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汤世杰是云南著名的少数民族作家,本文通过对他的作品《灵息吹拂》的分析,指出了他在创作中的一些个性特色。  相似文献   

2.
作为云南地方历史文化的研究学者,彭桂萼边疆研究成果丰硕,《西南边城缅宁》是他的代表作。通过对《西南边城缅宁》一书的解读,从中了解彭桂萼边地史研究的基本特点,其治学态度和人格魅力。  相似文献   

3.
老作家杨绛在新时期以来,写了很多散文,如《干校六记》、《丙午丁未记事》等。这些作品,记述了作者在“文化大革命”中的经历和见闻,表现了作者对祖国的热爱,对人民的同情,对劳动和生活赞美,也表现了作  相似文献   

4.
老舍先生的《我的母亲》和《想北平》是其散文的优秀作品,两篇文章虽写于不同时期,一写人一摹物,但二者在写作手法、语言风格及情感表现上大有相同,两相对照,情系环中,有异曲同工之妙。  相似文献   

5.
由于横断山的阻隔,形成了云南封闭半封闭的地理环境,也因此而形成了人文环境中的意识横断,超稳态的文化结构,多民族杂居带来的文化融合,"慢半拍"的生活节奏和观念意识,形成了云南独特的边地生活和边地意识."民间"不是专指传统农村自然经济为基础的宗法社会,其意义也不在具体的创作题材和创作方法,"民间"所涵盖的意义要广泛得多,它是指一种非权力形态也非知识分子的精英文化形态的文化视界和空间,渗透在作家的写作立场、价值取向、审美风格等方面.从民间吸取生活理想与国家意志所提倡的理想不一样,民间的理想不是外在于现实生活的理想,它是同老百姓在日常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乐观主义和对苦难的深刻理解联系在一起.  相似文献   

6.
散文的品位     
对于创作主体而言,散文即“情文”,是一种抒情写意的东西,或者更形象一点地说,是作者渲泄感情的窗口.写人也好,如《雪浪花》、《山村小姑娘》、《背影》、《我的老师》……都不是单纯地写人以塑造丰满的人物形象,而是通过写人来表达“我”的情感体验,或敬慕、或钦佩、或思念……;写事也好,如《挥手之间》、《儿行千里》、《最难忘却的一件事》、《也不是一味地叙述故事,构筑情节,而是通过故事或片断或一鳞半爪来写,此事对“我”的震动、影响、感染,或鼓舞或悲恸或无奈……写景状物更不必说,无“情”之景,无“意”之物,从来都不能称作散文,只能是说明文的一种.因此,作家冯骥才说“散文最终只是写一点感觉,一点情境,一点滋味罢了”,流水也说:“散文,是独白,心灵的独白,散文是漫步,思想在人生与文化的广场上散步”,“感觉”、“情境”、“滋味”、“心灵独白”集中体现了一点作者对内情的抒写,因此,从文体特征上理解,对于作者而言,散文是情文!  相似文献   

7.
介绍《散文艺术表现新探》近几年,小说、报告文学失去了轰动效应,而长期被冷落的散文却交上了好运。在《散文》、《随笔》等老牌散文杂志外。以散文为特色的刊物大量发展。这说明散文有广泛的读者,散文市场继续看好。究其原因;一.散文篇幅短、样式活,在生活节奏加快...  相似文献   

8.
一说冯至的散文,人们就会联想到《东欧杂记》,或者还会联想到《山水》。《东欧杂记》是解放以后写的,《山水》14篇(含《后记》)有10篇写于抗战期间,其中只有4篇写于抗战以前。收集得如此之少,似乎作者对自己青年时代写的散文并不看重,然而,我们却不能这样看待。这些散文,无论数量与水平,都值得我们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9.
擅写军旅小说的李存葆,其散文中的鸿篇巨制《鲸殇》亦具有深刻的思想内蕴和独特的艺术魁力.本文认为,《鲸殇》是一部德行反思史:人类的文明史,实际上就是一部掠夺史、野蛮史;《鲸殇》文本中,知识性、趣味性、历史性、使命感、忧患意识使作品表现出震撼人心的悲剧力量.在艺术上也属臻鼎之作.这些都表现出《鲸殇》不愧为"巨型叙事"之代表作,暗合了大散文大气和大器这一不可动摇的审美砝码.  相似文献   

10.
黎庶昌及其散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黎庶昌于同治年间上万言书陈兴革十五事,受到朝廷重用,特赏知县,入曾国藩幕府;光绪二年随郭嵩焘出使英法;光绪七年后,先后两次出使日本。黎氏散文收录在《拙尊园丛稿》、《西洋杂志》等书中,其构写散文,讲究法度,力求善美;从写作实践看,出国以前,谨守桐城家法;出使之后,受不同环境与文化生活的陶冶,超脱了桐城义法的拘束,能自由抒发,黎氏散文是他学求生涯中最突出的成就。  相似文献   

11.
文章通过对孙继泉乡土散文与赵本夫《无土时代》的比较阅读,分析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城市化加速带来的经济转型和文化转型,人们流露出越来越多的精神焦躁与困惑。在此背景下,两位富有良知立场和人文意念的作家通过对美好乡土生活的描绘与追寻,表达对时代的关注和对现实的思考,进而以自己独特的方式表达对人类生存境况的关切。  相似文献   

12.
刘墉的散文能够在当今时代受到广泛关注,被赞誉为中国的“心灵鸡汤”,源于他创作的与时俱进,是时代智慧的体现。其散文体裁多样、信息丰富,语言表达随性直白、乐于创新,所用题材新颖时尚、关注当下,具有鲜明的时代性特征。  相似文献   

13.
元明清时期是西南边疆与中央关系构建整合步入正常化轨道的重要战略期。三代封建统治者对建构整合西南边疆与中央的关系十分重视,采取了多种举措来加强对西南边疆的控制,试图加快西南边疆与内地的一体化进程,如在政治上实行内地化管理体制,在民族地区则稍加变通。在唐宋羁縻之治的基础上,元代实行土官土司制度,明朝发展为土司制度,并进一步完善;清初继承明代的做法,对土司制度更加严格、规范,并适应形势发展适时改土归流,同时与边疆割据行为进行坚决斗争。封建中央的努力取得了显著成效,西南边疆成为帝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而西南边疆与内地交通联系的畅通,为封建王朝中央整合与西南边疆之关系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隋炀帝和曹操的诗歌均喜用巨大意象,营造恢弘气势,具有统一天下的王霸之气,诗风刚健豪迈,也都表达了为实现理想而百折不挠的精神,但隋炀帝诗歌的现实主义色彩没有曹诗浓厚。尽管如此,隋炀帝军旅诗在继承建安风骨及开启盛唐边塞诗之先导方面,是不可忽视的。  相似文献   

15.
刘禹锡作为中唐独具特色的诗坛大家,其诗能于韩孟、元白诗派之外独辟蹊径,影响了晚唐乃至整个宋代诗歌。而刘诗传播的高潮时期正是在宋代,因而宋人在刘禹锡诗歌的解读过程中所透露出来的诗学观值得关注与探讨。宋人刘诗观可概论为以下三个方面:其一,政治讽刺诗:欲拒还纳之“怨刺”;其二,咏史怀古诗:精警深微之绝唱;其三,民歌体乐府诗:“奔轶绝尘”之天籁。可见宋人经过初期长达百年的仰视与模仿以后,已能冷静地阅读和分析唐人诗歌,从而拓展出了一套宋人自身的有关唐诗学理论。  相似文献   

16.
欧阳詹是中唐古文运动时期的重要作家,除在古文创作上享有较高声誉外,其辞赋创作也有较高成就。今存辞赋13篇,居中唐古文家之首。欧阳詹辞赋作品体现出较高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律赋立意雅正,或言志,或颂德,或规谏;句式灵活,对仗精工,行文承转有致。骈赋多为抒情小赋,体式宽松,言词简拙;情感跌宕往复,缠绵回转。  相似文献   

17.
在宋人崇杜的风气下,范成大的诗歌受到杜诗的影响。范成大诗中大量使用杜诗典故,并学习了杜诗的句法。他的诗歌继承了杜甫关注现实、关心民瘼的传统,其《四时田园杂兴》等诗歌较多反映了民生疾苦,其使金纪行诗也有诗史意味。但从总体上说,范成大的诗歌温和秀丽,不仅不似杜诗,不学江西诗派,反而有较为明显的宗唐倾向,这说明南宋前期江西诗派的影响在逐步减小。范成大诗歌中有宗唐倾向,亦有宋诗的特点。  相似文献   

18.
鬼子作为一名以书写“人民当下的苦难”见长的作家,其小说中蕴藏着丰富的情感情绪。从小说文本的语言入手,分析研究鬼子蕴藏在小说语言中的情感情绪及其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19.
左汉林 《长春大学学报》2012,(11):1364-1367
黄庭坚对杜甫和杜诗非常推崇,既注重其思想意义,更推崇其艺术技巧。黄庭坚在自己的诗歌中大量使用杜诗的典故,作诗喜以杜诗为韵,更重视对杜诗句法的学习。但是,黄庭坚学杜颇有未至之憾,他的诗好用僻典,在句法和形式上故意求奇求怪,并有以文为诗的倾向。他的诗歌题材狭窄,眼界不宽,也缺乏情韵,特别是对民生疾苦不大关心。这都是黄庭坚诗歌的学杜未至之处,也是其诗歌的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20.
新世纪伊始,格致携其散文登上文坛,顿时吸引了大批人的目光。其散文从个人经验出发,敏感而理性地书写自我感受,行文细腻而大气,字里行间透露出其个性:过敏脆弱而又坚定从容。依据散文文体理论,可知格致散文的文体特点与她独特的精神追求紧密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