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2 毫秒
1.
从能量角度,分析了岩体开挖引起的非线性卸荷裂隙扩张的熵变特点,说明熵变是岩体卸荷过程影响稳定性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2.
Kolmogorov熵在大鼠脑电麻醉深度监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非线性动力学中的Kolmogorov熵应用到大鼠脑电麻醉深度监测分析中,计算并分析了大鼠在戊巴比妥钠腹腔注射麻醉过程中脑电信号的 Kolmogorov熵动态变化曲线,结果表明:大鼠注射戊巴比妥钠后,在最初的麻醉过程中,有些脑区呈抑制状态,有些脑区呈兴奋状态;大鼠注射戊巴比妥钠后 A脑区进入深度麻醉状态的诱导期时间约为1 300 s,B脑区的约为1 400 s;麻醉时Kolmogorov熵动态变化曲线与原始脑电信号所反映的各脑区抑制与兴奋状态的变化趋势有很好的一致性.因此,Kolmogorov熵可为临床麻醉深度的实时监测提供一个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通过在无穷序列空间中引入新的加权范数,证明了在某些耗散条件下反应扩散方程相应的格点系统存在全局吸引子,并且得到了该全局吸引子的Kolmogorov ε熵的-个上界.  相似文献   

4.
开挖卸荷引起地铁隧道位移的预测方法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目前越来越多的基坑工程位于已建地铁隧道之上或两侧,近距离基抗土体卸荷势必引起弹道的移变化,因此如何预测和控制隧道变形、确保隧道使用安全日趋重要,为此研究了处于软土基坑之下的地铁隧道的位移变化规律,分析了基坑工程中时间、空间效应应对隆起的影响规律,提出了时间、开挖宽度影响系数,推导出考虑基坑施工影响的隧道位移变形的实用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5.
基于非线性Mohr-Coulomb屈服准则,构建了深埋隧道围岩多块体破坏模式。借助极限分析上限能量方法导出了隧道围岩压力目标函数解析解,并通过软件优化获得最优上限解。以娄衡高速笋安山隧道为工程依托,将本文获得的优化上限解与现场实测数据进行对比,论证了所构建的隧道破坏机制的有效性及准确性。研究成果可以为今后深埋隧道的支护设计以及安全评估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深埋隧道围岩滑移面验证及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采用安全系数分析深埋圆形盾构隧道稳定性,以隧道围岩弹塑性区域的应力分布为基础,采用变分方法验证围岩滑移面的分布形态.将围岩简化为理想弹塑性材料,结合弹塑性区域应变分布获得围岩极限塑性半径.基于Mohr-Coulomb准则,选取隧道安全系数为极限塑性半径内沿隧道滑移面围岩的抗剪强度与剪切力之比,获得以安全系数为隧道稳定性指标的分析方法.通过算例分析得出极限应变与屈服应变比值、围岩力学参数和支护参数与隧道相对塑性半径和安全系数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增加围岩内聚力、内摩擦角及支护压力能有效抑制隧道塑性区半径发展与提高隧道安全系数;围岩变形协调能力越好,整体越稳定.  相似文献   

7.
用定性分析的方法对一类Kolmogorov系统dx/dt=x(α0-α1x+α2x^n-1-α3x^n+α4x^n-1y^m),dy/dt=y(b1x^n-b2)进行了研究.分析了该系统平衡点的性态,并得到了系统在正平衡点外围极限环的不存在性与存在唯一性的相关条件.  相似文献   

8.
本文较系统论述当前国内外隧道围岩分类的基本原则,对当前国内外深埋、长、大隧道工程中应用广泛、效果显著的几种围岩分类方案进行详细分析、对比,总结出各种分类方案的各自特点和应用条件,以及各种分类方案间的区别和联系;并结合当今国内外隧道工程的规模、性质和作者实践,对当前深埋、长、大隧道的围岩分类提出了一些参考性建议,并预测了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
实际的工程应用中,由于偶然误差的影响,使得围岩周边位移的量测数据具有离散性,根据实测数据绘制的位移随时间而变化的散点图出现上下波动,很不规则,难以据此进行分析,必须应用数学的方法对量测数据进行回归分析,找出隧道围岩位移随时间变化的规律,为设计和施工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本文讨论了一类三次Kolmogorov系统(Ⅰ),在第一象限得到了可行平衡点的全局稳定性,正平衡点的全局稳定性以及围绕正平衡点极限环的存在性与唯一性。推广了[2]、[3]、[4]中的结论,并对所得结论给予了生物解释。  相似文献   

11.
现有围岩分类方法只适用于中低地应力、低外水压力条件,在高地应力、高外水压力条件下的适用性差.某深埋隧洞地应力高达20~40 MPa、局部外水压力高达1~10 MPa,具有高地应力、高外水压力的特点.以该深埋隧洞为例,对<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中的围岩分类方法(HC分类)进行了改进.通过HC分类与Q系统在该隧洞分类结果的相关性、一致性分析,引入地应力修正系数、岩爆烈度、水力劈裂的临界水头压力等,建立了高地应力、高外水压力条件下的围岩分类方法--JPHC分类.该方法在某深埋隧洞围岩分类中适用性好,并可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2.
平行三孔大断面小净距隧道开挖时,围岩应力场经过多次扰动叠加发生重分布,不再是单个隧道的简单叠加.利用强度储备法求得极限状态下的隧道围岩各点的安全系数,绘出开挖断面附近围岩的点安全系数分布图,并对不同净距与埋深对围岩极限状态的破坏特点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净距的增大,洞周达到强度极限的围岩范围增大,围岩自身稳定性不断提高;埋深较小时,边洞的拱顶变形小于中洞,而当埋深大于25 m时,三洞的沉降大致相等.  相似文献   

13.
研究一类三次Kolmogorov系统:{=x(A0+A1x-A3x2+A2y+A4xy)=y(-1+x2-y)(*)其中:A0>0,A3>0,A1,A2,A4不定号.对A1>0,A2<0,A4<0的情形,利用环域定理、Dulac函数法和张芷芬唯一性定理等手法得到系统(*)在第一象限内极限环存在、不存在及极限环的唯一性的充分条件.  相似文献   

14.
秦岭终南山公路隧道埋深大,地质环境复杂,2号竖井下洞群多次跨越既有公路与铁路隧道,结构尺寸多变,受力复杂;岩爆频发;滑坡、塌方和冒落等严重制约通风及建设效率.基于现场工程与地质特征分析,采用三维数值计算,对东线隧道和西线隧道交叉点的稳定性对比分析,为隧道及洞群优化设计提供科学的定量化依据.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围岩与支护技术问题,对近十年来相关研究工作进行了系统分析,发现围岩与支护是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一个复杂非线性系统。利用力学与非线性系统理论建立了围岩与支护系统的耗散结构模型,论述了围岩熵产生与支护熵流的相互关系。根据信息熵的原理建立了矿井支护可靠熵模型,并与结构可靠性进行对比分析。最后提出深部巷道断面优化设计,降低巷道底角的非线性应力集中状态,实际应用中使巷道底鼓量减少20%以上。  相似文献   

16.
为了分析矩形巷道顶板围岩变形,采用理论推导、数值模拟以及现场监测三者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建立矩形巷道顶板梁模型,对该模型进行弹塑性分析,得到巷道顶板围岩表面以及跨中部位沿深度方向不同位置处的下沉量.同时,通过FLAC3D模拟得出在不同埋深(200~700 m)时巷道顶板的下沉量,并将模拟结果与理论计算值以及柠条塔煤矿s1...  相似文献   

17.
软弱破碎带隧道围岩变形及初期支护受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中条山公路隧道的软弱破碎带围岩的地质情况,采用有限差软件分别对台阶法与单侧壁导坑法施工时隧道的掘进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对不同开挖方式下围岩变形(拱顶沉降和收敛位移)和初期支护(初衬和锚杆)应力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当上台阶通过时,围岩变形和初支受力都较大;在抑制洞周位移方面,单侧壁导坑法优于台阶法,但在软弱破碎围岩条件下,其优势并不显著;在控制初衬结构受力方面,台阶法优于单侧壁导坑法.  相似文献   

18.
盾构法施工深埋斜井的围岩应力变形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采用盾构法施工的神华新街台格庙矿区主斜井为研究对象,对该斜井穿越2种典型地层的施工过程进行数值分析,得到了施工过程中围岩的应力分布及变形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随开挖的推进,围岩中的应力释放区和塑性区的分布及隧道拱顶、拱底的位移变化规律与水平隧道基本相同;开挖影响范围内,围岩的最大主应力与位移等值线均近似平行于斜井轴线,平行程度随距离斜井轴线由近至远而逐渐变弱;斜井埋深越大,表面沉降越小,且沿着斜井开挖方向成非线性分布;围岩力学性质越差,斜井开挖面的空间影响范围越大;开挖面前方影响范围大于后方,本文斜井的开挖面影响范围为其前方3倍洞径,后方4倍洞径,大于水平隧道.  相似文献   

19.
大断面黄土隧道破坏模式离散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大断面黄土隧道为背景,采用颗粒流程序PFC2D对黄土围岩破坏模式进行研究,再现黄土围岩破坏全过程,综合分析塌落拱与压力拱的发展过程.结果表明:离散元分析与现场实际围岩破坏模式基本吻合;对于黄土围岩,随着荷载逐渐增大,拱部先出现破坏,同时破坏向拱脚蔓延,初始塌落拱出现,塌落拱进一步向围岩深部发展;埋深为影响塌落拱发展关键因素,当埋深较小时,形成蔓延至地表的贯通性裂缝甚至塌陷坑,当埋深足够大时形成稳态塌落拱,与普氏理论类似;压力拱发展与塌落拱相对应,隧道形成稳态塌落拱,同时围岩压力拱亦达到稳定,且拱部压力拱范围扩展较快,反之,即为破坏延伸至地表,无法形成压力拱.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一类食饵种群具有常数存放率的Kolmogorov系统,获得了该系统存在极限环和存在唯一极限环的条件.只要满足这一条件,捕食者与食饵两种群就会在数量上最终稳定在一个周期性的轨道上,从而形成一种动态的生态平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