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对马里亚纳前弧南部的蛇纹石化橄榄岩特征进行了岩石学和矿物化学研究,揭示了马里亚纳前弧南部橄榄岩的蛇纹石化过程,并探讨了蛇纹石矿物仅仅只出现利蛇纹石的原因.对比于马里亚纳蛇纹岩海山,马里亚纳前弧南部的蛇纹石化橄榄岩具有其特有的特征:其蛇纹石化橄榄岩的组成矿物主要为橄榄石、角闪石和尖晶石,以及蛇纹石、绿泥石和滑石,缺乏磁铁矿和水镁石,同时出现了滑石;此外,蛇纹石矿物类型单一,为利蛇纹石.通过对矿物化学以及矿物相关关系的研究,得出的结论认为:马里亚纳前弧南部橄榄岩中缺乏磁铁矿的原因是由于其蛇纹石化作用还未进行完全,橄榄石中Fe端元组分没有形成磁铁矿,而是进入蛇纹石和水镁石形成了富Fe的蛇纹石和水镁石;岩石中没有观察到水镁石是由于水镁石在富SiO2条件下不稳定,后期富SiO2流体与其进一步相互作用形成了蛇纹石;滑石的出现是后期富SiO2流体与蛇纹石相互作用的结果.而蛇纹石矿物只出现利蛇纹石的原因,是由于研究区的温压条件不足以满足叶蛇纹石的形成条件要求(叶蛇纹石的形成温度〉500℃),虽然利蛇纹石和纤蛇纹石在形成温度上有很大的重叠,但二者在产出模式和形成条件上的差异,如马里亚纳前弧南部橄榄岩中更有利于利蛇纹石形成的干燥、低渗透性和孔隙度的环境、以及蛇纹石化处于初级阶段的实际情况等,就决定了利蛇纹石出现而纤蛇纹石缺失.  相似文献   

2.
马里亚纳前弧南部橄榄岩的蛇纹石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马里亚纳前弧南部的蛇纹石化橄榄岩特征进行了岩石学和矿物化学研究,揭示了马里亚纳前弧南部橄榄岩的蛇纹石化过程,并探讨了蛇纹石矿物仅仅只出现利蛇纹石的原因.对比于马里亚纳蛇纹岩海山,马里亚纳前弧南部的蛇纹石化橄榄岩具有其特有的特征:其蛇纹石化橄榄岩的组成矿物主要为橄榄石、角闪石和尖晶石,以及蛇纹石、绿泥石和滑石,缺乏磁铁矿和水镁石,同时出现了滑石;此外,蛇纹石矿物类型单一,为利蛇纹石.通过对矿物化学以及矿物相关关系的研究,得出的结论认为:马里亚纳前弧南部橄榄岩中缺乏磁铁矿的原因是由于其蛇纹石化作用还未进行完全,橄榄石中Fe端元组分没有形成磁铁矿,而是进入蛇纹石和水镁石形成了富Fe的蛇纹石和水镁石;岩石中没有观察到水镁石是由于水镁石在富SiO2条件下不稳定,后期富SiO2流体与其进一步相互作用形成了蛇纹石;滑石的出现是后期富SiO2流体与蛇纹石相互作用的结果.而蛇纹石矿物只出现利蛇纹石的原因,是由于研究区的温压条件不足以满足叶蛇纹石的形成条件要求(叶蛇纹石的形成温度>500℃),虽然利蛇纹石和纤蛇纹石在形成温度上有很大的重叠,但二者在产出模式和形成条件上的差异,如马里亚纳前弧南部橄榄岩中更有利于利蛇纹石形成的干燥、低渗透性和孔隙度的环境、以及蛇纹石化处于初级阶段的实际情况等,就决定了利蛇纹石出现而纤蛇纹石缺失.  相似文献   

3.
超铁镁岩(超基性岩)在热带、亚热带地区,通过红土化作用,可形成具有重要工业意义的风化壳硅酸镍矿床。其主要工业矿物为暗镍蛇纹石、镍绿泥石、绿高岭石和蜡蛇纹石等。矿床的垂直分带明显,由上而下主要为褐铁矿(赭石)带,中间绿高岭石带或硅质带,淋滤蛇纹岩带或腐蚀岩带,以及原岩带或蛇纹石化橄榄岩带。  相似文献   

4.
运用野外地质填图、岩石地球化学分析以及同位素年龄等方法探讨冀北赤城红旗营子杂岩的岩石组合、构造属性、变质演化以及时代归属等特征,为重新划分冀北赤城的红旗营子群提供依据。结果显示红旗营子杂岩由云州表壳岩及其内部的退变榴辉岩、蛇纹岩(蛇纹石化方辉橄榄岩)和蛇纹石化(橄榄)大理岩等透镜状构造岩块组成,它们一起经历了晚古生代(321~326 Ma B.P.)区域角闪岩相变质事件。其中,云州表壳岩的岩性主要为石榴黑云斜长片麻岩,原岩是形成于大陆岛弧环境的泥质(含泥质)砂岩,沉积作用发生在晚古生代(340~369Ma B.P.),属于晚古生代沉积-变质地层;石榴黑云斜长片麻岩之中的退变榴辉岩、蛇纹岩(蛇纹石化方辉橄榄岩)和蛇纹石化(橄榄)大理岩等构造岩块应属"外来"的洋壳残片,成因上可能与古亚洲洋的洋壳向南俯冲消减有关。赤城红旗营子杂岩的岩石组合、构造属性、变质演化以及同位素地质年代学等特征明显不同于冀北其他地区的红旗营子群,冀北红旗营子群需要重新划分。  相似文献   

5.
安徽沙溪斑岩铜(金)矿床蚀变岩地质地球化学特征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沙溪斑岩铜(金)矿床位于庐枞火山岩盆地西北外围,处于郯庐断裂带内部.本文从矿物学、岩石学及地球化学等方面对区内蚀变岩进行了详细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本区以存在有其为发育的硬石膏化和青磐岩化而有别于其他斑岩铜矿,蚀变分带自内向外可归结为:硬石膏~黑云母~钾硅酸盐蚀变带—钾硅酸盐青磐岩化迭加蚀变带—石英绢云母化带—青磐岩化带,推测其更深部位存在有钠交代蚀变带.蚀变岩中氟的存在有利于铜、金矿质沉淀,铅、锌、锰等元素的地球化学异常可指示矿体的赋存部位,蚀变的进行将导致稀土的淋滤和轻、重稀土的分异,轻、重稀土的分异有利于矿化.  相似文献   

6.
河西金矿床钾化蚀变与矿化的关系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河西金矿床钾化蚀变和矿化关系的研究,发现引起钾化蚀变的流体具有高温、盐度变化范围小、δ^34S‰和δ^18O‰的值分布范围窄、稀土配分曲线具有明显的Eu正异常的特点,得出了金和钾可能都源于深部,并同时成矿,绢英岩化晚于钾化并改造了钾化蚀变带及其内的矿体。  相似文献   

7.
超基性岩体(橄榄岩)已完全蛇纹石化了。主要蛇纹石结构有网状结构,砂钟结构等。渐进蛇纹石化作用的发育对纤蛇纹石石棉的形成是有利的.本区蛇纹石化的特征之一,是叶蛇纹石的广泛发育,而且是在石棉矿床的主要成矿期(或稍早)的中温条件下形成的。蛇纹石化过程中主要元素均表现了活动性。部分 Si 是从相对富 Si 岩石迁入蛇纹岩的,Mg 和 Al 从围岩蛇纹岩向蛇纹石脉迁移。Ca 和 Fe 从原有矿物迁出,形成碳酸盐矿物和磁铁矿.  相似文献   

8.
粤西信宜贵子、茶山和陆川石窝一带浅变质云开群底部层状、似层状变基性超基性岩的研究表明,变基性岩以变辉长岩、变玄武岩、细碧岩、斜长角闪岩为主,伴生一套细碧角斑岩及少量硅质岩,变超基性岩则以蛇纹石化橄榄岩零星出露为特征,它们是遭受后期构造变形变质作用强烈改造的蛇绿混杂岩。变基性岩的岩石地球化学和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显示为E-MORB和N-MORB构造环境形成的大洋拉斑玄武岩。变基性岩、斜长角闪岩中获得的Sm-Nd全岩同位素等时线年龄为(824±77)Ma和(815±75)Ma,这为华南存在新元古大洋提供了重要证据。  相似文献   

9.
通过分析西凹铜-锡多金属矿床蚀变岩的稀土元素特征,研究该矿的成矿物质、成矿流体来源及成矿环境等。研究结果表明:蚀变花岗岩的稀土元素配分模式与未蚀变花岗岩类似,但也存在一定的差异。相对于未蚀变花岗岩,钾化花岗岩稀土总量增高,重稀土元素(HREE)的富集程度比轻稀土元素(LREE)的大,轻稀土元素中的La,Ce的富集程度比Pr和Nd的大,次生钾长石继承了蚀变流体的稀土元素特征,可能与蚀变流体温度较高有关,且富含F,Cl和CO2有关,成矿流体来源于岩浆期后热液。绿帘石-绿泥石化花岗岩稀土总量略有降低,LREE亏损而HREE略微富集,由流体蚀变、云母类矿物的吸附作用及早期钾化蚀变共同造成。Eu异常和Ce异常,表明钾化处于相对高温氧化条件下,而绿帘石-绿泥石化则处于相对低温和还原的环境中。蚀变花岗岩中REE与成矿元素关系密切,对岩体内部找矿具有一定的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10.
以深部三种不同的蚀变岩为研究对象,利用真三轴加载系统和声发射监测系统,对岩样进行加载试验和声发射监测试验,对三种蚀变岩的变形、强度、破裂演化过程及微观破坏机制进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受动力变质作用和蚀变作用影响,三种蚀变岩的力学性质有较大差异.蚀变后产生方解石含量高的岩样脆性大,破坏过程最剧烈,弹性能释放最快;遭受严重动力变质作用和发生碳酸盐化蚀变都会降低蚀变岩的强度,且其抵抗和容纳变形的能力较弱,岩石容易破坏;蚀变产物中白云石含量高会导致蚀变岩主裂纹扩展方向发生偏转.  相似文献   

11.
化石沟斑岩型铜矿是柴达木地台柴北缘华力西褶皱带内的重大找矿突破,达到中型矿床规模。经与其他典型斑岩铜矿床对比,其中的青磐岩化带、硅化带、泥化带分带并不明显,而绢英岩化、黑云母化、硅化蚀变与成矿呈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赫章可乐铜矿化带进行野外地质调查、赋矿围岩及铜矿石采样、化学成分分析、矿物成分分析、X衍射分析等,开展了铜矿石的物质组成研究。矿石含铜品位为1.67%-3.88%.综合分析常量元素和XRD测试结果,得出赋矿围岩-飞仙关组砂岩为海相碎屑沉积形成。蚀变岩型铜矿石中黏土矿物含量高,是导致蚀变岩型矿石中铜含量及稀土元素富集增高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岩藻多糖在抗氧化、抗肿瘤和抗病毒方面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但其在褐藻中含量低且产量少.微生物来源的岩藻多糖与海藻来源的岩藻多糖具有类似的分子结构,但其生理活性不足.本研究对发酵法生产的岩藻多糖进行硫酸化改性以增强其抗氧化活性,使其成为一种可选的岩藻多糖替代品,采用氯磺酸-吡啶法进行硫酸化修饰,红外光谱和核磁氢谱结果显示硫酸基修饰成功,硫酸基含量为28.2%;硫酸化岩藻糖多糖羟基自由基清除率可达81.61%,超氧阴离子清除率可达93.06%;细胞试验表明硫酸化岩藻多糖在50μg/mL及以下无细胞毒性,且低质量浓度(5μg/mL)下即可对RAW 264.7细胞氧化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4.
西岭金矿是胶西北地区近年来发现的特大型金矿,它位于三山岛-仓上断裂带北端。矿区内发育的矿体赋存于中生代花岗岩中,矿体严格受断裂带控制。受热液蚀变作用影响,矿体围岩蚀变发育,主要发育钾化、硅化、黄铁绢英岩化、碳酸盐化等蚀变,且蚀变分带明显。蚀变岩与金矿化关系密切,金矿化的强弱与蚀变带的宽度及蚀变发育程度具正相关性,金矿体主要赋存在黄铁绢英岩中。本次研究选取贯穿蚀变带的钻孔岩石样品进行地球化学分析,分析结果显示蚀变过程中主微量元素有规律的活动,改变了热液流体的酸碱度,破坏了金络合物,使Au元素富集沉淀。  相似文献   

15.
通过吸附量测试、纯矿物浮选和红外光谱分析,研究Cu2+和Ni2+离子在蛇纹石表面的吸附过程及对蛇纹石浮选的活化机理。 Cu2+和Ni2+离子在蛇纹石表面的吸附符合二级动力学模型,等温吸附过程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吸附能够自发进行,为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的共同作用,Cu2+和Ni2+离子在蛇纹石表面的吸附量随pН值升高而增大。 Cu2+和Ni2+离子在弱碱性条件下对蛇纹石具有活化作用,活化机理为铜镍的氢氧化物沉淀和羟基络合物作用于蛇纹石表面,形成活性位点,黄药在活性位点上吸附生成黄原酸铜或黄原酸镍,从而使蛇纹石表面疏水性增大,浮选受到活化。  相似文献   

16.
在西天山长阿吾子蛇绿岩中的蛇纹石化超基性岩中,首次发现了由原榴辉岩相岩石经异剥钙榴岩化作用形成的异剥钙榴岩.该异剥钙榴岩主要由钙铝榴石、透辉石、葡萄石、绿泥石和少量榴辉岩相变质矿物绿辉石和铁镁铝榴石等组成.详细的岩石学研究表明,该异剥钙榴岩是在超基性岩二次蛇纹岩化过程中由榴辉岩相岩石经异剥钙榴岩化作用形成.异剥钙榴岩化过程开始于370~410℃/650~850MPa;大规模的异剥钙榴岩化出现在200~350℃/400~600MPa的温压条件.在P-T图上由榴辉岩相到异剥钙榴岩构成了明显的退变轨迹,这表明西天山长阿吾子异剥钙榴岩是由原榴辉岩相变质岩石抬升、回返过程中发生异剥钙榴岩化作用形成的.异剥钙榴岩并不只限于洋底变质的构造环境中,也可以形成于俯冲带中.  相似文献   

17.
东沟金矿赋存于燕山期的绿片岩、石英岩中,严格受EW向断裂构造带控制,主要蚀变类型有硅化、绢云母化、绿泥石化、黄铁矿化、赤铁矿化、高岭土化和碳酸盐化等。具有较明显的蚀变分带,至中心向外分为黄铁绢英岩、石英绢云母和青磐岩化带。蚀变演化可划分为早成矿期、中成矿期、晚成矿期蚀变。金矿化与蚀变关系密切,尤其与硅化、黄铁矿化和绢英岩化最为密切,为典型的破碎蚀变岩型金矿。  相似文献   

18.
湖南漠滨金矿围岩蚀变与金矿化特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利用系统岩矿鉴定资料对漠滨金矿的围岩蚀变特征进行了较详细的研究,提出“构造-热液综合蚀变强度”概念对不同中段蚀变特征作数量化描述,其结果表明漠滨金矿蚀变在空间上有一定分带性。  相似文献   

19.
该区位于桐柏—大别山褶皱带东部,分布着丰富的铀矿产资源。区内与铀矿化关系密切的蚀变主要有硅化、萤石化、黄铁矿化、绢云母化等。且蚀变强弱与矿化强度有关。铀矿化严格受断裂构造带控制,矿化主要赋存于硅化破碎带及蚀变花岗碎裂岩、角砾岩等构造岩中;同时在构造带上下盘或接触带中也见有不同程度的铀矿化;蚀变愈强矿化愈好。  相似文献   

20.
赵留升 《科技资讯》2014,(26):238-239
本文通过研究灵宝东闯金矿床围岩蚀变及矿石矿物,讨论了该矿床的围岩蚀变类型、蚀变分带情况及矿石矿物特征。研究结果表明,该矿床围岩蚀变发育,以黄铁绢英岩化、绢云母化、硅化、碳酸盐化、绿泥石化为主,其中硅化、黄铁绢英岩化、绢云母化与金成矿关系密切;矿石类型以多金属石英脉型和蚀变岩型为主。矿石中的金属矿物主要为黄铁矿、磁黄铁矿、方铅矿、闪锌矿、黄铜矿,脉石矿物则以石英、绢云母、绿泥石为主。矿石中含金矿物主要为自然金,银金矿较少,在矿石中分布极不均匀,多以粒间金和裂隙金为等形式赋存于矿石中,粗粒金相对较多,细粒和显微金较为少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