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基于遗传算法的配送中心选址问题   总被引:48,自引:1,他引:47  
配送中心是物流系统的枢纽,配送中心地址的确定是物流系统分析的核心内容.文中根据配送中心选址问题的特点和要求,在运输成本最低的基础上,构造了选址问题的数学模型.并把遗传算法引入到该模型的求解中,通过选择恰当的编码方法和遗传算子,求得了模型的最优解,验证了该模型的正确性.该方法也适用于大规模物流系统配送中心的选址问题.  相似文献   

2.
为提高物流系统的服务水平,对具有经济性和时效性的配送中心选址问题进行了研究.以经济费用最小为目标,将客户对送货时间的要求转化为时效性约束条件,构造配送中心选址模型.讨论了求解该选址问题的优化算法——序列二次规划算法(SQP).通过实际算例对选址模型和求解算法的可行性进行了检验.算例结果表明:模型和算法能很好地解决有时效性约束的配送中心选址问题,对提高物流系统的运作效率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为了确保物流配送中心选址的合理性,节约配送里程,降低配送的费用成本,将聚类-重心法和CFLP(Capacitated Facility Location Problem)模型结合起来来对城市的物流配送中心选址进行研究。首先,用最短距离聚类法进行配送区域划分;其次,通过CFLP模型结合聚类结果,以物流配送成本费用最小化原则选出二级物流配送中心;再次,分别对二级物流配送中心和城市中所有的区域物流配送中心使用重心法求出2个一级物流配送中心的坐标;最后,分别计算出2个一级配送中心的配送总距离和配送总费用,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选择通过对二级物流配送中心使用重心法求出的一级物流配送中心作为最终一级物流配送中心最为合理。该方法能应用到两级物流的配送中心选址过程中。  相似文献   

4.
针对集装箱配送中心对其配送范围内的配送点合理调配集卡的配送路线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集装箱物流运输调度算法。采用改进萤火虫算法对建立的调度模型进行了求解,并结合实际问题给出具体调度结果,较好的解决了集装箱运输调度路径优化问题。  相似文献   

5.
冷链物流配送中心选址是一个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问题.针对冷链物流的基本含义和特点进行阐述,并构建了其配送中心选址过程中的关键指标体系,提出了采用灰色关联度和层次分析法相结合的方法来解决冷链物流配送中心的选址问题.利用算例说明了该方法的实用性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均差排序法在配送中心选址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介绍配送中心选址基本方法的基础上,通过对从物流配送中心的建立到运营的各过程进行研究,将所有目标费用函数作统一量纲处理后,采用均差排序法建立配送中心选址的数学模型.根据现代物流配送网络发展的特点进行实例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案能有效解决配送中心选址的决策问题,同时又避免了决策者的主观性.  相似文献   

7.
一个最优的配送中心选址方案,既可以提高物流系统的效率,又能降低物流系统的成本.在时间已经成为竞争优势的一种新资源的社会,将时间约束考虑到配送中心选址模型中无疑是一个突破.建立了一个物流配送中心选址模型,在模型中只需要知道所需配送中心的个数上限即可,松弛了以往模型中需确定所需配送中心个数的条件.模型求解算法上,采用优化方法中的0-1规划割平面法,结果表明模型具有可靠性,且计算复杂度得到降低.  相似文献   

8.
现代物流被称为"第三利润来源",是企业降低经营成本、提高运营效率、增强竞争力的重要途径.配送中心在现代物流活动中不仅起到货物集散、存储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它还充当信息中心、交易中心等重要角色.配送中心的研究内容包括选址、布局、运行等,其中配送中心选址是首要问题.它决定了配送中心的建设成本,运行方式.在物流管理专业的主要技能项目中,配送中心选址也是一个关键技能.本论文通过对配送中心选址及相关问题分析,从理论上进一步丰富和补充了配送中心选址研究.  相似文献   

9.
针对多产品冷链物流配送中心选址与流量分配问题,构建了考虑时效和货损的混合整数线性规划模型.以配送中心固定建造费用、运营费用、运输费用、货损成本在内的总成本最小为目标,运用CPLEX求解模型的最优结果.以某企业的运营情况为背景,分析时效性与货损性的变化对于冷链物流网络构建的影响,由此验证了本文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物流设施场址的选择,关系到该设施在今后长期生产运行的合理性、可靠性和经济性。因此,物流配送中心的选址决策对于整个物流系统的优化是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围绕宜兴"太湖西线第一城"建设和建成新兴中心城市这一目标,对宜兴市物流中心的选址进行科学合理地分析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陈鹏    严新平    李旭宏  吴超仲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10,44(6):797-0802
为解决轨道交通与常规公交换乘收益分配冲突问题,维持企业运营协调的稳定性,应用可拓学方法为企业提供换乘收益分配方案.从贡献和风险2个方面分析了换乘收益分配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换乘收益分配比例公式,并建立了问题的形式化物元模型和可拓关系模型以衡量换乘收益分配冲突程度.在构建公共交通企业简单成本蕴含系的基础上,分析了生成收益分配协调可行性方案的条件转换桥方法和对可行性方案进行筛选的可拓优度评价方法.算例分析结果表明,可拓方法能够较好地解决换乘收益分配问题.  相似文献   

12.
时变最短路问题是最短路问题的一个推广.假设图G=(V,A)是一个有向图且有唯一的源点t,图G中的每条弧(i,j)∈A都附有两个参数:弧的传送时间b(i,j,u)和弧的传送费用c(i,j,u),它们都是在弧的顶点i上的出发时间u的函数.找出从源点到其它各点的最短路,即最小费用的路,并且要求每条最短路的传送时间不能超过给定的时间限制T.假设除源点外,在其它任何顶点都不能等待,b(i,j,u)是满足u b(i,j,u)≥0( (i,j)∈A,u=0,1,…,T)的任意整数,c(i,j,u)是任意的非负整数.给出了该问题的原规划和对偶规划,提出了一个最优性条件和一个对偶算法,并用一个数值例子来阐述算法.  相似文献   

13.
考虑由一个分销中心和一个零售商组成的单一产品两级动态经济批量问题,其中零售商在每一进货期的进货量都具有数量限制.目的是确定分销中心和零售商分别在什么时期进货以及进多少单位的货物,从而使分销中心和零售商的运输费用和库存费用总和最小.分析了最优解的性质,并且利用动态规划和最短路问题在O(n5)时间内解决了此问题.最后给出了此算法的一个算例,表明此算法是可行有效的.  相似文献   

14.
实际约束条件下多配送中心物流车辆调度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传统方法难以解决有时间窗等具有实际约束条件,且调度结果并非最优,提出一种基于变邻域搜索算法的多配送中心物流车辆调度优化方法。对多配送中心物流车辆调度优化问题进行分析,在分析结果的基础之上构建实际约束条件下多配送中心物流车辆调度数学模型;利用变邻域搜索算法求解物流车辆调度模型的最优解,完成实际约束条件下多配送中心物流车辆的调度优化。实验结果表明,采用所提方法进行多配送中心物流车辆调度,其总运输时间短、运输总费用低,调度结果较优,且符合实际约束。  相似文献   

15.
时变环境下的物流配送中心选址问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配送中心选址是物流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研究问题,受到广泛重视.一般选址问题所涉及的模型都是静态的,即沿一条路径行进时所需的成本(或时间)是与出发时间无关的常数.但在实际生活中,沿一条路径行进时所需的成本(或时间)是会随出发时间的变化而变化.讨论这类时变环境下的选址模型,给出模型的数学描述并提出一个求解的算法.  相似文献   

16.
从生鲜食品特性的角度出发,通过对配送中心选址的分析,并从配送中心配送的成本费用上进行建模,从成本最优化角度解决配送中心选址问题,目标是使总成本最小化。  相似文献   

17.
考虑带时间约束的物流配送中的网络优化问题,即由配送中心向各个客户通过某种运输工具(如货车)供应货物的问题,目的是在满足各客户对时间和需求量的要求下尽可能降低配送成本.首先不考虑时间约束,通过一个混和整数规划模型来加以描述,以网络单纯形法、拉格朗日松弛算法以及试探法为主要研究方法,有效地得到在没有时间约束条件下的一个近似程度较高的可行解;再在所得结果的基础上进行修正直到得出满足时间约束的可行解.  相似文献   

18.
随着电子商务发展,越来越多的城市、企业采用多配送中心模式,优化补货车辆、配送站点车辆出行时刻及出行路线的优化变得越来越重要。目前考虑城市时变速度特征的多车型联合配送中,对配送车辆出行时刻和配送路径联合优化角度的研究成果较少。基于此,本文主要构建基于时变速度多配送中心多车型联合配送模型,并设计基于禁忌搜索求解算法,论文收集了北京市城市配送大数据,以北京市公铁联运城市配送为应用背景,对算法进行了验证,通过计算发现本算法可以有效优化多配送中心多车型联合配送运输成本和时间成本,算法能够应用于北京这种特大城市的公铁联运城市配送方案中。  相似文献   

19.
为了指导城市轨道交通运营、规划及管理,在考虑轨道车厢内拥挤和早到与晚到成本的情况下,通过建立轨道交通廊道中的出行动态均衡模型,研究了模型算法以及出行时间价值对乘客出行分布的影响.如果乘客通过权衡拥挤成本与延误成本,选择最佳轨道班次使得个人出行总成本最小,那么会达到出行成本的用户均衡状态.基于Frank-Wolfe算法迭代计算轨道交通廊道中用户出行时间分布均衡解.结果 表明,均衡状态时,不同讫点的乘客连续分布在不同班次之间,人数分别在各自误时成本最小的车次上达到峰值;晚到成本增大到一定程度时,没有乘客选择晚到的班次;减少单位早到误时成本时,乘客只权衡拥挤成本来选择班次.研究结果不仅对轨道交通管理有一定理论意义,也对个人出行选择行为有一定的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齐金平  王康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2,22(26):11646-11651
铁路列控中心设备预防维修周期及更换周期的合理确定可以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铁路运营的安全性。在引入役龄回退因子和考虑维修费用的基础上,建立基于时变可靠度的列控中心预防维修周期模型。以铁路某列控中心设备为例进行预防维修周期和更换周期的优化仿真,以时变可靠度为约束,给出设备预防维修周期和维修费用的计算公式;以可靠度收益为优化目标,确定其最佳预防维修次数;以维修总费用为优化目标,给出最佳预防维修周期和计划更换周期。研究表明:列控中心设备的最佳预防维修次数为14次,最佳更换周期为2.4年,且该模型能有效保障设备高可靠运用、合理安排维修计划、缩减维修费用以实现盈利,可为制定最佳维修策略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