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紫萁孢子萌发与孢子体形成进程的调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紫萁孢子粉,在试验苗床上进行孢子体幼苗培育过程中,运用优良培养基质、塑料小拱棚保温,初期分别用2、4—D、GA350mg/L喷施,原叶体与幼苗形成阶段用1‰磷酸二氢钾浇施以及对基质水分、棚内的相对湿度、温度、光照的监测等措施依发育阶段而进行调控,结果表明:紫萁孢子粉3g/m^2,可出孢子体幼苗3000株以上,同时加速了孢子萌发、原叶体形成以及孢子体幼苗形成的进程.  相似文献   

2.
用紫萁孢子粉,在试验苗床上进行孢子体幼苗培育过程中,运用优良培养基质、塑料小拱棚保湿,初期分别用2、4-D、GA3 50mg/L喷施,原叶体与幼苗形成阶段用1‰磷酸二氢钾浇施以及对基质水分、棚内空气相对湿度、温度、光照的监测等措施依发育阶段而进行调控,结果表明紫萁孢子粉3g/m2,可出孢子体幼苗3000株以上,同时加速了孢子萌发、原叶体形成以及孢子体幼苗形成的进程.  相似文献   

3.
紫萁科是真蕨类植物最古老的代表类群之一,最早的化石记录可以追溯到3亿年前.紫萁科的演化是怎样一个漫长而精彩的故事? 地球上生长着丰富多彩的绿色植物,其中真蕨类的历史较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更为悠久,并见证了许多重要植物的演化事件,诸如晚古生代的石松植物崛起、早中生代的裸子植物辐射以及白垩纪以来被子植物的起源和演化等.其中,作为真蕨植物最古老的代表类群之一,紫萁科被认为是地球历史和生命演化历程的重要见证者.  相似文献   

4.
采集同一环境不同生长时期的紫萁,经过杀青、烘干、粉碎、脱脂、乙醇浸提,再用亚硝酸钠一石肯酸铝比色法测定紫萁各部位的黄酮含量。结果表明:在同一生长期,根状茎的黄酮含量较高,其次是叶片;在同一部位,黄酮化合物的含量随生长期变化。  相似文献   

5.
薇菜的生物学特性及薇菜的加工与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薇菜是一种叫紫萁及其近缘种分株紫萁嫩叶加工而成的山野菜,富含黄酮类、内酯类、甾酮类、多糖类、鞣质及氨基酸类等多种成分.从形态学、生物学特性,繁殖技术、采收和初加工,营养成分及药理作用,产品的开发以及利用现状及发展趋势等5个方面对薇菜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6.
紫萁孢子叶小叶整体表面消毒比孢子粉消毒更简便易行,效果也更理想.不加任何激素与附加低浓度激素(低于1.0 mg/L)同样有很高的孢子萌发率,将MS培养基中无机盐浓度减半促进孢子萌发,糖浓度在2%-3%范围内较合适,低于2%和高出4%,孢子萌发率明显降低.25℃左右是原叶体增值的适宜温度,无机盐浓度对原叶体增殖无明显影响,培养基中附加少量活性炭和KH2PO4对原叶体增殖和生长有促进作用.6-BA0.5mg/L NAA0.5mg/L、6-BA1.0mg/L NAA0.5 mg/L、NAA0.5mg/L KT 5.0mg/L和NAA1.0mg/L KT5.0mg/L都能促进原叶体增殖.6-BA 0.5 mg/L NAA1.0mg/L分化假根的能力最强,可作孢子体生根培养基.  相似文献   

7.
报道了用稀土液培养紫孢侧耳菇孢子的研究过程.研究表明,用20mg·L-1、50mg·L-1的稀土液培养紫孢侧耳菇孢子,明显促进孢子萌发,加速菌丝生长,防止菌种衰退变异.  相似文献   

8.
利用响应面法对紫萁干可溶性膳食纤维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通过单因素实验,选取料液质量浓度、提取温度、超声时间、超声功率作为响应因子,SDF的得率为响应值,根据Central-Composite实验设计原则,采用响应面优化分析法,依据回归分析,探讨各响应因子的显著性及其交互作用对于响应值的影响。结果表明,紫萁干SDF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NaOH质量浓度0.02g/mL、碱解时间90min、料液质量浓度1.0g/23mL、提取温度54℃、超声时间25min、超声功率380W,该条件下SDF的得率可达38.39%。  相似文献   

9.
天麻采用无性繁殖栽培的产量低而不稳,且逐代退化严重。本试验对天麻种子与紫萁小菇(或蜜环菌)伴种栽培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天麻的有性繁殖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并克服无性繁殖的不足。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华南紫萁,OsmundavachelliiHOOk,孢子萌发和配子体发育过程,结果表明:孢子因含叶绿体而呈绿色[2],孢子壁为淡灰白色.孢子四面体形,辐射对称.孢子分裂产生两个细胞,小的细胞细胞伸长为假根,大的为配子体的原始细胞,原叶体的原始细胞分裂产生形成丝状体,丝状体顶端所有细胞同时分裂形成片状体,最后配子体成心脏形,具一个中脉和薄的侧翅的原叶体,孢子播种32天后开始在原叶体上出现了圆球状的精子器和颈卵器,精子卵子结合成合子,由合子发育成胚,胚发育成幼孢子体并寄生有配子体上,幼孢子体生长成为植株.用显微摄影摄像观察和记录了它们的孢子萌发和配子体发育过程,并把生活史的各个发育阶段的标本进行原色保存,制成完整的蕨类生活史标本.  相似文献   

11.
PH和钙离子浓度对葫芦藓暖地变种孢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在室内采用琼脂培养基研究了PH和钙离子浓度对葫芦藓暖地变种Fuaria hygrometrica Hedw.ver.calvescensKind的影响。结果表明,葫芦藓暖地变种孢子萌发范围PH=6-9,最适点PH=8;其孢子萌发钙离子浓度为0-0.5,最适点钙离子浓度为0.02。  相似文献   

12.
马铃薯叶肉细胞感染Phytophthorainfestans(Mont.)dby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P.infestans游动孢子在0.4mol/L甘露醇溶液的Ross原生质体培养基中生长表明。在最初几小时生长的差别不大,只有经过20h之后,在培养基中游动孢了孢芽长度比对照(水中)较长。在液体培养基中共同培养原生质体和孢芽,没有发现游动孢子孢芽营养趋向。同时,P.infestans不同生理小种菌丝体潜育的原生质体的存活率,经过5-6h有显著差别。贝拉(Beella)(R1)品种原生质体在生理小种  相似文献   

13.
防治枇杷花腐病室内药剂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和孢子萌发法,室内测定了12种杀菌剂对枇杷花腐病2种病原菌拟盘多毛孢(Pestalotiopsis eriobotrifolia)和灰葡萄孢(Botrytis cinerea)的抑菌效果.结果表明:30%苯醚甲·丙环唑乳油、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26%嘧胺·乙霉威可湿性粉剂、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和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等5种杀菌剂对2种病原菌的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都具有强烈的抑制作用; 70%嘧霉胺水分散粒剂和50%嘧菌环胺水分散粒剂对2种病原菌也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其余药剂抑制作用相对较差.  相似文献   

14.
在人工条件下对我国产黄腺雨蕨(Pleocnemia winitii Holtt.)配子体发育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黄腺雨蕨的孢子为两面体型,两侧对称,极面观为椭圆形,赤道面观为半圆形或超半圆形,周壁具翅状褶皱;孢子萌发为书带蕨型;原叶体发育为三叉蕨型,成熟原叶体为对称的心脏形.该研究试图为蕨类植物的系统分类积累资料.  相似文献   

15.
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孢子萌发法和滤纸片法,对艾蒿的乙醇提取物及其萃取物做生物活性测试.结果表明:在50mg·mL。的浓度下,艾蒿乙醇提取物对烟草疫霉菌、链格孢菌的菌丝生长抑制率分别为100.00%(96h)、18.51%(168h),对烟草链格孢菌孢子萌发抑制率为76.26%(6h);艾蒿乙醇提取物的石油醚萃取物、乙酸乙酯萃取物对烟草疫霉菌菌丝生长抑制率分别为79.49%(120h)、87.42%(72h).在100mg·mL。的浓度下,艾蒿乙醇提取物对烟草链格孢菌的菌丝生长抑制率、孢子萌发抑制率分别为58.84%(48h)、100%(6h);艾蒿乙醇提取物的石油醚萃取物、氯仿萃取物、乙酸乙酯萃取物对烟草链格孢菌的菌丝生长抑制率分别为26.11%(96h)、57.17%(72h)、32.87%(48h);艾蒿乙醇提取物的氯仿萃取物对烟草链格孢菌孢子萌发抑制率为80.05%(6h).在50、100、200mg·mL-1的浓度下,艾蒿乙醇提取物对烟草青枯菌均无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6.
评述了Phytophthora infestans生理小种毒性的研究进展、呼和浩持P.infestans生理小种组成、P.infestans生理小种出现时间、侵袭力和毒力与植株感染关系.并报道了P.infestans单游动孢子获得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采用常规分离法对不同生长季节苹果树的不同部位进行了内生细菌分离.结果表明,内生细菌的分离几率和数量不同.通过平板对峙培养和发酵液抑菌活性测定,在所分离的118个菌株中,筛选出7株对苹果斑点落叶病菌(Alternaria alternata f.sp.Mali)具有较强拮抗作用的菌株,其中菌株B86和B91的发酵滤液在活体上对苹果斑点落叶病的防治效果显著,分别为73.72%和75.32%.两菌株培养滤液对病菌分生孢子萌发具有抑制作用,并造成芽管畸形膨大,呈泡囊状,泡囊消解破裂;两菌株产生的抑菌物质具有热稳定性.表明B86和B91菌株具有一定的生防潜力.  相似文献   

18.
蕨菜孢子人工繁殖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论述了在青海高原干旱高寒条件下蕨菜孢子的形成状况及最佳采集期,对蕨菜孢子的人工繁殖进行了初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9.
采用单孢子,高浓度抗生素选育和石蜡油封管保藏,有效地制止了阿氏假囊酵母菌(Eremothecium ashbyii Gullermond)的回变,确保了生产菌种的纯化,缩短了发酵周期,经实践证明该方法简便可靠。  相似文献   

20.
本文记载云南产鳞毛蕨属边果鳞毛蕨组6种植物。文中列有检索表及每种的文献引证、标本引证和地理分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