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表示静止状态方位的介词“在”是由静态类动词“在”虚化而来。介词“在”表停点或终到点的语法意义取决于它所依附的动词的语义特征。南北朝时期,表示停点题元标记的“在”字短语开始前移,句子的中心成分变得相对复杂,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汉语语法发展的轨迹。  相似文献   

2.
洞口方言的介词“帮1”、“等1”、“跟1”、“替1”和“捉1”的语法功能是构成给予句式“N1XN2VN3”和“N1V1N3XN2V2P”,它们的句法特征和语言地位决定了五个介词不占竞争优势而处于消亡阶段。五个介词语义、语法功能的产生有三种模式:“替1”、“帮1”和“跟1”源于句式的重新分析;“等1”的虚化历程为“等待”→“容让”、“听任”→“给予”;“捉1”源于“把1”的词义渗透。  相似文献   

3.
表示动作终到点的介词"至"是由动词"至"虚化而来,它来源于"V1 至 N(方所)"格式,句法成分语义角色的转移促使了"至"的虚化。表示到达某种程度或者某种官职地位的介词"至",是由表方所的用法发展而来。句子信息量的增容使得"至"所在的句法结构日益复杂,"至"成为连动式中的次要动词,只具有伴随特征,表示某种次要或附加的语义,词义的进一步虚化导致"至"的语法化。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词义引申的角度探寻了“以”字的动介虚化规律,并对虚化过程中出现的动介混用现象以及误注现象,从语义分析和语法研究方面作了辨析。  相似文献   

5.
副词“回头”大致产生于明代,成熟于清代,其词汇来源是古汉语中的动宾词组“回头”。导致“回头”虚化的原因主要有结构形式、后续成分的变化、语义泛化、认知心理因素、语用频率的提升等。  相似文献   

6.
“得”和“到”在现代汉语中的使用频率很高,而它们的语义和语法能功又相当复杂。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得”、“到”充当不同语法单位时的语义和功能作一纵横比较,着重考察它们由实词到虚词、由虚词到构词语素的发展过程,揭示它们语义上弱化、词性上虚化和组合能力上语素化的演变趋势。  相似文献   

7.
“给我”加动词,用于祈使句,有两种意义:“为我”、“替我”;表示说话人意志,加强命令语气。其中,后一个意义上的“给我”,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它在一定程度上已虚化为语气副词;它只能在祈使句中出现。从句法、语义、功能的角度对后一个意义上的“给我”的特殊性进行了分析和解释。  相似文献   

8.
“与”类词都是由动词虚化而来,但“与、从、以、会”是先由动词虚化为介词,再虚化为连词,“及”是先由动词虚化为连词再虚化为介词.词汇在虚化的过程中,它们所处的语境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虚词的系统性影响着虚词的数量和虚化程度.  相似文献   

9.
满语否定动词“akuu”在使用过程中由于某种因素的影响逐渐失去原有的意义,有时候做助动词,有时候做虚词,有虚化为附加成分;“akuu”没有“-mbi”的词尾形式,但它有一定的形态变化;“akuu”和蒙古语否定动词“ugui/ulu”有同源关系。  相似文献   

10.
现代汉语中的动词“用”一方面保持动词的特性,另一方面已在一定程度上虚化,被分析为介词,这样形成兼类现象;当其与虚词“来”、“去”和“以”分别搭配套用时,所形成的格式在语法性质上具有兼类性,在句法形态上具有弹性和递归性。  相似文献   

11.
在现代壮语中,“kwa^33”’在句子中除了做谓语外,还可以做趋向补语、介词、体标记和语气词。“kwa^33”的这五种用法不是一开始就并存的,傲谓语是“kwa^33”的最初用法,其他四个用法是动词语法化的结果,其语法化的路径可能是:动词→趋向补语→介词→体标记→语气词。  相似文献   

12.
“只X”粘合成词的可能性看似很大但是实际数量并不多,这主要是“X”语义的抽象性与单音节特点使然.在满足“X”要求的前提下,临界频率高促使“只X”语义虚化,句法结构重新分析.语法化之后的“只X”具有连词、副词以及副词和连词兼类等不同词性.“只X”的语法化分析为探索连词和副词的关系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3.
介词“就”在萌生过程中曾处于双动同结构的V1和V2位置。在汉代已出现较多的“就+N(处所)+V”和“V”+就+N(处所)”格式,这两种句法格式提供了“就”虚化的可能性。“就”在虚化过程中的发展线索是──“处所介词──对象介词──范围介词”。动词“就”的虚化始于汉时期,到南北朝时期介词性质已明确。  相似文献   

14.
“与”字是古汉语中常用的主要介词之一。前人对“与”字的研究,往往仅从训诂的角度对其进行单一训释,而《马氏文通》则站在了语法学的高度,从语法特点、介词宾语的位置、介词宾语的省略等几方面对其语法特点和搭配功能作了详细而系统的论述,比前人大大前进了一步,对后世的语法研究特别是介词研究颇有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5.
语法化是人类语言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的现象,这一现象使壮语在漫长的发展变化中产生了一批举足轻重的虚词,“j■~(33)”就是其中一个,它由一个表示“在、居住”意义的动词虚化为两个语言成分一是介词;二是进行体的标记。  相似文献   

16.
本文结合汉语史研究,分析比较连词“一旦”和相近结构“一朝”的发展过程。结论表明,“一朝”过多的语义负重是它最终没有演变为虚词的重要原因之一,在实词语法化的过程中,实词义的虚化是一个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17.
在湖南浏阳沙市方言中,“哒”的词性丰富,可以单独作动态助词、语气词、介词,还可以当词缀。单音节的“哒”可作介词,不过,双音节的“A哒”充当介词的情况更常见。“跍哒”一词极具特色,能够作动词、副词、介词,与浏阳客家话中的“跍”相比,“跍哒”语义更丰富。双音节介词“A哒”与“跍哒”中的“哒”均为词缀,二者均属于“哒”缀词。此外,长沙方言也使用“哒”,与浏阳沙市方言的“哒”有相似之处。  相似文献   

18.
“V+向+O”和“V+往+O”格式中对动词V、宾语O以及格式所在主谓结构的主语的不同选择,都可以最终归因于介词“向”“往”的语义性质及路径图式。“向”和“往”的路径图式是:“向”对起点有所依赖,并突出其“路径”,有可能要表示终点;“往”的起点是不突出的,凸显的是“终点”,但蕴含着路径。  相似文献   

19.
这个“有”还应看作动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代汉语的介词与动词存在着不解之缘,绝大多数介词来源于动词,且许多仍兼有动词功能。研究区分动词与介词的方法对于深入认识介词有一定意义。本文试从语法特点、语义范畴和切分可行性三方面分析了“有(“没有”)+比较或估量对象+[那么(“这么”)]+形容词”格式里的“有”和“没有”。判定仍应看作动词,并非如有的文章所说的已转化为介词。  相似文献   

20.
本文旨在评述徐通锵先生提出的字本位观并据此形成的汉语语义句法思想,从“字”和汉语基本结构单位,“字”本位和汉语语义句法两方面入手简要揭示了徐通锵“字”本位说的主要内容,并深入剖析了其形成因素,最后指出徐通锵先生提出、创立字本位说,对于汉语研究摆脱机械模仿,走上独立研究、自主创新的道路,无疑具有革命性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