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 硬科幻和软科幻 科幻文学与科学普及的关系,笔者认为,无论是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一个众说纷纭、难于简单下一个结论的理论问题。 这并不奇怪,因为不论中外,每一位从事科幻文学创作的作家,对于科幻文学属性的界定及对于如何处理科幻作品的文学性和科学性,都有各自的看法和独特的视角,这也形成了  相似文献   

2.
文学作品是怎样构成的?其中包括哪些因素、层面?这是文学论必须回答的一个问题。也只有深入认识了文学作品的构成,才能进一步理解文学的本质特征。因为文学的本质特征是文学论的逻辑起点,是高度抽象的稀薄贫乏的概念规定,只有在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逻辑展开中,它才一步一步地具体显露出来,以达到对文学的“具体总体”的把握。而文学作品作为静态的存在,就是文学本质的集中体现。从作家的自由创造的角度来讲,动态的创作过程凝聚于静态形式的产品之中,因而文学作品构成的静态剖析有利于创作过程的动态考察。从读者的接受角度来看,他首先接触的是文学作品,只有分  相似文献   

3.
鼓佬 《天津科技》2003,30(4):44
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科幻走向复苏,但作为一个5000年来习惯于从历史和经典中寻找答案的民族,很难接受科幻作品那种打破传统观念的对权威的颠覆。因此,到了如今这科技革命日新月异的时代,在西方科幻已被认为是一种反映人类后现代焦虑的”先锋文学”,在中国还仅仅是“儿童文学”。鲁迅首次将西方工业革命副产品的科幻引入中国时就说过,这种文学样式可以“导中国人群以力行”,是改变国民劣根性的一剂良药。然而时至今日,这剂良药不但国民未服,连文化传播者的媒体也未服。作为媒体,除了哗众取宠之外,是不是也该有些责任感、使命感?  相似文献   

4.
<正>近日,第七届上海高校幻想节首场活动于上海海事大学泰山科研楼报告厅正式启动,本次幻想节开幕嘉宾有幸邀请到了宝树和张冉两位知名青年科幻作家,上海海事大学李国娇老师以及上海高校科幻联盟苹果核总负责人王侃瑜女士等。本次开幕式主要环节包括科幻文学讲坛、最世宣讲会、世界观构建大赛以及科幻电影展映四大部分。  相似文献   

5.
孙晓睛 《科技信息》2011,(36):I0067-I0067
文学翻译旨在将文学作品引介和传播到译入语国家。为了让某些作品自身极高的文学、艺术价值得以保留并且流传不衰需要译者在翻译文学作品时进行动态性翻译。  相似文献   

6.
隐喻不仅是独具特色的语言形式,也是理想的文学分析材料,因为它本质上涉及到深层次的语言思考,。范畴化是对复杂的现象分类的过程。张爱玲的文学作品在中国文学研究中经久不衰,但多从纯文学角度考察。本文从语言学的两个重要概念——隐喻和范畴化出发,考察张爱玲文学作品中的婚姻隐喻,对其作品进行整体动态分析,总结出张爱玲文学作品中的婚姻观。  相似文献   

7.
 近日,中国科幻界传来了一则令人振奋的消息:中国科幻作家刘慈欣的科幻巨作《三体》三部曲--《三体》、《黑暗森林》、《死神永生》的英文版将于2014年10月开始,陆续在美国出版发行。《三体》三部曲是一部想象中的未来史诗,以恢弘大气的笔触描述了地球文明以外的“三体文明”,被誉为中国科幻文学的“天才之作”,堪称现今国内科幻文学的巅峰,其整体性的思维和超越性的视野,足以与世界其他国家杰出的科幻作品相媲美。此次英文版在美国上市,无疑释放出重磅信号,标志着中国长篇科幻作品开始进入国际视野(7月15日《中国青年报》)。  相似文献   

8.
吴岩 《科技潮》2009,(10):56-57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新中国的科幻文学走过了一个怎样的旅程,特别值得关注。为此,本刊约请科幻作家、北京师范大学副教授吴岩博士撰写了一篇回忆文章。吴岩从少年时代就参与科幻和科普创作,是新时期科幻发展的重要见证人之一。他于1991年和2003年在北师大分别开始了科幻本科与研究生教学,被认为是中国科幻教学的先驱者之一。他还是国家社科基金资助的第一个科幻项目的承接人。本文就是他对参与科幻活动早期的一些回忆,从中读者可以看出,新中国的科幻发展并非一帆风顺,但却充满了献身者的激情和创造力。  相似文献   

9.
文学作品是供人欣赏的。文学作品的教学,实际上就是引导学生对文学作品进行欣赏。文学欣赏的进行,离不开塑造文学形象的物质材料——语言。因此,文学欣赏不是排斥语言教学,刚相反,文学欣赏首先要通过语言教学。但是文学作品教学的根本目的在于审美教育,离开了欣赏就没有审美教育。因此语文教师应该比较深入了解文学欣赏是怎么回事。本文,主要根据初中教材中出现的文学艺  相似文献   

10.
星河 《科技潮》2009,(12):54-55
灾难题材是科幻文学中的一个重要题材,细分起来又可分为几类,诸如天体灾难(《天地大冲撞》中的彗星撞地球)、地质灾难(刚刚上映的《2012》就是一个现成的例子)、生物灾难(《三尖树时代》中可以自由"行走"的植物)等等。而无论是当年的"非典"肆虐,还是如今的"甲流"横行,都让人们对有关病毒和瘟疫的文学作品更为关注。  相似文献   

11.
所谓山水文学,是指以描绘自然山水景物为内容而抒发作者思想感情的文学作品总称。它是我国文学史的一个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对我国历代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新时期文学概说》导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时期文学”这个概念在这里包含了“文革”后到世纪末的文学。如果把从“文革”以后到世纪末的文学视为一个整体文学的发展 ,它是一个创作主体不断发展的过程 ,但五四新文学传统一直若隐若现地埋藏在作家们的心底里。人的文学和现代汉语的审美形式 ,始终成为五四新文学的两大传统制约着文学的走向。同时 ,在五四新文学传统的整体影响下 ,中国作家们还重新建立了世界性的视界。 2 0世纪 80年代的文学与 90年代的文学有很大的差异 ,可以分别称作是共名时代的文学和无名时代的文学。学习文学史要求学习者大量地阅读与分析文学作品 ,不仅从审美的角度来提高赏析文学作品的能力 ,也从大量的作品阅读中来感受、理解和把握文学史的发展脉络。  相似文献   

13.
王国维先生对于文学作品的批判显现出了现代意识和他审美主义的思维变化密切贴合。作为最早将西方的审美主义思想投射到我国文学作品中的理论学者,他起到了开创历史先河的重要作用。基于此,尝试对王国维先生审美方式的变化及在其作品中渗透的文学批判的现代性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4.
科幻与科普     
2003年6月17日,被称作中国“科幻之父”的郑文光老师逝世了,郑文光去世后,媒体几乎鲜有报道大部分人是从互联网上得到的消息。郑文光的一生,一直与科幻这一科普的重要分支息息相关。科幻是中国的文学旗手鲁迅在上个世纪初通过翻译引进中国的,鲁迅  相似文献   

15.
将语用学的理论用于文学作品的分析,找到文学研究和语用学研究的契合点,对于文学和语用学的研究发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以语言学领域中的合作原则理论对简.奥斯丁的小说《傲慢与偏见》中话语交际进行分析,不仅可以使我们从语用学的角度对文学作品进行系统化、科学化的理解,也可以验证语用学理论应用到文学作品分析中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
文学功能是在文学“消费”过程中实现的。这一过程中,欣赏主体与文学作品相互作用,共同建构了审美对象,在此同地,文学诸功能才得以生成、发挥和实现。因而,文学功能的生戒和实现既同文学作品的具体构成相关,又同欣赏主体的主观条件或接受范式相关,它同时受到文学作品构成和欣赏主体主观条件的限定。文学作品仅为文学功能的生成、实现提供了可能性和出发点,或者说,作品包含着文学的潜能,它的发掘、转化必须有待于欣  相似文献   

17.
自从殷商时期,我国就有了文字记载,并逐步出现了文学作品,伴随着文学作品的产生,中国古代对文学的诠释进行了许多探讨,孟子的"知人论世"、"以意逆志";庄子的"言意观"及《周易》中的"立象尽意"等思想,对我们的文学接受与文学研究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文学与历史的关系,自古即是错综复杂的。在各民族文学的发韧期,文学与历史就结下了不解之缘。在我国,《诗经》中的"周族史诗"完整地叙述了自周始祖后稷建国至武王灭商的全部历史,它们既是文学作品亦是历史的记载。而史传散文则是史官所作的历史。在西方,《荷马史诗》既是文学作品,又是对古希腊历史的一段记载。在这个时期,  相似文献   

19.
<正>十年连载,一朝折桂,《三体》与刘慈欣向世界证明了中国科幻文学已经锋芒毕露。争议与热点,选择与反思,放眼未来,中国科幻文学及产业是否也能赢得更多喝彩?北京时间8月23日下午1时许,第73届雨果奖在华盛顿州斯波坎会议中心正式揭晓。中国作家刘慈欣凭借科幻小说《三体》获最佳长篇故事奖,这是亚洲人首次获得雨果奖,也是中国科幻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的重要一步。由于刘慈欣并未亲自前往美国参  相似文献   

20.
李霁野是我国著名的文学翻译家。他的文学翻译生涯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域外革命文学作品翻译阶段、女性主义文学作品翻译阶段和诗歌翻译阶段。李霁野对翻译对象的择取体现了强烈的救国救民意识、思想启蒙意识和文化建设意识,他是一位卓有建树的文学翻译家,对我国文学翻译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