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山西省粮食产量的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灰色GM(1,1)预测模型与马尔柯夫预测模型的应用条件,并将粮食产量分解为趋势产量与随机产量两部分。从而提出了一个较优的粮食产量预测模型--灰色马尔柯夫链预测模型。并对山西省1992年、1993年的粮食单位产量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2.
在应用灰色GM(1.1)预测模型预测的基础上,又与马尔柯夫链结合构成灰色马尔柯夫链对吉林省玉米单产进行预测。结果表明:用灰色马尔柯夫链进行预测比灰色GM(1.1)模型预测的精度高、效果好,是一种理想的预测玉米单产的方法。同时用此方法对1992 ̄1995年吉林省玉米单产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3.
本文根据临沂市1978-1991年冬小麦麦蜘蛛的统计数列,建立了灰色GM(1,1)灾变长期预测模型。经检验,该模型的精度高,回测效果好,可用于冬小麦麦蜘蛛的长期预报。  相似文献   

4.
运用GM(1,1)模型,对农村居民生活消费支出水平进行了预测,这为弥补传统预测理论的不足,从杂乱无章的。有限的、离散的数据中找出其规律,进而进行深入分析提供了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利用残差系统分析建立数学模型,并与原GM(1,1)联合构造组合预测模型,改善了预测精度。它为定量研究河南省高等师范教育发展趋势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灰色系统方法分析与预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雷光龙  吴献金 《系统工程》1999,17(4):37-40,60
运用灰色系统方法理论中的灰色关联度分析和GM(1,1)预测模型,对1980-1966 国农村职教发展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并对2000年以后全国农村职教发展进行了分析预测。  相似文献   

7.
灰色系统理论预测家蚕微粒子病流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系首次应用灰色系统理论GM(1,1)模型结合MINTAB统计软件包编程计算预测广东家蚕原种1980~2001年及普通种1983~2001年的微粒子病发生情况。图1,表3,参6。  相似文献   

8.
小麦品种产量性状演变与预测的灰色系统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本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的方法,对山东省及黄淮麦区不同时期种植的小麦品种产量性状的演变进行了分析,探讨了性状之间的变化态势的异同及相互影响的程度。用GM(1,1)模型对90年代小麦产量及相关性状的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在此基础上,对制定科学合理的育种目标,明确育种的主攻方向,提高育种效率等问题进行了讨论了为小麦的遗传育种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信息。  相似文献   

9.
通过多点多年田间试验,对黑龙江省化肥现状作了比较全面的分析,结果表明,黑龙江省目前农业使用化肥氮磷比例为1:1,全省平均施肥量145.53kg/hm^2,平均化肥增产6.6kg/kg粮豆,要实现本世纪末黑龙江省粮食总产量达3250万t目标,需化肥131.65万t,施肥量197.5kg/hm^2;实现下世纪2010年粮食总产达5000万t目标,需化肥184.65万t,施肥量277kg/hm^2;化肥  相似文献   

10.
安徽省高校研究与发展主要指标GM预测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灰色系统预测理论,对反映安徽省高校“八五”期间研究与发展主要指标:课题数、投入科技人员、预算内经费、预算外经费、出版科技专著、发表学术论文、鉴定成果、技术转让收入等进行了灰色分析,建立了上述指标的GM(1,1)预测模型,经后验差检验精度较高,并据此模型给出了“九五”期间上述各项指标的预测值,为进一步研究高校研究与发展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灰色系统理论在需水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王煜 《系统工程》1996,14(1):60-64
本文将灰色系统引入需水预测中,探讨了GM及其多个改进方法在需水预测中的应用1,并提出了带有时间因子的非线性GM。文中给出某一缺水城市工业需水的多种预测方法对比,算例表明GM及其线性改进算法不宜直接用于需水预测,而非线性GM及本文提出方法具有较佳的预测效果。  相似文献   

12.
中国是“大豆的故乡”;近一个世纪以来,大豆生产已发展到世界52个国家和地区,播种面积已达59000万公顷以上;大豆产量约11240万吨,全世界大豆贸易1992年达2985万吨,预测到本世纪“2000”年大豆产量可达1亿2千万吨以上。  相似文献   

13.
并行广义预测自校正控制器(GPC)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旨在讨论GPC算法[1,2]的并行化问题,通过对原串行算法的数据流及数据相关性的分析,得到了一种三角阵列的并行算法。该算法自然导致Systolic结构,并具有良好的数值稳定性。对于一个 n阶系统而言,本算法采用O(n2)阶的处理器单元互连成三角阵列,可以把计算时间由原来的O(n3)阶(内积运算)时间提高到 O(n)阶,因而具有 O(n2)的加速比,其处理器的利用效率得到了很大提高。  相似文献   

14.
研究提出了原始数据序列的动态摆动指数变换方法和GPPM(1)灰色模型。全国电视机产量预测应用表明,本文方法合理、可行、有效,且更完善,预测精度令人满意,可以作为一种研究社会、经济系统客观规律的新的认知方法.  相似文献   

15.
灰色系统中GM(1,1)模型的混沌特性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灰色系统理论中的GM(1,1)模型有广泛的应用背景,本文讨论了GM(1,1)模型的混沌特性,并研究了GM(1,1)模型混沌特性与其所表征的系统的混沌特性间的关系,合理解释了GM(1,1)模型的禁区现象。  相似文献   

16.
本用指数平滑改进GM(1,1)模型中矩阵B的构造,提出了GM(1,1)模型群,并给出最优及准优GM(1,1)模型的判别准则。最后,把本方法应用于农业总产值的预测。  相似文献   

17.
GM(1,1)置零建模法及其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从GM(1,1)建模特点出发,提出了一种置零建模的新方法(简记为GM0(1,1)法).  相似文献   

18.
系统预测的一种动态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系统预测的一种动态方法⒇孔繁亮王铭君(哈尔滨理工大学工业技术学院,150076)摘要探讨了系统预测的一种动态方法。该方法以时序分析的观点[2]、动态数据处理的手段[1]把预测分为两部分,即系统的参数预测和以参数的预测为基础的系统的状态预测。并给出了一...  相似文献   

19.
带有阶跃函数的GM(1,1)模型参数估计的新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唐五湘 《系统工程》1996,14(1):65-68
本文给出了一种估计带有阶跃函数的GM(1,1)模型参数的新方法。该方法不仅计算简单,而且扩大了GM(1,1)模型的应用范围。实例表明,运用该方法得到的模型具有较高的拟合精度。  相似文献   

20.
具有残差校正的n次累加灰色模型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提出一种具有残差校正的n次累加灰色模型,给出了这种模型的建模机理和建模步骤,这种模型提高了GM(1,1)模型的精度,拓宽了GM(1,1)的应用范围,特别适用于数据波动“无序”,随机性强的系统的建模。文中仿真实例说明了该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