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多年来运动医学界、运动生理、运动生化学者对运动性贫血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探讨,认为运动训练对血红蛋白、血球压积、血浆容积影响较大。在查明运动性贫血的发生机制,初期诊断及其预防做出阐述,存在加强科学训练教育理念,加强对运动性贫血危害性的认识。  相似文献   

2.
运动性贫血的发生机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动性贫血的发生机理目前仍是运动医学界尚未完全认清的课题.笔者根据国内外多年来对运动性贫血的研究报道,从5个方面进行系统论述,以期为进一步提供有益线索.  相似文献   

3.
从中医角度看运动性疲劳和恢复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运动性疲劳是运动训练中重要的研究课题,其机制还没有完全清楚。从中医角度看,运动性疲劳归为劳倦、虚损等范畴。中医在此方面最大的优点在于从整体出发,能系统地阐述疲劳产生的原因和机理,这就为生命学科搞清楚运动性疲劳的机制带来了启示:充分考虑到人体是1个有机联系的整体,重视引起疲劳各因素间的联系和相互影响,选择恰当的切入点,在此进行系统研究,而不是一味地强调还原途径即从组织器官到细胞,再到分子水平。  相似文献   

4.
中医药抗运动性疲劳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丰富医学界对中医药抗运动疲劳的研究主要有两方面一、中医对运动性疲劳的诊治;二、中药对运动性疲劳的作用.文章对这两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运动性疲劳是由运动本身引起的十分复杂的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不属机体的病态表现,中长跑的项目特点决定了它的疲劳特点.运用中医药手段及时、充分恢复中长跑的运动性疲劳,对于提高运动员的训练水平、竞技能力有着十分独到的优势.  相似文献   

6.
中医把运动性疲劳的症候分为:筋肉疲劳、脏腑疲劳、神志疲劳,在运动训练中我们常采用自我感觉、面色、排汗量、呼吸、动作、注意力等定性指标进行评定,这些都无法定量地了解运动员的疲劳程度及特点,从而影响了恢复手段的针对性.通过实验发现:监测运动疲劳前后经络电阻原值大小、左右经络阻抗差,能较好地定量区分运动性疲劳的程度和种类.  相似文献   

7.
运动性疲劳的产生和消除过程,是当前体育科学研究中的重要问题.本文从理论上研究和分析了对运动性疲劳的病因、病机与治法,目的在于提高对武术训练中运动性疲劳的消除过程的重要性的认识,科学地处理武术训练和其后运动性疲劳的消除,从而加速武术运动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8.
运动性心肌肥大是运动训练中的普遍生理现象,表现为心脏增大、心肌肥厚、心室壁增厚、心脏重量增加等特征。目前,对运动性心肌肥大属于调节性、生理性肥大的认识渐趋一致,但其发生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对IGF-Ⅰ和MSTN基因在运动性心肌肥大过程中发挥的作用机理及其应用前景等方面的研究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浅谈中医药在运动性疲劳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中医药是我国的国粹,把中医药理论应用于运动性疲劳的恢复具有独特的优势。本阐述了中医对运动性疲劳的认识及中医药在抗运动性疲劳中的作用,指出了中医药在抗运动性疲劳应用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0.
中医对运动性疲劳的认识及常用的恢复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动性疲劳的产生机制和恢复方法一直是体育科学研究的主要课题。论述了中医对运动性疲劳的病因病机认识,并总结了祖国中医药在运动性疲劳恢复中的常用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