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始于上世纪七十年代,它是将翻译研究置于后殖民主义这一大背景下的翻译理论新视角。本文主要概述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的发展和其代表人物的主要观点,从正反两方面分析其理论价值和局限性,并客观分析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对中国翻译研究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随着全球经济联系的日益密切,商务英语翻译在世界经济交往中凸显出日益重要的作用。鉴于文化背景对于翻译的特殊影响,以文化心理学对商务英语翻译的影响为研究的逻辑起点,对文化心理学理论指导下的商务英语翻译策略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文章从商务英语翻译的特点及原则入手,着重分析了东西方文化差异在商务英语翻译中的具体体现,探析了东西方文化差异对商务英语翻译的具体影响,提出了在东西方文化差异影响下商务英语翻译的技巧,以增强商务英语翻译的准确性,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世界各国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日趋频繁。商务英语翻译作为交流手段和媒介在这一过程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分析商务英语翻译中的误译实例,认为导致这些误译的原因之一是因为忽视了文化差异及文化转向。笔者认为要提高商务英语翻译效果就要重视文化差异,重视文化转向。  相似文献   

5.
以往的翻译理论研究大多是在语言学的层面上进行,即以语言分析为基础。而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则摆脱了单一语言研究的束缚,使翻译研究从文本内部走向了社会、文化及政治等领域。运用后殖民主义的相关理论对归化、异化、杂合化翻译策略进行分析,有助于探索如何在抵制文化霸权的同时弘扬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6.
商务语言指人们在商务活动中所使用的语言,它具有专业性、精约性和繁复性等诸多特点。翻译既包含语法、音译、词语、词汇等比较直接外在的结构形式的改变,更是内在文化背景差异下对两种思维方式的变通。翻译商务英语既要翻译好语言,又要加深对文化的了解从而翻译好文化,两者是相辅相成的。下面文章将主要从现实应用方面对商务英语的翻译进行分析,根据两国民族文化的差异、思维方式的不同来针对性的解决翻译中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7.
文化因素渗透在国际商务活动之中,并对其起到很重要的作用。文章分析了国际商务交往中的文化误解与冲突,指出商务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差异,提出商务英语教学中跨文化商务交际能力培养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当今世界,翻译作为一种交流、传播的文化行为,其社会性和政治性越来越多的得到各国学者的关注,而后殖民主义凭借翻译这种特殊手段,更是对世界的文化发展产生巨大影响。本文分析后殖民主义的发展过程,联系本国实际,拟诠释其在明确译者责任及义务,对弱势文化抵制霸权文化、弱小民族丰富本土文化、坚定民族信念,促进和完善多元社会的发展等方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胡娟 《科技信息》2010,(35):I0235-I0235,I0254
做好翻译的关键在于对两种文化的掌握程度,词语只有运用在特定的文化中才具有意义,中西方之间有着不同的文化传统,因此,从事商务英语翻译者必须了解掌握两国之间的文化差异,商务活动不仅是一种经济活动,还是一种文化交流。商务翻译不同于一般的翻译,译者需具备语言、社会、文化、民俗、市场经济学等多方面的知识,翻译时也须采用新的策略。本文分析了文化差异对商务英语翻译的具体影响,并就如何搞好商务英语翻译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0.
后殖民主义理论从其诞生的那一天起,就和翻译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林语堂是我国著名的翻译家。从后殖民主义视角来重新审视林语堂的翻译会给我们的翻译研究带来新的启示。  相似文献   

11.
商标是语言文字和民族文化的统一体。不同国家的商品标牌中蕴含着各自的文化,具有不同的文化特色。在翻译中国商标时要特别注意英汉文化价值观念、文化禁忌和文化心理的差异,否则,就有可能造成中外文化冲突,直接影响产品形象和销售。从文化价值观念、文化禁忌和文化心理等方面提出解决商标翻译中文化冲突的对策,供我国一些企业参考,以进一步提高其竞争力。  相似文献   

12.
藏汉英三语环境下的外语课堂教学是藏族地区一种特殊的教育现象,课堂上三种语言所承载的民族文化、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之间存在着不断的冲突与融合。文章在对藏汉英三种文化进行描写的基础上,分析了课堂语境下三种文化的存在形态,探讨了课堂生态环境下三种文化冲突的成因及其化解机制,同时运用文化濡化和涵化原理,论述了三语课堂语境下三种文化的整合机制,并就藏汉英三种语言在课堂文化作用分析的基础上对三语环境下外语课堂文化建构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3.
苏学雷 《科技信息》2008,(6):262-262
英汉习语中的隐喻有着丰富的民族文化内涵,因此,翻译英语习语中的隐喻时,可以适当采用“归化”和“异化”的翻译方法.并在保证读者接受的前提下,更多地采用“异化”的翻译方法,以促进不同文化之家的交流。  相似文献   

14.
中国与英语语言国家由于在地理、历史、气候、经济发展等诸多因素方面的不同,在文化上有很大的差异,这种文化差异体现在社会生活的多个方面。文章通过分析中英文化差异及其对商务英语翻译的影响,提出在翻译时应注重中西文化信息的传译,从而准确地表达商务英语不同语篇的涵义,并探讨商务英语的翻译策略,使译文与原文在功能上等效。  相似文献   

15.
英汉两种语言中的习语因各自的文化特色而各有特征。文化因素是影响英汉习语相互翻译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论述了文化因素对习语的可译性的影响和相应的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16.
翻译与文化关系密切。在文化全球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的今天,翻译研究也要放在全球化的背景中,特别是翻译策略的选择上,要做到尊重他文化,实现文化对话,达成文化共识。习语富含文化特色,如何在全球化背景下处理习语英译汉中的文化问题,采取何种翻译策略,是本文要讨论的重点问题。  相似文献   

17.
主要研究英译本《满格木莫日根》中的独特赫哲族文化图式以及赫哲族文化负载词的翻译,提出译者在翻译文化负载词时可多采用异化的翻译策略,旨在更好地传播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增进不同民族间的相互理解,促进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8.
英汉动物词的文化差异及翻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分析和比较不同民族文化打在动物身上的文化“烙印”,以示中西民族的文化差异。再以文化差异为背景,进一步探讨英汉动物词句的翻译。  相似文献   

19.
长期以来,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的习语在英汉互译的活动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英汉习语进行对比分析来探讨英汉习语互译的方法,以期更好地促进中英两种语言和文化的交流和融合.  相似文献   

20.
英语习语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是一个民族语言的精髓,又反映这个民族的文化特征。英汉文化是两种不同的文化类型,形成的文化差异在习语中有鲜明的表现。本文对英语习语的文化因素进行分析,并提供了归化,异化,以及两者相结合的有效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