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讨论国际形势时不免都要谈到“格局”问题。它的意思,我想大概就是恩格斯所说的“历史合力”的意思——多种力相互作用,形成一种相对的“总半均数”。国际政治中的“格局”是从欧洲近代史期开始的。在历史上,一种新格局之取代旧格局,率皆通过大规模的战争。由于构成它的各种力之间的不平衡达到非诉  相似文献   

2.
随着雅尔塔格局被打破,美苏控制欧洲的能力相对削弱,各种力量正在重新组合,欧洲大陆呈现一幅错综复杂的网络化图象,“新欧洲”格局已初露端倪,但在这个变动期内不稳定因素也同时增多。  相似文献   

3.
根据综合性大学的多学科性、研究性和基础性等特点,明确提出了综合性大学要在新的历史时期努力创建具有自身特色的教学管理新体系,即专业培养、“双质量”监控、品牌学科、学生工作“双指导”管理、校园文化与支持保障等六大新体系,打破旧的管理格局,从而有效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效益。  相似文献   

4.
四十多年来,欧洲一分为二,北约华约两大集团对峙。这种局面似乎颇为稳定,令人仿佛觉得还能持续相当长的时间。其实不然。1973年基辛格曾经倡导“欧洲年”,实质是想稳住美国的盟主地位,可是西欧不买他的账,结果没成。1989年东欧形势剧变,倒使这年出乎意料地成了真正的“欧洲年”。格局变化新旧交替1989年可说是欧洲战后历史的转折点。战后时期就此告终。进入90年代,欧洲跨入了“后战后时  相似文献   

5.
一、引言 江泽民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七十周年的讲话中指出:“现在,旧的世界格局已经打破,新的格局尚未形成,世界处于新旧交替的动荡时期。”目前世界格局的变化,主要是以东欧的巨变和苏联的解体为标志的;两极格局的瓦解实际上是苏联、东欧一极的坍塌所致。而这一次世界性格局的变动与本世纪前两次格局的变化不同。首先,它是在没有发生世界大战的情况下出现  相似文献   

6.
无论是帝制时代的父死子继,还是革命所造成的政权倾覆,或民主国家的政党轮替,新旧政权的更迭,都必然会对新政府的人事构成产生影响。北伐后,大批具有行政经验的“旧官僚”被纳入南京国民政府之中,在顺利实现政权更替的同时,亦有利于社会秩序的平稳过渡。然新政权使用新官僚,是为当然之事。吊诡的是,对于北伐之后的新政权而言,旧官僚固然“旧”,新官僚却似乎并不太“新”。这种“新旧杂糅,亦新亦旧”的现象虽为20世纪上半叶的时代特征,但作为一个新政权却未能在官僚的人事构成上展示其新的一面,从而为其迅速沦为旧政权埋下了伏笔。  相似文献   

7.
3.11与9.11也许有太多的机缘巧合。3.11发生在9.11后的第911天,它对欧洲的震撼丝毫不亚于9.11之于美国。9.11之后在反恐问题上出现了新老欧洲之说,9.11成了欧洲分裂的起爆剂。而3.11之后新老欧洲又在反恐中重新聚合,3.11反倒成了欧洲的粘合剂9.11之后,虽然欧洲各国喊出了“我们都是美国人”的口号,但是欧洲人只是把恐怖袭击视为“潜在威胁”,一些国家甚至抱着“隔岸观火”的心态。美国主导的伊拉克战争进一步加剧了欧洲的“分裂”,形成了以法国、德国和比利时为代表的“老欧洲”反战派和以英国、西班牙、意大利和东欧国家为代表的“新欧洲”…  相似文献   

8.
2005年可谓欧盟的“问题年”。“欧盟宪法条约”遭否决,主要大国也深受各种矛盾的困扰(英国遭遇恐怖袭击、德国组阁艰难、法国持续骚乱)。记得有一部电影叫《巴黎在燃烧》,而前不久人们问的最多的一个问题恰恰是,“巴黎郊外还在烧吗?”欧盟怎么了?从历史的角度来看,欧盟进入了一个发展艰难的时期。笔者将其称为欧盟的“后扩大时期”。具体来讲,“后扩大时期”有三层含义:欧洲一体化建设的“反思期”、东扩后的“消化期”、经济社会发展模式的“调整期”。关于战后以来的欧洲一体化发展,“新功能主义”认为,自有了“煤钢共同体”,一体化就已…  相似文献   

9.
会议达成一些重要协议,对欧洲安全格局将产生深远影响。《巴黎宪章》宣布北约和华约“不再互为敌手”,“欧洲对抗和分裂的时代已经结束”。但在欧安会作用问题上各方仍存在分歧。布什说:“欧洲之船将驶入一个不可知的水域。”  相似文献   

10.
欧洲在新生中。新生的欧洲,产生许多新国家。新国家中最值得介绍的是南斯拉夫,因为旧南斯拉夫蜕变到南斯拉夫,经历了一个艰苦缔造的过程,这个过程,真是一部可歌可泣的史诗。这部史诗是怎样写成的呢?我们就叙述一下从旧南斯拉夫到新南斯拉夫的历史吧!  相似文献   

11.
姬文刚 《世界知识》2023,(10):19-22
<正>“欧洲的永久和平”是常谈不衰的话题,也是欧洲政治家们一直在探寻的理想。然而,21世纪已走过了五分之一,欧洲的安全局势仍然复杂多变,特别是2022年全面升级的乌克兰危机,标志着冷战后的欧洲安全秩序、格局、力量被彻底打破,欧洲的安全环境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相似文献   

12.
美国总统克林顿1月访问了西欧及中东欧,6月出席诺曼底登陆50周年纪念,7月中旬在参加西方七国首脑会议之后顺道第三次访问欧洲。舆论纷纷议论克氏如此频繁而集中地赶往欧洲,表明美国对欧洲地位的认识发生了变化,随之开始调整对欧政策。这种调整主要是为美国今年1月推出的以民主、经济和安全为三大目标的“融合欧洲战略”服务的,其主要内涵是抓住德国和俄国“两个重点”,争取对欧洲格局有重大影响的中、东欧国家这一“中间地带”,重新确立冷战后美国在欧洲的主导权。  相似文献   

13.
北约成为欧洲军事格局的单一支柱,却不能应付欧洲复杂的局部冲突。它是一种过渡性质的军事格局,不能解决新矛盾。欧洲的军事格局虽不像政治格局那样地展频仍,但也在静悄悄地发生战后以来最深刻的变化.其主要特征是,由原来的华约和北约两根支柱构成的东西方互相对峙的军事格局正在演变为一个相互融合的、  相似文献   

14.
旧格局的终结打破了“紧张的稳定”。目前世界处于多极化的初级阶段,呈现“一超数强,相互依存,相互斗争”的大结构。在这个结构下,世界形势出现“动荡的缓和”。  相似文献   

15.
“新欧洲”与“老欧洲”有不同的价值观。它们在许多问题上更容易接受“道德论据”,而不大理会“欧洲的现实政治”。亲近美国和回归欧洲,它们陷入两难境地。  相似文献   

16.
教师“教”、学生“学”数学新知识时,要紧扣课程标准,注意到“瞻前顾后”。“瞻前”是以旧知识引领,认识新知识,并对“新、旧”知识进行梳理,在理解、积累的基础上加以应用和升华。“顾后”是为了再更新,为以后学习新的知识奠定牢固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从尼克松、福特、卡特到里根、布什时期是美国的“欧洲战略”进行重大调整时期,是冷战行将结束、进入欧盟时期的对欧洲一体化政策“重新审视”的重要历史阶段,美国对欧政策发生了较大变化。  相似文献   

18.
从尼克松、福特、卡特到里根、布什时期是美国的“欧洲战略”进行重大调整时期,是冷战行将结束、进入欧盟时期的对欧洲一体化政策“重新审视”的重要历史阶段,美国对欧政策发生了较大变化。  相似文献   

19.
随着机器的转动,发黑板结严重的旧套子变成雪白的棉花,这是河南省浚县城关乡后毛村精制棉厂新研制上马的“旧棉复新机械化生产线”试车时的情景.  相似文献   

20.
在实施新的课程标准之前,相当一段时期以来,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的基本模式是“教师讲析为主”,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我们必须改革这种旧的教学模式,变教师讲析为主为学生训练为主,以真正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新思想、新理念。使新课程标准的实施落在实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