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河道内维持合理的生态流量,以满足水生生物生境需求,是其生态系统健康的重要保障。选取澜沧江中下游为研究区,构建了基于风险系数、干扰系数和价值系数3个维度的河道优先保护鱼类评估方法,识别了该地区优先保护鱼类;基于河道内流量增量法,选取水力生境适宜性指数及高/中/低适宜生境面积比例作为生境适宜度评估指标,建立其与流量的关系曲线,研究了该地区优先保护鱼类产卵期和成年期的适宜生态流量,结果表明:1)澜沧江中下游优先保护等级最高的鱼类为中国结鱼;2)中国结鱼产卵期和成年期最适生态流量分别为2 100 m~3/s和1 200 m~3/s,适宜生态流量范围分别为1 700~3 300 m~3/s和800~1 500 m~3/s,计算结果介于Tennant法很好-最大等级之间。  相似文献   

2.
左江壮文化生态保护区主要是保护国家级重点文物-花山岩画.通过对保护区进行生态环境现状调查,应用样方调查确定物种及重要值;同时采用区域蒸散模式推算陆地生态系统的生产力;根据危险系数表达物种的保护价值及优先排序法、综合评分法、景观生态学分析法等评价生态环境.认定该区域生态系统质量优良,生态完整性高.  相似文献   

3.
漳河源自然保护区野生保护植物优先保护定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野外调查和文献资料查阅的基础上,研究了漳河源自然保护区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的分布情况,并运用濒危系数、遗传价值系数和物种价值系数对其优先保护顺序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1)漳河源自然保护区共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21种,其中I级3种,II级18种,分别占湖北省分布的45.65%,37.50%和47.37%.(2)采用优先保护评价体系对21种国家重点保护植物进行排序,其结果与<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第一批)>结果有所不同:属一级保护的有红椿、连香树、闽楠和桢楠4种,占总数的19.05%;属二级保护的有大果青扦、香果树、篦子三尖杉、鹅掌楸、红豆树、红豆杉、南方红豆杉、银杏、喜树和黄皮树10种,占总数的47.62%;属三级保护的有厚朴、凹叶厚朴、榉树和巴山榧树4种,占总数的19.05%;属四级保护的有金荞麦、樟树和野大豆3种,占总数的14.29%.(3)该评价体系对21种植物的评价与分级结果更真实地反映了它们在该区域的受威胁状态和优先保护顺序.  相似文献   

4.
采用理论研究与实践检验相结合、理论分析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提出了环境容量变化对物种多度影响的模式,以天津七里海湿地为例,研究了集合动物种群的演化特点、物种灭绝的顺序与环境容量变化的关系.从理论上揭示了: 1) 当幂指数小于1,环境对集合种群的作用有利于其发展时,栖息地的破坏导致物种灭绝数目较少;当幂指数大于1时,剩余环境容量变小将导致最强及比它弱的若干物种灭绝,指数越大物种的灭绝数就越多.剩余环境容量越大,弱物种就越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幸免灭绝;环境容量越小,弱物种面临灭绝的可能性就越大. 2) 物种的第三类灭绝机制和物种的协同进化、协同退化规律,反映了真实生态系统的复杂的灭绝情况.  相似文献   

5.
河流生态恢复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生态需水满足是河流生态系统稳定的前提.生态需水研究是目前生态学和水文学、水资源学研究的热点,国内外学者从不同角度出发提出了多种计算生态需水的方法,并基于这些方法对不同尺度研究区进行了生态需水量的研究计算.但在现有计算方法中缺乏针对多个物种流速需求耦合的研究,会对计算结果的准确性产生影响,继而影响流域水资源调控.本文针对此问题引入优势度指数建立多物种生态流速耦合模型,为生态需水的计算提供契合生态系统整体需求的解决方案.该方法不受地域因素影响,具有较广的适用性.应用于小清河流域3个典型断面——黄台桥、岔河、石村,结果显示:黄台桥断面生态需水为12.33m~3·s~(-1);岔河断面生态需水为4.40m~3·s~(-1);石村断面生态需水为14.53m~3·s~(-1).与Tennant法对比,本研究方法计算结果合理,且更能反映鱼类种群,而非单一物种对水量的实际需求.  相似文献   

6.
千河流域秦岭细鳞鲑资源调查报告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秦岭细鳞鲑(Brachymystax lenok tsinlingensis)属典型的陆封性冷水鱼类,国家Ⅱ级重点保 护水生野生动物,是细鳞鲑属(Brachymystax)所有物种中分布最南端的1个亚种,秦岭山脉北麓的 千河流域内目前数量较多.通过实地调查表明,千河流域内分布的秦岭细鳞鲑种群发生了3个明显 的变化:(1)分布最低高度由原来海拔1 000 m上移至1 200 m,分布范围缩小;(2)个体小型化; (3)种群数量减少.文中还就秦岭细鳞鲑的保护对策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7.
药物和个人护理品作为新型污染物,已引起广泛关注.本文以东江下游惠州段为研究对象,系统分析了类固醇类消炎药(水杨酸、布洛芬、双氯芬酸、甲芬那酸和萘普生)和血脂调节剂(氯贝酸、吉非罗齐)等酸性药物的分布特征及其来源,并对其进行了风险评价.结果表明,除氯贝酸和布洛芬检出率为90%和80%外,其余5种化合物均全部检出.水杨酸、氯贝酸、布洛芬、吉非罗齐、萘普生、甲芬那酸和双氯芬酸的质量浓度范围分别为:95.50~13 750ng/L、ND-50.60ng/L、ND-67.60ng/L、13.50~21.50ng/L、13.40~43ng/L.60、14.00~17.70ng/L和13.50~28.00ng/L,平均值分别为1 698ng/L、17.90ng/L、26.27ng/L、17.12ng/L、27.82ng/L、16.27ng/L和20.24ng/L.在分布特征上,淡水河支流从上游到下游逐渐升高,汇入西枝江前有所降低;除水杨酸外,西枝江中酸性药物含量低于淡水河;西枝江汇入东江后,药物浓度明显增加.水生态风险分析显示,东江下游惠州段的水杨酸和双氯芬酸对水生生物有中等风险,其余化合物对水生生物有低风险.  相似文献   

8.
海洋岛屿特有种的分化形成与维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岛屿特有物种因具有种群间海域隔离、分布边界清晰、分布范围狭窄及种群规模较小等特点,已成为岛屿生物地理学研究的模式种。综合分析岛屿特有种的相关研究案例,将岛屿特有物种分化和形成过程概括为4个阶段:向岛屿迁移、种群建立、扩大分布区域以及适应性辐射等。岛屿生态系统中特有种分化与形成的驱动力主要包括:(1)海域隔离降低有效基因流;(2)邻近岛屿或大陆对岛屿的多重侵居;(3)建群种适应不同生境的辐射分化;(4)熔岩流等突发地质事件引起的建群种分化;(5)瓶颈效应或建立者效应等驱动新物种形成。尽管岛屿拥有丰富的特有物种多样性,但由于受基因流阻隔、遗传漂变、小种群瓶颈效应及稀有等位基因流失等因素的影响,岛屿特有物种比陆地物种更易于濒危或灭绝。"物种恢复工程"与生态系统水平上的生境保护工程的同步开展将有利于岛屿特有物种及岛屿生态系统的保育。  相似文献   

9.
阿尔泰两河源区生境多样性形成了新疆地区独特的、具有潜在经济和生态价值的遗传基因,多种动植物已被列为优先保护物种和中国濒危重点保护植物,其物种多样性在新疆乃至全国占有相当重要地位.在物种多样性保护和研究方面,对重要的动植物资源进行迁地保护和专属引种研究.物种多样性迁地保护、种群分布地生态系统保护和自然景观多样性保护对古老特有成分、受威胁的动植物种类和具有重要经济潜力的物种资源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两栖动物因其生态功能和营养结构中的位置,成为生态系统中重要的类群,对维持群落结构和生态稳定具有重要意义.监测和分析两栖动物多样性,可以准确地掌握种群动态和主要致危因素,进而对其进行及时有效的保护.本研究于2018年4月、6月和8月,在福建宁德样区设置了10条样线,针对两栖动物进行了3次样线调查;依据农田、公路、池塘、河流4种样线类型,用Shannon-Wiener、Simpson和Pielou指数量化不同月份的物种多样性并进行差异性分析,同时分析了人口聚集区对物种多样性的影响.调查期间共监测到两栖动物513只,隶属1目5科9属10种;其中虎纹蛙(Hoplobatrachus rugulosus)为"国家二级"和易危(VU)保护动物、其余9种为国家"三有"保护动物;泽陆蛙(Fejervarya multistriata)、黑眶蟾蜍(Duttaphrynus melanostictus)、沼水蛙(Hylarana guentheri)均具有较高的优势度指数(P_i),为该样区的优势物种.不同月份间物种多样性存在显著差异,6月份的多样性指数均最高.物种的交替出现与生活史周期相吻合,说明该地较适宜两栖动物生存,种间竞争压力不大.人口聚集区对两栖动物的分布具有一定的影响,与人口聚集区的地理距离越远,物种多样性越高.另外,结合当地两栖动物分布格局与经济发展,对其多样性保护提供了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1.
珍稀植物优先保护分级指标的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通过对珍稀植物评价指标的定量化和权重分配处理,求得物种的“波危系数”和“优先保护值”,从而确定物种的濒危程度和优先保护的序列,研究结果表明,该定量分级比当前国内外普遍采用的定性分级更能真实和全面地反映植物的濒危状态和优先保护的程度,该方法适应各类植物优先保护的比较评定。  相似文献   

12.
在野外调查的基础上,运用濒危系数、遗传多样性损失系统和物种价值系数对太白山自然保护区11种国家保护植物的优先保护顺序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属一级保护的有太白红杉、独叶草、杜仲、桃儿七、连香树5种,属二级保护的有水青树、秦岭冷杉、领春木3种,属三级保护的有延龄草、庙台槭、天麻3种,提出了加强珍稀植物保护的措施。  相似文献   

13.
水青冈群落物种多样性及乔木种群分布格局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应用5种多样性指标对雷公山水青冈(Fagus longipetiolata)群落的物种多样性进行了研究,并应用立木大小级对水青冈群落中的水青冈和青冈栎(Cyclobalanopsis glauca)两个优势种群径级结构进行了对比分析,同时采用方差/均值的t检验法、Morisita指数Iq 的F 检验法、丛生指数I、负二项式指数K、平均拥挤系数m*和聚块性指数m*/m判定并检验了两种优势种群的分布格局,并按径级分样地进行了格局类型及强度的比较。结果表明,水青冈群落乔木层、灌木层物种多样性均较高,草本层多样性偏低,群落总的物种多样性(以丰富度表示)较高。在分布格局上,水青冈种群Ⅴ级占优势,在3 个样地中分别达到52%, 49. 1%,49.4%,Ⅰ级没有,Ⅱ级较少,表现为衰退种群;青冈栎种群Ⅳ级较多,Ⅰ、Ⅴ级在个体数量比水青冈种群多;群落中两优势种群均呈集群分布。分析径级结构得出,随径级增大,水青冈种群由随机分布向集群分布过渡,而青冈栎种群则由集群分布向随机分布过渡。  相似文献   

14.
为调查漓江近岸水域仔稚鱼群落结构特征,2014年5月至2015年4月,在漓江中游(桂林市至阳朔县段)干流及其支流近岸水域选取13处采样点,进行逐月采样.调查共采集仔稚鱼样本11886尾,经鉴定为18种,隶属于3目8科16属,其中1种鉴定为鲤科鱼类.根据种类组成差异,采用相似性矩阵(UPGMA)进行聚类将漓江中游分成4个不同区域:桃花江T1、T2和牛溪河N1、N2为1区,干流L1-L6为2区,相思江X1、X2为3区,L7为4区.多重比较结果表明:仔稚鱼相对丰度高峰集中在夏季,干流区域(2区)的相对丰度和物种数显著高于支流区域(1区和3区)(P0.05);春季Margalef丰富度指数DMa和均匀度指数J与其他3个季节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春季、夏季和其他3个季节Shannon-Wiener指数H′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干流区域(2区)的Shannon-Wiener指数显著高于支流区域(1区和3区)(P0.05).  相似文献   

15.
揭示珍稀濒危植物石山苏铁(Cycas sexseminifera)种群的遗传多样性水平和遗传分化大小,确定优先保护种群,对石山苏铁的有效保护和管理策略的制定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基于简化基因组序列分析设计Simple Sequence Repeats (SSR)引物,并利用SSR引物进行遗传多样性检测。实验共获得6对SSR引物,6对引物共检测出37个观测等位基因(Na),其中最小观测等位基因数目为3,最大观测等位基因数目为12,平均每个位点等位基因数目为6.167。位点GZST002、GZST055、GZST065、GZST088是高度多态性位点(PIC>0.5)。石山苏铁各种群期望杂合度(He)为0.330-0.533,平均值为0.444,表明石山苏铁遗传多样性处于中等水平;7个种群的He值大小顺序为广西植物研究所引种(ZWS)>崇左广河(GH)>崇左排汝(PR)>隆安陇怀(LH)>崇左中干(ZG)>百色作登(ZD)>隆安新会(XH)。固定系数(F)为-0.161-0.480,平均值为0.074,其中LH、PR、XH 3个野生种群为负值,GH、ZD、ZG 3个野生种群的固定系数则大于0;7个种群的F值大小顺序为百色作登(ZD)>广西植物研究所引种(ZWS)>崇左中干(ZG)>崇左广河(GH)>隆安陇怀(LH)>隆安新会(XH)>崇左排汝(PR)。因此,综合各个遗传指标,石山苏铁需要重点保护和引种的野生种群是遗传多样性相对较高的崇左广河(GH)种群。同时建议开发更多的SSR引物和采集更广范围的石山苏铁野生种群,精准筛选遗传多样性高的优良种群,以利于更全面和准确地评估石山苏铁的遗传多样性水平和濒危机制。  相似文献   

16.
神农架国家重点保护植物优先保护的定量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根据野外考察资料 ,采用以濒危系数 ,遗传多样性损失系数和物种价值系数求取急切保护值的方法对神农架自然保护区 14种重点保护植物的优先保护顺序进行了定量研究 ,结果表明属一级保护的有珙桐、光叶珙桐、鹅掌楸和水青树 4种 ;二级保护的有连香树、金钱槭、紫茎、延龄草、白辛树 5种 ;三级的有穗花杉、黄连、领春木、天麻、八角莲 5种 ,并提出了加强珍稀植物保护的 5点建议  相似文献   

17.
五小叶槭(Acer pentaphyllum Diels)是中国四川特有野生珍稀濒危植物,仅分布于雅砻江中上游干旱河谷地带;探索其遗传多样性特征可以为其遗传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本文采用ISSR技术对五小叶槭的5个野生种群的44份材料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8条引物总共检测到38个位点,其中多态性位点35个,多态位点百分率(PPL)平均为90.21%.应用分析软件Popgen32分析得出:在物种水平上,五小叶槭的香农多样性指数(I)为0.3924,Nei氏基因多样性指数(H_e)为0.2498;种群间基因分化系数(G_(st))为0.3722,种群间的基因流(N_m)为0.8433,这表明五小叶槭的遗传变异主要存在于种群内.在种群水平上,香农多样性指数(I)为0.2125, Nei氏基因多样性指数(H_e)为0.1456.结果表明木里、九龙三垭宫和康定这3个种群的遗传多样性水平较高,而雅江和九龙洛莫种群遗传多样性较低.通过Mantel检测,种群间遗传距离和地理距离之间没有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18.
瓯江干流温州段鱼类群落结构的季节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2016年4月(春季)、7月(夏季)、10月(秋季)和2017年1月(冬季)瓯江干流温州段的渔业资源调查资料,对瓯江干流温州段鱼类的种类组成、资源状况、重要种类的生态优势度、多样性指数等动态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瓯江干流温州段现有鱼类33种,隶属于8目、15科、26属;四季全部调查水域中出现的优势鱼种有中国花鲈、凤鲚和短吻红舌鳎等3种,其中中国花鲈常年优势种。Margalef丰富度指数(D)介于0.59~0.94,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介于1.76~2.11,Pielou均匀度指数(J′)介于0.68~0.87,依此判定瓯江干流温州段鱼类群落的多样性属于正常水平。  相似文献   

19.
通过野外实地考察,研究了长白山北坡环境因子对水甲虫多样性的影响.主成分分析表明,该区影响水甲虫分布的主导因子为海拔、温度、水电导率、酸碱度、底泥有机质含量和底泥全磷含量,其中海拔与水甲虫物种丰富度、Shannon 多样性指数正相关;pH值与水甲虫物种丰富度、Shannon 多样性指数显著负相关;电导率与水甲虫物种丰富度成负相关;底泥有机质含量、全磷含量与水甲虫丰富度、 Shannon 多样性指数皆为正相关关系;电导率与物种丰富度成负相关关系;水深度与物种丰富度成负相关关系.了解环境因子与水甲虫关系,有助于水生昆虫和水环境的保护,为最终实现森林生态系统健康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采用样方法和α-多样性指数研究了湖北龙感湖国家级湿地自然保护区粗梗水蕨群落物种多样性。结果表明:与粗梗水蕨相伴生的物种主要有10科10属11种。粗梗水蕨群落群丛名为菰-水鳖,其群丛类型为挺水类。α-多样性指数分析显示粗梗水蕨群落辛普森指数(D)、香农成纳指数(H’)和Pielou均匀度指数(J)分别为0.846、1.939和0.809。人类干扰是导致湖泊水生植被和生物多样性降低的重要原因。建立保护点和迁地保护是保护该粗梗水蕨种群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