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亞非兩洲是古代文化的搖篮。在有信史記载的时期,大约在两千多年以前,中国人民即与亞非的一些国家,直接间接有过友好往来和文化上的联系。新中国成立以来,这种友好往来和文化联系,更在新的条件和新的基础之上,将到进一步的发展。特別是自万隆会议以后,亚非各国人民,一致反对殖民主义,一致要求平等互利、和平共处和实现经济文化的互助与合作,因此中国和亞非各国的友好关系和文化交流更大大地加強和开展了。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已经获得和正在获得独立自由和掌握了自己的命运的亞非各国人民,还必须继续努力,坚决斗爭,来克服殖民主义者在这些国家所造成的经济  相似文献   

2.
半月述评     
苏伊士运河問題的新發展埃及圍繞着苏伊士运河問题的反殖民主义的斗爭愈来愈得到全世界广大的爱好和平的人民的支持,而英、法企圖以强力夺取苏伊士运河的蛮横行动正不断地遭到更大的挫折。在强大的和平力量的压力下,英法兩国終于被迫在9月23日將苏伊士运河問題提交联合国安全理事会討論了。大家知道,在埃及把苏伊士运河公司牧归国有以后,英、法等国本來企圖繞過联合国,以武力威胁埃及屈服,它們召开倫敦会議,組織所謂“运河使用国协会”,以圖强力夺取苏伊士运河。但是由于埃及人民进行坚決保衛民族尊严和主权的斗爭,由于阿拉伯国家与埃及的团結一致和亞非国家对埃及人民斗爭的坚强支持以及殖民国  相似文献   

3.
苏伊士运河事件以来在英法侵略埃及失败以后,中东地区的反殖民主义力量和殖民主义势力之间的斗争,已经进入了一个更为复杂、尖锐的阶段。从反殖民主义力量这方面来说,以埃及、叙利亚这两个坚持和平中立政策的国家为首的中东各国的人民,更加坚决地展开了争取独立、反对帝国主义的斗争。苏伊士运河事件,使得中东人民进一步看穿了帝国主义者的凶恶面目,同时也看清了帝国主义者在日前国际局势下的无能为力。埃及人民在爱好和平的各国人民支持下对侵略者的英勇抵抗,大大加强了中东人民反抗殖民侵略的信心。他们也从这里面认识到了谁是他们在反对帝国主义的斗争中可以信赖的真正的  相似文献   

4.
1961年3月在开罗举行的第三届全非人民大会,曾以相当多的时间讨论非洲的新殖民主义问题。大会的决议说,新殖民主义是“威胁新近获得独立的非洲国家或者接近这种地位的国家的最大危险”。一个月以后,1961年4月,在万隆举行的亚非人民团结组织理事会会议也说,新殖民主义是“帝国主义、特别是美帝国主义的新形式”。这两次会议都着重指出,新殖民主义正在渗入新独立的非洲国家,它通过政治、经济、军事或技术的不平等条约剥夺这些国家的真正独立。这两次会议对新殖民主义的全面分析,对于积极为反  相似文献   

5.
阿拉伯国家     
“阿拉伯国家”的定义是从民族的角度确定下来的。凡是中近东和北非主要由阿拉伯民族所組成的国家,統称为“阿拉伯国家”。这些国家包括叙利亞、黎巴嫩、伊拉克、約旦、沙特阿拉伯、也門、埃及、苏丹、利比亞、突尼斯、摩洛哥和阿尔及利亞;此外,还包括从波斯灣到紅海间沿海一帶的許多酋長国,如在巴林群島、阿曼、特魯西尔阿曼、卡塔尔、科威特和亞丁等地的酋長国。阿拉伯国家的全部面积約有一千二百万平方公里,比我国稍大,但人口仅八千万左右。  相似文献   

6.
最近苏联同阿拉伯国家的友誼的發展,無疑是有利于緩和中近东地区的紧張局势的。杜运燮的“苏联同阿拉伯国家友好关系的新發展”一文,概括地叙述了苏联同埃及和叙利亞等国的友好关系,并把这种关系同西方帝国主义国家对待这些国家的政策和态度作了对比。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短短几年中、特別是亞非会議以后的一年来,中国同亞洲和非洲的許多国家广泛展开了文化、艺术和科学的交流。中国对外文化协会会長楚圖南的文章,不仅闡明了中国同亚非各国交流文化的意义和已經获得的成就,同时指出今后發展这方面工作的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7.
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独立从最近中近东政治形势的发展,人们可以看出,中近东的很多国家正在日益采取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独立的方针。这种方针的基本精神是:反对殖民主义,反对美国干涉中近东国家的事务,拒绝参加西方国家安排的军事集团,要求普遍的安全与和平。 10月20日,埃及-叙利亚防御条约在大马士革临时签署了。这项条约规定:“两国在军事问题、经济问题和在国际关系方面所采取的政策要进行充分的配合。”它还规定建立一个最高委员会、一个军事委员会和一个联合军事司令部。10月27日,埃及和沙特阿拉伯也签订了相似的防御条约。埃及、叙利亚和沙特阿拉伯这些中近东的重要国家,宁愿自己结成联盟,而坚决不参加西方国  相似文献   

8.
一种族主义是亚非会议所要讨论的主要问题之一。茂物会议公报指出:种族主义是一个“对亚非国家人民具有特别利害关系的问题”。种族主义和殖民主义都是帝国主义横加在亚非国家人民身上的祸害。帝国主义利用种族主义来进行殖民地征服和巩固它的殖民统治,而殖民主义又反过来加深了种族主义的毒害。亚非国家绝大多数不是现在仍然是殖民地或半殖民地,便是不久以前还曾经是殖民地或半殖民地。这些国家的人民具有身受种族主义祸害痛苦的共同经验,因此亚非会议讨论种族  相似文献   

9.
“埃及”     
談到埃及,大家都知道它是世界文明發祥地之一,都知道它有金字塔和獅身人面的大石雕像,都知道尼罗河的泛濫曾引起古代埃及人發明几何学,但是关于現代埃及,我們的知識却很貧乏。殖民主义的統治曾造成中国和埃及之间的隔阂,尽管兩国人民过去的命运相同,但相互的了解是很不够的。現在,当兩国人民都把自己的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的时候,兩国之間的联系日益密切,中国人民正迫切地要求了解这个辽远的然而有着共同命运的国家. 李聞編著的“埃及”虽然不算是深入地研究埃及的著作,却是一本全面介紹埃及情况的書。这本書着重介紹埃及当前的情况,特别是它的經济情况和外交政策。埃及自从1952年革命后,在国际事务  相似文献   

10.
埃及人民在战后反殖民主义的浪潮中取得了民族的独立,走上了自主發展的道路,这是埃及人民七十多年來繼續不断地为祖国解放而英勇奋斗的結果。埃及共和国总統加麦尔·阿卜杜勒·納赛尔著的“革命哲学”一書,除前言外,共分三章,它閘述了埃及历史上的历次革命,特別着重論述了1952年“七·二三”革命与这次革命的意义;指明了埃及人民应走的道路;并表达了埃及人民願同阿拉伯各国人民、非洲人民以及全世界人民友好团結的願望。納賽尔总統这一著作十分生动地反映了他的爱国思想和反帝反封建的坚定意志。  相似文献   

11.
美国派赴北非、中东推销“艾森豪威尔主义”的副总统尼克松和总统特使理查兹的阴谋活动,到目前为止,暂告一个段落了。在这两、三个月期间,美国进行了一系列的经济利诱、政治分化颠复和军事威胁的措施,企图“填补”中东的所谓“真空”、建立美国的新殖民主义统治。通过这些行动,中东人民更加认清了美国的真面目。他们反对美国新殖民主义的民族主义运动空前高涨,美国已经被迫撕碎一切伪装,原形毕露地站在和中东人民公开敌对的地位。这是一个方面。另一方面由于美国进行挑拨、拉拢的结果,中东各国关系也趋于复杂化,这就增加了中东人民反击美国殖民主义势力进攻的困难。最近约旦局势的发展突出地说明了这种情况。  相似文献   

12.
十年前,有着反殖民主义光荣传统的锡兰人民勇敢地起来撰脱了殖民主义四百五十多年的统治,走上了民族独立发展的道路。现在,欣逢锡兰独立十周年的纪念日,我们愿向锡兰人民表示热烈的祝贺。 1956年4月,锡兰举行了独立以后的第三次大选,人民联合阵线在大选中提出了要求根除殖民主义、巩固民族独立的纲领,这些纲领包括:采取步骤宣布锡兰为共和国,把外国殖民者经营的种植园、银行和保险公司等企业逐渐收归国有,撤除外国在锡兰的军事基地,同中苏两国建立外交关系,不参加大国集因;它还主张实行国家计划经济,保证贸易和商业由锡兰人经营及一切主要工业由国家经营等等。这些纲领是和锡兰广大人民的愿望相符合的。大选结果,  相似文献   

13.
近几月间,世界各国人民都在密切地注视着中近东局势,特别是阿拉伯国家反殖民主义的英勇斗争。人们不禁要问,为什么中近东地区反对殖民主义的运动如此日益蓬勃高涨呢?自然,这是有它的深刻根源的。本文主要是从中近东国家怎样遭受残酷掠夺和奴役来看中近东人民的斗争。  相似文献   

14.
编辑后记     
美國國务卿杜勒斯这次訪問了一系列的亞洲國家,他抱着什么目的、發現了一个什么样的亞洲呢?美國所希望於日本的目的能达到嗎?这些問題除在本期述評里有綜合的評論外,李純青同志的“在杜勒斯和鳩山之間”更全面地分析了最近美日間的关系。印度尼西亞大选后第一屆内閣的組成,是印度尼西亞人民政治生活中的重大事件,本期特發表了烟波同志  相似文献   

15.
反对殖民主义的斗爭第二次世界大战結束以来,民族独立运动已經形成一种巨大的世界力量。在过去,亚州大多数国家都曾經是帝国主义的殖民地和半殖民地,是帝国主义准备和进行战爭的后方,但是現在却变成反对殖民主义、反对战爭和支持和平共处的力量了。去年4月亞州会議向全世界宣告:“殖民主义在其一切表現中是一种应当迅速予以根除的禍害。”参加这次会議的29个国家的人口和面积如下表:  相似文献   

16.
在埃及的时候,常听到埃及人說:“我們会發展自己的……。”这句話是有着深远的意义的,特別是在經济領域內。在亞历山大港,我們曾参观了亞历山大大学工学院举办的一个小型的工業展覽館。工學院副院長拉法特先生陪同我們参观。在我們到那里的时候,一座古埃及法老式的占地十五英亩左右的新大楼已經竣工了。这是工学院的新址。我們走进展覽館,首先看到一輛汽車。“全部机械另件都是进口的,但这是在埃及裝配的。”拉法特先生說。往里走,出現了汽油产品。“除了埃及公司开采以外,还有外国公司。”拉法特先生接着說。拉法特先生說:“規在,埃及自己  相似文献   

17.
卢旺达是非洲中部的一个多山国家,人称“千山之国”。青山绿湖,碧野银河;风景秀丽,气候温和;人民勤劳,物产丰富。可是,长期的殖民主义统治使这个美好的国家,被蹂躏得贫穷落后,成为世界上最穷的国家之一。独立了的卢旺达人民,近几年来,为铲除殖民主义影响,改变国家面貌,开展了热火朝天的  相似文献   

18.
印度尼西亞在1955年9月举行了國会选举,又在12月15日举行制憲議会的选举。和國会选举一样,这次制憲議会的选举也是印度尼西亞人民政治生活上的重大事件。印度尼西亞會經先俊頒佈和实施过三个憲法。印度尼西亞共和国在1945年8月成立以後,曾頒佈过一个“印度尼西亞共和國憲法”。1949年11月,印度尼西亞各邦區代表又簽署了“印度尼西亞联邦共和國臨時憲法”,12月,  相似文献   

19.
半月谈     
最近在开罗举行的第二次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取得了积极的成果:反对帝国主义和新老殖民主义的精神占了上风;无条件的、实际上是向帝国主义屈服投降的“和平共处”路线,遭到了可耻的失败。会议宣言和许多国家首脑的发言着重指出:“帝国主义、殖民主义和新殖民主义是国际紧张局势和冲突的一个基本根源”;“不废除帝国主义、殖民主义和新殖民主义,就不能在全世界充分实现和平共处”;“殖民地人民可以正当地使用武力来充分运用他们的自决权和独立权”;与会国要“提供一切道义上、  相似文献   

20.
并非会议曾对亚非国家和人民维护民族独立和反对殖民主义,保障世界和平和反对侵略战争、促进友好合作和消除疑惧对立的共同斗争,作了重要的贡献。在亚非会议后,亚非国家和人民根据亚非会议关于促进世界和平和合作的宣言和各项决议的精神,展开了多方面的活动。亚非会议的成就正在亚非地区的国际生活中发生着越来越显著的影响。进一步增加了相互了解、尊重和支持大家知道,在亚非会议期间,与会国家进行了自由的、广泛的接触。这种接触促进了亚非国家的相互了解和尊重,对亚非国家的友好合作起了很大作用。在亚非会议后,亚非国家继续进行了这种接触,并有新的发展.埃及总理纳赛尔在回国途中访问了阿富汗。沙特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