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人人争做“精英”的日本社会,学习塾培养出了一批小“填鸭”,也创造了一个庞大的产业。 学而优的“精英” 日本在教育领域可以算是发达国家,最起码在日本很少有文盲了。明治维新以来日本政府就很注意教育,在1890年的明治中期,日本就已经实行了四年义务教育制,大致相当于中国的初小教育。从某种意义上说,明治维新是一次教育维新也不为过。如今日本更是进入了全民上大学的年代,大学的招生能力已经超过高中毕业生的总人数。所以,大学生也没有什么精英味道,干粗活、打杂的大学生很常见。  相似文献   

2.
承蒙日本学术振兴会的邀请,我于1981年4月1日至6月30日到日本访问,了解他们的科学史研究和教学情况。时间虽然只有短短的三个月,但日本朋友们的努力工作、严格律己、热情好客、以诚相见给我以深刻的印象,使我永远难忘。现就所见所闻,略述一二,以飨国内同好。 (一) 这次旅日,以在京都居住时间最长。京都是从公元794年到1868年(明治维新)之间一千多年的首都。明治维新以后虽迁到东京,但这里仍是一个国际著名的文化城市。京都大学  相似文献   

3.
日本在19世纪中叶出现了一股留洋热,这比邻国大清帝国来得更早。但这不是明治维新的开始,而只是苟延残喘的幕府的一次"尊王攘夷"、"师夷长技"的实验。1862年,日本德川幕府开始向欧洲国家派遣留学生,留学之地遍布欧洲显赫国家。历经长期闭关锁国政策的日本  相似文献   

4.
日本搞工业是从明治维新(1868年)开始的。当时的欧洲已经建立了煤炭、钢铁、化学、机械、纺织等工业体系,德国和英国正在展开一场煤化学工业技术的争夺。美国的南北战争已经结束,产业革命也有了迅速发展。但是,这一时期的日本,由于长期执行封建的“锁国政  相似文献   

5.
<正>日本漫画界习惯将12世纪的鸟羽僧正觉犹当成祖师爷,他的《鸟兽戏画》被日本政府列为国宝绘卷。但英国漫画策展人保罗·格拉维特认为,传统的浮世绘和明治维新时期的"图画艺术",都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日本现代漫画。保罗·格拉维特在著作《日本漫画60年》中,详细梳理了1945年至2004年间日本漫画的发展轨迹。从1945年开始,漫画就深深植根于日本社会。经历了20世纪80年代目本动漫发展最迅速的黄金时期后,漫画成为日本名副其实的大众文化。日本漫画家千叶彻弥永远不会忘记一个特殊的日子。数百名表情凝重的人  相似文献   

6.
教育问题,对促进一个国家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追溯一些发达国家的起步过程,大多与教育的迅速发展有关。日本自明治维新以后,盛行西学、普及教育,“广建学堂,变通教法,振国执而臻富强”,在不到一百年的时间内,走完了西方列强二百多年走过  相似文献   

7.
中国明代末叶至清代末年,与日本江户至明治时代,在历史年代上相当。其间,两国在引进和吸收西方物理学知识的过程中,存在着相互交流与影响。17和18世纪,来华耶稣会士的包含物理学知识的著作传到日本。19世纪50至70年代,来华新教传教士译述的一些物理学书籍在日本被注释翻译,甚至用作教材。明治维新的成功和甲午战争的结局,使两国之间科技交流的态势发生逆转。20世纪初,中国根据日本的物理学教科书翻译和编译了许多书籍。同时,中文物理学名词在相当程度上也受到日文汉字译名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综观日本近现代技术发展史,大体上可分为四个时期。第一时期是1868年开始的明治维新,以“教育立国”为国策,提出了“文明开化”、“殖产兴业”、“富国强兵”的战略口号,仿效和追赶西方先进资本主义国家,实现工业近代化。也就是在日本近现代史上第一次国民经济高速发展时期,按照日本人的话来说就是第一次远航。第二个时期是从大正(1912—1925)至第二次世界大战,日本经济和科学技术走向军国主义化的畸形发展时期。第三个时期是二次大战后至七十年代中期,日本国民经济赢得了高速发展,也就是实现了工业现代化的第二次远航时期。第四个时期是从八十年代开始,以“科学技术立国”为国策,开始第三次远航。本文专论第一个时期。  相似文献   

9.
日本古代科学几乎是“一片空白”,经济贫困,曾经是“亚洲的最后进国”,然而自从1868年明治维新以后经过仅仅一百年的时间,就在1968年使国民生产总值一举超过西德,成了发达国家中仅次于美国的第二经济大国,走完了西方国家大约需要二百年的时间才能走完的路程,可以说是世界上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现在,日本已经拥有“全世界10个最大的银行”或“人类历史上观金最多的金库”,“其资金足以顶得上英国今后12年的年度预算”,成了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和资本供给国。这一非凡的变化,正如早在一百多年前达尔文所说过的那样,“在世界的一切奇迹中,日本的进展是最大的奇迹”。  相似文献   

10.
试析日本"诺贝尔奖计划"的可行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1年,日本制定了轰动一时的"诺贝尔奖计划".这是日本在谋求21世纪发展中,日益认识到加强基础研究、增强科技创新意识,对保持其强国地位的极端重要性和迫切性后的具体体现.从日本重视教育的传统、雄厚的经济实力、对科技的强力投入等方面看,日本"诺贝尔奖计划"的实现绝非无稽之谈.  相似文献   

11.
日本“爱国者”-3导弹防御范围达数千公里美国的“爱国者”导弹加快了在东亚地区布阵的脚步。摇动着“爱国者”导弹标牌,日本紧随美国导弹防御系统起舞。据日本《读卖新闻》披露,今年年底,美军又将在日本冲绳美军基地部署3~4套“爱国者”-3型(PAC-3)反导系统。之前,驻韩国美军已部署了一个装备有“爱国者”-3型地空导弹的防空旅。世人非常奇怪,日本官员对“爱国者”-3型导弹的迷恋为何到了发烧的程度。日本不单在今年开始部署“爱国者”-3,而且还获美国许可由  相似文献   

12.
被誉为"东方之星"的日本太空美术大师岩崎一彰(原名:岩崎贺都彰),1935年2月5日出生在中国辽宁省大连市,并在那里度过了自己的童年岁月,1945年随父母回到日本.  相似文献   

13.
美国人鲁思·本尼迪克特写过一本非常有名的著作<菊与刀>,书中这样阐释日本人的民族性格:"日本人喜欢肉体享乐,却又不严肃对待.他们只把肉体享乐当作一种纯粹的艺术来培养.品尝完其中滋味之后,好要全心全意地投入到履行义务的过程中."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日本已开始实施由以引进和消化欧美技术为主的模仿型"技术立国"到注重基础研究和独创性自主技术开发的"科学技术创新立国"的战略转变.本文就日本实施此一战略转变的社会原因作了深入的探讨,并在此基础上结合中国的科技创新问题谈了若干认识.  相似文献   

15.
单艘造价13亿美元,拦截弹道导弹能力又获提升在西太平洋的日本海水域,很快将出现新型“宙斯盾”导弹驱逐舰巡逻的身影,它就是日本新造的可拦截弹道导弹的“爱宕”号导弹驱逐舰。据英国《简氏防务周刊》报道,其造价高达13亿美元。日  相似文献   

16.
"马力"探源     
功率单位“马力”这个概念传入中国是在19世纪中期,这个词的出现差不多也是在这个时期。它应该是英语horsepower的仿译。大约过了三四十年,“马力”在汉语中已经基本定型,不但在科学著述中使用,在普通文献中也经常能见到。后来“马力”还传到了日本。  相似文献   

17.
《科学大观园》2005,(20):49
日本科学家最近将传感器嵌入塑 料薄膜,为机器人制成了“电子皮 肤”,使其对温度、压力有了类似人的 感觉。 日本东京大学的科学家在塑料薄 膜中嵌入两组晶体管,一组感觉压力,  相似文献   

18.
“健康体检”的由来“健康体检业”的雏形起源于20世纪40年代的美国,美国医药协会在1947年提出了最早的“健康体检”的概念,并郑重向公众建议:每个35岁以上的健康人应每年拜访一次医生,做一次从头到脚的全面身体检查,并和医生有一种良好的沟通。大概是在6~7年以后,这个问题才在日本得到了较好的解决。1954年,JunjiOhwatari医生为预防疾病而设计了一套新颖的个人医学健康体检体系,使健康体检的概念上升到了理论的水平。1961年4月,日本的HokenDohjin医学中心成立,该中心首次真正地将“健康体检”从一般医疗机构中分离了出来,并由专门的医务…  相似文献   

19.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日军组建了执行自杀式飞行任务的“神风特攻队”。长期以来,日本右翼分子将这些军国主义的替死鬼美化成为天皇效忠的英雄。如今,一位当年侥幸逃生的“神风特攻队”队员终于不再沉默——揭穿日本“神风特攻队”死亡谎言。据英《卫报》3月1日报道,日本前“神风特攻队”队员、现年81岁的滨园重善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当年执行自杀式飞行任务,说为天皇而死是被人误导。他在最后的遗言中写道:“妈妈,这将是最后的遗言。我只剩下数秒钟了。那种认为我们笑对死亡的说法是一个神话。”“神风特攻队”没能创造奇迹,滨园重善侥幸死…  相似文献   

20.
日本的"月亮女神"已经上路,印度人准备"靠近"月球,美国计划重塑"阿波罗"的辉煌,俄罗斯、欧盟也在行动。在"探月热"全球涌动之时,中国首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出发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