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基于资产定价模型和股票市场动量效应的研究成果,对比分析了中、美股票市场动量效应的存在及形成机理。结果表明,中国股票市场赢者组合过早出现收益反转,致使动量投资策略盈利性不显著;而美国股票市场赢者组合与输者组合表现的相对对称性,保证了动量投资策略的盈利性。不同市场动量投资组合收益成分变化与市场表现之间的因果关系进一步揭示了动量效应的内在机理。  相似文献   

2.
考虑卖空限制的动量效应和反向效应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进了HS模型的假设条件,增加了反向投资者行为偏差的影响,建立了考虑卖空限制的动量效应和反向效应模型.在研究方法上,采用了不同于HS模型的递推公式法,清晰地描述了正、负消息影响下股价及收益率的运动轨迹,直观地分析了消息投资者和两类趋势投资者行为偏差导致赢者和输者组合出现动量效应和反向效应的规模和方向.证明了受到卖空限制的约束,输者组合股票在长期表现出反向效应的概率比没有卖空限制时减小.  相似文献   

3.
股市价格动量与交易量关系:中国的经验研究与国际比较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从收益率和交易量两个角度对中国股市价格动量进行月度数据检验.结果表明,单独基于收益率标准的检验证实中国股市总体不存在价格动量.但增加交易量标准的进一步分析显示,低交易量组合的股票存在价格动量,而高交易量赢者组合的股票发生显著的价格反转,同时"对角策略"存在很大的套利空间.这一结果主要是由于中国股市的特殊结构所致,可以用行为金融模型解释.  相似文献   

4.
深市A股收入公告效应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运用2000年以前的年报收入数据计算深市A股的标准非期望收入(SUE),并利用指标值排斥,构建投资组合,运用事件研究法对深市A股2000年的公告效应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证明中国股市并不存在显著的“收入公告效应(Post—Earnings—Announcement Drift)”,财务报表的收入数据与股价的走势基本相反;检验利用1999年的SUE值排斥构建的投资组合在2000年中报和年报前后的非正常收益率,结果并不能证明中国股市存在“反应不足”的现象。  相似文献   

5.
本文基于有限注意力假说,用分析师共同覆盖构建公司相关性,检验了A股市场关联公司之间股票的动量溢出效应.研究发现,以共同覆盖分析师数量作为权重构建的关联公司股票加权平均收益率,能正向预测焦点公司未来1~12月的收益率,基于关联公司收益率构建的多空组合可获得10%~12%的年化超额收益;在截面回归中,关联公司动量溢出效应较同行业或同地区公司的动量溢出效应更强.异质性分析表明,在拥有更多分析师共同覆盖、非明星或低学历分析师共同覆盖,以及焦点公司股票被更多压力抵抗型机构投资者持有时,关联公司动量溢出效应更强,说明该效应的成因与分析师和投资者的有限注意带来的行动迟缓和反应滞后相关.本文的工作对A股市场跨资产动量效应给出了全新证据,对市场监管与投资者决策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中国股市短期反转策略实证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运用了Lo,Mavkinlay(1990)反转策略设计、Jegacleesh,Titman(1995)反转收益分解框架并引入成交量冲击对中国股市短期(周)反转策略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中国股市存在显著的短期(周)收益反转,反转强度与公司规模相关。反转收益主要来源于对公司特有信息的过度反应,而并非由“领先-滞后”结构驱动。引入成交量冲击能够显著优化反转策略,成交量包含了未来股价走势的重要信息。本文最后认为De Long(1990)关于正反馈交易者、Hong,Stein(1999)信息逐渐扩散的行为金融模型及市场操纵行为对于短期收益反转都具有一定解释力。  相似文献   

7.
中国股市动量策略和反向策略的赢利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经偏度、序列相关和异方差调整的t统计量,考察了1995~2002年我国股市动量策略和反向策略的赢利性,并研究了均值-标准差比率优化配置对上述两种策略赢利性的影响。研究发现:动量策略中赢者和输者组合都未表现出相应的收益惯性,该策略无利可图;反向策略中赢者组合和输者组合都表现出相当显著的反转,即使不允许卖空,也可获得显著的超额收益;均值-标准差比率优化配置可以显著地提高反向策略的赢利。  相似文献   

8.
中国股票市场的收益与波动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考察现有的2种收益与波动关系模型(GARCH-M和SV-M)差异的基础上,运用更具理论优势的SV-M模型,研究了实行涨跌幅限制制度前后中国股市收益与波动关系的不同状况,并结合波动反馈效应理论,探讨了中国股市预期收益与波动之问的跨期关系.研究表明:中国股市的收益与同期波动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这一关系在实行涨跌幅限制制度后变得更为显著;中国股市存在波动反馈效应,且预期收益与波动之间的跨期关系为正;涨跌幅限制制度不仅限制了沪深股市的暴涨暴跌现象,而且增加了股指收益率的自相关性和波动的持续性.  相似文献   

9.
“房住不炒”奠定了我国房地产市场长期调控政策的重要基调,而房地产发展与金融市场关系密切,金融危机和波动关联事件导致“房住不炒”股市溢出效应受到关注.本文将房产要素区别于传统资本要素,构建家庭和企业作为代理人的一般均衡资产定价模型,通过家庭对房地产偏好变化冲击来推导分析“房住不炒”政策对企业股票回报的影响及作用机制.仿真模拟发现,在受到“房住不炒”冲击后房产价格增速下降,资本收益增长幅度小于房产收益下降幅度,导致企业股权收益下降,“房住不炒”政策抑制企业股价.此外,本文构建企业房产资产权重函数,采用短期事件分析法和双重差分法开展实证检验,发现“房住不炒”政策对企业股票短期和长期回报均有较为显著的抑制作用.政府对房市发出负向信号后,企业房产资产权重每增加1%,企业股票日度回报下跌:1.04%,年度回报下跌约13%.本文最后对“房住不炒”政策对股票市场影响效应及风险敞口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理论模型和实证研究两个方面检验了投资者关注度对行业层面信息扩散速度与股票定价过程的影响,发现投资者注意力的有限性导致行业信息在行业内和行业间逐步扩散,行业信息在行业内的逐步扩散,导致同行业内高关注度与低关注度公司股票的收益率呈现出领先滞后现象;行业信息在行业间的逐步扩散,导致蕴含重要市场信息的行业收益率与市场未来收益率显著相关,且其相关程度与行业的受关注度成反比;行业信息的逐步扩散还导致了行业动量效应,买入赢家行业、卖出输家行业股票组合能够获得显著的正向超额收益.  相似文献   

11.
针对我国股市噪声交易能量较大、行业指数同步性较高的特点,提出改进的EMD(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经验模态分解)去噪方法对行业数据进行处理,进而采用BEKK-GARCH模型分析金融危机前、金融危机期间、金融危机后三个阶段行业间波动溢出效应.研究表明,在降低股价同步性方面,改进的EMD去噪方法效果更佳;行业间波动溢出效应在金融危机期间显著上升,金融危机后回落;较之金融危机前,金融危机后传统制造业受产业链上游的波动溢出效应有所降低、受科研的波动溢出效应有增强的趋势.  相似文献   

12.
作为中国唯一上市交易的金融期货产品,沪深300股指期货在资本市场价格发现和风险防范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 科学准确地测度其收益波动对充分实现股指期货避险功能具有重要理论和现实价值.在日内高频信息环境下分别采用经典已实现波动率、已实现极差波动率和已实现双幂波动率等三类方法对沪深300股指期货的收益波动进行测度,通过样本内预测误差指标对上述 方法的测度性能进行比较. 实证结果表明:沪深300股指期货在上市交易后表现出由剧烈波动 到渐趋平稳的波动特征,已实现波动的改进方法在沪深300股指期货收益波动的测度性能上具有较为明显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3.
金融危机前后的全球主要股指联动与动态稳定性比较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针对传统参数分析法可能存在参数和指标多样化而导致结果迥异的问题,提出直接从真实交易数据入手,采用具有准确拓扑序列的亚超度量空间方法.通过对2005年7月22日至2009年6月30日全球最具代表性的52个股指的日数据,并以2008年9月15日为金融危机前后的分界点进行实证,结果发现:金融危机爆发后,全球股市股指间地理区域聚集效应更加明显,各股指间的相关程度显著提高,其联动性更强;全球股指的动态稳定性在整体上是相对稳定的;在金融危机后,美国的股指影响力在降低,而中国在增强.为了避免全球股指剧烈波动,金融监管应该是全球协调的,而不应是一个国家或某个区域的单独行为.应保持世界各国证券市场的"多样性(差别化)",来防止经济和金融一体化带来的"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相似文献   

14.
随着全球金融一体化进程的加速,跨境证券资金流动逐渐成为国际资本流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一国金融市场的影响也越来越显著.在此背景下,本研究分析了流入中国股市的国际证券资金流动的总体特征和行业板块特征,并运用多元回归模型和面板模型从市场综合指数和行业板块指数两个角度实证研究了其对中国股票市场收益率的影响.结论表明:第一,2006年以来中国国际证券资金流动规模不断增加,从股市板块来看,流入金融板块的国际资金最多,医疗保健、信息技术、可选消费等板块也是国际证券投资的热点.第二,当期国际证券资金的流入对国内股市收益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且影响程度和显著性不断增强,但影响效应是短期的,符合"价格压力"假说.  相似文献   

15.
基于T-S模型的模糊神经网络在股市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采用基于 T-S模型的模糊神经网络 ,用改进的遗传算法来训练网络权值 ,隶属函数参数调整算法则采用动量法和学习率自适应调整相结合的策略 ,以上证指数和厦新电子 (个股 )为研究对象予以建模和预测 .结果表明 ,此种模型具有较好的泛化、学习、映射能力 ,对股票市场或类似的非线性经济系统的走势研判或其相应预测决策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正> Stock loans are business contracts between borrowers and lenders in which the borroweruses shares of stock as collateral for the loan.Since the value of the collateral is subject to wide andfrequent price swings,valuing such a transaction behaves more like an option pricing problem thana debt valuation problem.This paper will list,prove,and analyze formulas for stock loan valuationwith finite horizon under various stock models,including classical geometric Brownian motion,meanreverting,and two-state regime-switching with both mean-reverting and geometric Brownian motionstates.Numerical examples are reported to illustrate the results.  相似文献   

17.
在多期投资组合选择过程中,频繁调整投资比例将会产生一系列的交易费用,是影响投资决策的一个重要因素.在线投资组合属于多期投资组合;投资比例需要按照投资期数逐步调整,而不是一次性确定的.本文将交易费用引入到在线投资组合模型中,应用集成有限个专家意见的弱集成算法设计在线投资组合策略.首先探讨了专家意见为在每阶段都固定地投资于单只股票的情形,得到了考虑交易费用的单一集成策略,证明了与最优专家意见相比,他们的累积收益平均值之间的差值存在渐进形式的下界.其次,讨论了专家意见为在每阶段都固定地投资于多只股票的情形,得到了带交易费用的混合集成策略,并给出了该策略的竞争性能分析.基于纽约证券交易所的股票数据,数值算例进一步说明了本文给出的带交易费用的单一集成策略和混合集成策略几乎与最优专家意见的性能一样好,并分析了交易费用对策略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