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入世后,外企将大量的、深层次的进入中国,因此国内、外企业之间的人才争夺将更为激烈。那么,如何与其竞争,将是国内企业面临的最突出问题之一,国内企业可以运用《孙子兵法》中的“经五事”之法,即“道”、“天”、“地”、“将”、“法”来应对这场人才争夺战。  相似文献   

2.
仅仅半年之内,新希望集团、内蒙古伊利集团等国内六家知名大企业宣布成立企业自办商学院,这也是国内企业最早和国内名牌院校结合成立自办企业商学院的开始。众所周知,目前中国所有成长中的企业都面临着人力资源的严重匮乏,有不少企业已出现“人才荒”。投资于培训是从根本上缓解“人才荒”的核心手段。但企业家几乎没有任何指标可以作为分配培训预算的标准,造成培训费虚掷在大量前期缺乏调研、中期缺乏针对、后期缺乏评  相似文献   

3.
面对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面对经济国际化、多样化、个性化、网络化的新趋势,中国企业将有更多机会发展壮大,真正的人才将大有作为。社会呼唤人才,企业呼唤人才。知识型、高科技人才,你在哪里?当前知识型、高科技人才的分布1.高等院校毕业生仍然是人才的主要来源渠道。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对毕业生的培养、管理和分配越来越面向市场,从而更能适应企业的需求。特别是一批新兴的高科技公司,其成长发展依赖于计算机等专业人才以及人力资源等管理方面的人才,而此类人才在国内严重匮乏,一些“老”人才由于知识相对陈旧很难担当大任,于是乎大专院校毕业生炙手可热。1995年以来,IBM、朗讯、爱立信、诺基亚、宝洁、壳牌等跨国公司,华为、中兴通讯、东方电子、联想等国内公司,纷纷抢滩名校,激烈争夺各类紧缺人才,导致有关人才价格急剧攀升。当然,对毕业生应有个培养的过程,不能急于求成。  相似文献   

4.
张民  顾源 《科技智囊》2000,(2):58-64
“学习型企业”是知识经济年代企业的主要组织形式,国内许多企业正在进行“学习型组织”的改造尝试。秦川机床集团围绕实施“人才工程”,为国有大中型的人力资源开发和企业培训提供了有益经验。中国人民大学工商管理中心组成案例整理小组,以秦川机床集团公司提供纪实性材料为基础编辑加工而成.  相似文献   

5.
人才兴则企业兴。人才资源是企业的最可宝贵的第一资源。在很大程度上我们缺乏的不是人才,而是促使人才脱颖而出的环境和制度。在当前国内竞争国际化、国际竞争国内化的今天,人才争夺正成为一场没有硝烟的战场,谁能在这个战场上取得胜利,谁就正能在全球化的竞争中居于领跑地位。数字表明,全球跨国公司500强已有400多家“落户”我国,越来越多的外企选择在北京、上海等地建立研发中心,利用优越工作条件和优厚待遇吸引人才,同时以奖学金、实验室  相似文献   

6.
市场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竞争。人才之争,世所共知,美国钢铁大王内基说过这样的名言:“将我所有工厂、设备市场资金全部夺去,只要保留我的组织人员,十年后,我将仍是一个钢铁大王。”无独有偶,日本著名企业家松下幸子认为:“企业是由人组成的,没有设备可以买,没有资金可以贷,没有人什么也干不了。”可见人才对企业来说至关重要,善于有人善于用人,留住人才是一个企业成功的关键与保证。  相似文献   

7.
“三资”企业,尤其是外资跨国公司在国内迅猛发展,我们的市场在缩小,人才在流失,内资企业的发展愈益艰难,尤有必要大力扶持.本文对这一问题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8.
相关调查显示,中国高级人才大部分集中在国有事业单位,企业拥有人才的市场经济格局还未形成,现代企业拥有尖端高技术人才的现象还极不普遍……在21世纪到来之际,中国将有半数以上的高级人才达到或接近退休年龄。“21世纪是人才之争”,中国高科技“生产力”将受到严重挑战。  相似文献   

9.
《科技潮》2001,(11)
北京市人事局近日发布了北京人才的“十五”规划,其主要特点为:人才总量增加、公务员素质提高、企业老总学历见长。到2005年,北京的人才总量将有望超过200万人,在每万名从业人员中将有3400余人为专业人才,人才密度也将在全国处于领先的位置。北京人才“十五”规划的目标是:把北京构筑成全国的一个人才高地,拥有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门类齐全的人才队伍。产业结构的调整将进一步优化人才结构,第三产业的人才将继续增加。5年后,北京一、二、三产业的人才比例将调整为1:16:50。国有独资或国家控股企业的数量不断减少,非国有经济人才将大幅度增加,在总量中的比重将越来越大,人才构成在所有形式上呈现多元化格局。此外,郊区、  相似文献   

10.
2002年1月7日,被称为“海归派”的国内第一批学成回国的 MBA 夏海宁就有关“海归派”与国内的人才机制等问题接受了本刊记者采访。此时他的身分是北京一家 IT 企业的副总,在此之前他是高通公司一位高层负责人,而在几个月前  相似文献   

11.
有业内专家将软件国际化分为两类,第一类叫做“国内国际化”,第二类叫做“国际国际化”,满足国内企业国际化的需求是“国内国际化”,做到这一步后再做“国际国际化”。  相似文献   

12.
企业的技术创新人才是企业中拥有企业核心竞争力源泉、关键技能、具备为企业经营和成长作出突出贡献的群体。在人才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有效的激励机制不仅能够激发企业技术创新人才的潜能.还是企业引进和留住技术创新人才的法宝。一、企业技术创新人才激励机制的基本模式现代企业技术创新人才激励模式突出表现为“三本激励”.即“人本激励、资本激励、知本激励”。  相似文献   

13.
潘勇 《华东科技》2009,(5):65-65
今年是马鞍山市“企业帮扶年”。日前,为配合“企业帮扶年”活动的开展,马鞍山市直有关部门共同组织实施以“送才智、解难题、保增长、促发展”为主题的“百名专家帮百企”帮扶活动。该活动将通过“帮技术攻关、帮项目谋划、帮市场开拓、帮管理创新”等形式,为解决企业技术难题、推动企业技术创新和提高企业管理能力提供人才智力支持。  相似文献   

14.
《上海信息化》2011,(9):89-89
由上海电子商务专业孵化器“e动庙行”主办的电子商务创新服务示范基地第四届企业家沙龙隆重召开,20多位企业家围绕“电子商务企业人才供需现状与变局”的主题展开头脑风暴,全面探讨了当前基地企业共同面临的人才瓶颈问题。据了解,当前基地内的电子商务企业普遍面临“亟需人才却又难以找到合适人才”的发展瓶颈,而与此同时,相关专业应届生也遭遇了“择业难”的困惑,本次沙龙围绕“企业需要什么员工、如何找到合适人才、  相似文献   

15.
据专家预计,中国物流业需求高速增长期将持续10至15年,特别是在“十一五”时期,如果“十一五”时期GD年均增长8.5%,物流总额年均增长16.7%左右,到2010年社会物流总额将达到90万亿元,比2005年翻一番。在如此诱人的前景下,国内物流产业经过长期的沉寂后在较短的时间内得到了迅速发展。但与此同时,国内物流企业“小、散、乱”、科技含量低下等一系列硬伤也逐渐暴露,加上近年来外资的冲击以及人才的短缺,我国物流产业正面临着“内忧外患”。现代物流已不仅局限于简单的运输,更是一种先进的组织方式和管理技术,目的是对有形物质活动进行一种新的…  相似文献   

16.
全球经济一体化使我国企业不但要面对国内同行业的竞争,还要面对全球竞争对手的竞争,这种竞争的本质其实为“人才”的竞争.发达国家都很重视人力资源在推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在这方面他们有着先进的经验值得国内企业借鉴.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应运用市场机制建立人力资源配置,规范化、制度化人力资源标准,探索出有效的高管薪酬激励模式,减少潜在的“道德风险”的产生,深入开展人力资源的开发与培训,努力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17.
人才价值的价格化问题,历来十分敏感,由于暗箱操作,带来许多弊端。近来,各类人才明码标价已成新潮,这无疑有利于完善人才市场机制和规范人才市场秩序。诱人的高薪属于什么人才呢? 哪些地方赚钱多 哪里赚钱多,是年轻人最感兴趣的话题。从“孔雀东南飞”到“一江春水向东流”,在一定意义上也是薪酬的杠杆作用所致。 仅从国内而言,最早开放的广东地区领风气之先,大量外资企业和民营企业对人才最敏感。只要是能为企业带来利  相似文献   

18.
《华东科技》2011,(11):24-24
作为国内新能源汽车研发的重要基地,上海市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充分发挥其服务产业的能力,力争成为新能源汽车领域的“研发中心”、“检测中心”、“标准中心”及“评价中心”,利用其设备能力和资源优势,为相关企业、专家和工程技术人员的研发和技术成果转化提供睑测、试验等服务;建立定期的行业人才培训、设立访问学者体制、建立...  相似文献   

19.
吴寿仁 《华东科技》2006,(12):44-47
国务院“60条”提出“完善高新技术企业计税工资所得税前扣除政策”,许多高新技术企业对此颇为期待。在作为科技企业优秀代表的高新技术企业里,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才的工资一般都比普通员工高很多,如果企业为技术创新引进高素质人才,就需要支付更高的工资。然而企业计税工资标准与科技企业支付的高额工资费用相比太低,企业要为超出计税工资标准的部分缴纳企业所得税,使其税收负担较重。国务院“60条”政策的实施将让高新技术企业轻装上阵。下期关注: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优惠政策。  相似文献   

20.
盐城纺织工业“十一五”提出“做大做强纺织产业”的规划目标,从竞争优势角度来大力发展纺织品贸易,开拓国内和国际市场是盐城市纺织产业真正能做大敞强的必由之路。然而这必然引起对纺织贸易人才的需求,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势在必行。本文主要是从知识结构等方面阐述问题,进而提出了企业引进、高校培养、企业培训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