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对建筑物区分所有这种新型相邻关系的权利和义务进行了清晰界定,提出了区分所有相邻权争议的解决办法,认为应根据中国实际,完善我国区分所有建筑物相邻关系立法,制定相应的《建筑物区分所有权法》。  相似文献   

2.
区分所有建筑物之相邻关系作为一类新型的相邻关系,其纠纷已日益显现出多样性和复杂性。而我国尚未有相关法律对此进行规定,这种情形显然滞后于社会的发展,故文章从区分所有建筑物之相邻关系的相关法理出发,提出了一系列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3.
地籍图中,相邻区域(宗地)间存在拓扑邻接与拓扑关联。利用这种相关位置关系建立拓扑数据结构,给出计算和管理宗地面积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试图从相邻权和采光权的关系,论述采光权侵害这一法律问题,在结合各国理论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对采光权侵害进行论述,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对我国立法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最小项和逻辑相邻的概念出发,论述了逻辑相邻与变量个数的关系。使逻辑设计中的相邻问题与变量个数建立了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6.
马杰 《科学世界》2005,(7):24-27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注册的世界遗产超越了国境和民族,是人类希望传给后代的共同珍宝。截止到2005年5月,共计有788项世界遗产申报得到批准。其中154项是自然遗产(另外还有611项文化遗产,23项复合遗产)。自然遗产是地球的历史或生物多样性的象征。如果知道具有各种地形特征的自然遗产的组成就可以了解地球的历史。本期《科学世界》专辑尝试以154项自然遗产的地形特征为基础进行分类,如岛屿,海岸。珊瑚礁、峡谷、瀑布、河流、湿地……因此,可以把世界自然遗产大致分类成近20种。然后把同样地形的自然遗产加以区别比较,从中选出特别能表明各种地形特征的自然遗产。探访散布在世界各地的这些自然遗产,就可以从宏伟秀美的景观来解读地球的漫长历史。  相似文献   

7.
利用汇聚束电子衍射研究了Fe-20Ni-5Mn钢中同一板条马氏体束内相邻板条的位向关系,发现了同一板条马氏体束内相邻板条之间的孪晶取向关系,并根据切转晶体学理论解释了同一板条马氏体束内相邻板条之间的位向关系。  相似文献   

8.
世界遗产的申报规则和对我国世界遗产申报实际的研究表明,自然遗产成功申报存在明显的比较优势.以浙江雁荡山为例,理清自然遗产在申报规则、申报政策,以及自然遗产自身在研究、管理和区域地域等方面的比较优势,将有利于特定自然遗产项的成果申报、保护和利用  相似文献   

9.
王白娜 《科技信息》2007,(3):111-112
本文目的在于对相邻关系制度的有关问题进行研究。笔者着眼于社会生活的进步和传统的相邻关系制度调整范围已难以完全适应现代社会的要求方面,理清当前我国相邻关系制度存在的问题,论述了我国相邻关系制度应如何调整及权利滥用的救济。首先阐述对相邻关系制度的基础理论的研究,然后探讨我国相邻关系制度存在的问题,最后分析应如何调整相邻关系制度及面临权利滥用应如何救济,以致完善我国相邻关系制度。  相似文献   

10.
不动产相邻关系是基于不动产相毗邻而存在于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本文从相邻关系的特征;处理相邻关系原则以及几种常见相邻关系的法律调整等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1.
中国地质遗产概念的确定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近几年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世界自然遗产申报中,出现了偏重遗产的地质学、生态学等科学价值的趋势。中国具有突出的地质地貌类型的多样性,因此,建立“地质遗产”这一专门概念,进一步加强中国地质遗产的研究,对于未来中国更有成效地申报世界遗产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借鉴了国际上已被广泛采用的自然遗产、地质遗址、地质公园等相关概念,提出“地质遗产”的概念。中国有许多文化遗产直接依托于具有较高地质学价值的环境地质本底之上,这一点有别于其他国家,尤其是以文化遗产占据绝对数量的欧洲国家。考虑到这一特点,作者提出了中国一类特殊的“地质本底文化遗产”,将其作为中国地质遗产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2.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已经列入国务院法制办和全国人大的立法计划.从保护内容来看,设置持有人权利保护与否是立法专家与社会学者共同关注的一个焦点,该项内容的提出预示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转向与调整.这个转向就是从原有的单一行政保护到重视法律保护,这个调整就是从强调传承保存到同时重视传统资源权益.从背景来看,持有人权利这一问题的提出应该是受到<生物多样性公约>和<文化多样性公约>精神的深刻影响.文章从三个层面回应这一问题,包括:问题提出、持有人权利内容、持有人权利形式,通过传统资源权视角分析非物质文化遗产持有人权利设置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3.
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工作是否科学、有效、经济,关键在于能否在实际操作中处理好三个关系、七个问题、五个矛盾。三个关系是:“花钱”与“赚钱”的关系,权属、权益、权重的关系,职能机构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权力分配关系;七个问题是:持续力问题,保护机制的创新问题,国家法、地方法与习惯法的兼用问题,民族文化产品生产销售与市场管理问题,传统技术与现代技术规程对接的“端口”问题,遗产地的社区组织管理能力建设问题,人才队伍建设问题;五个矛盾是:物质文化遗产原有功能的继续发挥同实施保护存在机制上的矛盾,当地人的修复活动同国家有关职能机构的技术要求的矛盾,当地人所进行的文化内容重组同保持文化原生性的矛盾,权属模糊同正常管理的矛盾,对文化遗产的群体无意识同推动积极保护的矛盾。  相似文献   

14.
全球和中国旅游业发展的趋势充分说明了遗产旅游在旅游业中的重要地位,本文结合各地旅游实践分析遗产旅游对社区的环境、社会生活及文化的消极影响,阐述了社区参与在维护遗产原真性、维护社区居民利益主体权、提高旅游规划可行性和促进旅游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得出了社区参与是遗产旅游开发的必由之路的结论。  相似文献   

15.
我国的世界自然遗产开发存在一定的负面影响。应采取措施,实现我国世界自然遗产的有效保护、适度开发、永续利用。  相似文献   

16.
在肯定文化遗产类景区经营权可以转让的前提下,从遗产资源的价值属性和保护的特殊性要求入手。提出以政府规制为手段,对文化遗产资源进行啼核评估,确定景区经营主体、转让价格和转让期限,突出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和景区的公益性,妥善处置景区经营权终止的各项事宜,最终构建一个完整的文化遗产类景区经营权转让的政府规制体系。  相似文献   

17.
分析百余年五台山地质学术研究简史和五台山十年申遗中对自然遗产地质学价值的表述,结合近来出现的"地质遗产"概念,站在世界遗产的宏观视野,简要讨论五台山地质遗产的概念、价值和保护.五台山地质遗产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和美学价值,对五台山地质遗产的保护既需要法律保护,也需要地方政府的科学管理,还有赖于全人类的共同参与.  相似文献   

18.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赖以生存的环境缺失给保护工作带来极大困难。而科学地恢复、整合或重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态场,则是破解此难题的一把金钥匙。所谓生态场,即是形成非物质文化遗产地特有的自然和人文的整体性场景,是由非物质文化遗产赖以产生和传承的生存环境、生产方式、生活智慧、文化人格等诸多因素组合而成的立体空间。它们的合力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发生的首要条件,也是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前奏。为此,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态场,基础尚好的,使其得以恢复;已分散的,就将其整合梳理;已遭破坏的,就要在一定的区域内,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基因的重建。  相似文献   

19.
世界遗产珍贵而珍稀,以世界遗产为旅游资源的旅游活动在全国迅猛发展。然而在世界遗产地发展旅游,为遗产地带来经济、社会效益的同时,旅游者的增长迅速,旅游设施的修建扩建给遗产地的资源环境、自然环境都造成了很大的破坏。以张家界为例,世界遗产地的旅游业发展对世界遗产保护带来了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20.
世界遗产是具有特殊重要性、珍稀性和脆弱易损性的不可再生资源,作为我国首批世界自然遗产武陵源风景名胜区目前旅游重新复苏,旅游快速发展的背后存在一系列的问题和隐患,如何在遗产保护的前提下实现合理的开发,保证世界自然遗产的可持续发展,本文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