨洪涝灾害数据,山西省经济发展数据、地理数据的高度融合,从致灾因子、孕灾因子、承灾体因子和防灾减灾因子4 个维度出发,构建山西省暴雨洪涝灾害风险评估模型,并选择太原市、大同市、晋城市、朔州市、晋中市和临汾市进行实证分析,综合评估这6 个城市的暴雨洪涝灾害致灾指数。研究成果不仅能够从实践上指导山西省在暴雨洪涝预测及防灾减灾方面的实践工作,而且从理论方法上对气象灾害研究提出独特的分析见解。  相似文献   

16.
周成  李悦铮  江海旭 《河南科学》2012,30(11):1676-1679
运用最近邻点指数、基尼系数定量分析方法,以山西省国家A级旅游景区(点)为例,分析得出山西省旅游资源空间分布类型、特征;利用区域增长极理论和点轴理论,论证了山西省旅游资源分布形态及与省内道路交通的联系情况.结果表明,山西省旅游资源在省内分布类型为集聚型,主要集中于晋北、中部、临运(临汾、运城)和晋东南四大区域,在11个地级市中呈集中分布;旅游资源空间结构与省内道路交通布局联系密切.整合区域旅游资源,改善道路交通状况,完善旅游网络体系将是山西省旅游资源空间结构优化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17.
山西省主要蔬菜区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大同、晋中、长治、临汾、忻州、运城等7个地市的蔬菜区土壤为研究对象,查明了7个地市蔬菜区耕层土壤中重金属的质量分数,主要分析了Cr、Ni、Cu、Zn、Pb、As和Hg等7种重金属元素,并对7个地市蔬菜区的耕层土壤进行了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山西省晋中市榆次区企业科技创新现状及成因,介绍了该区在科技创新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鼓励科技创新的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冬小麦间作玉米复播大豆立体种植模式,提出了一套适合山西省晋中地区的农作制度与种植模式,以达到增产增收和高效用水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晋商在山西有地域帮派之分。就晋商发展历程而言,明代称雄全国的主要是晋南、晋东南商人。晋中商人是在隆庆五年"封贡通市"后,才大量闯关东、走口外的。他们拓展了长城以北的市场,进一步扩大晋商的经营范围,逐渐超越了晋南、晋东南商人。进入清代后,晋中商人创办了票号业,施行了股份制,对中国经济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创造了更辉煌的晋商业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