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0年6月至8月对于乌鲁木齐周围部分地区的鼓藻科植物进行了首次调查,共采集到54号藻类标本,对其中鼓藻类的形态特征进行了鉴定、描述和绘图、同时对鼓藻类和生活环境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初步的分析.初步鉴定鼓藻科植物有16个分类单位,包括10种6变种,隶属1纲1目1科3属,其中葡萄鼓藻隆起变种(Cosmarium.botry...  相似文献   

2.
荔波小七孔钙华藻类多样性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荔波小七孔钙华藻类的物种多样性进行了初步研究 ,通过定性、定量的分析 ,共计录 75种 (包括变种和变型 ) ,隶属于 3门 5纲 9目 14科 2 6属。小七孔钙华藻类是以蓝藻中可疑席藻 (PhormidiumambiguumGom .)占绝对优势的单优势藻类群落。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 ,该地区钙华藻类的物种丰富度指数dMA的取值范围为0 92 1~ 1.4 82 ,多样性指数H的范围为 0 .0 0 36 6~ 0 .0 1135 ,均匀度e为 0 .0 0 10 9~ 0 .0 0 373。小七孔钙华主要是由可疑席藻群落控制构建的  相似文献   

3.
江苏台南盐场的藻类植物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本文论述了江苏台南盐场的主要藻类植物.依据采自当地盐池的标本,鉴定并描述了37种、26属藻类植物,其中蓝藻类17种.本文还探讨了盐池藻类的一些分布规律并讨论了藻类对盐业生产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对广州李坑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池的藻类群落结构进行为期1 a的调查。共发现藻类20种,分别归蓝藻门、绿藻门和硅藻门。其中,优势种类是蓝藻门中的席藻Phorm idium spp.。渗滤液中藻类数量和生物量的年平均值分别为13.47×108ind.L-1和144.70 m.gL-1。藻类生物量的年动态表现为冬春高、夏秋低,生物量最高的2月份达352.81 mg.L-1,最小的8月为20.50 m.gL-1。渗滤液中藻类群落的Shannon-W iever多样性指数的年变化类似于群落生物量的格局。渗滤液藻类生物量、群落多样性和优势种席藻的生物量与月平均温度、月雨量和NH+4-N呈负相关关系,而与COD、NO3--N、TP、O rtho-P呈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5.
鄱阳湖浮游藻类群落生态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研讨了鄱阳湖浮游藻类种类组成、数量分布与环境理化因子的关系 ,并依据TSI指标及指示种等标准评价了鄱阳湖水质。 1 987年 1 0月至 1 993年 3月共鉴定到浮游藻类 8门 ,1 0纲 ,2 5目 ,56科 ,1 53属 ,3 1 9种。其中绿藻门 83属 1 69种 ;硅藻门 3 2属 73种 ;蓝藻门 2 5属 4 3种 ;隐藻门最少 ,仅 1属 2种。鄱阳湖浮游藻类全湖年均值为 51 .52× 1 0 4 个·L- 1。鄱阳湖水样含浮游藻类个体数最高密度出现在 1 0月的三汊湖区 ,其值为1 1 8.2× 1 0 4 个·L- 1,个体数最低密度出现在 7月的松门山区 ,其值为 1 9.6× 1 0 4 个·L- 1。浮游藻类以绿藻占绝对优势 ,全湖平均值为 2 1 .7× 1 0 4 个·L- 1。  相似文献   

6.
广州康乐地区主要浮游藻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报导广州康乐地区主要浮游藻类的系统分类和季节变化概况。采集标本,历经三年。采得:标本233号;主要种类154种,变种和变型(硅藻除外,另作研究)。其中119种为广东省新记录;150种为本地区新记录。据调查结果:周年常见种几达全部种类70%;本地区浮游藻类的生长,以春夏二季为最旺盛,但各整门也各有不同的优势季节。  相似文献   

7.
宁夏沙坡头地区环境结构变化与鸟类生物多样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 0 0年 10月~ 2 0 0 1年 9月 ,对宁夏沙坡头沙漠地区景观类型、植被盖度、鸟类种类和多样性逐月进行了调查 .与 1987年沙坡头地区夏季鸟类种类与数量调查结果相比较 :荒漠半荒漠景观中鸟类种数不变 ,密度 (只· km-1)由 4 3.4 5减至 2 2 .73,多样性指数 (H)由 2 .4 639降至 1.95 00 ,均匀度指数 (D)由 0 .90 60降至 0 .7641;人工林中鸟类种数从 1987年的 8种提高到 15种 ,密度由 2 1.64降至 14.32 ,H由 1.7113升至 2 .1760 ,D从 0 .7697提高到 0 .84 32 ;居民点景观中鸟类种数由 16种增加到 2 1种 ,密度由 5 2 .72增加到 112 .2 4 ,H由 2 .0 4 36提高到 2 .60 10 ,D由0 .7798升至 0 .915 0 .结合 1987年以来沙坡头地区环境的变化 ,讨论了环境改变与鸟类多样性的关系以及鸟类在促进沙漠生态系统良性循环中的作用 .  相似文献   

8.
安徽栅藻属植物报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前言安徽藻类报道甚少,仅1934年王志稼教授首次报道。1983年刘贞秋又报道了安徽黄山兰藻,但均未涉及栅藻属植物。本文是作者对安徽藻类进行了广泛的调查和大量的标本采集后,所发现的栅藻属植物21个种和6个变种的报道。文中所用各图都是作者依照安徽标本绘成。二、分类栅藻属Scenedesmus Meyen 1829 植物体为真性集结体,多由4个或8个,罕由2、16或32个长形细胞依其长轴在一个平面上平行相连而成,细胞排成为1列或2列,全体细胞同形,或两侧细胞与中间的不同形;  相似文献   

9.
水体中TN/TP与藻类产生周期及产生量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室内模拟的方法研究了用自来水作为试验水,当TN/TP在25∶1~4∶1的范围变化时,藻类的产生周期及产生量的变化情况.试验设置了25∶1,20∶1,15∶1,12∶1,10∶1,4∶1 6个比值.为了探讨温度对藻类产生的影响,分别在夏季和冬季做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当TN/TP在25∶1~12∶1的范围时,藻类的产生周期随TN/TP的减少而缩短,产生量随着TN/TP的减少而增加.在TN/TP为12∶1时藻类的产生周期最短,产生量最多.而TN/TP从12∶1~10∶1时,藻类的产生周期却随TN/TP的减少而增加,产生量随TN/TP的减少而减少.在TN/TP为4∶1时,没有产生藻类.季节对藻类的产生影响比较大.在夏季,藻类的产生周期较短,生产量较多;在冬季,藻类的产生周期较长,生产量相对较少.  相似文献   

10.
雨蛙属Hyla主要分布于欧洲中部和南部、亚洲东部、非洲西北部和美洲北部;目前全世界已知35种;中国现已知8种及7亚种,主要分布于我国东部地区。综述了中国雨蛙属Hyla物种的分类研究历史及进展,雨蛙属Hyla分类中亟待解决以下几方面问题:1)我国产华西雨蛙是否为H.annectans,及所属各亚种的分类地位问题,需结合H.annectans模式产地标本进行比较分析;2)秦岭雨蛙H.tsinlingensis是否成立,以及和我国产华西雨蛙H.annectans各亚种之间关系问题;3)华南雨蛙H.simplex两亚种是否成立,以及华南雨蛙海南亚种H.simplex hainanensis和昭平雨蛙H.zhaopingensis关系问题,需与H.simplex模式产地标本进行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11.
四川九寨沟自然保护区藻类植物调查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九寨沟以自然风景而著名.但这个区域的藻类区系还未曾研究过.本文报告了1984年在四川九寨沟自然保护区采集的藻类.经鉴定共有212种,隶属于74属32科6个门.在九寨沟水域有6个主要的附生藻类群落可以区分:(1)刚毛藻群落;(2)淡水红毛菜群落;(3)双生双楔藻群落;(4)箱形桥弯藻群落;(5)水树藻群落;(6)膝接藻——转板藻群落.从种类组成、习性和分布上,九寨沟藻类区系有如下特征:1.急流种类突出;2.喜流水种类丰富;3.山区冷水性种类明显;4.真性浮游种类少;5.耐污染种类极少.  相似文献   

12.
以铜绿微囊藻为供试藻类,从发生黄化的铜绿微囊藻液中分离出了1株溶藻细菌H1.对溶藻细菌H1进行的生理鉴定和16S rDNA序列分析结果表明该菌株为短芽孢杆菌属.H1菌对于铜绿微囊藻的降解特性表明:该株溶藻细菌对于铜绿微囊藻有很好的去除效果,1 d后叶绿素去除率达到了71.6%,7 d后叶绿素去除率为80.48%.在溶藻过程中,营养物质氮和磷从藻细胞内转移到了藻细胞外.  相似文献   

13.
报导了1.辽宁千山藻类中,硅藻是优势种,计有108种及变种.其中,中心纲2个属5个种及变种,羽纹纲22属103种及变种.2.千山有典型寒冷山区冷水性藻类种类.3.通过对三种生态类型中的硅藻进行比较,附着藻类中,硅藻是优势种.4.小环境因素明显影响藻类的分布.  相似文献   

14.
1982—1984年,作者先后在安徽31个县(市)和地区,采集了藻类标本612号。经对绿球藻目植物初步鉴定之后,发现属于四角藻属的种类有13种及6变种,均为安徽的新记录;其中,戟形四角藻凸边变种(T.hastatum var Palatinum)、裂顶四角藻大形变种(T.lobulatun,var.Crassum)和微小四角藻长刺变种(T.minimum vat.longispinum)为  相似文献   

15.
对缙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藻类植物多样性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藻类物种丰富度高,共有8门28科60属206种(含变种和变型);2藻类生态类型多样,硅藻和绿藻为主要优势类群;3指示藻类明显,以指示清洁或微污水体藻类为主;4保护区采样点水质整体较好,其中4个采样点为轻度污染水体,9个采样点为清洁水体.  相似文献   

16.
2010年4月至6月对于乌鲁木齐周围部分地区的双壳缝目硅藻植物进行了调查研究,共采集到54号藻类标本,对其中硅藻植物的形态特征进行了鉴定、描述和绘图,发现双壳缝目(Biraphidinales)硅藻植物22种3变种,共25个分类单位,隶属于3科11属。其中舟形藻科(Naviculaceae)有7属,有茧形藻属1种,美壁藻属1种,双壁藻属1种,布纹藻属1种,舟形藻属4种,羽纹藻属4种,辐节藻属3种;桥穹藻科(Cymbellaceae)有2属,有桥穹藻属4种,有双眉藻属1种;异极藻科(Gomphonemaceae)有2属,有双楔藻属1种,有异极藻属3种1变种,属于新疆新记录的有11种1变种。  相似文献   

17.
从1965年起,我们开始采集内蒙古自治区双星藻科的标本,在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饶钦止教授指导下做了一些鉴定。此后停止工作达七年之久,于1973年重新恢复了《中国藻类志》的工作,分工采集和研究华北地区的双星藻科藻类。在内蒙古我们重点采集了河套平原、丰镇丘陵、鄂尔多斯高原、毛乌素沙漠和巴彦淖尔高原等地的标本,对整个自治区来说,采集工作很不全面也很不深入,现仅作一初步报道,进一步的研究尚待进行。  相似文献   

18.
衡水湖自然保护区藻类植物资源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首次报道了衡水湖国家级湿地自然保护区藻类植物的种类组成、生态类群及常见群落.经初步调查和鉴定,衡水湖国家湿地自然保护区藻类植物共有9门、11纲、22目、31科、59属、119种(含种下分类单位),4种生态类群和8个常见藻类群落.主要类群中以绿藻门最多,共计49种,占保护区藻类总种数的4 1.2%;其次是硅藻门,31种(含1变种)占26.1%;再次是蓝藻门,22种(含1个变型)占18.5%.对衡水湖自然保护区水体环境质量、藻类资源进行了初步评价.  相似文献   

19.
据江西庐山自然保护区药用植物调查显示,该保护区共有1 859种药用植物,其中药用藻类4种,药用真菌22种,药用地衣10种,药用苔藓21种,药用蕨类131种,药用种子植物1611,常用中药328种,药用珍稀濒危植物137种,药用观赏植物180余种,药用特有种植物116种,农兽药植物169种。此外,还发现24种江西地区记录新分布,模式标本24种,以庐山、牯岭命名的植物有25种,并介绍了药用植物资源合理利用的概况。  相似文献   

20.
对山西太钢炼钢废水池中藻类植物进行了初步研究,经鉴定共有藻类植物6种,隶属于3门、4科、5属,其中蓝藻门种类最多,有3种,隶属1科2属;其次为硅藻门,有2种,隶属2科2属;最后为绿藻门,有1种,隶属于1科1属.其中,优势种为纸形席藻(P.papyraceum),且其他藻类均附着生长在纸形席藻上.文章旨在为今后研究特殊环境下藻类的适应性及工业污水净化提出指导性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