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分别以上海市苏州河沿岸某排水系统和合流污水治理一期工程截流总管为研究对象,利用排水系统水力模型对雨天流入水量进行了模拟研究.结果表明,台风暴雨与高潮位碰头引起的苏州河水位升高,使得大量河水通过原重力直排管道未封堵完善的出流口倒灌进入管网系统,造成相应情况下泵站排放水量超过径流水量的10%~20%仍无法排除雨涝积水.研究结果为制定苏州河沿岸排水系统改造方案,控制上海市区雨涝灾害提供了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2.
陶义 《科技资讯》2010,(25):160-160,162
排水系统从以前的防涝减灾、排污减害逐步转向污水的资源化,排水系统起到回收城市污水和净化再生,畅通城市水循环的作用,从而恢复健康水循环和良好水环境,维系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分析了城市排水系统分流制的实施存在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并就外排雨水地面径流量大小控制进行了阐述,对雨水回灌利用进行了相应的探讨。  相似文献   

3.
对城市排水系统进行系统的模拟计算,可以为城市排水系统规划方案的调整与优化提供理论指导.以合肥市滨湖区塘西河雨水排水系统规划为例,讨论了美国环保局开发的暴雨径流管理模型(SWMM)的应用情况,主要选取超载节点和管道的模拟结果进行管网分析,找出城市排水管网系统的“瓶颈”,以此为基础进行雨水排水系统规划方案的调整,达到缓解城市积水的目的.研究中使用的方法具有一定的通用性,可以为实际的城市雨水排水系统规划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城市排水系统智慧决策技术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智慧决策是智慧水务的核心关键技术。围绕城市排水系统的提标增效,从管网诊断评估、城市内涝防治和雨天溢流污染控制3个方面,对城市排水系统智慧决策的实现模式进行了评述。在管网诊断评估方面,综述了基于水量、水质特征因子分区监测的水量来源溯源定位方法;在城市内涝防治方面,综述了基于数值化模型的内涝风险精细化模拟评估和机器学习模型的降雨实时预报、局部积水深度快速预报实现模式;在溢流污染控制方面,综述了基于多目标优化算法、数值模型和机器学习相结合的排水系统优化调度实现模式。模型系统的可靠性是智慧排水决策的关键,应重视管网水量来源定量解析和排水系统内涝风险预警、优化运行调度的融合。  相似文献   

5.
城市排水系统的优化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我国各大城市排水系统的现状,从排水规划、排水体制、排水管网和污水资源化4个方面对城市排水系统进行了探讨和分析,并提出了一些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6.
城市排水系统包括雨水管网排水系统和沟渠排涝系统,分别由市政和水利两个部门管理,在规划设计时由于采用不同的暴雨选样和设计流量计算方法,当前一个较为突出的问题就是城市排水和排涝两者标准的衔接关系。文章分析了产生标准不衔接的原因,综述了目前国内在关于城市排水和排涝标准转换衔接关系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7.
昆明城市排水系统的发展及面临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排水系统的完善与否,标志着一个城市基础设施发展水平的高低,文章通过对昆明市城区排水系统的历史沿革,现状情况及存在地分析,提出了完善城市排水系统应做的排水规划、清污分流入一系列措施,为今后排水设施的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城市排水管道系统是现代化城市不可缺少的重要城市市政基础设施,也是城市水污染防治和城市排涝、防洪的骨干工程,它的任务是及时收集、输送城市产生的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降水。本文阐述城市排水管道系统的作用,以及在城市排水管道规划设计基础资料和基本参数的基础上.合理确定排水系统的体制进行城市排水管道系统的规划设计。  相似文献   

9.
为了考虑库水位对测压管水位的滞后效应,引入了库水位滞后影响函数和等效水位,结合三维渗流有限元计算,建立了考虑滞后效应测压管水位混合模型。计算实例表明,该模型能较好地反映库水位对测压管水压的滞后效应,且精度较高。  相似文献   

10.
一种基于预测的负载平衡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了一种基于预测的动态负载平衡算法,算法以本地负载信息为基础预测结点到达空闲状态的时间,并且在此之前发出任务请求,从而保证系统中各结点都处于忙碌状态,以提高系统资源的利用率与系统整体性能。由于算法在实施负载平衡时不需要在各进程之间进行同步操作,而且各结点自主决定负载平衡参数,对系统中其他结点的信息要求少,因此负载平衡的开销较小。实验证明,该算法对于科学计算类问题具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以福建省沿海城市P的北洋区域作为研究区域,利用SWMM模型模拟30年一遇最不利24 h降雨遭遇洪潮时,区域现状城市水系排水能力以及内涝分布情况;并通过模拟的结果,对区域本底水系进行调整。通过优化水系排水方向、重构排水防涝河网以及改造新增蓄涝区来完成城市排水防涝系统的优化。优化后的排水防涝系统可将现状南北向排水调整为东西向排水,减弱潮汐顶托作用,并以最佳主干河道规模和新开排放口数量,提升水系调蓄和排水能力;最后确定蓄涝区位置与调蓄容积,收纳剩余因潮汐顶托而产生的涝水量。结果表明优化的排水防涝系统有效的解决了现状4 195. 42万m3的涝水量,并将洪水排放水量提升了2. 25倍,水系排水能力得到了较大加强,P城市北洋区域排水防涝问题被有效解决。  相似文献   

12.
本文给出了一个求解图中最大团的异步并行算法。在算法中采用了最优先搜索和分枝限界法等人工智能搜索技术,避免了无意义的搜索。其特点是易于在共享内存多处理机的并行计算机上实现,其执行时间曲线表明,对图中任意2点之间边存在概率小于1/3的无向图,具有较高效率的求解过程。还给出了在一定条件限制下,求解 NP—完全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明确可动储量界限是确定气藏可动储量和难动储量的基础。综合应用裂缝性气藏等效介质模拟方法和单井经济极限评价方法确定了川西地区平落坝须二段裂缝孔隙型砂岩气藏不同裂缝发育程度储层的可动储量综合界限。结果表明,基质物性对单井累计产气量影响最为显著,而裂缝角度影响很小;基质渗透率越低,裂缝密度对单井累计产气量的影响越大;天然裂缝越发育,可动储量的综合界限越低;对于裂缝不发育储层,可动储量的综合界限为:覆压渗透率下限0.008 mD,含水饱和度上限42%,孔隙度下限6.4%。  相似文献   

14.
把目标等值面切割定界原理与Gomory的割平面法结合起来求解整数线性规划(ILP)问题.首先通过目标函数等值面的平行移动来切去(LP)可行域中含其非整数最优解但不含(ILP)可行解的“无用部分”;然后,应用Gomory的割平面在通过(ILP)最优解的目标等值面上切割其最优解。  相似文献   

15.
 针对传统有源淹没的递归、迭代算法占用计算机资源较多,且当算法深度太深时易造成系统堆栈溢出,从而导致程序崩溃等缺点,以数字高程模型为基础,研究了给定水位条件下洪水有源淹没模型和算法,并在此基础上设计实现了种子蔓延算法。通过与原有的递归算法对比,发现该算法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计算效率和稳定性,最后在“南昌洪水淹没分析系统”中应用并得到验证。  相似文献   

16.
基本的"当前"统计模型由于其机动加速度极限值固定不变,只能描述机动加速度较大的机动目标。因而基本的"当前"统计模型及其自适应滤波算法(CSAF)对机动性较强目标的预测性能较好,而对机动性较弱目标的预测误差较大。针对这个问题,新算法中设计了一种新的模糊隶属度函数,利用机动目标的"当前"加速度来自适应地调整机动加速度极限值,使"当前"统计模型可以描述具有任意加速度的机动目标。最后,运用该算法和CSAF算法对机动目标进行了航迹预测仿真实验,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无论对于机动性较强的目标还是机动性较弱的目标,新算法的预测性能均优于CSAF算法。  相似文献   

17.
高等教育投资具有“双层”的特点,上层为主管部门,下层为高等学校.分析了优先发展策略下高等教育最优投资的层次及步骤,分别建立了保证优先发展学校最优投资和用剩余资金对全部学校无差别最优投资双层规划模型,给出了上、下层最优投资方案的确定方法.通过扩大可行解范围,将双层规划模型转换为单层线性规划模型,证明了两者最优解的等价性,设计了求得模型最优解的多项式算法,最后给出了应用举例.  相似文献   

18.
基于二型模糊逻辑的交通流量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种改进的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该算法将模糊聚类的对象从单值扩展到区间,在构造二型模糊系统时,通过对历史数据的学习提取二型模糊规则,克服了专家方法不能对未知领域提取规则的不足.在此基础上,针对智能交通系统,提出一种新的基于二型模糊逻辑的交通流量预测方法.该方法应用区间型二型模糊集具有上下限隶属度函数的性质构造预测区间,适合于处理具有复杂不确定性的情况.通过隶属度函数可以反映出该区间中预测值的可靠性,从而克服了其他预测方法仅给出单值且稳定性不高的缺点.仿真结果表明,基于二型模糊逻辑的流量预测区间具有较高的准确度,其平均相对误差低于6%.  相似文献   

19.
用SFA法分析了东北大学的用水结构和用水现状.结果显示,当前东北大学人均用水量为1067t/a,循环用水量少,水质污染主要是悬浮物和氮磷污染物,经简单处理后可直接回用.基于校园内各部门水量水质监测,提出一种可行的优化方案,实现人均用水量减低到921t/a,可节约总用水量的137%,人均排水量减至867t/a;若推广至全国所有高校,总节水量约784×Mt/a,节水效果显著,减少了环境污染和水处理成本.  相似文献   

20.
考虑城市暴雨的空间与时间分布特点,选用合适的地表径流系数计算雨水口汇集的待排水量.将暴雨在雨水口汇集、管道传输和泵站排出的过程看作为一个多级串联的排队系统,同时根据城区不同重要等级确定其排水等待时间约束,通过计算防汛泵站及管网的建设与运营费用,构建以总成本和最长排水等待时间为双目标的城市防汛泵站选址模型.通过嵌入禁忌搜索算法改进遗传算法,求解复杂的防汛泵站非线性选址问题.实际案例分析表明多级排水理论可以较好地模拟城市排水系统,也指出排水泵站数量、泵站地址及暴雨重现期等对城市排水系统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