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85年10月,原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理研究所和浙江淳安千岛湖林场合作,从云南、广西等地运来41只猕猴(俗称广西猴),放养在云蒙列岛的主岛上,以后又陆续放养了53只猕猴。现共有4个群体,主要分布在云蒙主岛、北大岛、西弯岛和千岛湖猴岛。雄性猕猴有一种行为,叫做“示威行为”。每当  相似文献   

2.
《大自然》2016,(2)
正提起猴群,我们就会想到骁勇善斗的猴王,都认为猴王是依靠自身的武力来取得王者地位的。事实果真如此吗?作者依据在千岛湖长达30年观察猴子的经历,给了我们不一样的答案。猕猴又名恒河猴,俗称广西猴。众所周知,猕猴社会存在等级地位,群体中有猴王。那么,个体之间等级地位高低是由哪些因素决定的?猴王又是如何产生的呢?也许有人认为:猴王是通过武力打斗出来,武力决定个体地位高低。据我对千岛湖猴岛自然  相似文献   

3.
正我国是盛产猴类的国家,包括6种猕猴类(猕猴、豚尾猴、台湾猴、熊猴、短尾猴、藏酋猴)、6种叶猴类(黑叶猴、白头叶猴、长尾叶猴、菲氏叶猴、戴帽叶猴、白臀叶猴)和3种仰鼻猴类(金丝猴、滇金丝猴、黔金丝猴)。不过,猴的种类虽然很多,但人们一提起猴子,首先想到的形象却是猕猴。的确,猕猴不仅分布十分广泛,而且是与我们人类生活关系最为密切的一种猴。在我国几千年的文明史上,不论文学、艺术和戏剧,还是美术,故事和  相似文献   

4.
黄山短尾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短尾猴(Macaca thibetana)是中国的特有种,形态上的显著特征是身体及四肢粗壮,尾很短,颜面呈青灰色(成年雄猴),两颊和颏下的毛长,像络腮胡子。在猴科猕猴属中,短尾猴的体型最大,且被有浓密的长毛,这是对高山寒冷气候的适应;其尾长仅7~10厘米,与其半地栖的生活习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大自然》1985,(2)
十月二十四日上午十点半钟,新宁县水头乡平栗山村农民李贤德、蒋时玉等三十来人,在村庄附近的平栗山下捕获了一只野生雄性短尾猴。这只猴体重三十斤左右,身长六十来厘米,年约十三、四岁,全身披棕褐色毛发,尾长约六厘米,脸呈紫色,四肢指头黑灰色,聪明伶俐,十分逗人喜爱。短尾猴,又名红面猴、四川猴,分布于我国的粤、桂、闽、川等省区,栖息于多岩  相似文献   

6.
在秀丽的千岛湖畔,有一个猕猴王国——猴岛。它座落在距淳安县城10公里烟波浩渺的中心湖区。猴岛由大小十几个翡翠似的岛屿组成,总面积1456亩。这里四周碧水相环,形成了湖中有岛、岛上有湖的布局。岛上林木葱郁,野果丛生,成了猴子的乐园。1985年,淳安县千岛湖林场和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物研究所携手合作,从广西、云南、四川等地购买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25只正常成年太行猕猴头毛中6种微量元素含量进行了测定。雌猴与雄猴间6种微量元素均无显著性差异,孕猴与非孕猴间除Cu外,也无显著性意义。饲养在不同地区的太行猕猴Cu、Cr有显著性差异,而Pb含量有极显著差异。猕猴头毛与人发比较Zn、Cu含量相接近,而Fe、Mn含量比人高达几倍到数十倍。  相似文献   

8.
太行猕猴自由取食时利手现象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了太行猕猴自由取食时的利手现象,共观察笼养猕猴21只。统计结果表明,少年期组个体没有利手现象存在,成年组存在明显的个体利手优势,雌猴用右手多于左手,雄猴使用左手多于右手;群体太行猕猴不存在利手现象。  相似文献   

9.
猕猴、食蟹猴群中STLV-1病毒感染状况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摸清STLV I感染现状 ,从而有效地降低STLV 1在猕猴、食蟹猴群中的感染率。方法 采用STLV 1ELISA法对猕猴、食蟹猴血清进行抗体检测。结果 本中心送美国BioReliance公司的 2 4 5 5只出口猴血清 ,10 3份血清呈STLV Ⅰ抗体阳性 ,19份血清呈STLV I抗体可疑 ,其余血清均为STLV 1抗体阴性。结论 猕猴、食蟹猴群中STLV 1的平均感染率为 4 97% ,其中猕猴STLV 1感染率为 2 7% ,食蟹猴STLV 1感染率为 5 4 % ,是猕猴STLV 1感染率的 2倍 ;随着年龄的增长 ,猕猴 (食蟹猴 )STLV 1的感染率也随之升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猕猴作为珍贵的实验动物,资源逐步匮乏,医学生物学研究所灵长类中心笼养猕猴种群自然流产、难产、早产和死胎(统称为妊娠异常)病例时有发生,带来了一定的损失。因此,逐一查找猕猴妊娠异常原因,针对性地提出预防和控制措施,对提高猕猴繁殖率保护猕猴资源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同时也为研究人的生殖机理奠定基础。方法通过参照引起人自然流产的因素,又考虑到猴自身的特性,主要从以下方面入手来分析猕猴妊娠异常原因:病原体,猴易感的弓形虫(Tox,toxoplasma),环境因素及其他因素。实验中,我们对三年来收集的29例妊娠异常雌猴样品进行病原体检测分析,并与正常分娩组和正常猴群组做对照。结果统计结果显示,妊娠异常组猕猴弓形虫感染率达34.4%,明显高于正常分娩组(12.5%)和正常猴群组(5%);不同的饲养环境中妊娠异常猕猴的数量也有显著差异。结论弓形虫感染、环境条件造成的应激反应及猕猴自身条件都与猕猴妊娠异常相关,对此,我们针对性地提出了预防和控制措施来降低妊娠异常率。  相似文献   

11.
贵阳黔灵公园半野生猕猴冬季生态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周礼超  雷原琴 《贵州科学》1993,11(2):78-83,91
对黔灵公园半野生猕猴冬季生态的研究表明,该群猕猴家域面积仅有110公顷,日活动范围约25公顷左右,日活动时间为690±30分钟,冬季多栖息于海拔1200-1400米的山林中;食物以人工投放为主(占91.1%),极少取食野生树叶,每天平均每只猕猴可获食物450克左右;到1992年3月猴群已达131只,其中有成年猴94只,幼猴15只,婴猴22只,性比(♂:♀)为1:1.79,分为4个亚群。  相似文献   

12.
从河南省省会郑州出发向西北,跨过黄河,穿越豫北平原,行驶150公里,就可到达愚公的家乡——济源县了.这里生活着数千只国家二类保护的珍贵动物——猕猴.猕猴的"古国"猕猴又名恒河猴、广西猴,据甲骨文的记载,在河南省太行山区的生存和分布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了.安阳殷墟出土的动物遗骨,也有猕猴的在内.太行山区辉县、林县、济源、修武、安阳、沁阳等县各个历史时期的县  相似文献   

13.
<正>1非人灵长类动物的生物学特点1.1动物分类学位置猕猴(Macaca mulatta)属于哺乳纲、灵长目、猴科、猕猴属动物。猕猴实际上是猕猴属猴的总称,共有12个种、46个亚种。分布于我国的有5个种,包括恒河猴、熊猴、红面断尾猴、台湾岩猴和平顶猴。  相似文献   

14.
1975年5月,广州动物公园赠给我们一只熊猴(Macaca assamensis)的婴猴,该猴据说购自广西。同年8月,我们将这只婴猴带到广西百色地区作血传恶性疟原虫的试验。切脾之后半个月,曾静注接种一恶性疟原虫患者的鲜血,次日在它的血中查出一种与三日疟原虫颇相似的疟原虫。追查接种前的血片标本,发现在切脾后和接种前该虫已出现,可见它本来就寄生于熊猴。我们用静注接种的方法,使该虫在猕猴中反复传代,发现在切了脾的猕猴中可大量繁殖,红细胞的受寄生率最高可达90%以上。有4只猕猴在原虫寄生率达到高峰时死去;存活的则变为慢性感染,而原虫在猴体可持续出现一年以上。为了定种,我们首先致力于该虫红内期繁殖周期的研究。在同年11月至12月期间,我们对两只受染的猕猴,在8天期间进行不间断的2小时一次的血检。每次制血  相似文献   

15.
《大自然》1992,(1)
《大自然》杂志王珏同志:您好,我是1989年毕业分配到河北省兴隆县雾灵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工作的.领导分配我接手其他同志,继续进行兴隆县境内六里坪山区"冀东猕猴"的调查工作.我读了您在《大自然》杂志1988年第三期上发表的《兴隆猕猴访问记》,按文中的线索,我走访了一些当事人,并制订了我们1990年的工作计划.1990年4月,我们在传闻猕猴活动频繁的双林村——也就是张希军《冀东猕猴仍在活动》(《大自然》1990.3)文中所说,1987年10月村民曾打死一只猴的村子,外店大  相似文献   

16.
在山西太行山五龙口,有一个“猕猴自然保护区”。成百上千只小猴在“猴王”匡书明的“领导”下,循规蹈矩,兴旺发达,游人至此,其乐融融。老匡凭着他几十年的驯猴经验,总结出一套“四步驯猴法”,恩威并举、奖惩兼施,深得众猴欢心。只要老匡的哨音一响,众猴们召之即来,表演出一幕幕令人捧腹又叫绝的故事……请看《“猴王”和他的“猕猴王国”》。  相似文献   

17.
我国首次发现猕猴食管鳞状细胞癌并伴有淋巴结转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我校猕猴养殖场,04号猴,雄性,年龄6.5岁。1988年元月捕自河南省辉县上八里乡,经健康检疫合格,投入猴舍饲养。1989年9月将该猴选作种猴放入繁殖母猴圈,当年使两只母猴受孕,并产下两只健康仔猴。  相似文献   

18.
一场闹剧     
编辑同志,你好! 寄上关于“野人”和短尾猴的一组报道,建议贵刊转载,并冠以《一场闹剧》的标题。这很有好处。第一,对广大不明真相的群众,是个现实的教育。新宁县平栗山的农民立了个大功,费尽辛苦把这个传说中的“毛公”捉住了,证明它不是“毛公”,而是一只短尾猴。而且这种猴在当地算“罕见”,在全国范围说并不稀有,桂北、鄂西、甘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灵长类掌面和跖面花纹强度的种属间差异及与其生活地域、生活环境及运动类型的相关性,运用Spss16.0统计软件对8种灵长类(太行山猕猴55只,藏猴19只,黑叶猴13只,吼猴69只,狒狒52只,悬猴18只,蜘蛛猴36只,倭黑猩猩18只)掌(跖)面上6个主要花纹区的花纹强度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无论掌面或跖面,花纹强...  相似文献   

20.
用人角膜给猕猴移植,共7只。第2、3、6号猴供片直径是7.5mm,植床直径是7.0mm;第1、4、5、7号猴的供片直径力6.2mm,植床直径为6.0mm;结果:第2、3只猴植片透明达1年以上,第6只猴已透明20个月,现仍在观察中,第1只猴17天死亡,死前植片透明,第4、5、6只猴,植片透明4.5~8个月,小植片比大植片透明时间较长。实验猴№2术后8个月时,植片内皮细胞的密度为2570个/mm~2,术后13个月时为1800个/mm~2,植片内皮的丢失率超过生理下降速度。扫描电镜检查证实,人角膜内皮可以在猴眼上生存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免疫排斥反应,早期和轻型者,可用激素控制;后期和新生血管明显者,激素难以奏效。这一实验模型的建立,为今后研究异种角膜移植提供了有用的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